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天文地球

  • 云南省重力磁测地质应用研究

    陈元坤,杨功,李开毕等编著2016 年出版380 页ISBN:9787116100008

    本书概述了云南省自然地理、地质矿产与重力、磁测工作程度及基础图件的编制;基于岩(矿)石密度、磁参数特征,归纳云南省重、磁场特征与重、磁异常区(带)的划分和空间展布规律及不同重、磁分区特征的分述,以及航磁异...

  • 四川省重要非金属矿产成矿规律 磷 硫 芒硝 石墨 钾盐

    郭强,马红熳,胡朝云,赖贤友,李斌斌,朱旭等编著2016 年出版218 页ISBN:9787030479631

    项目名称:四川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编码:1212011121020所属计划项目: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四川省非金属(钙芒硝、石墨、硫)成矿模式与成矿规律一书主要对四川省非金属(钙芒硝、石墨、硫)从典型矿床、矿产预测、...

  • 湿地与气候变化

    马广仁编2016 年出版198 页ISBN:9787503885402

    本书对气候变化与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关键过程与功能进行了详细阐述。主要内容包括:全球气候变化的特征;气候与湿地生态系统发生、发育及发展的关系;气候变化与湿地生态系统中水文过程、生物多样性及关键生物地...

  • 高寒山区降水规律及融雪径流模拟

    穆振侠,姜卉芳著2015 年出版180 页ISBN:9787517038375

    本书通过多源数据的综合分析、野外考察、典型流域水量平衡实验、土壤含水量监测等多项工作,采用现代水文学分析技术及结合遥感与地信息系统技术,对高寒山区降水分布规律、积雪消融规律及融雪径流模拟的方法等...

  • 2014水情年报

    水利部水文局编著2015 年出版116 页ISBN:9787517034100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2014年全国雨情、台风、水情、冰情、调水、主要江河来水以及水库蓄水情况等内容。本书内容全面,数据翔实准确,适合于社会经济、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水文气象、农田水利、环境评价等领域的...

  • 华北显晶质石墨矿床

    刘敬党,肖荣阁,张艳飞等著2017 年出版719 页ISBN:9787030521361

    本书收集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地质资料,对区域地质、含矿建造进行综合分析总结,系统调查采集了华北主要石墨成矿带典型石墨矿床岩矿石样品,进行了岩石化学测试、同位素测试,综合总结了矿床矿化特征。根据石墨碳同...

  • 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概论 第2版

    (美)莱弗著2015 年出版198 页ISBN:9787518307371

    本书是一本介绍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科普读物,论述了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发展历程、各阶段的标志性时间、发展现状和趋势等,并详细阐述了从勘探到开发所涉及的各个环节及其使用的工程装备,对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和开...

  • 大气环流方程组性质研究及准确解计算

    何幼桦著2004 年出版128 页ISBN:9787811180701

    本书内容包括:“损伤粘弹性理论及其结构的静,动力学行为分析”等68个科研项目。

  • 北斗卫星导航系列科普丛书 北斗应用100例

    袁树友著2017 年出版246 页ISBN:9787506573450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着眼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在北斗系...

  • 斑岩相关矿床复杂系统的计算模拟

    孙涛,刘亮明著2016 年出版133 页ISBN:9787548722441

    斑岩型矿床通常被认为是比较简单的,而许多与斑岩相关矿床实际却是非常复杂的。本书以两个与斑岩相关矿床(一个为铜钼矿床、一个为金矿床)为实例,以计算模拟为主要手段,通过三维形态模拟、地质属性场的模拟、分形...

  • 上曜星月 中国北斗100问

    袁树友主编2017 年出版254 页ISBN:9787506573443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北斗100问》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卫星导航基本知识,第二部分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空间部分,第三部分...

  • 南海海洋文化研究

    王崇敏主编;阎根齐,王秀卫副主编2016 年出版464 页ISBN:9787502793715

    本书内容共分五章,其中第一章为“中国南海发现、经营开发和管辖”,第二章为“南海的保护与开发”,第三章为“南海区域海洋文化”,第四章为“越南海洋文化”,第五章为“海南渔民《更路薄》”专题研究。紧密围绕南...

  • 地球的秘密

    科技世界出版社编1980 年出版120 页

  • 地学中方向性变量的多尺度空间分布模拟

    刘春学,倪春中,吕磊,谭喨著2017 年出版144 页ISBN:9787030529596

    本书针对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方向性变量,如断裂、断层、裂缝、裂纹、节理等,研究了方向性变量各属性间的关系、跨维数转换、跨尺度联系、跨尺度三维空间分布模拟的理论方法体系,编写了相关的程序,并根据在云南个...

  • 海洋工程科技创新与跨越发展战略研究

    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海洋工程科技创新与跨越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著2016 年出版268 页ISBN:9787547831076

    本书从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大方向出发,以国家发展战略为导向,着重介绍了海洋工程装备全球发展趋势、海洋工程装备体系、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及技术路线图研究等方面的成果。本书内容涵盖海洋工程、海洋船舶和海洋...

  • 中国海洋发展报告 2016

    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课题组编著2016 年出版390 页ISBN:9787502794262

    通过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发展海洋经济、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保护海洋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几个专题的介绍,客观评介海洋在建设和谐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 工程地质

    臧秀平主编;李广杰,刘保国副主编2016 年出版290 页ISBN:9787040461480

    本书是在第二版的基础上,根据渎职反馈的意见和编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以及国家最新的规范和标准修订而成的。全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系统地阐述工程地质学的基础理论,包括矿物、岩石、地质构造、第四...

  • 统计理论的气象应用 丁裕国论文选集

    江志红主编2015 年出版425 页ISBN:9787502961527

    本书是为纪念丁裕国教授(1941~2012)逝世两周年而出版的,全书内容是从丁裕国教授已发表的论文中精选、汇编而成。主要涉及四个部分的内容:气候统计理论和应用、短期气候预测、极端气候事件、陆气相互作用等气候研...

  • 地面智能集成气象站技术

    马启明主编2015 年出版282 页ISBN:9787502961602

    本书全面介绍了智能气象站的设计理论、系统方案、整体结构与技术实现手段,并针对智能气象站的供电、智能传感器、传感器控制核心、无线组网、数据库及应用终端等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技术实现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

  • 太阳跑出来了 超好玩的3D实境互动太阳系小百科

    英国卡尔顿出版集团著;詹雅惠译2016 年出版27 页ISBN:9787508656809

    本书是科学跑出来系列书之一,本系列利用AR(增强现实)技术与科普书相结合,是全新的划时代儿童科普书。适合5-14岁儿童。本书讲述了太阳系各大行星以及人类探索宇宙的科普知识,通过下载智能终端app可以立现3D效果...

  • 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料选编 第5辑 地方税及其他税捐 下

    江苏省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编写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1999 年出版3939 页ISBN:7305032026

  • 百变天气 阳光、风和暴雨 珍藏版

    (德)卡斯登·许旺克著;姬健梅译2017 年出版48 页ISBN:7556047431

    《百变天气》是《什么是什么·珍藏版》中的一册,在寒风中我们会感觉到冷,在雨中或雪中会被淋湿,在夏季炎热时会汗流浃背……无论在何时何地,我们都会受到天气的影响。风和雨是怎么形成的?气象学家怎样预报天气?书...

  • 月亮 从神话诗歌到奇幻科学的人类探索史

    (德)贝恩德·布伦纳(Bernd Brunner)著2017 年出版285 页ISBN:9787559602251

    月亮是人类在太空中最近的邻居;你对它的所有好奇在这本书里都有答案。从古人观月的想象和诠释到现代科学的探索和验证,科学、诗歌、神话等量齐观,自然与文化两大主线并肩而行。这本书辅以许多取自古老典籍乃至...

  • 居民地增量级联更新理论与方法

    武芳,许俊奎,李靖涵著2017 年出版256 页ISBN:9787030517876

    地理空间信息的日益广泛应用,对作为地理信息系统”血液”的空间数据生产及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有的更新方法周期长、效率低,远远不能满足各种应用的多样化需求。因而,多尺度空间数据增量级联更新方法以其更...

  • 气象多棱镜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编2016 年出版192 页ISBN:9787502964603

    本书围绕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通过气象工作不同领域所涌现出的代表性人物或集体的工作实际,不仅弘扬气象人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以及“准确、及时、创新、奉献”的气象精神,也向公众传递气候变化、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