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针灸学
针灸学

针灸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上海中医学院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74
  • ISBN:14048·3355
  • 页数:566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妇幼保健员下一篇:附子的研究
《针灸学》目录

经络篇 2

第一章 经络学说概论 3

一、经络学说的基本意义 3

二、经络系统的内容分类 4

(一)经脉 4

(二)络脉 4

(三)内属脏腑部分 4

(四)外连体表部分 5

三、经络的分布概况 5

(一)十二经脉 5

(二)十二经别 6

(三)奇经八脉 6

(四)十五(六)络脉 6

(五)十二经筋和皮部 7

四、经气的运行 7

(一)营气和血液 7

(二)卫气 8

(三)宗气与原气 10

五、经络的作用 10

(一)经络有运行气血,潘养身体的作用 10

(二)经络有反映机体异常变化的作用 12

(三)经络对于病邪侵袭和针灸刺激等有传导作用 13

六、经络学说的临床价值 14

第二章 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17

一、经络学说的起源和形成过程 17

(一)是体表反应点和针刺感应路线等现象的归纳 17

(二)是穴位主治性能的总结 18

(三)解剖、生理知识的综合 18

二、经络学说的发展 20

第三章 十二经脉 23

一、十二经脉的分布路线与联系脏腑 23

(一)手太阴肺经 23

(三)足阳明胃经 24

(二)手阳明大肠经 24

(四)足太阴脾经 27

(五)手少阴心经 27

(六)手太阳小肠经 27

(七)足太阳膀胱经 29

(八)足少阴肾经 31

(九)手厥阴心包经 32

(十)手少阳三焦经 32

(十一)中少阳胆经 32

(十二)足厥阴肝经 34

二、十二经脉的病候 37

(一)手太阴肺经病候 37

(二)手阳明大肠经病候 38

(三)足阳明胃经病候 39

(四)足太阴脾经病候 39

(七)足太阳膀胱经病候 40

(六)手太阳小肠经病候 40

(五)手少阴心经病候 40

(八)足少阴肾经病候 41

(九)手厥阴心包经病候 41

(十)手少阳三焦经病候 41

(十一)足少阳胆经病候 42

(十二)足厥阴肝经病候 42

三、经络病候的发展 43

(一)六经辨证是十二经病候的发展 43

(二)卫、气、营、血辨证是经气理论的发展 44

(三)十二经病候同脏腑辨证及八纲辨证的关系 46

四、经络病候与经穴主治的关系 46

第四章 十二经脉的标本、根结和气街 50

一、标本、根结、气街的含义和具体内容 50

(一)标本 50

(二)根结 51

(三)气街 52

(一)本输穴的应用 53

(二)四肢肘膝以下其他穴位的应用 53

二、根部和本部穴位的应用 53

三、标部和结部穴位的应用 54

(一)标部和结部穴位的局部应用 55

(二)标部和结部穴位的远道应用 55

四、标本、根结穴位的配合应用和近代的发展 56

第五章 奇经八脉和十二经别 57

一、奇经八脉的分布路线 57

(一)督脉 57

(二)任脉 58

(三)冲脉 59

(四)带脉 59

(五)阳跷脉 59

(六)阴跷脉 60

(八)阴维脉 62

(七)阳维脉 62

二、奇经八脉的作用 63

(一)密切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63

(二)对十二经脉起着分类、组合和主导作用 63

(三)对经络气血起着渗灌和溢蓄的调节作用 64

三、奇经八脉的病候 64

(一)督脉的病候 64

(二)任脉的病候 65

(三)冲脉的病候 65

(四)带脉的病候 65

(五)阴跷脉、阳跷脉的病候 65

(六)阴维脉、阳维脉的病候 66

四、奇经理论的临床指导意义 67

五、十二经别的分布践线 67

(三)使十二经脉的分布和联系的部位趋于周密 73

(二)突出了头面部经脉的重要性 73

六、十二经别的作用和临床意义 73

(一)加强了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关系 73

第六章 络脉、经筋和皮部 75

一、十五(六)络脉的分布和作用 75

(一)络脉的分布 75

(二)络脉的作用 79

二、十五(六)络脉的病候和临床意义 80

(一)络脉的病候 80

(二)络脉理论的临床意义 81

三、十二经筋的分布和作用 81

(一)十二经筋的分布 82

(二)十二经筋的作用 87

四、十二经筋的病候和临床意义 88

(一)十二经筋的病候 88

五、十二皮部 89

(一)皮部的的含义及作用 89

(二)十二经筋理论的临床意义 89

(二)皮部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 90

第七章 经络、穴位的研究概述 92

一、从体表的压痛点看经络、穴位 92

二、从皮肤电现象看经络、穴位 94

三、从针刺和气功等感应路线看经络现象 96

四、穴位特异性的研究 97

五、经络穴位的形态学观察 98

(二)经络与神经节段相关说 99

六、对经络的不同见解 99

(一)经络与周围神经系统相关说 99

(三)经络与中枢神经机能相关说 100

(四)经络--内脏--皮层相关说 100

(五)经络与神经、体液调节机能相关说 100

(六)经络与类传导说 101

(七)经络与生物电 101

二、穴位的发展和分类 103

一、穴位的意义 103

第一章 穴位概论 103

穴位篇 103

三、取穴的方法 106

四、穴位的性能与特定穴 110

第二章 头颈部常用穴位 120

百会 120

上星 120

通天 121

头维 121

印堂 121

太阳 122

阳白 122

鱼腰 123

攒竹 123

丝竹空 123

承拉 124

睛明 124

球后 125

上明 125

外明 125

瞳子髎 126

四白 126

素髎 127

迎香 127

禾髎 127

鼻通 128

下关 128

牵正 128

颊车 129

地仓 129

人中 129

夹承浆 130

耳门 130

承浆 130

听宫 131

听会 131

翳风 131

医聋 132

翳明 132

安眠 132

天容 133

天牖 133

人迎 133

扶突 134

上廉泉 134

扁桃 134

哑门 135

天柱 135

风池 135

颈臂 136

第三章 胸腹部常用穴位 140

天突 140

璇璣 140

中府 140

膻中 141

巨阙 141

上脘 142

中脘 142

梁门 142

胃上穴 143

期门 143

章门 143

脐中 145

天枢 145

大横 145

水道 146

气海 146

关元 146

提托穴 147

带脉 147

五枢 147

维胞 148

中极 148

归来 148

子宫 149

气冲 149

第四章 背腰部常用穴位 152

大椎 152

定喘 152

肩井 152

陶道 153

大杼 153

肩中俞 153

风门 154

身柱 154

肺俞 155

曲垣 155

天宗 155

膏肓俞 156

心俞 156

厥阴俞 156

灵台 157

督俞 157

至阳 157

膈俞 158

肝俞 158

胆俞 158

脾俞 159

三焦俞 160

胃俞 160

命门 161

肾俞 161

志室 161

气海俞 162

腰阳关 162

大肠俞 162

腰眼 163

十七椎下 163

关元俞 163

小肠俞 164

膀胱俞 164

白环俞 164

秩边 165

长强 165

八髎 165

夹脊 168

第五章 上肢部常用穴位 172

肩髃 172

肩内陵 172

肩髎 173

巨骨 173

臑俞 174

肩贞 174

臂臑 174

臑上 175

极泉 175

肱中 175

鹰上 175

肘髎 176

曲池 176

合谷 177

阳溪 177

手三里 177

天井 178

四渎 179

三阳络 179

支沟 179

外关 180

阳池 180

中渚 181

养老 181

腕骨 182

后溪 182

少泽 182

尺泽 183

列缺 184

太渊 184

孔最 184

鱼际 185

少商 185

曲泽 185

臂中 186

郄门 186

间使 187

内关 187

少海 188

大陵 188

劳宫 188

通里 189

神门 189

少府 190

八邪 190

上八邪 190

四缝 191

落枕 191

十宣 192

第六章 下肢部常用穴位 197

居髎 197

环跳 197

坐骨 198

承扶 198

殷门 198

风市 199

膝阳关 199

外阴廉 199

髀关 200

迈步 200

伏兔 201

梁丘 201

膝眼 201

阑尾穴 202

足三里 202

上巨虚 203

丰隆 203

脑清 203

解溪 204

内庭 204

阳陵泉 204

胆囊穴 205

光明 205

悬钟 206

丘墟 206

足临泣 206

委阳 207

委中 207

飞扬 208

昆化 208

承山 208

申脉 209

京骨 209

至阴 209

血海 210

阴陵泉 210

地机 211

三阴交 211

隐白 212

商丘 212

公孙 212

曲泉 213

蠡沟 213

中封 214

太冲 214

行间 214

复溜 215

筑宾 215

太溪 216

照海 216

然谷 216

涌泉 217

陵后 217

八风 218

上八风 218

跟紧 218

跟平 219

第七章 十四经备用穴表解 224

第八章 新穴、奇穴表解 237

刺灸法篇 267

第一章 刺灸法概论 267

一、刺灸的意义 267

二、刺灸的起源和发展 267

三、刺灸的作用 272

第二章 针刺疗法的应用 275

一、毫针的构造和规格 275

二、毫针的选择和护藏 276

三、针刺操作前的准备 277

四、针刺方法 280

五、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 285

第三章 皮肤针、赤医针等疗法的应用 288

一、皮肤针疗法 288

二、陶针疗法 291

三、鍉针疗法 295

四、皮内针疗法(附:皮下留针法) 296

五、芒针疗法 296

六、赤医针疗法(附:巨针疗法) 298

七、刺血(刺络)疗法 301

八、温针疗法 302

九、火针疗法 303

一、电针疗法 305

第四章 电针、水针等疗法的应用 305

二、水针疗法 312

三、气针疗法 313

四、药物电离子穴位透入法 314

五、电兴奋疗法 315

六、红外线、紫外线穴位照射法 317

第五章 灸法和拔罐法的应用 319

一、灸法 319

二、拔罐法 325

第六章 挑针和穴位穿线、埋线、结扎等疗法的应用 330

一、挑治疗法 330

二、割治疗法 337

三、穴位穿线、埋线、结扎疗法 339

四、穴位强刺激疗法(附:穴位强电刺激法) 342

五、刺淋巴结疗法(附:零号疗法) 345

一、耳针疗法 348

第七章 耳针等疗法的应用 348

二、面针和鼻针疗法 362

三、头针疗法 368

四、手针和足针疗法 371

第八章 古代针刺法简介和分析 376

一、针刺的准则 376

二、《内经》中刺法的分类 379

三、《难经》及后世各家的刺法 385

四、行气法和补泻法 390

第九章 针灸作用的研究概述 399

治疗篇 409

第一章 针灸治疗概论 409

一、针灸治疗的原则 409

(一)治病与治人 409

(二)局部与整体 409

(四)补虚与泻实 410

(三)治标与本 410

二、经络穴位诊断法 411

(一)体表按诊法 411

(二)经穴电测定法 413

(三)知热或度测定法 413

三、施治的方法 414

(一)选穴原则 414

(二)配穴法 415

(三)临床应用 418

第二章 针刺麻醉和急救 419

一、针刺麻醉 419

二、溺水 421

三、中暑 422

四、惊厥 423

五、休克 424

六、昏迷 425

七、晕厥 426

第三章 传染病 428

一、感冒 428

二、百日咳 429

三、流行性腮腺炎 430

四、细菌性痢疾 431

五、传染性肝炎 433

六、小儿麻痹后遗症 434

七、疟疾 438

八、丝虫病象皮肿、乳糜尿 440

九、血吸虫病(附:针刺治疗锑剂毒性反应) 441

十、肺结核 442

十一、颈淋巴结结核 444

第四章 内、儿科疾病 446

一、支气管炎 446

二、支气管哮喘 448

三、慢性心力衰竭 450

四、高血压 452

五、胃痛 454

六、胃下垂 456

七、单纯性甲状腺肿 457

八、甲状腺机能亢进 459

九、糖尿病 460

十、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 462

十一、三叉神经痛 465

十二、面神经麻痹(附:面肌痉挛) 466

十三、坐骨神经痛 468

十四、多发性神经炎 470

十五、截瘫 471

十六、肋间神经痛 475

十七、膈肌痉挛 477

十八、脑血管意外(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 478

十九、癫痫 481

二十、头痛 483

二十一、神经衰弱 485

二十二、癔病 487

二十三、精神分裂症 489

二十四、消化不良 491

二十五、遗尿 492

第五章 外科、皮肤科疾病 495

一、丹毒 495

二、疔疮 496

三、急性乳腺炎 498

四、破伤风 499

五、急性阑尾炎 500

六、急性肠梗阻 502

七、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 503

八、急性胆道疾患(胆道蛔虫症、胆囊炎、胆石症) 504

九、痔疮 506

十、直肠脱垂 508

十一、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509

十二、尿路感染 511

十三、肾绞痛 512

十四、前列腺炎 513

十五、遗精 514

十六、阳萎 515

十七、尿潴留、尿失禁 516

十八、腰背痛 517

十九、肩部软组织疾病(肩关节周围炎、岗上肌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521

二十、肱骨外上髁炎 524

二十一、狭窄性腱鞘炎(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屈指肌腱腱鞘炎) 525

二十二、腱鞘囊肿 527

二十三、膝部软组织损伤 527

二十四、踝部软组织损伤 528

二十五、落枕 528

二十六、腕管综合症 529

二十七、足底痛 530

二十八、湿疹 531

二十九、荨麻疹 531

三十、神经性皮炎(慢性单纯性苔藓) 532

三十一、冻伤 533

三十二、麻风 533

第六章 妇产科疾病 535

一、月经不调 535

二、闭经 536

三、痛经 537

四、功能性子宫出血 538

五、子宫脱垂 539

六、白带 540

七、妊娠呕吐 541

八、胎位不正 542

十、少乳(附:回乳) 543

九、催产 543

十一、人工流产 544

第七章 五官科疾病 545

一、近视 545

二、色盲 545

三、青光眼 545

四、结膜炎 546

五、电光性眼炎 547

六、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 548

七、斜视 549

八、内耳性眩晕症 549

九、聋哑 551

十、耳鸣、耳聋 552

十一、急、慢性鼻炎 553

十二、慢性鼻窦炎 554

十三、急性扁桃体炎 555

十四、牙痛 55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