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康熙《畿辅通志》研究 1
一、康熙《畿辅通志》(以下简称《康熙志》)编修背景及其编纂过程 1
二、《康熙志》编修人员 2
三、《康熙志》空间范围和时间断限 3
四、本书所用版本 4
五、《康熙志》研究 4
(一)总的评论 4
(二)分篇研究 7
图卷一 7
京师 卷一 7
星野祥异附 卷一 8
建置沿革 卷二 9
疆域形势 卷三 10
山川关津桥梁附 卷四 11
城池 卷五 12
学校书院附 卷六 12
兵制附驻防 卷七 13
公署寺院附 卷八 15
祠祀寺观附 卷九 16
古迹陵墓附 卷十 18
户口盐引附 卷十一 18
田赋 卷十二 19
风俗物产附 卷十三 19
帝后 卷十四 20
封建 卷十五 21
职官 卷十六 22
选举 卷十七 22
名宦 卷十八至十九 24
流寓 卷二十 25
人物 卷二十一至三十五 26
艺文 卷三十六至四十五 33
杂志 卷四十六 37
第二章 雍正《畿辅通志》研究 39
一、雍正《畿辅通志》(以下简称《雍正志》)编修背景及其编纂过程 39
二、《雍正志》编修人员 40
三、《雍正志》空间范围和时间断限 41
四、本书所用版本 42
五、《雍正志》研究 43
(一)总的评论 43
(二)分篇研究 44
诏谕 卷一至六 44
宸章 卷七至十 49
京师 卷十一 50
星野 卷十二 52
建置沿革 卷十三至十四 55
形胜疆域 卷十五至十六 55
山川 卷十七至二十四 56
城池 卷二十五 58
公署 卷二十六至二十七 59
学校 卷二十八至二十九 60
户口 卷三十至三十一 63
田赋 卷三十二至三十三 65
仓厫 卷三十四至三十五 66
盐政 卷三十六至三十七 66
兵制 卷三十八至三十九 69
关津 卷四十至四十二 70
驿站铺司附 卷四十三至四十四 71
河渠 卷四十五 72
水利营田 卷四十六至四十七 73
陵墓 卷四十八 74
祠祀寺观附 卷四十九至五十二 75
古迹 卷五十三至五十四 76
风俗 卷五十五 78
土产 卷五十六至五十七 79
封爵 卷五十八 80
职官 卷五十九至六十 80
选举 卷六十一至六十六 83
名宦 卷六十七至七十 84
人物 卷七十一至九十 87
艺文 卷九十一至一百二十 93
第三章 光绪《畿辅通志》研究 109
一、光绪《畿辅通志》(以下简称《光绪志》)编修背景及其编纂过程 109
二、《光绪志》编修人员 111
三、《光绪志》空间范围和时间断限 113
(一)空间范围 113
(二)时间断限 114
四、本书所用版本 115
五、《光绪志》研究 115
(一)总体评论 115
(二)分篇研究 118
诏谕 卷一至七 119
宸章 卷八至十一 126
京师 卷十二至十三 133
陵寝 卷十四 138
行宫 卷十五 139
府厅州县沿革 卷十六至二十 140
封建 卷二十一至二十四 143
职官 卷二十五至三十二 147
选举 卷三十三至四十五 150
疆域图说 卷四十六至五十五 156
晷度 星野 卷五十六 157
山川 卷五十七至六十六 159
关隘 卷六十七至七十 162
风俗 卷七十一 165
方言 卷七十二 167
物产 卷七十三至七十四 169
水道 卷七十五至八十一 170
治河说 卷八十二至八十五 172
堤闸 卷八十六至八十七 173
津梁 卷八十八至八十九 175
水利营田 卷九十至九十一 175
海防略·图说 卷九十二 176
海防略·附:通商事宜 卷九十三 178
田赋 卷九十四 181
旗租 卷九十五 183
户口 卷九十六 183
禄饷 卷九十七至九十九 186
盐法 卷一百至一百○一 189
钱币 卷一百○二 190
仓储 卷一百○三至一百○四 191
漕运 卷一百○五至一百○六 192
榷税 卷一百○七 194
恤政 卷一百○八至一百一十 195
祀典 卷一百一十一至一百一十三 197
学校 卷一百一十四至一百一十七 199
庆典 卷一百一十八 200
兵制 卷一百一十九至一百二十五 201
铨选 卷一百二十六 206
刑律附处分则例 卷一百二十七 207
城池 卷一百二十八至一百二十九 208
公署 卷一百三十 208
前事 卷一百三十一至一百三十二 209
艺文 卷一百三十三至一百三十七 211
金石 卷一百三十八至一百五十三 213
古迹 卷一百五十四至一百八十二 216
宦绩 卷一百八十三至一百九十二 223
列传 卷一百九十三至二百四十三 225
流寓 卷二百四十四 228
列女 卷二百四十五至二百八十六 229
杂传 卷二百八十七至二百九十七 231
《光绪志·叙传》卷三百 234
第四章 民国《河北通志稿》研究 237
一、民国《河北通志稿》(以下简称《通志稿》)纂修背景及其编纂过程 237
二、《通志稿》编修人员 240
三、《通志稿》空间范围和时间断限 243
(一)空间范围 243
(二)时间断限 244
四、本书所用版本 244
五、《通志稿》研究 245
(一)总的评论 245
(二)分篇研究 248
《通志稿·地理志》 248
沿革 248
气候 252
地质 254
水道 257
关隘考 259
古迹 260
封爵 265
《通志稿·经政志》 266
官制(职官表) 266
赋税 268
制用 274
恤政 274
交通(志料) 275
交涉 276
通商 277
警察志料 278
教育 279
水利 280
《通志稿·民事志》 281
谣俗 281
礼俗 282
方言 282
《通志稿·食货志》 284
农工商矿渔 284
盐务 285
物产 286
矿产 288
《通志稿·文献志》 291
爵谥表 291
宦绩 292
元列传 293
明列传 294
艺文 294
金石 295
旧志源流 296
附录 297
第五章 结论 301
一、对清代三部《畿辅通志》的结论 301
二、对民国《河北通志稿》的结论 302
主要参考文献 305
后记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