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学校教务工作总论 2
第一章 学校教务工作概述 2
教务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的中心” 2
教务工作要有效控制教学活动 3
教务工作要抓特点 5
充分研究教务工作的条件 7
第二章 教务工作的原则 10
教务工作原则指导办学思想 10
教务管理要具有方向性 12
教务管理要充分发挥民主作风 15
教务工作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 16
贯彻教务工作的教育性原则 18
教务工作要面向全体 19
合乎规范,把学校办成学校的样子 21
教务工作必须讲究效率效果 23
抓住主要环节,实行程序控制 25
第三章 教务工作的内容 27
明确工作内容,提升服务水平 27
把教务工作程序化 30
抓好教务常规性工作 31
教务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关键 33
当好校长的参谋和助手 34
教学管理是核心内容 36
制定规章制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38
决定教师管理工作成效的关键 41
学生管理要注重发挥教师的作用 44
第四章 教务工作的管理 46
教务工作不能只凭经验 46
教务管理要讲究方式方法 48
教务工作重在组织、指导 50
教务工作要围绕预定的目标开展 52
教务工作按照程序化管理 54
没有计划,教务工作无法控制 57
教学质量管理是教务工作的核心 59
教务工作离不开人事管理 61
让技术更好地为教育服务 63
第五章 教务工作的方法 65
行政方法要符合教育发展的需要 65
没有调查研究,就做不好教务工作 65
抓典型,使教务工作有序开展 67
教务预测的三个原理 69
通过数量统计科学处理教务工作 71
及时反馈,使教务工作趋于完善 72
第六章 教务工作机构 73
教务工作的人员构成 73
教务工作人员构成要遵循原则 76
教务人员配备要合理 78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80
合理设置教务管理机构 82
教务工作机构设置原则 85
确立教务机构合理的运行形式 87
第二篇 学校课程的编排 90
第一章 什么是学校课程 90
编订学校课程的主要原则 90
学校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 91
课程编订要有灵活性 92
制约学校课程的因素 95
第二章 学校课程的编订 97
学校课程编订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出发点 97
学校课程编订要合乎客观实际需要 99
学校课程编订方法要考虑学校实际 101
课程编订的机构和人员 103
第三章 教学计划的制订 104
教学计划决定教学内容的方向 104
学科设置: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 106
学科编排是制定教学计划的关键环节之一 107
合理分配各科教学的时间 108
教学计划的学年编制 109
第四章 教学大纲的编制 109
教学大纲保证教学质量 109
教学大纲的编制原则 110
教学大纲的编制方法 112
第五章 教材的编选 114
教科书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114
编选教学参考书要严格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 116
编制好教学测验 117
第六章 学期工作计划进程表 119
校历编制的依据 119
开课计划的制定 120
课程表的编排 121
第七章 学校课程的评价 127
学校课程评价的原则 127
学校课程评价的范围 130
学校课程评价的标准 133
学校课程评价的具体程序 134
第三篇 怎样抓教学工作 140
第一章 教育为本 质量为魂 140
抓教学是校长的天职 140
角色决定定位,定位决定成就 142
校长的教学领导力是多层面的 146
以教学为中心重在落实 150
第二章 向教学常规管理要质量 152
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是重要的 152
建立教学常规要具有可操作性 155
大胆创新,立行之有效的常规体系 158
教学常规的实施 159
第三章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 165
把“人”的教育放在第一位 165
追求学生课堂上的成功 169
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 173
动人心者,莫乎于情 178
从“统一要求”到“区别对待” 181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重视学生思维训练 186
第四章 功在课前 效在课上 188
首要关键是备课 188
解密当前备课的误区 190
了解学生、研读文本、超越文本 194
设计的优劣决定教学质量 202
编写教案需要创造 205
说课不能停留在形式上 206
第五章 怎样使集体备课更有效 208
集体备课有利有弊 208
避免集体备课的误区 209
有效集体备课的原则 211
有效集体备课的组织管理 215
第六章 指导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224
教师应重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224
教师要有“课堂成本意识” 227
低效、无效的课堂教学表现 228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240
第七章 怎样听课 243
听课的目的 244
听课的方式 245
听课的准备 249
一节 好课的评价标准 250
听课的方法 253
怎样做听课记录 256
第八章 怎样评课 259
评课的误区 259
评课的原则 261
评课的形式 263
评课的方法 266
第九章 重视试卷分析 搞好教学反馈 272
高度重视试卷分析 273
试卷分析的准备 274
怎样进行试卷分析 276
怎样撰写试卷分析报告 281
第四篇 教师队伍建设 288
第一章 教师才是教学永恒的资源 288
教师高素质教学才能高质量 288
反省过去,指导未来 291
教师专业成长的四条途径 296
教师教育要遵循规律,抓住特点 298
第二章 教师教育必须依据教师成长规律 299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一个过程 299
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容 305
发挥两种“力”的作用 307
教师成长的内动力 308
第三章 培养自己的名师 312
自主成长是教师成才之路 313
自主成长要靠“意愿” 315
找到自主成长最实用的方法 318
闯过自主成长的六道关 326
第四章 只有无能的管理者,没有无用的人才 327
学校管理核心是人的管理 328
识才是用才的前提 331
惜才之心不可或缺 332
懂得用才之术 333
审时度势,要有护才之胆 334
用才战略重在育才 335
第五章 在科学管理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36
引领教师的职业理想信念 336
讲人情味,注重人性化管理 339
建立可行的制度,让教师有所遵循 340
建立健全教师业务档案 343
第六章 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346
值得关注的职业倦怠心理 346
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348
缓解教师职业倦怠心理的对策 351
第七章 后生可畏,培养青年教师 361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 361
新教师专业水平透析与指导 362
青年教师的任用与指导要有战略眼光 365
帮助青年教师规划成长目标 368
第八章 抓好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 374
培养骨干教师是一项重要策略 374
骨干教师的选拔与评定 377
骨干教师成名的基本途径 380
骨干教师教研资源的开发 383
适度利用骨干教师的教研资源 384
第九章 班主任工作要常抓不懈 389
指导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390
班主任如何抓好班级日常管理 391
指导班主任制订工作计划 394
指导班主任组织召开主题班(团、队)会 398
指导班主任写操行评定 404
第五篇 教学改革与教研管理 410
第一章 提升教研的能力 410
教研、科研是学校发展的双翼 410
分析误区,提高教研工作质量 414
提升学校领导的教研能力 416
教师教育要依据教师成长规律 419
第二章 用新思维去看待教育科研 422
教师的创造力最重要 422
教师开展教育科研首先要有创造精神 425
开发和培植创造力是有规律的 427
用创造技法开启教师的研究思路 433
第三章 高质量地组织教研活动 437
开展教研活动的误区 437
开展教研活动不能草率行事 439
教研活动计划的制定 442
教研活动的组织过程 445
常见的校本研修模式 446
第四章 做好校本研修 455
基层学校与校本研修 456
校本研修活动的操作 458
强化学校教研组建设 461
第五章 有效组织公开课 467
公开课是最现实的校本教研 468
公开课的组织 471
公开课的评估方法 473
怎样指导青年教师上课 475
第六章 教研组的管理 477
更要提倡组本研修 478
教研组建设要抓好组织落实 478
明确任务,抓好计划落实 479
健全规范教研制度 481
第七章 指导老师多搞小课题研究 482
变“让我研究”为“我要研究” 482
小课题研究是最佳的选择 484
小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487
小课题研究成果报告的撰写 489
小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指导 493
小课题研究的管理 496
第八章 教师研究成果写作指导 499
怎样撰写研究报告 499
怎样撰写教育经验论文 505
怎样撰写教学模式 509
第九章 指导教师展示自己 511
怎样交流和发表论文 512
如何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515
第十章 让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研究轻松一点 521
指导教师搜集积累资料 521
如何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523
把教学经验转化为教育规律 526
教师运筹时间的策略与方法 529
第六篇 教务工作管理制度建设 536
第一章 加强教务工作管理制度建设 536
制度是搞好教务工作的保证 536
教务工作制度的基本要素 538
制定教务工作制度的基本要求 540
教务工作制度的基本内容 542
教务工作制度重在执行 545
第二章 教务处内部管理制度 547
教务处内部岗位职责 547
教务处组织原则 548
教学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 548
教务处会议制度 549
教务处关于专项工作材料收集整理的规定 551
教务处关于校内接待工作要求 552
教务处会议(调研)出差制度 552
教务处办公用品领用制度 553
教务处考勤制度 553
教务处办公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554
教务处关于财务管理的暂行规定 554
教务处印章管理制度 555
教务处关于电话接待服务的规定 556
教务处资产管理制度 556
第三章 教务工作制度及行动准则 557
班主任工作职责 557
学籍管理制度 558
教学质量评价制度 568
教师业务档案管理制度 570
教研活动管理制度 570
教职工坐班及值班制度 571
教职工聘任制 574
教师量化考核方案 577
学生行为规范细则 579
中学生守则及日常行为规范 580
学生考试纪律 582
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582
教师教学责任事故认定及处理暂行办法 584
集体备课制度 588
教师日常行为规范 588
教师工作全面评估制度 590
学业成绩考核、评定和管理 592
教职员工礼仪规范 595
班主任评估制度 596
干部考勤、考评制度 597
学生会例会制度 597
教师师德规范实施细则评估标准 598
考试工作守则 600
教务常规管理 607
聘任与考核制度 610
教学常规检查制度 611
作业布置、批改与检查制度 612
教学检查制度 612
教学督导制度 613
兼职教师管理制度 614
教师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615
教师备课、辅导、作业布置和批改制度 616
教职工“一岗双责”制度 617
教学工作检查制度 618
教师听课及承担公开课的制度 618
班主任考评制度 619
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实施细则 620
优秀教研组评选条例 621
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奖惩制度 622
学生考勤制度 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