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理论研究篇 1
民主社会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里程碑 6
邓小平国际战略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2
共产国际的“布尔什维克化”口号对中共的影响 17
中国共产党塑造社会主义东方大国形象的历史贡献 27
论邓小平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和手段相统一的思想 40
和平、发展与历史大时代——试论邓小平时代理论的深远意义 45
邓小平作为与时俱进典范的个人主观条件——为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而作 52
论德育环境三维理论模型的现实价值 57
当代中国外交的国际主义 66
和谐社会的宪政意蕴 7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 80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89
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意义和实现方式 95
论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中的独特贡献 103
马克思货币本质观与国际货币金融危机 111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几点思考 118
论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内在张力 12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视野中的前沿问题 132
第二篇 课堂教学篇 141
以邓小平理为中心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 143
认真搞好“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教学 148
怎样讲授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 152
思想政治理论课创造性教学系统的构建 15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的科学定位和有效实现 162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的整体性问题 169
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为例 17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研究 18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生态化研究 188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193
红色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理论及实践教学中的融入路径及其时代意义 199
第三篇 校园文化建设篇 207
以文化育人为核心打造“五位一体”的大学文化 209
新信息环境中的高校图书馆文化品牌构建——以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八角书斋”为例 217
让科学之树绽放人文之花——电子科技大学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探索 223
论文化强国视野下的大学文化建设 229
高校机器人研创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以电子科技大学为例 236
信息技术对校园文化传播体系构建带来的挑战及对策分析 240
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研究 245
当代社会思潮对高校师生影响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254
第四篇 网络教育创新篇 259
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据、特点和研究内容 261
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与外化 266
关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范畴体系的思考 273
探索校园网络渗透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281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新形式——虚拟社会实践 287
研究领域抑或学科:我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定位的再思考 294
基于网络人际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属性分析 302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309
大学生网民群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解析 315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新论 325
试论网络搜索引擎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339
基于泛在学习理念的成人思想政治教育新生长点探析 346
当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逻辑分析 353
第五篇 管理服务育人篇 361
高校后勤保障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关系之实践性探究 363
90后大学生特征及思政教育思索 372
社会网络分析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378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大学文化建设为推力 382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下的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 386
以ACM/ICPC竞赛为载体探索课程体系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391
加强和改进高校国防生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397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适应网络化环境的需要 402
后记 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