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研究意义 11
二、核心概念界定 11
(一)“社会性”与“学生的社会性” 11
(二)“课堂场域” 19
(三)“交往”与“课堂交往” 24
(四)“课堂场域中的学生社会性” 27
三、研究视角与研究思路 28
(一)研究视角 28
(二)研究思路 29
四、研究的方法论与具体研究方法 31
(一)研究的方法论 31
(二)具体研究方法 32
第一章 课堂场域学生社会性生成的历史溯源 34
一、课堂场域学生社会性研究的历史审视 34
(一)从“道德教化”到“社会主体生成”:我国课堂学生社会性生成研究的历史演进 34
(二)“人性张扬”与“社会规约”的交织:西方课堂学生社会性生成研究的发展理路 54
二、课堂学生社会性研究的跨学科研究 66
(一)哲学视角下人的社会性研究 66
(二)社会学视角的学生社会性研究 68
(三)文化人类学视角的学生社会性研究 72
(四)心理学视角的学生社会性研究 75
三、课堂学生社会性研究的方法论反思 79
(一)时代特征的呈现:走向具有自主精神的社会人 79
(二)多学科视角的整合:社会性的双向互动生成 80
第二章 课堂场域学生社会性生成的现实考察 81
一、调查研究的方案设计 81
(一)研究问题 81
(二)研究对象 82
二、课堂场域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的调查与分析 83
(一)小学生课堂社会性发展水平:基于学生视角的调查 83
(二)对小学生课堂社会性发展水平的总结与反思 95
三、课堂场域学生社会性发展问题的揭示与剖析 97
(一)课堂场域小学生社会性发展问题的主要表现 97
(二)对课堂小学生社会性发展问题的反思 105
四、课堂场域学生社会性生成的现状表征 106
(一)影响小学生社会性生成的课堂要素:基于教师视角的调查 106
(二)课堂场域小学生社会性具体表征的质性分析 113
第三章 课堂场域学生社会性生成的理论分析 159
一、课堂场域学生社会性的表现形态 159
(一)课堂场域的“三重结构” 159
(二)课堂场域学生社会性的表现形态 175
二、课堂场域学生社会性的内在结构 189
(一)社会性的内在结构:社会关系中的属性和特征 189
(二)课堂场域学生社会性的结构要素 195
三、课堂交往:学生社会性的生成机制 199
(一)课堂交往的意义探寻 199
(二)学生社会性的生成机制:建立在交往合理化基础上的社会主体生成 205
(三)课堂场域学生社会性生成的辩证关系 226
四、课堂场域学生社会性生成的影响因素 228
(一)课堂场域内的影响因素 228
(二)课堂场域外的影响因素 235
第四章 课堂场域学生社会性生成的实践策略 239
一、彰显课程文本的价值,尊重学生的选择与体验 239
(一)增强教师价值引导的主体意识 240
(二)尊重学生课程文本解读的独特体验 242
二、重建课堂规范的内涵,赋予学生自我管理的权利 244
(一)课堂规范的民主协商、权责一致 245
(二)教师的规则引领 249
三、提升群体文化的意义,实现共同体中的主体生成 253
(一)班级群体作为“学习共同体”的文化创生 254
(二)交往教学:建基于平等关系的师生合作 256
(三)合作学习:建基于互赖关系的生生交往 258
参考文献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