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期
-
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研究
廖策权,刘进著2017 年出版246 页ISBN:9787564358891这是一本学术著作。本研究在准确把握高职教育发展规律和现实要求的基础上,根据高职教育内涵建设之内涵,深入探讨我国新时期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内容和途径,为探寻我国高职教育科学发展之路作引...
-
抗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国际委员会研究
崔龙健著2017 年出版305 页ISBN:9787565035487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上百万居民流离失所,沦为难民。中国红十字会等迅速组织救护队,出发前线救护兵民出险,并在后方开设伤兵医院。与此同时,旅沪的中外慈善界人士组织建立了“国际红十字委员会”,并正式接...
-
炉捶之间 先秦两汉时期热锻薄壁青铜器研究
李洋著2017 年出版251 页ISBN:9787532585809近年来,有一类特别的青铜器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它们的器壁很薄,一般厚约0.5—1.5 mm,甚至更薄。对其中一些标本进行的科技考古学研究表明,它们大多采用了热锻打成型工艺。以往零星的个体样本研究,初步揭开了...
-
“十三五”时期防范重大市场风险的对策思路研究
曾铮,刘志成著2017 年出版266 页ISBN:9787520116923”十三五”时期,在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复杂性增强和政策协调难度加大的情况下,我国市场风险的宏观来源明显增多。在此背景下,从局部风险看,股市、债市、楼市和汇市的风险点,可能存在于经济下行带来的基本面恶化,前...
-
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三编 第8册
李森主编2017 年出版592 页ISBN:7501361932本书是《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的三编,重点收录两部分资料,其一,重点收录民国时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100余所高等院校的校史资料200余种,不仅有各高等院校的年度概览、院...
-
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三编 第28册
李森主编2017 年出版681 页ISBN:7501361932本书是《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的三编,重点收录两部分资料,其一,重点收录民国时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100余所高等院校的校史资料200余种,不仅有各高等院校的年度概览、院...
-
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三编 第29册
李森主编2017 年出版588 页ISBN:7501361932本书是《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的三编,重点收录两部分资料,其一,重点收录民国时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100余所高等院校的校史资料200余种,不仅有各高等院校的年度概览、院...
-
中国古代外交史 夏商时期-近代以前
袁南生著2017 年出版451 页ISBN:9787556116829中国古代外交指自古代外交产生以后至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这段时间的外交活动。书稿叙述的就是这段时间的历史。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外交的产生和形成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外交的发展时期,汉朝...
-
民国时期留美生的中国问题研究 以留美生博士论文为中心的考察
元青等著2017 年出版361 页ISBN:9787310054473本书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民国时期留美学生的中国问题研究”的结项成果。本书运用藏于国内外各公立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的第一手资料——民国时期留美博士生以英文写作的博士论文及其他各类中英文文献,分...
-
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意识
黄韬,彼得·伯克2017 年出版171 页ISBN:9787542661593本书系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中的一种,西方史学专题学术著作。全书深入地探讨了西方史学发展过程中所谓”历史意识”的产生及初期的嬗变,以丰富的史实及敏锐的史识明确指出”历史意识”产...
-
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三编 第24册
李森主编2017 年出版668 页ISBN:7501361932本书是《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汇编》的三编,重点收录两部分资料,其一,重点收录民国时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100余所高等院校的校史资料200余种,不仅有各高等院校的年度概览、院...
-
井冈山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石劲松著2017 年出版270 页ISBN:9787010176017井冈山革命斗争,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井冈山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无疑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是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和总结的一个阶段。井冈山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
-
新时期问题报告文学的诞生与勃兴
刘宝珍著2017 年出版223 页ISBN:9787568034876《新时期问题报告文学的诞生与勃兴》以新时期问题报告文学自身发展为脉络,以传统报告文学和传统文学为参照系,从“继承与创新”的角度呈现了新时期问题报告文学的批判精神及创作主体的反思内省意识,同时借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