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走进新教育 1
新教育是什么? 1
新教育的另外一种解读 3
新教育在哪里? 12
新教育精神 16
新教育实验的创新特征 20
新教育实验的历史渊源 22
新教育实验的缘起 31
新教育实验重建设,重行动 35
新教育实验的愿景 37
第二章 新教育的学理基础 42
发展论: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42
行动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 44
状态论: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 46
潜力论: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 47
个性论: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 49
崇高论: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 51
和谐论: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53
第三章 新教育与中国文化 55
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55
新教育的文化使命 64
教育的真谛乃是文化的自我创生 70
第四章 新教育的四大改变 72
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 72
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 75
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 76
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 79
第五章 新教育的六大行动 82
营造书香校园 82
师生共写随笔 87
聆听窗外声音 89
培养卓越口才 92
构筑理想课堂 93
建设数码社区 95
第六章 新教育的儿童课程 97
晨诵:用诗歌开启新的一天 97
午读:用美丽的童书滋润童年 99
暮省:学会反思的生活 101
童书就这样战胜了电视 103
一个特别女生的故事 104
一本童书能够有多大力量 106
有这样一群开展“童心悦读”的人 108
第七章 新教育与教师成长 112
新教育实验与教师专业发展 112
专业阅读: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 114
专业写作:在反思中成长 116
专业发展共同体:打造教师成长的生态环境 119
新教育实验榜样教师:常丽华 122
第八章 新教育的理想课堂 132
四种课堂话语的分析 132
理想课堂的六个“度” 135
理想课堂的第一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 138
理想课堂的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 146
理想课堂的第三重境界: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 152
第九章 新教育的完美教室 157
完美教室的内涵与价值 157
完美教室的文化构建 161
完美教室与道德图谱 165
完美教室的课程建设 171
完美教室的生命叙事 175
第十章 新教育的学校文化 183
新教育学校文化之魂 183
新教育学校文化的共性与个性 184
使命、愿景、价值观:新教育学校文化的核心 185
校风、校训:新教育学校文化的精神之窗 187
制度:新教育学校文化的“契约” 189
仪式、节日和庆典:新教育学校文化的“节气” 190
建筑:新教育学校文化的物质载体 193
故事:新教育学校文化的英雄叙事 196
第十一章 新教育的每月一事 199
1月,让我们学会吃饭 199
2月,让我们不闯红灯 201
3月,让我们一起去种树 203
4月,让我们去踏青 205
5月,让我们学会扫地 207
6月,让我们学唱一首歌 211
7月,让我们玩球去 214
8月,让我们笑着和别人打招呼 217
9月,让我们每天阅读十分钟 220
10月,让我们给爸爸妈妈写封信 223
11月,让我们做一回演讲者 227
12月,让我们每天记录自己的生活 230
第十二章 新教育的九大定律 234
态度决定一切 234
说你行你就行 236
体罚近乎无能 237
读书改变人生 239
课堂属于学生 241
性格主宰命运 244
特色就是卓越 245
理想创造辉煌 248
爱心产生奇迹 249
第十三章 新教育的家教主张 253
新教育需要新父母 253
家庭教育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256
没有父母的成长,就没有孩子的成长 257
品德重于学问,状态大于方法 258
把童年还给孩子 260
无限相信孩子的发展潜力 260
让孩子有一样属于自己的东西 262
让读书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 263
让日记伴随孩子成长 266
第十四章 新教育的管理法则 269
新教育管理的铁律:“底线+榜样” 269
新教育:从优秀到卓越 271
新教育实验区的管理 285
第十五章 新教育的公益行动 289
新教育的公益理念 289
新教育的公益情怀 292
新教育的公益活动 295
第十六章 新教育的社会评价 301
媒体眼中的新教育 301
专家眼中的新教育 304
教师眼中的新教育 306
领导眼中的新教育 309
附录1 “新教育实验”入门指南 312
一、实验前期了解 312
二、实验接触考察期 317
三、参与加盟期 318
四、实验课题申报管理 319
五、实验执行机构 320
附录2 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招生简章 321
附录3 “新教育实验”大事记 326
参考文献 347
主题索引 351
初版后记 358
第二版后记 360
第三版后记 361
第四版后记 362
出版后记 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