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编 388
第十一章 教学内容知识 388
第一节 引言 388
第二节 教学内容知识产生的背景/条件 389
第三节 教学内容知识的概念/定义 392
第四节 教学内容知识和情感领域的教与学 414
第五节 教学内容知识和教育技术 418
第六节 教学内容知识的研究结果 423
第七节 教学内容知识的评估/测量 437
第八节 结语 446
第十二章 概念构图的教学 452
第一节 概念构图的概念、基本要素、建构 452
第二节 概念构图的作用 468
第三节 不同教法对概念构图的影响 500
第四节 概念构图的主要功能和评估 514
第五节 概念构图的限制 527
第十三章 教学舞步:理解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差距 540
第一节 响应式舞步 541
第二节 教学—学习过程的基础 545
第三节 教师行为与学生学习的研究 557
第四节 结语 569
第十四章 教师的思考 572
第一节 引言 572
第二节 教师的思考过程 575
第三节 教师思考的分类 580
第四节 教师思考与学习的关系 584
第五节 教师思考和行为的模式 587
第六节 对教师思考的研究 591
第七节 结语 593
第十五章 反思教学 595
第一节 反思的含义 596
第二节 反思的分类和层次 601
第三节 促进反思的策略和反思阶段 612
第四节 教学反思研究的成果 620
第五节 反思之问题及应对 628
第十六章 互联网教学 632
第一节 引言 632
第二节 网络课程中教学和学习的概念 634
第三节 互联网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比较 648
第四节 不同性质的因素参与互联网环境的效果 661
第五节 互联网对学习的作用 665
第六节 教师和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的效果 680
第七节 处理信息的建议 687
第十七章 小组教学/讨论 697
第一节 引言 697
第二节 小组讨论的缺点和优点 698
第三节 影响小组讨论的因素 700
第四节 相关研究成果 707
第十八章 处理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 729
第一节 引言 729
第二节 处理个别差异的策略回顾 731
第三节 信息科技对个别差异的处理 735
第四节 从学习/认知风格的角度(超文本)去处理学习差异 743
第五节 从学生参与处理学习差异 751
第六节 课程教学设计处理学习差异 753
第七节 文化建构/意义建构处理学习差异 755
第八节 学生及教师对个别差异的理解与转变 759
第九节 中国香港对学生学习差异的处理 771
第十节 结语 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