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择
-
中国1945 中国革命与美国的抉择
(美)理查德·伯恩斯坦(RichardBernstein)著;季大方译2017 年出版468 页ISBN:9787509796726194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最终胜利之年,也是中国国内政治形势风云变幻的一年。对日作战的胜利并没有给中国带来最终的和平,内战的阴影开始在中国上空笼罩,中国的未来走向因美国和苏联的介入而增加了更多变数。《即...
-
-
中华史学丛书 和与战的抉择 战后国民党的东北决策
汪朝光著2016 年出版245 页ISBN:7300234496本书主要研究国民党接收东北之失败的背景和原因。东北问题是战后中国诸多矛盾的交汇点,反映出战后初期东北问题的鲜明特色,即中苏、中美、国共所谓三国四方关系,以及外交关系与内政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共在...
-
-
-
走向协同 互联网时代社会治理的抉择
骆毅著2017 年出版216 页ISBN:9787568022798本书提出了一个分析协同机理的理论框架:一方面,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建立社会治理协同的理论分析框架,研究互联网时代社会协同治理面临的新形势,分析协同治理主体、协同组织形式、协同动机、协同基本条件、协同障碍...
-
-
蜕变与抉择 虚拟资本主义时代与中国的复兴
中国战略思想库著2015 年出版205 页ISBN:9787518202317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诞生至今,已经历了五百年的历史。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以及随之而来的殖民地开拓,开启了资本主义的全球化进程。从新大陆发现到工业革命前,资本主义处于”重商主义”的商业资本扩张阶...
-
向死而生 中国死刑制度改革的政治抉择
刘春花著2015 年出版362 页ISBN:7511884849本书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理论学说,通过刑事法学与宪法学、历史学、人权学、政策科学等的跨学科对话,对我国刑法中的死刑改革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探讨的问题包括:死刑制度的历史渊源、新中国死...
-
交通大学西迁 使命、抉择与挑战
贾箭鸣编著2015 年出版274 页ISBN:9787560576763路漫漫其修远兮,1955年开启的交通大学西迁,于今匆匆60载,风云沧桑一甲子,已然老去几代人了!至本书草成之2015年仲春,西迁教授、副教授依然健在者,十不有一,即当时的青年教师、莘莘学子,亦已近乎耄耋之年。然而在西安...
-
语言评价研究 困境、抉择与方向
(美)Kathleen M. Bailey著2004 年出版258 页ISBN:7560036899本书内容包括:1.作为信息收集过程的评价;2.测试分析:听写;3.评价目的的矛盾冲突;4.背景知识在接受型技能评价中的作用;5.有一困境:不同的观念;7.有用的统计学工具;8.相关分析家族;9.多项选择和题项分析;10.测评意义:听...
-
-
历史研究的理性抉择 历史学的理论、历史与比较研究
瞿林东主编2007 年出版431 页ISBN:7303086854本书为“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系列”丛书之一。论文作者均为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专兼职研究人员。精选了他们在近六年中已经发表的高水准、高质量的研究论文26篇,整体性反映史学理论及史学...
-
国际刑事法院:中国面临的抉择
高铭暄,赵秉志主编2005 年出版234 页ISBN:7811091615本书系“国际刑事法院专题东部地区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所选论文围绕国际刑事法院的公正性与有效性及其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问题展开分析论述,并就中国是否应选择加入国际刑事法院阐述各自的观点。...
-
文化危机时代的文学抉择 爱伦·坡与侦探小说探究
任翔著2006 年出版332 页ISBN:730308147X本书是研究19世纪美国作家爱伦·坡的专著,也是作者博士论文的修订稿。作家爱伦·坡是西方唯美主义和侦探小说创作的先驱者,也是争议颇多的作家。作者的研究是将其置于西方文化及美国19世纪工业经济迅猛发展的...
-
-
克里姆林宫的抉择 苏俄帝国的涅盘
李涛,姜晓东著2007 年出版359 页ISBN:7505723960本书以克里姆林宫为依托,介绍了俄罗斯国家历史,向读者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与事件,并有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历史发展进程的思考。
-
-
机遇与抉择 松花江事件的深度思考
周生贤著2007 年出版331 页ISBN:7501181918本书从举世瞩目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入手,高屋建瓴地阐述了世界范围内尤其是我国环保的严峻形势、发展战略、现实意义和政策措施,展望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环境建设的前景。...
-
国际体系转型和多边组织发展-中国的应对和抉择
杨洁勉主编2007 年出版330 页ISBN:7802320860本书从不同层面探讨了当前国际体系演变、发展的动力和方向问题,分析了国际机制、多边国际组织以及主要大国在国际体系变迁中的角色和互动关系,为中国有效参与、塑造国际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