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论 1
第一章 构建新的历史观 6
第一节 历史观是人的工具 6
一 人反观自身的镜子 6
二 行动指南与正义性依据 8
第二节 西方的“目的论历史观” 10
一 “神意”调节历史 10
二 上帝“拯救计划”的展开 13
三 奔向“自由王国” 17
四 “目的论历史观”的基本理念 19
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历史观 20
一 “道”与历史循环 20
二 “势”与历史变易 23
三 “人”与“道” 27
四 “民本”史观 29
五 早期道教的“太平”观念及实践 33
第四节 近代中国精英的历史观 39
一 公理、公例:“西法”的普世价值 40
二 历史“进步”:为变革提供理论依据 43
三 以“人为”对抗“天演” 48
四 大同理想与民生史观 54
五 在人间建立“天国” 57
六 “可大可久”:中国本位的历史进步 61
第二章 弘扬民族主义 65
第一节 中国传统的民族观念 65
一 文化的差异:“华夏”与“夷狄” 65
二 “华夏优越”观念的另一面 68
第二节 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生命力 71
一 “中华民族”的观念 72
二 地理、种族与文化:民族凝聚力的三维基础 74
三 优秀“国性”和“善美”精神 80
第三节 近代中国精英的民族主义 84
一 从“天下”到“国家” 84
二 民族独立与国内各族融合 86
三 民族复兴:文明比强大更重要 91
第四节 中华民族的光辉前景和世界责任 94
一 对中华民族的前景充满信心 94
二 中国可以为世界承担更大责任 97
三 中国文化可以引领世界 100
第三章 政治体制的设计 105
第一节 中国与西方政治理念的深刻矛盾 105
一 人民与公民 105
二 君权与民权 107
三 一统与分治 110
四 集权与分权 114
五 人治与法治 115
六 关于人民权利的理念 117
第二节 近代精英对“秦制”的批判 120
一 君主专制与国家专制 120
二 统治者摧残人民的积极精神 123
三 行政制度烦琐低效 126
四 国家的社会功能缺位 128
第三节 引入西式政体的疑虑 130
一 难题:人民如何才能成为“主权者” 130
二 担忧:国情与宪政存在矛盾 132
三 争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 137
四 围绕“权力分立”问题的探索 141
五 革命问题上的两种观点 143
第四节 国家政治体制设计的原则 145
一 实现民权 146
二 照顾历史传统 147
三 维护国家统一 149
四 考虑社会与文化的制约 151
第五节 几种体制设计 153
一 孙中山的“直接民权”与“五权宪法”设想 153
二 国民党的“训政”体制 157
三 章太炎的“法治”主义 158
四 政府职能问题上的“保育”论 163
第四章 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的思考 167
第一节 中国传统的社会理想 167
一 均富、安定与幸福 167
二 保障民生是国家的责任 170
第二节 走追求公平的经济发展道路 172
一 深切同情劳动阶级的苦境 172
二 抨击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173
三 推崇中国特色的经济学 176
四 土地问题与国计民生 181
五 社会主义:人道、平均与“集产” 184
第三节 反思中国社会的弊病 191
一 “经济平均”与“社会平等” 191
二 传统社会:实况并不美好 192
三 外来文化与近代中国社会的紊乱 195
第四节 建设健康良好的新社会 202
一 社会重建:农村本位与文化复兴 202
二 “福”与“乐”:人民的合理追求 208
三 直面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问题 213
第五章 树立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文化精神(上) 224
第一节 揭示“国民性”中的问题 224
一 士大夫精神卑下 224
二 “国民品格”存在缺陷 228
第二节 反思儒家思想 232
一 历史功绩与固有价值 233
二 与现代意识的相通 237
三 多层面的局限 241
第三节 批评道家和法家思想 252
一 道家:消极与自私 252
二 法家:专制的理论 255
第四节 体察佛教 257
一 近代精英人士对佛教的体证 257
二 佛教思想的价值 259
三 基于中国文化观念的批评 264
第五节 褒贬西方的宗教和价值观念 266
一 对基督教的肯定与非议 266
二 臧否西式价值观念 270
第六章 树立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文化精神(下) 275
第一节 探讨树立全民的文化精神 275
一 国家和民族的无形精神 275
二 中国是否需要建立宗教 278
三 鬼神、因果报应与道德劝惩 283
第二节 儒家:追求与时俱进 288
一 建立新的形而上学 288
二 “仁”的新阐释 291
三 “乐”的观念 295
四 建立“孔教” 297
五 中国道德的深层观念基础 302
六 培养“士君子之行” 305
第三节 建设人间佛教 308
一 必要与可能:在中国提倡佛教 309
二 澄清对佛教的误解 313
三 调和佛教与儒家 316
四 对佛教进行改革 318
第四节 树立个体人格观念 322
一 推崇西式自由独立观念 322
二 发掘中国传统的尊个性观念 325
三 私德、权利、团结、进取 328
四 实用主义问题 333
结语 336
征引和参考文献 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