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导论 1
选文 2
选文一 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 2
选文二 (中国)翻译理论基本模式 12
选文三 中国传统译论的美学辨 24
延伸阅读 31
问题与思考 31
第二章 肇始:佛经汉译,锦绣翻转 32
导论 32
选文 34
选文一 翻译文学与佛典(节选) 34
选文二 佛教的翻译文学(节选) 44
选文三 从佛教经典的翻译看上层建筑与基础的关系 57
选文四 中国佛教阐释学研究:佛经的汉译 68
延伸阅读 79
问题与思考 80
第三章 形成:西学东渐,风云际会 81
导论 81
选文 82
选文一 拟设翻译书院议 82
选文二 《天演论》译例言 85
选文三 林纾的翻译 87
选文四 近代翻译文学 103
延伸阅读 111
问题与思考 111
第四章 转折:新风劲吹,走向现代 112
导论 112
选文 114
选文一 论翻译 114
选文二 论翻译 119
选文三 再论翻译——答鲁迅 123
选文四 “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 128
选文五 郭沫若论翻译 141
延伸阅读 144
问题与思考 144
第五章 发展:哲学美学,相互阐发 145
导论 145
选文 146
选文一 论翻译 146
选文二 论翻译 150
选文三 论翻译 155
选文四 《高老头》重译本序 164
延伸阅读 165
问题与思考 166
第六章 调整:挖掘内涵,蓄势待发 167
导论 167
选文 169
选文一 漫谈翻译(节选) 169
选文二 试论翻译的原则 177
选文三 艺术性翻译问题和诗歌翻译问题 184
选文四 词义·文体·翻译 191
延伸阅读 196
问题与思考 197
第七章 鼎盛:合理定位,综合创新 198
导论 198
选文 200
选文一 翻译批评的标准和重点 200
选文二 回顾与展望:中国翻译界十年(1987—1997) 204
选文三 翻译理论:传统的定位与选择 214
选文四译学研究的哲学思考 221
延伸阅读 231
问题与思考 231
第八章 结语 232
参考文献 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