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研究来源与意义 1
研究现状综述 4
思路及创新 15
第一章 张履祥学术思想的来源及演变 21
张履祥著作及学术来源 23
张履祥的作品及整理 23
海昌范鲲刻本 27
嘉庆朱芬刻本 29
平湖屈氏本 31
江苏书局刻本 32
陈祖武校点本 32
张履祥的学术思想来源 33
优良的家学传统 34
启蒙老师的影响 37
服膺业师刘宗周 41
自身勤奋努力、笃实践履 46
张履祥的学术交游 49
张履祥与陈确的交往 49
张履祥与吕留良的交往 58
张履祥与黄宗羲的关系 71
张履祥学术思想的演变 78
学术思想的形成期 78
学术思想的发展期 81
第二章 择善之学——张履祥学术思想主旨 85
择善之学形成的背景 87
明末清初的社会状况 87
王学的发展及影响 91
张履祥对王学的反思 97
“择善”的为学主旨 102
择善之学的特点 111
实理 111
实功 112
实行 114
实用 116
第三章 本体论——择善之学的理论依据 121
理气论 123
“理”论 123
天然之理 126
天理人欲 131
“气”论 134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气论 134
万物一气 138
养气功夫 141
理气关系论 143
心性论 147
心之概念 147
知觉之心 149
心为主宰 153
道心人心 155
性之概念 157
仁义礼智之性 159
气质之性 161
仁义礼智之性不能外气质之性 163
心性关系论 166
第四章 功夫论一——择善之学的为学之方 171
立志说 173
立志的意义 173
立志的途径 178
博文约礼 180
博文约礼之辨 180
博文约礼论 182
博文的内容 184
约礼的内容 187
博文约礼非二事 192
居敬功夫 195
儒学“敬”的传统 195
居敬穷理论 197
择善不离居敬穷理 198
主敬而不主静 200
终身持敬 205
格物与致知 210
格物致知之辨 210
格物致知论 212
择善即格物之谓 212
处之各得其宜 214
致知与格物不可分 217
论克己复礼 219
克己复礼的源头 219
克己复礼论 221
礼者,天理之节文 221
修己治人莫大于礼乐 223
第五章 经世论——择善之学的学问格局 229
经学 231
反求诸其身的经学思想 231
《四书》与《周易》 235
《四书》 235
《周易》 243
史学 251
张履祥史学思想来源 251
朱熹史学思想的影响 252
浙江的学术传统 253
经世思想的借鉴 254
史学思想 255
经史并重——为史观 256
史以致用——史用观 257
史书不可尽信——疑史观 259
史有所主——主体精神 260
政治 264
论明亡的原因 265
党争削弱国家力量 265
社会黑暗腐败 267
政府失能天灾沦为人祸 268
政治理念论 269
为政以德——治理观 270
选贤与能——人才观 271
施为次第——发展观 273
因时制宜——变革观 275
保聚制度 277
经济 279
重视经济问题 279
田制必当变 281
有别异而天下治 282
发展农业生产 284
多种田不如多治地——效益优先 286
用人一道俱当讲求——重视劳力 287
耕读不能相兼非也——统筹兼顾 288
辟佛老 290
明代的儒、释、道融合趋势 290
王阳明对禅学的吸收 291
阳明后学的禅学化 292
明清易代对士人的影响 294
释、道引发的社会问题 295
不守清规戒律 295
变乱社会 297
败坏学术人心 298
张履祥辟佛老 299
严辨儒、释、道 299
批驳释、道习气 301
指出阳明学的佛教性质 302
学问本于儒家 303
第六章 张履祥学术思想评价 307
择善之学是修正道学的学说 309
择善之学体现了清代学术转向 315
择善之学的实学精神 319
参考文献 323
致谢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