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返还

返还

  • 戈夫和琼斯论返还法 英文版

    (英)加雷斯·琼斯(GarethJones)编2013 年出版946 页ISBN:9787100093071

    本书论述了返还法领域的理论、原则和实践应用。通过对典型案例和最新案例的深入剖析,使读者充分理解该领域法律的变迁以及对目前案件的影响。...

  • 学说汇纂 第6卷 原物返还之诉

    陈汉编译2009 年出版128 页ISBN:9787562035732

    《学说汇纂》由古罗马优士丁尼皇帝组织编纂,为历代罗马法学家著述的汇编,是研究罗马法最重要的第一手学术文献,《学说汇纂》第六卷是关于原物返还之诉的论述。该诉讼是保护所有权的主要程序性手段,其目的在于排...

  • 历史的见证 有关文物返还问题的文献作品选编

    (澳大利亚)林德尔·V.普罗特著2010 年出版388 页ISBN:9787544715102

    本书为国际博协历年来关于文物返还的论文合集。它从理论,政策,实践等各个方面,探讨了文物流失与归还在各个不同时段的经验与教训,同时也为中国向海外追索流失文物提供了参考。...

  • 文化财产返还国际争议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

    高升著2010 年出版240 页ISBN:9787562037071

    本书是一本研究“文化财产返还”的学术著作。文章针对文化财产返还国际争议这一核心问题,从基本理论层面谈起,以争议解决机制(诉讼机制、公约机制以及仲裁机制)为中心展开论述。通过这些方面的研究为中国非法流...

  • 学说汇篡 第12卷 请求返还之诉

    (古罗马)优士丁尼著;(意)纪蔚民校;翟远见译2012 年出版210 页ISBN:9787562042556

    本书由古罗马优士丁尼皇帝组织编纂,为历代罗马法学家著述的汇编,是研究罗马法最重要的第一手学术文献,《学说汇纂》第12卷是关于请求返还之诉的论述。...

  • 帝国主义、艺术与文物返还

    (美)梅里曼主编2011 年出版265 页ISBN:9787544724647

    本书围绕目前掌握在博物馆及私人藏家手中的帝国主义时期被掠文化财产的返还问题展开,呈现学者、艺术当局、文化财产法和博物馆收藏中的对立观点。...

  • 准合同法与返还法

    沈达明编著1999 年出版349 页ISBN:7810009257

  • 间接占有中的返还请求权

    周梅著2007 年出版175 页ISBN:750366410X

    本书是周梅博士在德国帕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博士论文。由于以区分原则和无因原则为基础的德国物权法是德国民法中的重要部分,所以本书主要探讨和研究了所有权和所有权的保护、返还请求权、占有和间接占有及...

  • 文化财产的跨国流转与返还法律问题研究

    孙南申,彭岳著2017 年出版416 页ISBN:9787519710224

    本书从文化财产法律体系化的角度,探讨国际公约与国内规制的脱节和冲突之处,并提出有助于解决两者衔接与适用关系的思路。研究内容充分结合跨国流转于返还的实践案例,分析现有财产法体系在处理文化财产问题方面...

  • 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机制与政策研究 城市生活污染中固体废物污染的抵押返还政策研究

    段显明著2015 年出版303 页ISBN:9787514161199

    首先梳理了相关概念,通过从总体环境污染-城市污染与农村污染-工业污染与生活污染-固体废物污染、水污染与大气污染-污染控制的机制与政策-环境税等政策与抵押返还政策层层剥离,准确界定了本课题的研究边界:城...

  • 比较法视角下英美返还法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李语湘著2015 年出版263 页ISBN:9787562063704

    本书通过历史地再现不当得利一般原则在英美法中的产生及发展情境,旨在发掘返还法得以产生的源头及原因。同时,通过对构成不当得利一般原则的各个要素的具体内容、特定价值以及实践意义的现代法上的解读,提出了...

  • 贸大经典 准合同法与返还法

    沈达明编著2015 年出版292 页ISBN:9787566313836

    准合同是罗马法的一个概念,包括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英美法系的返还法,亦称不公平得利法,过去曾以默示返还合同为依据,因此亦称准合同法。本书试图按照大陆法系的教科书(作者为Gerardin、Markisinis、Planiol、R...

  • 钓鱼岛冲突的起点 冲绳返还

    (日)矢吹晋著;张小苑等译2016 年出版229 页ISBN:7509775361

    本书是作者在《钓鱼岛问题的核心》一书基础上,对周恩来、田中在邦交正常化之际为何选择了“搁置争议”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成果。作者认为,这一问题必须置于二战后日美中三国间存在的复杂的关系来看。当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