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家
-
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 合同法研究 第1卷
王利明著2015 年出版746 页ISBN:9787300216478本书对作者的代表性著作,全面进行了全新的修订,重新探讨了合同的概念和分类、合同上的请求权与其他的债权请求权的关系、合同法与相关法律的关系、当代合同法的新发展、合同的相对性与利他合同以及合同法的基...
-
一个法学家的世纪追梦 韩德培思想研究
郭玉军主编2015 年出版438 页ISBN:9787307156692郭玉军,女,1964年11月出生,法学博士,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私法教研室主任,国际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艺术法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秘书长。曾...
-
-
-
清华法学 第4辑 二十世纪汉语文明法学与法学家研究专号
许章润主编2004 年出版383 页ISBN:7302083452本书为“二十世纪汉语文明法学与法学家研究专号”,着眼于二十世纪的中国法学和法学家,或阐述历程、道尽艰辛,或分析制度、总结得失;或研究人物、梳理思想;或总结法律教育与法学翻译。作者中既有像已故的吴经熊、...
-
法学家眼中的中国法治
徐建波主编;刘佑生总主编2003 年出版478 页ISBN:7801076699本书是阐述依法治国的进程。当代中国的传媒在传播法制新闻的同时,还必须向社会传播最新法学理论成果,尤其是平面传媒即报纸,更是把传播法学理论作为一项基本任务。但是,法学家研究的法学理论成果比较抽象难懂,而...
-
-
-
法治百家谈 百名法学家纵论中国法治进程
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活动组委会办公室编2010 年出版381 页ISBN:9787501192403本书为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精选文章汇编。文章从七个方面研究论述了2009年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的新成就、新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文章对宣传社会主义法制思想,普及法律知识具有积极意义。...
-
鸿迹 纪念法学家端木正教授
王振民主编2011 年出版318 页ISBN:9787302253464这是一部记录、反映与追怀一个优秀知识分子一生的纪念文集。本书分四部分讲述了其不凡的一生与留下的学术财富。第一部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端木正六十余年的学术轨迹,大部分照片首次披露。第二部分为端木...
-
法学家茶座 第31辑 2010.1
张士宝主编2010 年出版160 页ISBN:9787209053747本书由国内一流学者写的法学随笔文章,包括法治漫谈、法学札记、法律解读、法苑随笔、专家访谈、身边法事、治学之路、名师剪影等栏目。
-
论增加之诉 罗马法代理与有限责任现象之解读并法学家与裁判官力量之展示
王莹莹著2011 年出版199 页ISBN:9787511825261本书从微观层面对罗马法的具体制度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原始片段的文本分析,结合历史性要素深入罗马法的立法实践,考察罗马法学家是如何面对具体的问题,运用什么样的立法技术为当事人提供最好的法律救济以及其所形...
-
-
追求卓越,义宪法林 缅怀著名法学家、教育家曾宪义先生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编写组编2012 年出版386 页ISBN:9787300151229本书为纪念我国著名的法学家曾宪义先生,全书内容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包括曾宪义先生的生平论文、讲话、撰写序言等,中篇为缅怀追思文集,下篇为曾宪义教授生平。表达对曾宪义教授的缅怀之情。...
-
金融法学家 第1辑 中国法学会银行法学研究会年度论文集
王卫国,刘少军主编2010 年出版393 页ISBN:9787511810922本书收入金融法论文42篇,分为六部分:1.宏观思考 2.制度改进 3.比较观察 4.金融监管 5.理论探讨 6.特别关注。同金融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今天的金融法制也在迅速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制订了《中国人...
-
法治百家谈 百名法学家纵论中国法治进程 第6辑
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组委会办公室编2012 年出版251 页ISBN:9787516601181本书为“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文集,文章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科学发展观与法治建设”“依宪治国和司法保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法治保障”“社会管理创新与法治保障”共五个方面对我国当前的...
-
法学家茶座 第40辑
何家弘主编2013 年出版160 页ISBN:9787209077903《法学家茶座》是一本杂志型图书,每2个月出版一期。它以“轻松、休闲、高雅”的风格特点和“有趣、有识、有用”的内容特点,赢得了法律人士以及普通读者的喜爱。其一方面强调作者的权威性,文章作者大多为国内...
-
法学家茶座 第42辑
何家弘著2014 年出版160 页ISBN:9787209084208《法学家茶座》是一本杂志型图书,每2个月出版一期。它以“轻松、休闲、高雅”的风格特点和“有趣、有识、有用”的内容特点,赢得了法律人士以及普通读者的喜爱。其一方面强调作者的权威性,文章作者大多为国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