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章 早期佛教缘起思想及其演变趋势 12
第一节 早期佛教缘起思想要义 12
一 缘起法则与因果法则 12
二 缘起法则的实际展开 15
(一)流转思想 16
(二)还灭思想 25
(三)中道思想 30
(四)缘生思想 32
第二节 佛教缘起论的方法论意义 34
一 三法印 34
二 一实相印 36
三 缘起中道印 37
第三节 佛教缘起论的悬疑与部派佛教 41
一 无我说与轮回解脱的载体问题 42
二 关于外境的假实问题 46
三 关于无为法的问题 49
四 佛陀对缘起的显说与隐说 51
第四节 大乘佛教的缘起论根据 52
一 大乘与小乘的根本区别 52
二 大乘佛教的缘起论证明 54
第二章 唯识学的本识思想 57
第一节 安立本识 57
一 本识的安立与证明 57
二 本识的异名 61
第二节 依止本识安立末那识 64
第三节 本识和转识的互为因果关系 68
一 种子说 68
二 熏习说 72
三 种子和现行的互为因果关系 74
第四节 无著杂染赖耶说的理论困惑 77
第三章 唯识学的流转思想(上) 82
第一节 唯识学的缘生法 83
第二节 种子赖耶缘起说 87
第三节 现行八识缘起说 90
一 第一能变的主要思想 91
二 第二能变的主要思想 94
三 第三能变的主要思想 96
第四节 见分相分缘起说 98
一 难陀、安慧的识分说 98
二 陈那的识分说 101
(一)建立自证分 101
(二)建立双重相分 102
三 护法对识分说的抉择 106
第五节 种子实有与见相异种 109
第六节 护法的识变思想体系 112
一 因能变与果能变 112
二 因缘变与分别变 116
第四章 唯识学的流转思想(下) 119
第一节 轮回与业力 119
第二节 业种子与名言种子 123
第三节 从身、口、意三业到思业 127
第五章 唯识学的还灭思想 130
第一节 无漏种子的来由 130
一 种子本有说 131
二 种子新熏说 133
三 种子本有和新熏各有说 134
第二节 唯识学的体用简别模式 137
第三节 所转依:持种依和迷悟依 147
第六章 唯识学的中道思想 163
第一节 唯识三性说的源流 163
一 三自性与五法 163
二 唯识三性说 167
第二节 唯识三性与唯识中道 171
一 唯识与中道 171
二 三性与三无性 173
三 唯识三性说与中道 177
(一)中观二谛说与唯识三性说 177
(二)唯识古学与中道 181
(三)唯识新学与中道 184
参考文献 190
附录一 佛教因果报应的运作机理探析——兼驳三世报应论的谬误 196
一 引言 196
二 业力推动的命运演化 197
三 三世报应论是一个流传悠久的谬论 200
(一)有无现世报应 202
(二)现世报应缘由 203
(三)宿业能否消失 205
(四)来生如何受报 206
(五)自作是否自受 209
(六)报应何以公平 211
四 结语 214
附录二 浅析唯识显现的世界:人人都是创世主 216
附录三 从济公形象看僧团佛教的堕落 226
一 济公形象的原态:道济 226
二 僧团眼中的济公:疯子 228
三 民众心中的济公:活佛 230
四 结语 233
附录四 不同视角中的佛教戒律 234
前言 234
一 依缘起正理去分析佛教戒律 235
二 用佛教的根本精神去衡量佛教戒律 236
三 从佛陀的制戒本怀去理解佛教戒律 236
四 正知正见是佛教戒律的生命 240
附录五 亚当·斯密“经济人”思想的佛学考量 242
一 利己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 243
二 不同的利己及其评价 245
(一)伪劣的利己 245
(二)世俗的利己 246
(三)超越的利己 249
附录六 唯识三十论颂 253
后记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