目录 1
第一节 立法学的价值和地位 1
第一章 导论 1
第二节 立法学的产生和发展 7
第三节 立法学的对象和体系 15
第四节 立法学的研究方法 20
第二章 立法的概念 24
第一节 立法概念界说 24
第二节 立法的外延、内涵和定义 27
第三节 立法的基本概念 31
第四节 立法与法的创制、制定、制订和拟订 37
第三章 立法原理、制度和技术 42
第一节 立法原理 42
第二节 立法制度 46
第三节 立法技术 52
第四章 立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65
第一节 立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概述 65
第二节 中国立法的指导思想 70
第三节 中国立法的基本原则 76
第五章 立法主体 86
第一节 立法主体概述 86
第二节 立法机关 94
第三节 国家元首、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111
第四节 立法者和立法工作人员 117
第六章 立法权限 121
第一节 立法权概述 121
第二节 立法权体系与国家权力体系 123
第三节 立法权的归属和范围 128
第四节 明示立法权和默示立法权 131
第五节 国家立法权、地方立法权和政府立法权 134
第六节 立法权之间的关系 140
第七节 中国现行立法权限划分体制 144
第七章 立法程序 149
第一节 立法程序概述 149
第二节 立法活动过程 152
第三节 提出法案 159
第四节 审议法案 166
第五节 表决和通过法案 176
第六节 公布法 182
第八章 中央立法 187
第一节 中央立法概述 187
第二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立法 189
第三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立法 198
第四节 国务院立法 204
第五节 国务院部门立法 211
第一节 地方立法概述 215
第九章 地方立法 215
第二节 一般地方立法 224
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 231
第四节 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立法 236
第十章 授权立法 242
第一节 何谓授权立法 242
第二节 授权立法制度 249
第三节 中国授权立法 254
第十一章 立法方法、策略和要求 263
第一节 立法的一般方法 263
第二节 立法的基本策略 273
第三节 立法技术的其他要求 283
第一节 立法预测 290
第十二章 立法预测、规划和决策 290
第二节 立法规划 296
第三节 立法决策 308
第一节 法案和法案起草概述 315
第十三章 法案起草 315
第二节 法案起草人 320
第三节 法案起草的过程和步骤 324
第四节 委托起草和合作起草 331
第十四章 法的构造 334
第一节 法的结构的要件和类型 334
第二节 法的名称 336
第三节 法的内容 341
第四节 目录、标题、序言、括号和附录 344
第五节 卷、编、章、节、条、款、项、目 349
第六节 法的语言文字 354
第十五章 法的总则、分则和附则 359
第一节 法的总则 359
第二节 法的分则 366
第三节 法的附则 370
第十六章 立法的完善 376
第一节 法的修改和补充 376
第二节 法的废止 380
第三节 法的清理 384
第四节 法的汇编 391
第五节 法的编纂 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