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章 政策终结:历史与现实的审视 37
第一节 政策终结的历史考察 39
一1980年至1987年的第一次清理 40
二1996年至1997年的第二次清理 40
三2000年至今的第三次清理 42
四 历史考察的发现 43
第二节 政策终结的层次透视 47
一 价值形态 48
二 制度形态 52
三 工具形态 58
第三节 政策终结的现实困境 59
一 政策短缺与过剩并存增加了政策终结的甄别难度 60
二 程序法建设的迟缓致使政策终结缺乏科学标准 63
三 潜在的利益损失导致政策终结动力与措施乏力 66
第四节 政策终结的制约因素 69
一 概念内生的消极否定意蕴 71
二 行政理念的传统保守取向 72
三 官僚机构的准立法权扩大 75
四 政策效果的多元力量干预 77
五 终结形式的错综交错属性 80
六 成功实践的标杆效应模糊 81
七 政治过程控制了政策分析 84
第五节 政策终结的时代命题 85
一 履行知识型公务员的责任 85
二 矫正政策资源低效的尴尬 87
三 调试政策主导模式的张力 88
四 回应对服务型政府的期待 89
五 重建幸福感与政策的逻辑 90
第六节 政策终结的起点反思:围绕政策评估 91
一 管理的经济、效率和效果标准 96
二 法律的平等保护和公民权利标准 97
三 政治的代表性与回应性标准 100
第二章 议程设置:政策终结的序曲 105
第一节 厘清研究中的三组关系 106
一 外部提议与内部提议 106
二 采纳与规划 109
三 提议、采纳与议程设置 110
第二节 议程设置的外压模式 118
一 多元压力形式与比较 119
二 支持联盟理论与外压模式的契合 128
第三节 议程设置的诉讼模式 130
一 诉讼的回顾 132
二 诉讼的功能与局限 134
第四节 议程设置的上书模式 136
一 上书的内容:违宪或合法性审查 138
二 上书的对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或国务院 139
三 上书的价值与缺陷 141
第五节 多源流分析框架下三种模式的综合 142
一 问题流 143
二 政策流 146
三 政治流 148
第三章 政策合法化:政策终结的启动 152
第一节 立法机关途径 155
一 法律终结 157
二 对行政立法的监督 162
三 政策的法律化 166
第二节 行政机关途径 169
一 行政立法与公共政策的关联性 170
二 行政立法的形式及终结主体 172
三 行政立法途径政策终结的新近实践 173
四 行政立法途径政策终结的合法化程序 181
第三节 司法机关途径 188
一 司法机关监控行政立法的必要性 189
二 司法机关监控行政立法的效果 190
三 司法机关监控行政立法的改善建议 193
第四章 执行反馈:政策终结的强力 196
第一节 主体甄别 197
一 两种典型的终结主体 197
二 经济人假设的失范 210
三 官僚制的价值缺陷 213
四 以德行政对价值无涉的矫正 217
第二节资源获取 223
一 执行先决条件的政治资源 224
二 有效执行基础的经济资源 229
三 逐渐成长壮大的社会资源 230
四 具有战略影响的信息资源 231
第三节 工具选择 236
一 情感承诺与沟通 237
二 奖励与激励结构 239
三 组织化利益补偿 240
四 替代政策的输出 242
第四节 形成路径 243
一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之结合 243
二 超越组织的边界合作之选择 247
三 复杂社会中责任政府之塑造 251
第五节 信息反馈 252
一 政策终结与政策继续实难分辨 253
二 以策略优化推动政策终结实施 255
第五章 政策终结过程的案例检验:驻京办的撤与留 258
第一节 驻京办的前世今生 259
一 封建社会时期的演化 259
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变迁 263
第二节 问题界定:驻京办撤与留的依据 268
一 声誉上的暧昧色彩 268
二 成本上的高扬不下 270
三 监管上的机制不严 270
四 政治上的维稳任务 270
五 经济上的利益争取 271
第三节 议程设置:驻京办撤与留的序曲 272
第四节 政策合法化:驻京办撤与留的启动 276
第五节 执行反馈:驻京办撤与留的关键 277
一 国管局与监察部担任终结主体 278
二 四种重要的执行资源获取情况 278
三 工具选择中的新旧政策衔接难 279
四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巧结合 280
五 驻京办的撤销是力量博弈过程 280
第六节 制度创新:驻京办撤与留的出路 282
一 不同层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相匹配 282
二 缩小中央政府各部门的行政审批权 283
三 地方和中央政府的沟通方式需创新 284
四 推行省级市级驻京办联席会议制度 284
五 筹建行业协会形成良好的行业自律 285
第六章 其修远兮:政策终结的漫漫探索 287
第一节 促进政策系统可持续性:政策终结管理工作组的要义 289
一 政策终结管理工作组的主要目标 289
二 政策终结管理工作组的隶属关系 292
三 政策终结管理工作组的可能风险 293
第二节 合理的职权配置:政策终结管理工作组的关键 295
一 职能设想 296
二 组织设计 298
第三节 精简机构的改革策略:政策终结管理工作组的诞生契机 300
一 精简机构的本意 301
二 精简机构与设置政策终结管理工作组的一致性 303
第四节 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政策终结管理工作组的时代合题 306
一 社会管理创新的政治系统分析 307
二 社会元素冲突对传统政策框架的挑战 312
三 政策终结管理工作组对社会元素冲突的管理 315
第七章 结论 322
第一节 研究发现及其可能的创新 323
第二节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324
参考文献 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