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股东资格确认的基本问题 4
第一节 股东资格的界定 4
一 股东资格考辨 4
二 与相关术语的比较分析 9
三 股东资格的得与失 18
第二节 围绕股东资格的利益冲突 21
一 股东—公司的利益冲突 21
二 股东—公司外第三人的利益冲突 23
三 股东—股东的利益冲突 24
四 结论:利益冲突是股东资格确认的内因 26
第三节 股东资格确认的机理 26
一 理论基础:效率安全优先兼顾公平 27
二 程序设定:双层机制的安排 34
三 逻辑指向:以公司为对象 36
第二章 股东资格确认的证据分析 42
第一节 关于证据采信的不同观点 42
一 英美法系的股东名册主义 42
二 大陆法系的两分法理论 45
三 我国学者的三层次规则 48
四 对三种观点的比较分析 50
第二节 对具体证据之功能的一般考察 53
一 形式要件作为确认股东资格证据的一般考察 54
二 实质要件作为确认股东资格证据的一般考察 64
第三节 证据效力等级的理性抉择 70
一 宏观思考:实质要件与形式要件之博弈 70
二 微观思考: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工商登记之较量 80
第三章 瑕疵出资的股东资格确认 96
第一节 瑕疵出资现象 96
一 瑕疵出资的内涵 96
二 瑕疵出资的外延 97
第二节 瑕疵出资股东资格确认的争论 99
一 域外的观点 99
二 我国立法、理论以及实务的态度 101
三 否定说、肯定说、有限资格说的考量 104
四 严重瑕疵出资情形的特殊问题 108
第三节 瑕疵出资对股东资格的影响 113
一 瑕疵出资对股权行使的影响 113
二 瑕疵出资的救济方式及其与股东资格的关系 122
第四节 瑕疵出资影响股东资格的实证分析 134
一 借款出资 134
二 虚构股权 138
三 实债虚资 139
第五节 瑕疵出资股东资格确认与第三人保护 141
一 股东资格确认与公司债权人保护 141
二 股东资格确认与股权受让人保护 144
第四章 隐名出资的股东资格确认 148
第一节 隐名出资现象 148
一 隐名出资的内涵 148
二 隐名出资的外延 150
第二节 隐名出资股东资格确认的争论 151
一 域外的观点 151
二 我国立法、理论以及实务的态度 154
三 实质说、形式说、折中说的考量 162
四 隐名出资人显名的问题 169
第三节 隐名出资股东资格确认的实证分析 172
一 完全隐名出资的股东资格确认 172
二 不完全隐名出资的股东资格确认 173
三 几种特殊隐名出资的股东资格确认 175
第四节 隐名出资股东资格确认与第三人保护 183
一 如何确认股东:以哪一个证据为准 183
二 股东资格确认与公司债权人保护 185
三 股东资格确认与股权受让人保护 187
四 股东资格确认与显名(或隐名)出资人的债权人保护 189
第五章 股权转让中股东资格确认 191
第一节 股权转让的界定 191
一 股权转让的内涵 191
二 股权转让的程序 192
第二节 股权转让效力层次对股东资格的影响 193
一 股权转让的合同效力与股东资格 194
二 股权转让的效力与股东资格 196
三 股权转让的对抗效力与股东资格 198
第三节 股权转让中股东资格确认的争论 200
一 域外立法模式 200
二 我国立法、理论以及实务的态度 203
三 股东名册变更、工商登记变更、通知转移主义的考量 209
四 股东名册变更、工商登记变更的冲突与协调 216
第四节 股权转让中股东资格确认的救济 217
一 未变更股东名册的救济 217
二 未变更工商登记的救济 220
结语 223
参考文献 225
后记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