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本体论 10
绪论 10
第一章 楚辞产生的文化土壤 10
第一节 执着进取的文化根性 10
第二节 博采众长的文化品格 23
第三节 奇幻的巫觋文化色彩 32
第二章 屈原人格范式 51
第一节 屈原人格范式 51
一、“道夫先路”的政治理性 51
二、橘式道德精神 55
三、天才的诗性智慧 59
第二节 战国士文化与屈原人格的形成 62
第三节 屈原人格范式的文化评价 70
第三章 焦虑与怀疑 79
第一节 “美人迟暮”的生命焦虑 79
第二节 理性的怀疑 82
第三节 屈原之死 92
第四章 神人合一的抒情诗学 104
第一节 神的人格化 104
第二节 抒情的仪式性 112
第三节 朦胧的象征意蕴 116
第五章 香草美人原型 124
第一节 香草美人与巫祭仪式 124
第二节 “比德”的美学意义 130
第三节 香草美人与“发愤抒情” 133
第六章 感伤与艳情 138
第一节 宋玉其人 138
第二节 感伤,现实人生挫折的自觉感悟 145
第三节 艳情,人格弱化者的自慰情结 151
第四节 感伤与艳情模式的成因 154
下编 影响史论 182
绪论 182
楚风汉韵 182
第一章 汉赋“拓宇于楚辞” 182
第一节 “楚艳汉侈”:汉大赋源楚辞而变 182
第二节 抒情赋对屈骚的模仿 187
第二章 楚辞与汉代诗歌 194
第一节 楚辞与楚歌 194
第二节 楚辞对汉乐府、文人五言诗的影响 200
一、楚辞与汉乐府 200
二、楚辞与文人五言诗 203
第三章 贾谊、司马迁对屈原精神的接受 213
第一节 贾谊与屈原在处世态度与人格结构上的相异性 213
第二节 司马迁“发愤著书”与对屈原人格精神的认同 226
第四章 《楚辞》阐释之批判 238
第一节 班固的楚辞阐释 238
第二节 王逸的楚辞阐释 243
唐诗骚影 257
第一章 初唐:在扬弃中得楚辞之精神 257
第一节 “四杰”取法楚辞的生命需求 257
第二节 陈子昂:“有才继骚雅” 268
一、“发愤以抒情” 269
二、“香草美人”的审美认同 272
第二章 盛唐:“文质取半,风骚两挟” 281
第一节 李白诗源骚的文化审美依据 281
一、“怨”和“恋”的双重文化性格渊源 281
二、“惊采绝艳”的浪漫艺术渊源 284
第二节 诗圣没有《天问》 289
一、改良的幻想与理想的幻灭 292
二、“发于情,止于忠孝” 296
第三章 中唐:绍骚之“复”与“变” 302
第一节 戎昱的屈、宋式生命关怀 302
一、哀民:对民众的生命关怀 302
二、悲秋:对自我的生命关怀 306
第二节 孟郊反屈骚及其创作失误 312
一、与诗歌审美特性的悖离 315
二、诗人生命感受的相通与对屈骚的接受 319
第三节 柳宗元:“放情咏《离骚》”的悲剧意识 321
第四节 李贺对楚辞的变态接受 328
一、“坐泛楚奏吟招魂”的原因 329
二、屈骚与贺诗比较谈 334
第四章 晚唐:感伤与艳情复现 346
第一节 李商隐:心仪屈、宋,化用楚辞 346
一、借“香草美人”,寄遥情于婉娈 346
二、叙“高唐”故事,寓感伤于艳情 351
第二节 温庭筠:艳情之中传骚音 355
后记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