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1
第一节 创业型大学的崛起 1
一 视角 1
二 概念 4
第二节 发展转型与动力 10
一 关于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研究 10
二 关于创业型大学的研究 17
三 关于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 22
四 关于大学发展动力的研究 29
第三节 本书主要内容和框架 34
第二章 MIT:以技术科学为基础的工程技术学院 38
第一节 MIT的建立 38
一 19世纪上半叶美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38
二 19世纪中叶学院模式 41
三 MIT的建立 49
第二节 作为高等技术学院的MIT 55
一 全面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 55
二 科学与技术之争 66
第三节 本章小结 76
第三章 MIT: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变 78
第一节 MIT早期的科学研究发展 78
第二节 20世纪上半叶MIT外部环境分析 81
一 20世纪初至二战前的美国社会环境状况 81
二 20世纪上半叶的科学技术发展 82
第三节 20世纪20年代学校的缓慢发展 84
第四节 康普顿科学立校理念的确立 87
第五节 MIT向理工研究型大学的转变 88
一 学校管理机构的调整 88
二 推动科学研究与研究生培养 89
三 二战——MIT科学研究崛起的助推器 98
第六节 MIT向研究型大学的持续变革 109
一 二战至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社会环境状况 109
二 遴选具有远见卓识的校长 110
三 跨学科研究的迅猛发展 111
四 更新教育理念与发展一流文科 120
第七节 作为研究型大学的MIT 132
第八节 本章小结 135
第四章 MIT:向创业型大学的转变 137
第一节 MIT的创业传统 137
一 根源于学校文化的创业基因 137
二 “技术计划” 137
三 MIT教师关于咨询工作的讨论 140
四 MIT专利政策的制定 145
五 二战项目合同制的确定 150
第二节 20世纪70年代以来MIT外部环境分析 155
一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环境状况 155
二 二战以后的科学技术发展 157
第三节 128号公路高技术产业区的兴起与发展 157
一 128号公路高技术产业区的兴起与发展 158
二 128号公路高技术产业区的创造源泉 160
第四节 “贝杜法案”对创业型大学模式的影响 166
一 “贝杜法案”颁布的背景 166
二 “贝杜法案”的主要内容 168
三 “贝杜法案”对美国大学的重大影响 170
四 “贝杜法案”对MIT的影响 175
第五节 本章小结 177
第五章 MIT:创业型大学特征与回归工程 178
第一节 MIT创业生态系统的形成 178
一 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 178
二 师生创业活动的繁荣 179
三 MIT创业生态系统 182
第二节 MIT创业型大学的运行特征 186
一 各类跨学科组织大量出现 186
二 学校技术管理组织 197
三 知识生产模式和技术转移模式的变化 200
第三节 大学—产业界—政府三者互动关系 204
一 MIT与产业、政府的早期互动 204
二 大学—产业界—政府三者关系的模式分析 208
三 MIT三螺旋模式下三者角色定位 211
第四节 回归工程:不同类型大学在区域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215
第五节 本章小结 215
第六章 MIT:发展转型的理念驱动与利益相关者分析 218
第一节 MIT的教育理念 218
一 罗杰斯的教育理念 219
二 刘易斯报告的教育原则 220
三 “学生生活和学习工作组”报告的教育原则 222
第二节 MIT发展转型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224
一 MIT的利益相关者及其群体期望 224
二 MIT发展转型的内部利益相关者驱动 226
三 MIT发展转型的学校外部利益相关者 235
四 MIT利益相关者评价 246
第三节 本章小结 247
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 248
第一节 主要结论 248
第二节 对中国大学发展的启示 251
参考文献 257
后记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