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通典  校点本
通典  校点本

通典 校点本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
  • 出 版 社:北京:中华书局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101002587
  • 页数:5661 页
图书介绍:《通典》在历史编纂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典章制度专史的开创之作。杜佑以前的典章制度史,基本集中 于纪传体史书中的书志部分。在史实容量和撰述体例上都有诸多的限制,无力承担完整记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发展变化历史的任务。而《通典》把这一体裁独立出来,为这一体裁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从此典制史成为传统史学中的一个重要门类。《通典》专叙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变迁,从远古时代的黄帝起,到唐玄宗天宝末年止(肃宗、代宗以后的变革,有时也附载于注中),分为九类,以食货居首,次以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每类又各分子目。对于历代典章制度,都详细地叙述了它们的源流,有时不但列入前人有关的议论,而且用说、议、评、论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通典》的作者是杜佑。《通典》的体例仿效纪传体正史中的志书,将断代体改为通史体,是一部专门记载历代政治、经济等制度沿革变迁的典志体史书。《通典》记述了传说中的黄帝,下讫唐天宝末年的制度沿革。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典志体史书,为史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通典 校点本》目录
标签:校点 点校

食货典 凡十二卷 2

卷一 食货一 2

田制上 2

卷二 食货二 26

田制下 26

水利田 32

屯田 40

卷三 食货三 54

乡党 土断版籍并附 54

卷四 食货四 69

赋税上 69

卷五 食货五 88

赋税中 88

卷六 食货六 106

赋税下 106

卷七 食货七 142

历代盛衰户口 142

丁中 154

卷八 食货八 167

钱币上 167

卷九 食货九 186

钱币下 186

卷十 食货十 213

漕运 213

盐铁 224

卷十一 食货十一 241

鬻爵 241

榷酤 245

算缗 246

杂税 248

平准 均输附 251

卷十二 食货十二 275

轻重 平籴 常平 义仓 275

亲告 告社则荐玉帛及进熟告庙则晨祼及馈食 300

选举典 凡六卷 308

卷十三 选举一 308

选举序 308

历代制上 309

内册皇太子 320

卷十四 选举二 326

历代制中 326

卷十五 选举三 353

历代制下 353

考绩 366

卷十六 选举四 380

杂议论上 380

卷十七 选举五 402

杂议论中 402

卷十八 选举六 441

杂议论下 441

历代官制总序 462

职官典 凡二十二卷 462

卷十九 职官一 462

要略 479

官数 480

官品 481

设官沿革 482

封爵 486

三公 488

宰相 489

三老五更 490

禄秩 491

卷二十 职官二 502

三老五更 502

三公总叙 四辅二大附 504

太师 509

太傅 510

太保 511

太宰 512

太尉 513

司徒 514

司空 516

大司马 518

总叙三师三公以下官属 520

卷二十一 职官三 533

宰相 并官属 533

门下省 544

侍中 545

侍郎 549

给事中 551

散骑常侍 551

谏议大夫 554

起居 555

补阙 556

拾遗 556

典仪 557

城门郎 558

符宝郎 558

弘文馆校书 559

中书省 559

中书令 560

侍郎 562

舍人 563

通事舍人 565

集贤学士 567

史官 567

主书 568

卷二十二 职官四 587

尚书上 587

尚书省 并总论尚书 587

录尚书 591

尚书令 592

仆射 594

左右丞 598

左右司郎中 601

员外郎 601

历代尚书 八座附 601

历代郎官 603

历代都事主事令史 608

行台省 611

卷二十三 职官五 628

尚书下 628

吏部尚书 628

侍郎 632

郎中 员外郎 632

司封郎中 员外郎 634

司勋郎中 员外郎 634

考功郎中 员外郎 634

户部尚书 635

侍郎 636

郎中 员外郎 636

度支郎中 员外郎 637

金部郎中 员外郎 638

仓部郎中 员外郎 638

礼部尚书 638

侍郎 639

郎中 员外郎 639

祠部郎中 员外郎 640

膳部郎中 员外郎 640

主客郎中 员外郎 640

兵部尚书 641

侍郎 642

郎中 员外郎 642

职方郎中 员外郎 642

驾部郎中 员外郎 642

库部郎中 员外郎 643

刑部尚书 643

侍郎 644

郎中 员外郎 645

都官郎中 员外郎 645

比部郎中 员外郎 645

司门郎中 员外郎 645

工部尚书 646

侍郎 646

郎中 员外郎 646

屯田郎中 员外郎 647

虞部郎中 员外郎 647

水部郎中 员外郎 647

卷二十四 职官六 658

御史台 658

御史大夫 661

中丞 662

侍御史 668

殿中侍御史 673

监察侍御史 674

主簿 676

卷二十五 职官七 689

诸卿上 689

总论诸卿 少卿附 690

太常卿 691

丞 693

主簿 693

博士 694

太祝 694

奉礼郎 694

协律郎 695

两京郊社署 695

太乐署 695

鼓吹署 696

太医署 696

太卜署 697

廪牺署 697

汾祠署 太公庙署 697

光禄卿 697

丞 698

主簿 699

太官署 699

珍羞署 699

良醖署 699

掌醢署 699

卫尉卿 700

丞 701

主簿 701

武库署 701

武器署 702

守宫署 702

公车司马令 702

左右都候 702

宗正卿 703

丞 704

主簿 704

崇玄署 704

诸陵署 704

太庙令 705

太仆卿 705

丞 707

主簿 707

乘黄署 707

典厩署 707

典牧署 708

车府署 708

诸牧监 708

大理卿 709

正 711

丞 712

主簿 712

狱丞 712

司直 712

评事 712

监 713

卷二十六 职官八 723

诸卿中 723

鸿胪卿 723

丞 725

主簿 725

典客署 725

司仪署 725

司农卿 726

丞 727

主簿 727

上林署 727

太仓署 728

钩盾署 728

导官署 728

苑总监 728

诸仓监 728

司竹监 729

温泉汤监 729

诸屯监 729

騪粟都尉等官 729

典农中郎将等官 729

太府卿 730

丞 730

主簿 730

诸市署 731

平准署 731

左右藏署 731

常平署 731

秘书监 732

丞 734

秘书郎 734

秘书校书郎 735

秘书正字 735

著作郎 736

佐郎 校书郎正字附 737

太史局令 738

丞 739

殿中监 741

丞 742

尚食局奉御 直长 742

尚药局奉御 直长 742

尚衣局奉御 直长 743

尚舍局奉御 直长 743

尚乘局奉御 直长 743

尚辇局奉御 直长 744

卷二十七 职官九 754

诸卿下 754

内侍省 754

内侍 757

内常侍 757

内给事 757

内谒者监 757

内寺伯 757

掖庭局 757

宫闱局 757

奚官局 758

内仆局 758

内府局 758

少府监 758

监 759

丞 759

主簿 759

中尚署 759

左尚署 760

右尚署 760

织染署 760

掌冶署 760

暴室丞 海丞 果丞 761

将作监 761

监 761

丞 762

主簿 762

左校署 762

右校署 762

甄官署 762

中校署 762

东园主章令 762

国子监 763

祭酒 763

司业 765

丞 765

主簿 765

国子博士 助教 765

太学博士 助教 767

广文博士 助教 767

四门博士 助教 767

书学博士 典学 768

律学博士 助教 768

算学博士 典学 768

军器监 768

监 丞 主簿 769

甲坊署 769

弩坊署 769

都水使者 769

丞 771

主簿 771

舟楫署 771

河渠署 771

卷二十八 职官十 779

武官上 779

将军总叙 779

左右卫 并亲卫 783

左右骁卫 785

左右武卫 786

左右威卫 786

左右领军卫 787

左右金吾卫 788

左右监门卫 789

左右千牛卫 790

左右羽林军 790

左右龙武军 左右神武等军附 792

卷二十九 职官十一 797

武官下 797

大将军 并官属 797

车骑将军 800

卫将军 801

前後左右将军 801

四征将军 802

四镇将军 802

四安将军 802

四平将军 803

杂号将军 803

监军 军师祭酒、理曹掾属附 804

三署郎宫叙 805

中郎将 五官中郎将 左右中郎将 807

虎贲中郎将 808

四中郎将 东西南北 808

杂中郎将 809

折冲府 果毅别将等附 809

三都尉 奉车 驸马 骑 奉朝请附 810

卷三十 职官十二 817

东宫官 817

东宫官叙 817

太子六傅 三太 三少 819

太子宾客 822

太子詹事 823

丞 824

主簿 824

司直 824

太子庶子 824

中允 826

司议郎 826

中舍人 827

舍人 827

通事舍人 828

谕德 828

赞善 828

崇文馆学士 828

洗马 828

文学 829

校书 829

正字 830

典膳郎 830

药藏郎 830

内直郎 830

典设郎 830

宫门郎 831

太子家令 831

丞 832

主簿 832

食官署 832

典仓署 832

司藏署 832

太子率更令 833

丞 833

主簿 833

太子仆 834

丞 834

主簿 834

厩牧署 834

左右卫率府 副率以下官属 834

左右司御率府 836

左右清道率府 837

左右监门率府 837

左右内率府 838

太子旅贲中郎将 838

太孙官属 838

卷三十一 职官十三 848

王侯总叙 848

历代王侯封爵 公主并官属附 851

卷三十二 职官十四 880

州郡上 880

司隶校尉 880

州牧刺史 883

总论州佐 889

别驾 890

治中 890

主簿 891

功曹书佐 891

部郡国从事 891

典郡书佐 891

祭酒从事 891

中正 891

都督 总管、节度、团练、都统等使附 892

都护 896

卷三十三 职官十五 901

州郡下 901

京尹 京兆尹 左冯翊 右扶风 河南尹 留守附 901

郡太守 904

总论郡佐 910

郡丞 911

别驾 911

长史 911

司马 911

录事参军 912

司功 912

司仓 913

司户 913

司兵 913

司法 914

司士 914

参军事 914

经学博士 914

医博士 915

中正 915

通守 915

五官掾 915

?邮 915

郡尉 916

县令 917

总论县佐 920

丞 920

主簿 921

尉 921

五百 附 922

乡官 922

镇戍关市官 924

致仕官 925

卷三十四 职官十六 932

文散官 932

开府仪同三司 932

特进 934

光禄大夫以下 934

武散官 939

骠骑将军 939

辅国将军 939

镇军将军以下 940

诸校尉 941

勋官 943

后妃 及内宫命妇附 945

卷三十五 职官十七 955

俸禄 955

禄秩 干力 白直 仗身 庶仆 亲事 帐内执衣 防合 邑士 士力 门夫等并附 955

致仕官禄 968

职田公廨田 968

卷三十六 职官十八 980

秩品一 唐 虞 夏 商 周 秦 汉 後汉 魏 980

卷三十七 职官十九 1003

秩品二 晋 宋 齐 梁 1003

卷三十八 职官二十 1032

秩品三 陈 後魏 北齐 1032

卷三十九 职官二十一 1064

秩品四 後周 隋 1064

卷四十 职官二十二 1093

秩品五 大唐 1093

礼典 凡一百卷 1119

卷四十一 礼一 沿革一 1119

礼序 1119

目录 1123

卷四十二 礼二 沿革二 吉礼一 1161

郊天上 1161

小敛 1182

卷四十三 礼三 沿革三 吉礼二 1192

郊天下 1192

大雩 1200

大享明堂 明堂制度附 1214

卷四十四 礼四 沿革四 吉礼三 1214

朝日夕月 1230

禋六宗 1233

大? 1235

灵星 1240

风师雨师及诸星等祠 1241

卷四十五 礼五 沿革五 吉礼四 1255

方丘 神州后土附 1255

社稷 1263

卷四十六 礼六 沿革六 吉礼五 1279

山川 1279

籍田 1284

先蚕 1288

卷四十七 礼七 沿革七 吉礼六 1298

天子宗庙 1298

后妃庙 1318

皇太子及皇子宗庙 1322

卷四十八 礼八 沿革八 吉礼七 1335

诸侯大夫士宗庙 庶人祭寝附 1335

天子皇后及诸侯神主 1344

卿大夫士神主及题板 1346

诸藏神主及题板制 追加易主附 1347

兄弟相继藏主室 1349

移庙主 1351

师行奉主车 1352

立尸义 1353

时享 荐新附 1364

卷四十九 礼九 沿革九 吉礼八 1364

祫禘上 1372

祫禘下 1393

卷五十 礼十 沿革十 吉礼九 1393

功臣配享 1408

卷五十一 礼十一 沿革十一 吉礼十 1418

天子七祀 诸侯附 1418

宗室助祭议 1421

庶子摄祭 1423

庶子在他国不立庙议 1424

兄弟不合继位昭穆议 1424

兄弟俱封各得立祢庙议 1428

遭难未葬入庙议 1430

亡失其亲立庙议 1430

卷五十二 礼十二 沿革十二 吉礼十一 1437

丧废祭议 1437

旁亲丧不废祭议 1440

缌不祭议 1441

夺宗议 1442

殇及无後庙祭议 1442

祭殇 1443

未立庙祭议 1445

公除祭议 1445

上陵 拜扫及诸节上食附 1446

大学 小学庠序附 1459

卷五十三 礼十三 沿革十三 吉礼十二 1459

诸侯立学 1469

释奠 1471

祀先代帝王 名臣附 1475

老君祠 先贤附 1478

孔子祠 先儒及弟子附 1479

太公庙 1483

卷五十四 礼十四 沿革十四 吉礼十三 1499

巡狩 1499

封禅 1507

卷五十五 礼十五 沿革十五 吉礼十四 1536

告礼 1536

历代所尚 1543

享司寒 藏冰开冰附 1547

萗 1548

禳祈 1549

高禖 1551

祓禊 1553

诸杂祠 1554

淫祀兴废 1557

天子加元服 1571

卷五十六 礼十六 沿革十六 嘉礼一 1571

皇太子冠 皇子皇孙附 1576

诸侯大夫士冠 1579

大功小功末冠议 1587

女笄 1590

君臣冠冕巾帻等制度 1600

卷五十七 礼十七 沿革十七 嘉礼二 1600

冕 1601

缁布冠 1606

牟追冠 1607

通天冠 1608

长冠 1609

远游冠 1609

高山冠 1610

建华冠 1611

法冠 1611

赵惠文冠 1612

巧士冠 1613

方山冠 1613

却非冠 1614

樊哙冠 1614

术氏冠 1614

却敌冠 1615

进德冠 1615

翼善冠 1615

皇 1616

皮弁 1616

韦弁 1617

帻 1618

? 1619

帽 1620

葛巾 1622

巾子 1622

幅巾 1622

卷五十八 礼十八 沿革十八 嘉礼三 1622

天子纳后 册后附 1632

天子册妃嫔夫人 1640

皇太子纳妃 皇子诸王附 1641

公侯大夫士婚礼 1644

宗子父殁母命婚父母俱殁自命婚及支子称宗弟称宗兄等婚议 1667

卷五十九 礼十九 沿革十九 嘉礼四 1667

舅姑俱殁妇庙见 1668

公主出降 拜舅姑附 1669

不亲迎婿见外舅姑 反马送女附 1670

婚礼不贺议 上礼附 1671

婚不举乐议 1673

男女婚嫁年几议 1674

嫁娶时月议 1676

已拜时而後各有周丧迎妇遣女议 1679

已拜时婿遭小功丧或妇遭大功丧可迎议 1680

拜时妇三日妇轻重议 1681

卷六十 礼二十 沿革二十 嘉礼五 1689

周丧不可嫁女娶妇议 斩缞公除附 1689

周服降在小功可嫁女娶妻议 1692

大功末可为子娶妇议 1694

祖无服父有服可娶妇嫁女议 1695

降服大功末可嫁姊妹及女议 1696

同姓婚议 1700

降服丧已除犹在本服月内可嫁议 1700

内表不可婚议 1703

外属无服尊卑不通婚议 1703

卷六十一 礼二十一 沿革二十一 嘉礼六 1713

君臣服章制度 袍附 1731

卷六十二 礼二十二 沿革二十二 嘉礼七 1735

后妃命妇首饰制度 1735

后妃命妇服章制度 1738

卷六十三 礼二十三 沿革二十三 嘉礼八 1751

天子诸侯玉佩剑绶玺印 1751

卷六十四 礼二十四 沿革二十四 嘉礼九 1787

天子车辂 1787

五辂 1788

副车 五牛旗?附 1796

戎车 1797

猎车 蹋兽车?戟车附 1798

指南车 1799

记里鼓车 1800

辟恶车 1801

白鹭车 1801

鸾旗车 1801

皮轩车 1802

耕根车 1802

安车 1803

四望车 1804

游车 1804

羊车 1804

鼓吹车 1805

画轮车 1805

黄钺车 1806

豹尾车 1806

象车 1806

建华车 1807

卷六十五 礼二十五 沿革二十五 嘉礼十 1818

皇太后皇后车辂 1818

皇太子皇子车辂 1821

公侯大夫等车辂 1822

主妃命妇等车辂 1828

辇舆 1838

卷六十六 礼二十六 沿革二十六 嘉礼十一 1838

旌旗 1840

卤簿 属车附 1842

卷六十七 礼二十七 沿革二十七 嘉礼十二 1858

天子敬父 1858

皇后敬父母 1859

养老 1862

天子拜敬保傅 太子及诸王见师礼附 1868

诸王公主敬姑叔 1869

群臣致敬太后父 1870

群臣侍坐太子後来 并公卿致敬太子东宫臣上笺疏见公卿仪百官上表不称其名附 1870

卷六十八 礼二十八 沿革二十八 嘉礼十三 1881

天子诸侯大夫士养子仪 君薨後嗣子生附 1881

天子诸侯大夫士之子事亲仪 妇事舅姑附 1884

事先生长者杂仪 1888

居官归养父母 1889

侨居人桑梓敬 1890

夫人不答妾拜 1892

僧尼不受父母拜及立位 1892

被召未谒称故吏议 1894

二嫡妻议 1894

甥侄名不可施伯叔从母议 1895

二人各是内外兄弟相称议 1896

从舅是族外弟相称议 1896

卷六十九 礼二十九 沿革二十九 嘉礼十四 1907

养兄弟子为後後自生子议 1907

异姓为後议 1914

读时令 1922

卷七十 礼三十 沿革三十 嘉礼十五 1922

元正冬至受朝贺 朔望朝参及常朝日附 1926

策拜皇太子 皇太子称臣附 1936

卷七十一 礼三十一 沿革三十一 嘉礼十六 1948

皇太子监国及会宫臣议 1948

皇太子监国有司仪注 1951

春夏封诸侯议 1954

锡命 1955

诸王公城国宫室服章车旗议 1956

策拜诸王侯 拜三公奏乐服冕议附 1958

诸王公侯留辅朝政嫡子监国议 1961

卷七十二 礼三十二 沿革三十二 嘉礼十七 1968

天子追尊祖考妣 上尊号同 1968

天子崇所生母 追崇同 1973

诸侯崇所生母议 1974

支庶立为天子追尊本亲议 1976

王侯在丧袭爵议 夺情附 1979

追锡命议 1979

五宗 1990

卷七十三 礼三十三 沿革三十三 嘉礼十八 1990

公子二宗 1996

继宗子 宗子孤为殇 1998

事宗礼 1999

九族 2000

敦疏远外亲 2001

乡饮酒 2002

卷七十四 礼三十四 沿革三十四 宾礼一 2015

天子受诸侯藩国朝宗觐遇 时会殷同附 2015

天子受诸侯遣使来聘 2022

天子遣使迎劳诸侯 2023

三恪二王後 2025

卷七十五 礼三十五 沿革三十五 宾礼二 2039

天子朝位 诸侯附 2039

天子上公及诸侯卿大夫士等贽 工商妇人等贽附 2048

信节 2051

卷七十六 礼三十六 沿革三十六 军礼一 2061

天子诸侯将出征类宜造祃并祭所过山川 2061

軷祭 2064

天子诸侯四时田猎 2064

出师仪制 扬兵讲武附 2075

命将出征 2083

宣露布 2084

天子诸侯大射乡射 三月三日九月九日射附 2100

卷七十七 礼三十七 沿革三十七 军礼二 2100

卷七十八 礼三十八 沿革三十八 军礼三 2114

天子合朔伐鼓 诸侯附 2114

冬夏至寝鼓兵 2119

马政 马祭附 2120

时傩 2122

大丧初崩及山陵制 并为周以下亲哭及不视事附 2132

卷七十九 礼三十九 沿革三十九 凶礼一 2132

卷八十 礼四十 沿革四十 凶礼二 2156

总论丧期 2156

奔大丧 奔山陵附 2170

未踰年天子崩诸侯薨议 2175

天子为继兄弟统制服议 2175

天子为皇后父母服议 皇后为父服附 2177

天子不降服及降服议 2177

卷八十一 礼四十一 沿革四十一 凶礼三 2197

天子为庶祖母持重服议 2198

天子立庶子为太子薨服议 2199

天子为母党服议 2200

天子吊大臣服议 2201

天子为大臣及诸亲举哀议 2202

国有大丧使者章服及不爵命议 2203

天子诸侯之庶昆弟及妾子为母服议 2204

公主服所生议 2204

诸王子所生母嫁为慈母服议 2205

诸侯及公卿大夫为天子服议 2206

诸侯之大夫为天子服议 2207

皇太后长公主及三夫人以下为天子服杖议 2209

诸王女孙女为天子服议 2210

宗室童子为天子服制议 2210

童子丧服议 2211

皇后降服及不降服议 2212

皇后为亲属举哀议 2213

为皇后大祥忌日临哭议 2214

皇后亲为皇后服议 2215

诸侯及公卿妻为皇后服议 2216

蕃国臣为皇后服议 天子将吏为皇后附 2217

皇太子降服议 2223

卷八十二 礼四十二 沿革四十二 凶礼四 2223

皇太子为太后不终三年服议 2224

皇太子为所生母服议 皇子附 2225

诸王传重为所生母服议 2227

诸王出後降本父母及所生母服议 2228

为皇太子服议 2231

为太子妃服议 诸王妃附 2232

为太子太孙殇服议 2233

为诸王殇服议 2234

继殇後服议 2236

王侯世子殇服议 2236

丧制之一 2243

初丧 终称附 2243

卷八十三 礼四十三 沿革四十三 凶礼五 2243

复 始卒事位及奠讣告等附 2246

天子诸侯大夫士吊哭议 君遣使吊他国君附 2250

三不吊议 2258

卷八十四 礼四十四 沿革四十四 凶礼六 2266

丧制之二 2266

沐浴 2266

含 2268

袭 2270

设冰 2272

设铭 2273

悬重 2275

始死服变 2277

始死襚 大敛襚附 2281

卷八十五 礼四十五 沿革四十五 凶礼七 2295

丧制之三 2295

既小敛敛发服变 2295

小敛奠 代哭附 2296

棺椁制 2298

大敛 2300

国君视大夫士丧之大敛 2302

大敛奠 2303

殡 设熬附 2306

将葬筮宅 卜日附 2307

启殡朝庙 2310

荐车马明器及饰棺 2321

卷八十六 礼四十六 沿革四十六 凶礼八 2321

丧制之四 2321

祖奠 2329

赗赙 2331

遣奠 2334

器行序 2337

挽歌 2339

葬仪 合葬附 2340

卷八十七 礼四十七 沿革四十七 凶礼九 2364

丧制之五 2364

虞祭 2364

既虞饯尸及卒哭祭 2370

祔祭 2372

小祥变 2381

大祥变 2383

禫变 2384

五服成服及变除 2389

五服缞裳制度 2394

斩缞丧既葬缉缞议 2396

五服年月降杀之一 2417

卷八十八 礼四十八 沿革四十八 凶礼十 2417

斩缞三年 2417

孙为祖持重议 2424

孙为庶祖持重议 2428

嫡孙亡无後次孙为祖持重议 2430

嫡孙持重在丧而亡次孙代之议 2430

卷八十九 礼四十九 沿革四十九 凶礼十一 2438

五服年月降杀之二 2438

齐缞三年 2438

後妻子为前母服议 前母卒在?国 2441

前妻被掠没贼後得还後妻之子为服议 2444

为高曾祖母及祖母持重服议 2446

齐缞杖周 2448

父卒母嫁复还及庶子为嫡母继母改嫁服议 2453

父在为出母服议 2454

父卒为嫁母服 2455

五服年月降杀之三 2464

齐缞不杖周 2464

卷九十 礼五十 沿革五十 凶礼十二 2464

齐缞三月 2469

五服年月降杀之四 2487

卷九十一 礼五十一 沿革五十一 凶礼十三 2487

大功殇服九月七月 不为殇议附 2487

大功成人九月 2491

为众子妇 2496

卷九十二 礼五十二 沿革五十二 凶礼十四 2500

五服年月降杀之五 2500

小功殇服五月 2500

小功成人服五月 2501

嫂叔服 2505

缌麻殇服三月 2509

缌麻成人服三月 2510

舅之妻及堂姨舅 2516

两妾相为服 2517

卷九十三 礼五十三 沿革五十三 凶礼十五 2523

王侯兄弟继统服议 2523

未踰年大丧不立庙议 2526

未踰年君称议 2526

三公诸侯大夫降服议 2529

诸侯夫人及大夫妻降服议 2532

诸侯大夫子降服议 2532

贵不降服议 2533

诸侯为所生母服议 2534

公子为其母服议 为妻附 2535

卷九十四 礼五十四 沿革五十四 凶礼十六 2541

奔丧及除丧而後归制 2541

士为所生母服议 两妄子相为附 2545

庶子父在为出嫡母服议 2546

为父後出母更还依己为服议 2546

为人後为出母及出祖母服议 2547

为父後为嫁母及继母嫁服议 2548

为出继母不服议 2549

继母亡前家子取丧柩去服议 2550

出母父遗命令还继母子服议 2550

父卒继母还前亲子家继子为服议 2552

父卒继母还前继子家後继子为服议 2553

大夫士为慈母服议 2555

卷九十五 礼五十五 沿革五十五 凶礼十七 2562

前母党为亲及服议 2562

母出有继母非一当服次其母者议 2564

亲母无党服继母党议 2564

从母被出为从母兄弟服议 2565

继君母党服议 2566

妻已亡为妻父母服议 2567

娶同堂姊之女为妻姊亡服议 2567

从母适族父服议 2569

为内外妹为兄弟妻服议 2570

族父是姨弟为服议 2572

妾为先女君党服议 2574

庶子为人後其妻为本舅姑服议 2575

卷九十六 礼五十六 沿革五十六 凶礼十八 2580

总论为人後议 2580

夫为祖曾祖高祖父母持重妻从服议 2582

出後者却还为本父服及追服所後父议 2583

出後者为本父母服议 2587

出後子为本亲服议 2588

父为高祖持重子当何服议 2591

出後子为本庶祖母服议 2591

为庶子後为庶祖母服议 2592

所後之母见出服议 2593

为族曾祖後服议 2593

卷九十七 礼五十七 沿革五十七 凶礼十九 2597

并有父母之丧及练日居庐垩室议 2597

父未殡而祖亡服议 2599

父丧内祖亡作二主立二庐议 2600

居重丧遭轻丧易服议 变除附 2600

长殇中殇变三年之葛议 2604

居亲丧既殡遭兄弟丧及闻外丧议 2605

居亲丧除旁亲服议 2606

妇人有夫丧而母亡服议 2607

有祖丧而父亡服议 2608

居所後父丧有本亲丧服议 2608

祖先亡父後卒而祖母亡服议 2609

为祖母持重既葬而母亡服议 2610

既练为人後服所後父服议 2610

兼亲服议 2614

卷九十八 礼五十八 沿革五十八 凶礼二十 2619

生不及祖父母不税服议 2619

小功不税服议 2622

庶祖母慈祖母服议 2623

君父乖离不知死亡服议 2624

父母乖离知死亡及不知死亡服议 2624

卷九十九 礼五十九 沿革五十九 凶礼二十一 2635

为姑姊妹女子子无主後者服议 2635

叔母寡姑遣还未嫁而亡为服议 2637

已拜时而夫死服议 夫父母丧附 2638

寡叔母守志兄迎还密受聘未知而亡服议 2638

郡县守令迁临未至而亡新旧吏为服议 2640

吏受今君使闻旧君薨服议 2642

与旧君不通服议 2642

秀孝为举将服议 2645

郡县吏为守令服议 2646

卷一百 礼六十 沿革六十 凶礼二十二 2651

丧遇闰月议 2651

忌日议 子卯日附 2660

纳后值忌月议 2661

卷一百一 礼六十一 沿革六十一 凶礼二十三 2666

为废疾子服议 2666

罪恶绝服议 2667

师弟子相为服议 2670

朋友相为服议 2671

周丧察举议 2672

除心丧议 2672

改葬服议 2677

卷一百二 礼六十二 沿革六十二 凶礼二十四 2677

嫡孙有父丧未练改葬祖服议 2681

有小功丧及兄丧在殡改葬父母服议 2682

改葬父母出适女服议 2682

改葬前母及出母服议 2683

母非罪被出父亡後改葬议 2683

改葬反虞议 2684

父母墓毁服议 曾祖从祖墓毁附 2685

卷一百三 礼六十三 沿革六十三 凶礼二十五 2692

假葬墙壁间三年除服议 2692

三年而後葬变除议 2693

久丧不葬服议 2695

父母死亡失尸柩服议 2697

妇丧久不葬服议 2698

禁迁葬议 2700

招魂葬议 2701

疑墓议 修墓附 2704

卷一百四 礼六十四 沿革六十四 凶礼二十六 2710

帝王谥号议 2710

皇后谥及夫人谥议 国妃命妇附 2713

太子无谥议 国君嗣子附 2714

诸侯卿大夫谥议 2715

君臣同谥议 2717

单复谥议 2718

卒哭後讳及七庙讳字议 2725

上书犯帝讳及帝所生讳议 2728

已迁主讳议 2730

山川与庙讳同应改变议 2730

上表称太子名议 2731

授官与本名同宜改及官位犯祖讳议 2733

父讳与府主名同议 2733

内讳及不讳皇后名议 2734

卷一百五 礼六十五 沿革六十五 凶礼二十七 2740

丧礼杂制 2740

礼废 2753

卷一百六 礼六十六 开元礼纂类一 序例上 2761

五礼篇目 2761

卜日礼 2764

筮日礼 2765

神位 用乐及笾豆等数附 2766

大驾卤簿 2778

卷一百七 礼六十七 开元礼纂类二 序例中 2778

皇太后皇后卤簿 2783

皇太子卤簿 2784

皇太子妃卤簿 2787

亲王卤簿 2787

群官卤簿 2788

内命妇四妃九嫔婕妤美人才人卤簿 太子良娣以下同 2789

外命妇卤簿 2790

卷一百八 礼六十八 开元礼纂类三 序例下 2798

君臣冕服冠衣制度 2798

皇后王妃内外命妇服及首饰制度 2805

斋戒 2807

祈祷 2808

杂制 2809

皇帝冬至祀圆丘 正月上辛祈?孟夏雩祀及摄事 并附 2821

卷一百九 礼六十九 开元礼纂类四 吉礼一 2821

斋戒 2821

陈设 2822

省牲器 2826

銮驾出宫 2827

奠玉帛 2829

进熟 2833

銮驾还宫 2838

卷一百十 礼七十 开元礼纂类五 吉礼二 2846

皇帝季秋大享於明堂 摄事附 2846

陈设 2847

省牲器 2849

銮驾出宫 2849

奠玉帛 2849

进熟 2850

皇帝立春祀青帝於东郊 立夏祀赤帝於南郊、季夏土王日祀黄帝於南郊、立秋祀白帝於西郊、立冬祀黑帝於北郊及摄事并附 2852

斋戒 2852

陈设 2852

省牲器 2854

銮驾出宫 2854

奠玉帛 2854

进熟 2856

皇帝腊日?百神於南郊 摄事附 2858

斋戒 2858

陈设 2858

銮驾出宫 2860

奠玉帛 2860

进熟 2860

銮驾还宫 2864

卷一百十一 礼七十一 开礼元纂类六 吉礼三 2875

皇帝春分朝日於东郊 秋分夕月於西郊及摄事附 2875

斋戒 2875

陈设 2876

銮驾出宫 2877

奠玉帛 2877

进熟 2879

銮驾还宫 2882

立春後丑日祀风 2882

立夏後申日祀雨师 2885

立秋後辰日祀灵星 2885

立冬後亥日祀司中司命司人司禄 2885

卷一百十二 礼七十二 开元礼纂类七 吉礼四 2889

皇帝夏至祭方丘 后土同孟冬祭神州及摄事并附 2889

斋戒 2889

陈设 2889

省牲器 2892

銮驾出宫 2892

奠玉帛 2892

进熟 2894

銮驾还宫 2897

祭五岳四镇四海四渎 2897

卷一百十三 礼七十三 开元礼纂类八 吉礼五 2904

皇帝仲春仲秋上戊祭太社 摄事附 2904

斋戒 2904

陈设 2904

銮驾出宫 2907

奠玉帛 2907

进熟 2910

銮驾还宫 2915

季冬?太社 2915

卷一百十四 礼七十四 开元礼纂类九 吉礼六 2919

皇帝时享於太庙 凡一岁五享谓四孟月及腊宗庙三年一袷以孟冬五年一禘以孟夏及诸享摄事并附 2919

斋戒 2919

陈设 2920

省牲器 2922

銮驾出宫 2923

晨祼 2923

馈食 2927

祭七祀 2932

祫禘以功臣配享 2933

銮驾还宫 2935

卷一百十五 礼七十五 开元礼纂类十 吉礼七 2938

皇帝孟春吉亥享先农 摄事附 2938

斋戒 2938

陈设 2939

銮驾出宫 2940

馈享 2940

耕籍 2945

銮驾还宫 2946

劳酒 2946

皇后季春吉巳享先蚕 摄事附 2946

斋戒 2946

陈设 2947

车驾出宫 2949

馈享 2950

亲桑 2955

车驾还宫 2956

劳酒 2956

卷一百十六 礼七十六 开元礼纂类十一 吉礼八 2961

皇帝拜陵 2961

皇后拜陵 2964

太常卿行诸陵 2965

荐新於太庙 2966

荐新物 2967

有司享先代帝王 2967

季夏祭中溜於太庙 2972

孟冬祭司寒 纳冰开冰附 2973

兴庆宫祭五龙坛 2975

卷一百十七 礼七十七 开元礼纂类十二 吉礼九 2983

皇帝皇太子视学 2983

出宫 2984

视学 2984

车驾还宫 2986

皇太子释奠於孔宣父 国学释奠仲春仲秋释奠於齐太公庙并附 2986

斋戒 2986

陈设 2987

出宫 2990

馈享 2991

讲学 2997

还宫 2998

皇太子束修 国学束修附 2999

卷一百十八 礼七十八 开元礼纂类十三 吉礼十 3003

皇帝巡狩告圆丘 告社庙及归格礼并附 3003

斋戒 3003

陈设 3004

銮驾出宫 3005

銮驾还宫 3011

巡狩告圆丘有司摄事 告社庙附 3012

銮驾出宫 3015

皇帝巡狩 3015

燔柴告至 3016

望秩於山川 3018

銮驾还行宫 3018

肆觐东后 3022

考制度 3025

銮驾进发 3032

卷一百十九 礼七十九 开元礼纂类十四 吉礼十一 3032

皇帝封祀泰山 禅社首山附 3032

制度 3033

斋戒 3033

陈设 3034

省牲器 3038

銮驾上山 3039

荐玉币 3041

山下封祀坛 3042

进熟 3044

封玉册 封检附 3046

燔燎 3046

朝觐群臣 3048

銮驾还行宫 3048

考制度 3049

时旱祈太庙 3053

卷一百二十 礼八十 开元礼纂类十五 吉礼十二 3053

时旱祈岳镇以下於北郊 报祠同 3056

时旱祈太社 3056

时旱就祈岳镇海渎 3059

久雨萗祭国门 3061

诸州祈社稷 县祈附 3062

诸州祈诸神 县祈附 3064

诸州萗城门 县萗附 3066

诸州祭社稷 诸县祭社稷附 3071

卷一百二十一 礼八十一 开元礼纂类十六 吉礼十三 3071

诸州释奠於孔宣父 县释奠附 3077

州学生束修 县礼同 3080

诸里祭社稷 3081

陈设 3084

诸太子庙时享 3084

斋戒 3084

晨祼 3085

三品以上时享其庙 四品五品六品以下附 3086

馈食 3086

三品以上祫享其庙 禘享附 3091

王公以下拜扫 寒食附 3094

卜日 3104

卷一百二十二 礼八十二 开元礼纂类十七 嘉礼一 3104

皇帝加元服 3104

告宗庙 3105

告圆丘 方丘附 3105

临轩行事 3106

谒太庙 3109

见太后 3109

亲谒 3111

群臣上礼 3112

会群臣 3112

临轩命使 3113

皇帝纳后 3113

纳采 3115

问名 3117

纳吉 3120

纳徵 3121

告期 3122

册后 3123

告庙 3123

命使奉迎 3125

同牢 3128

朝皇太后 3130

皇后表谢 3130

群臣上礼 3132

皇后受群臣贺 3132

皇帝会群臣 3132

外命妇朝会 3132

皇后庙见 3133

车驾出宫 3134

皇帝皇后正至受皇太子朝贺 3146

卷一百二十三 礼八十三 开元礼纂类十八 嘉礼二 3146

皇帝皇后正至受皇太子妃朝贺 3149

皇帝正至受群臣朝贺 3150

会 3154

皇帝千秋节受群臣朝贺 并会 3158

皇后正至受群官朝贺 3159

皇后正至受外命妇朝贺 3160

会 3162

陈设 3172

卷一百二十四 礼八十四 开元礼纂类十九 嘉礼三 3172

皇帝於明堂读五时令 3172

銮驾出宫 3175

读令 3176

銮驾还宫 3179

皇帝於太极殿读五时令 3180

陈设 3183

皇帝养老於太学 3183

养老 3184

銮驾出宫 3184

銮驾还宫 3186

卷一百二十五 礼八十五 开元礼纂类二十 嘉礼四 3192

临轩命使 3193

临轩册命皇后 3193

皇后受册 3194

临轩册命 3198

皇后受群臣贺 3198

皇后表谢 3198

朝皇太后 3198

皇帝会群臣 3198

群臣上礼 3198

皇后会外命妇 3198

皇后庙见 3198

临轩册命皇太子 3198

谒太庙 3202

朝皇后 3202

皇后会命妇 3204

会群臣 3204

群臣上礼 3204

皇后受群臣贺 3204

宫臣上礼 3205

皇太子会群臣 3205

皇太子会宫臣 3205

临轩命使 3206

皇太子受册 3206

皇太子朝谒 3207

临轩册命诸王大臣 3208

宫臣上礼 3208

谒太庙 3208

皇帝会群臣 3208

群臣上礼 3208

皇后受群臣贺 3208

皇后会外命妇 3208

皇太子会群臣 3208

皇太子会宫臣 3208

朝堂册命诸臣 3211

遣使册授官爵 3212

册内命妇二品以上 3212

朔日受朝 3213

朝集使引见 奉辞附 3215

临轩命宾赞 3227

告太庙 3227

卷一百二十六 礼八十六 开元礼纂类二十一 嘉礼五 3227

皇太子加元服 3227

冠 3230

会宾赞 3235

朝谒 3236

皇太子谒太庙 3237

会群臣 3238

宫臣上礼 3239

皇太子会宫臣 3239

群臣上礼 3239

临轩命使 3247

皇太子纳妃 3247

卷一百二十七 礼八十七 开元礼纂类二十二 嘉礼六 3247

纳采 3249

纳吉 3250

问名 3250

纳徵 3251

册妃 3252

告庙 3252

告期 3252

临轩醮戒 3254

亲迎 3256

同牢 3258

妃朝见 3261

会群臣 3262

皇太子元正冬至受群臣贺 并会 3269

卷一百二十八 礼八十八 开元礼纂类二十三 嘉礼七 3269

受朝 3273

皇太子元正冬至受宫臣朝贺 3273

会 3275

皇太子与师傅保相见 3277

皇太子受朝集使参辞 3278

亲王冠 百官庶人附 3279

亲王纳妃 一品以下至庶人并附 3300

卷一百二十九 礼八十九 开元礼纂类二十四 嘉礼八 3300

纳采 3301

问名 3302

纳吉 3304

纳徵 3305

册妃 3306

请期 3306

亲迎 3308

同牢 3311

妃朝见 3313

婚会 3314

飨丈夫送者 3316

妇人礼会 3316

飨妇人送者 3317

册公主 3318

公主出降 3318

公主受册 3320

问名 3322

纳采 3322

请期 3323

纳徵 3323

纳吉 3323

同牢 3324

亲迎 3324

飨丈夫送者 3325

妇人礼会 3325

见舅姑 3325

盥馈舅姑 3325

婚会 3325

飨妇人送者 3326

卷一百三十 礼九十 开元礼纂类二十五 嘉礼九 3336

朝集使於尚书省礼见 并辞 3336

任官初上 诸州上佐附 3337

京兆府河南牧初上 诸州刺史都督附 3338

万年长安令初上 河南洛阳县令礼同诸县令附 3340

乡饮酒 正齿位附 3341

宣赦书 3346

群臣诣阙上表 3347

皇帝遣使诣蕃宣劳 3348

群臣奉参起居 3348

皇帝遣使诣诸州宣抚 3349

皇帝遣使诣诸州宣制劳会 3351

皇帝遣使诣诸州宣赦书 镇与州同 3353

诸州上表 3354

蕃主来朝以束帛迎劳 3367

卷一百三十一 礼九十一 开元礼纂类二十六 宾礼 3367

遣使戒蕃主见日 3368

蕃主奉见 奉辞礼同 3369

受蕃国使表及币 3371

皇帝宴蕃国主 3372

皇帝宴蕃国使 3375

纂严 3381

皇帝亲征类於上帝 宜社附 3381

卷一百三十二 礼九十二 开元礼纂类二十七 军礼一 3381

陈设 3382

斋戒 3382

荐玉帛 3383

銮驾出宫 3383

銮驾还宫 3384

进熟 3384

銮驾出宫 3385

陈设 3385

皇帝亲征告於太庙 3385

斋戒 3385

解严 3386

銮驾还宫 3386

晨祼 3386

馈食 3386

皇帝亲征祃於所征之地 3387

皇帝亲征及巡狩郊祭有司軷於国门 3390

皇帝亲征及巡狩告所过山川 3391

平荡寇贼宣露布 3392

遣使劳军将 3393

皇帝讲武 3394

皇帝田狩 3398

皇帝射於射宫 3406

卷一百三十三 礼九十三 开元礼纂类二十八 军礼二 3406

皇帝观射於射宫 3409

制遣大将出征有司宜於太社 3412

制遣大将出征有司告於太庙 齐太公庙附 3414

仲春祀马祖 3416

仲夏享先牧 仲秋祭马社、仲冬祭马步附 3418

合朔伐鼓 诸州合朔伐鼓附 3419

大傩 诸州县傩附 3420

卷一百三十四 礼九十四 开元礼纂类二十九 凶礼一 3429

赈抚诸州水旱虫灾 赈抚蕃国水旱附 3431

劳问诸王疾苦 问外祖父后父大臣都督刺史及蕃国主附 中宫问外祖父及诸王附东宫问外祖父及诸王附 其问师傅保宗戚上台贵臣同劳问诸王礼 3433

劳问外祖母疾苦 中宫问外祖母附 其问王妃宗戚妇女同 东宫问外祖母附 其问妃主妃母疾苦同 3434

五服制度 3435

缞冠 3436

义服 3436

斩缞三年 3436

正服 3436

加服 3436

总论制度 3437

絻 3437

绖带屦 3437

杖 3437

缞冠 3438

义服 3438

齐缞三年 3438

正服 3438

加服 3438

义服 3439

正服 3439

绖带屦 3439

杖 3439

齐缞杖周 3439

义服 3440

降服 3440

齐缞不杖周 3440

正服 3440

加服 3440

义服 3441

加服 3441

齐缞五月 3441

正服 3441

齐缞三月 3441

正服 3442

大功殇 长殇九月 中殇七月 3442

义服 3443

降服 3443

义服 3443

成人九月 3443

正服 3443

义服 3444

降服 3444

小功五月殇 3444

正服 3444

义服 3445

降服 3445

成人 3445

正服 3445

义服 3446

降服 3446

缌麻三月殇 3446

正服 3446

义服 3447

降服 3447

成人 3447

正服 3447

缞裳制度 3448

改葬缌 3448

卷一百三十五 礼九十五 开元礼纂类三十 凶礼二 3454

皇帝为外祖父母举哀 3455

讣奏 3455

为诸王妃主举哀 3457

为皇后父母举哀 3457

为蕃国主举哀 3458

为贵臣举哀 3458

为内命妇宗戚举哀 3458

皇帝临诸王妃主丧 3459

临丧 3459

除服 3462

临外祖父母丧 3462

除外祖父母丧服 3463

吊诸王妃主丧 3464

敕使吊 3464

除皇后父母丧服 3464

赗赙 3465

敕使吊外祖父母丧 3465

敕使策赠诸王 3466

策赠 3466

会丧 3466

制遣百僚会王公以下丧 3466

敕使致奠诸王妃主丧 3468

致奠 3468

敕使策赠外祖父母 3468

会葬 3468

遣百僚会王公以下葬 3468

敕使致奠外祖父母丧 3469

卷一百三十六 礼九十六 开元礼纂类三十一 凶礼三 3473

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为父母祖父母举哀 3474

中宫举哀 3474

为父母祖父母 3476

成服 3476

后奔父母祖父母丧 3477

奔丧 3477

后临外祖父母丧 3480

临丧 3480

后除父母祖父母丧服 3481

除服 3481

临内命妇丧 3481

吊诸王妃主丧及吊宗戚丧 3483

吊外祖父母丧 3483

遣使吊 3483

皇太子为诸王妃主举哀 3484

东宫举哀 3484

为外祖父母举哀 并成服除服妃父母附 3485

临诸王妃主丧 3487

临丧 3487

临外祖父母丧 3490

遣使致奠 3491

赙赠 3491

遣使吊 3491

卷一百三十七 礼九十七 开元礼纂类三十二 凶礼四 3495

闻父母祖父母丧 3496

东宫妃闻丧 3496

奔父母祖父母丧 3498

奔丧 3498

临外祖父母丧 3501

临丧 3501

除父母祖父母丧 除外祖父母丧附 3502

除丧 3502

临良娣以下丧 3502

初终 3506

三品以上丧上 四品以下至庶人附 3506

卷一百三十八 礼九十八 开元礼纂类三十三 凶礼五 3506

设床 3508

复 3508

沐浴 3509

奠 3509

袭 3510

赴阙 3511

含 3511

铭 3512

敕使吊 3512

奠 3513

陈小敛衣 3513

重 3513

奠 3514

敛发 3514

小敛 3514

奠 3515

陈大敛衣 3515

奠 3516

大敛 3516

成服 3517

庐次 3517

朝夕哭奠 3518

宾吊 3519

刺史遣使吊 3520

州县官长吊 3520

亲故哭 3520

殷奠 3521

亲故遣使致赙 3521

卜宅兆 3522

卜葬日 3524

启殡 3525

亲宾致奠 3526

赠谥 3526

将葬陈车位 3535

三品以上丧中 四品以下至庶人附 3535

卷一百三十九 礼九十九 开元礼纂类三十四 凶礼六 3535

进引 3536

陈器用 3536

引輴 3537

輴出升车 3538

祖奠 3538

輴在庭位 3538

器行序 3539

遣车 3539

遣奠 3539

宿止 3540

诸孝乘车 3540

诸孝从柩车序 3540

郭门亲宾归 3540

亲宾致赗 3541

行次奠 3541

宿处哭位 3541

到墓 3542

茔次 3542

墓中置器序 3543

入墓 3543

陈明器 3543

下柩哭序 3543

祭后土 3544

掩圹 3544

反哭 3545

虞祭 3546

卒哭祭 3548

小祥祭 3549

大祥祭 3551

禫祭 3552

祔庙 3553

三品以上丧下 四品以下至庶人附 3566

卷一百四十 礼一百 开元礼纂类三十五 凶礼七 3566

举柩 3567

开坟 3567

改葬 3567

卜宅 3567

启请 3567

敛 3568

升柩车 3568

奠 3568

进引 3569

设灵 3569

奠 3569

哭柩车位 3570

告迁 3570

宿止 3571

轜车发 3571

设遣奠 3571

虞祭 3572

到墓 3572

举哀 3573

王公以下居丧杂制 3573

奔丧 3574

三殇 3575

食饮节 3576

初丧聚主 3576

居常节 3577

哭节 3577

外丧 3578

不及期葬 3578

丧冠嫁娶 3579

追服 3579

讳名 3579

婚遇丧 3580

主诸丧 3580

乐禁 3580

居重问轻 3581

室次节 3581

乐典 凡七卷 3587

卷一百四十一 乐一 3587

乐序 3587

历代沿革上 3589

卷一百四十二 乐二 3607

历代沿革下 3607

卷一百四十三 乐三 3632

十二律 3632

五声八音名义 3635

五声十二律旋相为宫 3638

五声十二律相生法 3641

历代制造 3644

卷一百四十四 乐四 3669

权量 3669

八音 3671

乐悬 3684

卷一百四十五 乐五 3697

歌 3697

杂歌曲 3700

舞 3705

杂舞曲 3707

卷一百四十六 乐六 3716

清乐 3716

坐立部伎 3718

四方乐 3722

散乐 3727

前代杂乐 3730

卷一百四十七 乐七 3741

郊庙宫悬备舞议 3742

郊庙不奏乐庙诸室别舞议 3750

祭日不宜遍舞六代乐议 3753

舞佾议 3754

宗庙迎送神乐议 3755

散斋不废乐议 3756

临轩拜三公奏乐议 3757

三朝行礼乐失制议 3758

三朝上寿有乐议 3759

三朝不宜奏登歌议 3759

彻食宜有乐议 3760

巴渝舞杂武舞议 3761

皇后乐议 3762

东宫宴会奏金石轩悬及女乐等议 3762

国哀废乐议: 3764

遏密不设悬议 3764

皇帝幸东宫鼓吹作议 3764

大丧而弟嗣位未三年废乐议 3765

大丧在寇梓宫未返废乐议 3765

皇后崩服未终废乐议 3766

太后父丧废乐议 3766

皇后母丧废乐议 3767

太子所生丧废乐议 3768

大臣丧废乐议 3768

公主丧废乐议 3768

忌月不废乐议 3769

卷一百四十八 兵一 3779

兵序 3779

兵典 凡十五卷 3779

叙兵 3784

选择 附 3790

立军 3790

收众 3790

今制 附 3794

论将 3795

搜才 附 3798

卷一百四十九 兵二 3807

法制 3807

杂教令 附 3818

卷一百五十 兵三 3831

料敌制胜 3832

敌十五形帅十过 附 3842

察而後动 3844

验虚声知无实 3847

敌降审察 3848

卷一百五十一 兵四 3856

间谍 3858

行师先在量力不可穷兵 3863

临敌易将 3866

军政不一必改 3867

军无政令败 3869

推诚 3870

示信 3870

示义 3871

卷一百五十二 兵五 3880

抚士 3880

赏宴不均致败 3884

行赏安众 3884

明赏罚 3884

分赏取敌 3885

行赏招降 3885

示惠招降 3886

军师志坚必胜 3887

军将骄败 3888

敌屡胜骄不备可败 3889

军行自表异致败 3890

师行众悲恐则败 3891

声感人 附 3891

守则有余 3892

守拒法 附 3893

卷一百五十三 兵六 3908

示弱 3908

示怯 3910

示缓 3912

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3914

示形在彼而攻於此 3915

示无备设伏取之 3921

示强 3922

敌军攻城久不下师老击败之 3928

卷一百五十四 兵七 3937

佯败引退取之 3937

伪称败怠敌取之 3940

引退设伏取之 3940

声言退诱敌破之 3942

引退设伏潜兵袭其营 3944

设伏引敌斗袭其营 3945

示退乘懈掩袭 3945

敌退追奔 3947

纵敌退於归路设伏取之 3948

兵机务速 3950

掩袭 3955

甘言厚币乘懈袭之 3958

卷一百五十五 兵八 3967

避锐 3968

坚壁持久候隙破之 3969

坚壁挫锐 3970

不战挫锐 3973

敌饥以持久弊之 3973

因敌饥乘其弊而取之 3975

因敌三鼓气衰败之 3976

致敌力疲夹攻败之 3977

阵久疲致败 3978

出其不意 3979

击其不备 3985

攻其不整 3986

先设备而胜 3987

卷一百五十六 兵九 3998

以逸待劳 3998

师不袭远 4000

饵敌取胜 4001

军胜虏掠被追袭多败 4002

抽军 附 4003

卑辞怠敌取之 4004

称降及和因懈败之 4004

两军相对取背破之 4005

两军相对继遣军助即胜 4007

兵多力有余宜分军相继 4008

我寡敌众自远至乘疲败之 4008

挑战 4010

敌处高勿攻 4012

敌党急之则合缓之则离 4013

假托安众 4013

卷一百五十七 兵十 4022

行军下营审择其地 4022

乡导 4024

下营斥候并防捍及分布阵 附 4025

先据要地及水草 4038

识水泉隔山取水越山度险 附 4041

据仓廪 4043

卷一百五十八 兵十一 4048

攻其必救 先取根本同 4048

军师伐国若中路城大兵多须下方过 4052

必攻其易 4055

轻易致败 4057

乘敌乱而取之 4058

分敌势破之 4059

审敌势破之 附 4061

布阵大势分易败 4062

惜军势 4063

力少分军必败 4063

卷一百五十九 兵十二 4072

按地形知胜负 4075

自战其地则败 4079

据险隘 4080

塞险则胜否则败 4082

死地勿攻 4084

总论地形 附 4088

励士决战 4089

众寡势百相悬励士攻其帅 4093

乘卒初锐用之 4093

激怒其众 4094

卷一百六十 兵十三 4105

围敌勿周 4107

围师量无外救缓攻取之 4108

攻城战具 附 4109

绝粮道及辎重 4112

火攻 4116

火兵火兽火禽火盗火弩 附 4118

乘风取胜 4119

水攻 4120

水平及水战具 附 4122

敌半涉水击必胜 4124

军行渡水 附 4125

御敌水军绝下流败之 4126

因机设权 4136

卷一百六十一 兵十四 4136

多方误之 4150

先攻其心 4155

夺敌心计 4156

卷一百六十二 兵十五 4166

敌无固志可取之 4166

归师勿遏 4168

大阵动则乱因乘之而败 4170

先设伏乘势逐敌败之 4171

乘胜 4172

乘势先声後实 4174

因敌惧遂取之 4175

推人事破灾异 4176

散众 4176

风云气候杂占 4177

卷一百六十三 刑法一 4189

刑法序 4189

刑法典 凡八卷 4189

刑制上 4190

卷一百六十四 刑法二 4216

刑制中 4216

卷一百六十五 刑法三 4243

刑制下 4243

卷一百六十六 刑法四 4284

杂议上 4284

卷一百六十七 刑法五 4312

杂议下 4312

卷一百六十八 刑法六 4332

肉刑议 4332

详谳 4342

决断 4346

考讯 附 4348

卷一百六十九 刑法七 4366

守正 4366

赦宥 4384

禁屠杀赎生 附 4387

卷一百七十 刑法八 4407

宽恕 4407

囚系 4414

舞紊 4415

峻酷 4417

开元格 4430

州郡典 凡十四卷 4450

卷一百七十一 州郡一 4450

州郡序 4450

序目上 4455

卷一百七十二 州郡二 4478

序目下 4478

卷一百七十三 州郡三 4503

古雍州上 今置郡府二十四 4503

京兆府 雍州 4508

华阴郡 华州 4512

冯翊郡 同州 4513

扶风郡 岐州 4515

汧阳郡 陇州 4516

新平郡 邠州 4517

安定郡 泾州 4518

彭原郡 宁州 4519

安化郡 庆州 4520

平凉郡 原州 4521

灵武郡 灵州 4522

五原郡 盐州 4523

宁朔郡 宥州 4523

洛交郡 ?州 4524

中部郡 坊州 4525

延安郡 延州 4526

咸宁郡 丹州 4527

上郡 绥州 4527

银川郡 银州 4528

新秦郡 麟州 4529

朔方郡 夏州 4530

九原郡 丰州 4531

榆林郡 胜州 4531

安北府 4532

卷一百七十四 州郡四 4543

古雍州下 今置郡府十八 4543

天水郡 秦州 4544

陇西郡 渭州 4546

金城郡 兰州 4546

会宁郡 会州 4547

安乡郡 河州 4548

临洮郡 洮州 4549

和政郡 岷州 4549

宁塞郡 廓州 4550

西平郡 鄯州 4551

武威郡 凉州 4552

张掖郡 甘州 4553

酒泉郡 肃州 4554

晋昌郡 瓜州 4555

炖煌郡 沙州 4556

伊吾郡 伊州 4557

交河郡 西州 4557

北庭府 庭州 4558

安西府 4559

风俗 4560

卷一百七十五 州郡五 4572

古梁州上 今置郡府二十六 4572

汉中郡 梁州 4576

洋川郡 洋州 4578

上洛郡 商州 4579

安康郡 金州 4580

房陵郡 房州 4581

通川郡 通州 4582

潾山郡 渠州 4583

南平郡 渝州 4583

涪陵郡 涪州 4584

南川郡 南州 4585

泸川郡 泸州 4585

清化郡 巴州 4586

始宁郡 壁州 4587

咸安郡 蓬州 4588

符阳郡 集州 4589

巴川郡 合州 4590

南宾郡 忠州 4591

南浦郡 万州 4591

阆中郡 阆州 4592

南充郡 果州 4593

安岳郡 普州 4594

盛山郡 开州 4595

云安郡 夔州 4595

犍为郡 嘉州 4596

阳安郡 简州 4597

仁寿郡 陵州 4598

卷一百七十六 州郡六 4608

古梁州下 今置郡府三十七 4608

和义郡 荣州 4611

通义郡 眉州 4611

资阳郡 资州 4612

南溪郡 戎州 4613

河池郡 凤州 4614

同谷郡 成州 4615

武都郡 武州 4615

顺政郡 兴州 4616

同昌郡 扶州 4617

怀道郡 宕州 4617

阴平郡 文州 4618

交川郡 松州 4619

江油郡 龙州 4619

益昌郡 利州 4620

合川郡 叠州 4620

普安郡 剑州 4621

巴西郡 绵州 4622

梓潼郡 梓州 4623

遂宁郡 遂州 4624

蜀郡 益州 4625

濛阳郡 彭州 4627

德阳郡 汉州 4627

唐安郡 蜀州 4628

临邛郡 邛州 4629

通化郡 茂州 4630

卢山郡 雅州 4630

临翼郡 翼州 4631

江源郡 当州 4632

静川郡 静州 4633

归诚郡 悉州 4633

恭化郡 恭州 4634

蓬山郡 柘州 4634

云山郡 奉州 4635

维川郡 维州 4635

越嶲郡 嶲州 4636

洪源郡 黎州 4637

云南郡 姚州 4637

风俗 4638

古荆河州 今置郡府十八 4648

卷一百七十七 州郡七 4648

河南府 洛州 4651

陕郡 陕州 4657

弘农郡 虢州 4659

临汝郡 汝州 4660

荥阳郡 郑州 4661

陈留郡 汴州 4662

睢阳郡 宋州 4664

谯郡 亳州 4665

济阴郡 曹州 4666

颍川郡 许州 4667

淮阳郡 陈州 4668

汝阴郡 颍州 4669

汝南郡 荆河州 4670

淮安郡 唐州 4672

南阳郡 邓州 4673

武当郡 均州 4674

襄阳郡 襄州 4675

汉东郡 随州 4677

风俗 4678

古冀州上 今置郡府二十二 4689

卷一百七十八 州郡八 4689

河内郡 怀州 4693

汲郡 卫州 4694

邺郡 相州 4696

广平郡 洺州 4697

钜鹿郡 邢州 4699

信都郡 冀州 4700

赵郡 赵州 4701

常山郡 镇州 4703

博陵郡 定州 4704

河间郡 瀛州 4705

文安郡 莫州 4706

饶阳郡 深州 4707

上谷郡 易州 4708

范阳郡 幽州 4709

归化郡 4711

顺义郡 顺州 4711

妫川郡 妫州 4712

归德郡 燕州 4712

渔阳郡 蓟州 4713

密云郡 檀州 4714

柳城郡 营州 4715

北平郡 平州 4715

古冀州下 今置郡府十九 4724

卷一百七十九 州郡九 4724

河东郡 蒲州 4725

绛郡 绛州 4727

平阳郡 晋州 4729

高平郡 泽州 4730

上党郡 潞州 4731

乐平郡 仪州 4732

阳城郡 沁州 4733

文城郡 慈州 4734

大宁郡 隰州 4734

西河郡 汾州 4735

太原府 并州 4736

昌化郡 石州 4739

雁门郡 代州 4740

楼烦郡 岚州 4740

定襄郡 忻州 4741

安边郡 蔚州 4742

马邑郡 朔州 4743

单于府 4744

云中郡 云州 4744

风俗 4745

古兖州 今置郡府十 4753

卷一百八十 州郡十 4753

灵昌郡 滑州 4756

濮阳郡 濮州 4757

济阳郡 济州 4758

魏郡 魏州 4760

博平郡 博州 476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