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辽、宋、金、西夏时期的宗教 583
第一节 概述 583
第二节 辽朝宗教 585
一 民族传统信仰及其汉化倾向 585
(一)木叶山崇拜与天地崇拜相结合 585
(二)祭祖与丧葬仪式 587
(三)祭孔与倡导儒学 587
二 佛教的流行及其社会影响 589
(一)辽朝统治者与佛教 589
(二)辽朝佛教的流派、人物及其著述 590
(三)佛教与辽朝社会文化 594
第三节 宋朝宗教 596
一 国家宗教祀典的修订 596
(一)祭天地 597
(二)社稷、岳渎、九宫神、文宣武成及诸祠 599
(三)宗庙与凶服 600
(四)地方祭祀 602
二 禅、教并重与儒、佛合流 603
(一)宋王朝的佛教政策与佛教的发展 603
(二)宋代的译经与刻藏 605
(三)宋代禅宗的新发展 607
(四)天台宗的师承及其“山家”、“山外”之争 616
(五)宋代其他诸宗 619
(六)契嵩、智圆融会儒释的理论 622
(七)佛教与宋代文明 626
三 道教的兴旺 630
(一)统治者对道教的提倡 630
(二)内丹学的发展与成熟 634
(三)符策派道教的衍化 638
(四)宋朝道教对理学的影响 639
四 摩尼教、伊斯兰教、犹太教与袄教的状况 640
(一)摩尼教 640
(二)伊斯兰教 643
(三)犹太教 645
(四)袄教 646
第四节 金朝宗教 647
一 女真宗教旧俗和国家宗教礼制的建立 647
(一)萨满教 647
(二)接受中原宗教礼制 648
(三)宗教旧俗的保存 651
二 佛教的继续流行 652
(一)金代有限度扶持佛教的政策 652
(二)金代佛教诸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654
(三)佛教与金代文化事业 656
三 河北新道教教派的出现和发展 657
(一)全真道 658
(二)太一教 664
(三)大道教(后称真大道教) 667
第五节 西夏宗教 670
一 西夏统治者与佛教 670
二 西夏的赎经、译经与印经 674
三 西夏的僧人、流派和僧官制度 677
四 佛教与西夏社会文化 681
第六节 西藏佛教的再弘传及宗派的形成 684
一 后弘期佛教著名人物及其贡献 684
二 藏传佛教诸派及其理论 688
(一)宁玛派 689
(二)噶当派 689
(三)萨迦派 690
(四)噶举派 692
(五)其他小流派 693
第七章 元朝的宗教 696
第一节 概述 696
第二节 官方宗教礼仪的建设与特点 697
一 郊天 697
二 宗庙 698
三 太社、太稷 698
四 宣圣 699
五 岳、镇、海、渎 700
六 蒙古旧俗 700
第三节 汉、藏佛教的发展与帝师制度 701
一 元朝帝王的崇佛政策 701
二 汉地佛教的发展及其管理制度 703
三 汉地佛门诸宗的流传 706
四 藏传佛教的发展与帝师制度 709
五 佛教与元代社会文化 714
第四节 云南上座部佛教的传入与发展 716
一 上座部佛教的传入 716
二 理论与经典 718
三 教派、僧阶与寺院制度 720
四 南传上座部佛教与傣族社会 723
第五节 全真道的繁荣与江南道教的流行 726
一 邱处机与全真道的隆盛 726
二 江南正一道的繁荣景象 732
三 江南流行的净明道 734
第六节 也里可温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的振兴 737
一 也里可温教——基督教的再次传入 737
二 伊斯兰教的好时光 740
三 犹太教有所发展 745
第七节 白莲教的崛起与元末社会变革 746
一 白莲教的产生与发展 746
二 元末白莲教起义 747
第八章 明朝的宗教 749
第一节 概述 749
第二节 国家宗教祀典的后期发展与完备 750
一 郊祀 752
二 社稷、日月、先农、先蚕、高禖 753
三 神祗坛和天上、地下诸神 754
四 历代帝王、圣贤、功臣之祀 755
五 宗庙 757
六 丧礼与丧服 759
第三节 汉地佛教的延续与藏传佛教的改革 760
一 明代统治者的佛教政策与管理制度 760
二 宗喀巴的宗教改革与明王朝的奖掖政策 765
三 禅宗两大派系及其代表人物 769
(一)“国初第一宗师”——梵琦 770
(二)临济名僧德宝、圆悟和法藏 771
(三)曹洞名僧慧经、元来与元贤 777
四 明代其他诸宗 782
(一)净土宗 782
(二)天台宗 783
(三)华严宗 783
(四)唯识宗 784
(五)律宗 785
五 明末佛教四大家 785
(一)云栖祩宏 785
(二)紫柏真可 789
(三)憨山德清 790
(四)蕅益智旭 793
六 佛教在社会文化中的辐射与延伸 795
(一)禅宗与王阳明心学 796
(二)佛教与文学 798
第四节 道教的世俗化与符箓派的荣盛 801
一 明王室与道教 802
二 道教教派与思想 807
三 道教与社会生活、文学艺术 811
四 《正统道藏》与《万历续道藏》 814
第五节 基督教的再传入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 816
一 传教士想方设法进入中国 816
二 利玛窦的天主教儒学化策略 820
三 南京教案——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第一次冲突 822
四 “三柱石”护教之功与明末教会复兴 824
五 基督教与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 827
第六节 伊斯兰教的新发展和儒化倾向 834
一 明王朝与伊斯兰教 834
二 经堂教育的兴起 839
三 汉文译著的出现 842
四 穆斯林与明朝文化 845
第七节 民间宗教的活跃与发展 848
一 明代民间宗教概况与白莲教的演变 848
二 罗教及其衍支东西大乘教与老官斋教 853
三 黄天教和弘阳教 858
四 三一教及其特点 862
五 明代民间宗教的共性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864
第九章 清朝前期的宗教 869
第一节 概述 869
第二节 国家宗教祭祀与民间祖先崇拜 870
一 坛制、祭设与仪注 872
二 尊孔与祭孔 875
三 满族宗教旧俗的保存和演化 877
四 贵族与平民之祭祖与丧礼 880
第三节 佛教的发展与转衰 884
一 清廷对佛教的推崇与管理 884
二 禅宗的派系流衍 889
三 汉地其他各宗 890
(一)律宗 890
(二)净土宗 891
(三)华严宗 892
(四)天台宗 893
(五)唯识宗 893
四 藏传佛教的发展及清廷的管理 893
第四节 道教的延续与道教文化的扩散 899
一 正一道的衰落 899
二 全真道的中兴 900
三 《道藏辑要》和新道书 904
四 道教文化在民间的扩散 905
第五节 民间宗教在镇压中继续勃兴 909
一 发展概况与清廷的禁灭政策 909
二 八卦教的兴衰(含清水教、天理教) 911
三 其他教派的活动 918
四 民间宗教的社会文化意义 924
第六节 伊斯兰教的演进与苦难 925
一 清廷对伊斯兰教的政策 926
二 伊斯兰教中国教派和门宦的形成 928
三 伊斯兰教汉文译著的活跃 933
四 伊斯兰教与回民起义 936
第七节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冲突及清廷的禁教 939
一 清初传教事业顺利发展 939
二 教会内部“礼仪之争”与康熙政策的转变 943
三 雍、乾、嘉三朝的禁教与教案 946
四 东正教及基督新教的传入 948
第十章 清朝后期的宗教 953
第一节 概述 953
第二节 宗法性传统宗教的晚景 954
一 国家宗教祀典的若干变动 954
二 祭孔的升格和孔府的祭祀 956
三 民间祭天祭祖及其他宗教风俗 958
四 宗法性传统宗教的终结 961
第三节 佛教僧团的衰落与佛学研究的勃兴 963
一 清后期佛教流衍大势 963
二 佛教宗派的苟延 966
三 居士成为佛学的主流 968
四 世俗学者的佛学研究 970
五 动荡社会中的藏传佛教 974
第四节 道教的衰微和延续 977
一 道光以后正一道天师状况 978
二 晚清之全真道 979
三 道教文化继续向社会扩散 984
第五节 伊斯兰教的厄运和搏进 989
一 穆斯林起义与清廷的高压政策 989
二 伊斯兰教教派和门宦的流变 994
(一)依黑瓦尼的创建和发展 995
(二)西道堂的创建 996
(三)若干重要门宦的后期传承 997
三 伊斯兰经学与汉文译著的成就 999
(一)汉译《古兰经》 999
(二)汉阿文并重的译著活动 999
第六节 近代社会矛盾漩涡中的基督教 1002
一 鸦片战争前后传教士的作用 1002
二 基督教各派在华传布状况 1004
三 基督教与太平天国 1007
四 风起云涌的教案浪潮与义和团运动 1010
五 另一个侧面的评说 1015
第七节 民间宗教与秘密会社 1017
一 八卦教的后期演变及其与农民运动的关系 1017
二 天地会、哥老会与太平军、辛亥革命 1018
三 义和团运动与民间宗教信仰 1022
四 真空教、斋教与一贯道 1026
(一)真空教 1026
(二)江南斋教 1026
(三)一贯道 1027
第十一章 民国时期的宗教 1029
第一节 概述 1029
第二节 佛教的“复兴”与改良运动 1032
一 开始向现代宗教形态过渡的佛教 1032
(一)佛教组织的现代化努力 1032
(二)佛教活动的现代化努力 1035
(三)抗日战争后佛教的再趋衰微 1038
二 敦煌藏经洞的发现与敦煌学的兴起 1039
三 佛教大师的活动与思想 1041
(一)敬安 1042
(二)月霞 1043
(三)谛闲 1043
(四)省元与印光 1044
(五)太虚 1045
(六)圆瑛 1049
(七)弘一 1050
四 著名学者卓有成效的佛学研究 1053
(一)欧阳渐 1053
(二)韩清净 1055
(三)梁启超 1056
(四)杨度 1057
(五)熊十力 1060
(六)汤用彤 1061
(七)陈垣 1062
(八)吕澂 1062
五 藏传佛教在诸多矛盾中艰难发展 1063
第三节 道教的衰微与复苏 1068
一 政治时运影响道教命运 1068
二 道教学者重建道教理论的努力 1072
(一)陈撄宁 1072
(二)易心莹 1079
(三)岳崇岱 1081
三 近代教外道教学术研究的兴起 1084
四 民国道教与民间文化 1086
第四节 伊斯兰教的新气象 1088
一 进入转折和动荡时期的中国穆斯林 1088
二 穆斯林宗教社会团体的产生与发展 1090
三 伊斯兰学术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1092
四 伊斯兰教育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教育的转变 1097
五 著名中国穆斯林学者的活动和贡献 1099
六 民国时期重要地区的伊斯兰教状况 1105
(一)西北甘、宁、青、陕的伊斯兰教 1105
(二)新疆的伊斯兰教及杨增新的宗教政策 1107
(三)北平、上海、云南等地的伊斯兰教 1111
第五节 民间宗教信仰概貌 1114
一 宗法性传统宗教的余波与散化 1114
二 民间秘密宗教的流衍与公开化 1119
(一)黄天道 1120
(二)在理教 1120
(三)先天道 1122
(四)真空道 1123
(五)皈一道 1123
(六)普渡道 1125
(七)圣贤道 1126
(八)九宫道 1127
(九)同善社 1128
(十)一贯道 1131
(十一)一心天道龙华圣教会 1133
(十二)红枪会 1135
三 民间宗教风俗种种 1136
(一)岁时节令中的宗教风俗 1137
(二)人生礼仪中的宗教风俗 1138
(三)行业诸神 1139
(四)日常生活中的宗教禁忌 1140
(五)神庙香火与算命、看相、跳神 1141
第六节 基督教加速发展及其社会作用 1143
一 基督教顺利发展的内外条件 1143
(一)教会传教策略的改变 1144
(二)社会文化氛围的改善 1145
二 基督教各派的流布 1146
(一)基督新教的传教活动及发展状况 1146
(二)天主教的中国化努力及其发展状况 1150
(三)东正教的兴衰 1153
三 基督教与民国政治 1154
四 基督教文化、福利事业的发展及其贡献 1161
第十二章 中国少数民族宗教简介 1166
第一节 民族传统宗教 1167
一 萨满教 1167
二 南方少数民族传统宗教 1174
(一)佤族的原始宗教 1174
(二)白族的“本主”崇拜 1175
(三)彝族毕摩、苏尼的巫术活动 1177
(四)纳西族的东巴教与《东巴经》 1180
第二节 道教与少数民族 1181
第三节 佛教与少数民族 1184
一 藏传佛教 1185
(一)西藏的寺院与僧侣修习制度 1185
(二)佛教与藏族社会 1188
(三)藏传佛教与蒙族社会 1191
二 南传上座部佛教与少数民族 1198
第四节 基督教与少数民族 1200
第五节 伊斯兰教与少数民族 1204
第十三章 中国宗教史的简要回顾 1209
第一节 中国宗教史的发展阶段 1209
一 原始时期 1209
二 三代时期 1210
三 秦汉时期 1211
四 魏晋至宋元时期 1211
五 明清时期 1212
六 民国时期 1213
第二节 中国宗教的历史特点 1213
一 原生型宗教的连续存在和发展 1213
二 皇权始终支配教权 1215
三 多样性和包容性 1216
四 人文化和世俗化 1218
五 三重结构的衔接与脱节 1219
六 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有明显差异 1221
第三节 中国宗教的历史作用 1222
一 宗教与中国政治 1222
二 宗教与中国经济 1227
三 宗教与中国哲学 1229
四 宗教与中国道德 1231
五 宗教与中国文学艺术 1235
六 宗教与中国科学技术 1237
七 宗教与中国民俗 1240
八 宗教与内外文化交流 1242
主要参考书目 1245
修订版后记 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