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医临床实习手册
中医临床实习手册

中医临床实习手册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2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成都军区军医学校编写
  • 出 版 社:成都军区军医学校
  • 出版年份:1979
  • ISBN:
  • 页数:860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精神养生下一篇:中国推拿
《中医临床实习手册》目录

上篇 中医基础理论 1

第一章 阴阳五行 1

一、阴阳学说 1

二、五行学说 3

第二章 脏腑学说 4

一、脏腑 4

二、脏腑关系 7

(一)脏与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7

(二)脏与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9

(三)腑与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9

第三章 气、血、精、津液 10

一、气 10

二、血 12

三、精 12

四、津液 13

五、气、血、精、津液相互关系 14

六、气、血、精、津液与脏腑的关系 14

第四章 诊法 16

一、问诊 16

二、望诊 27

三、闻诊 38

四、切诊 40

第五章 辨证 44

一、八纲辨证 44

二、病因辨证 54

(一)六淫辨证 54

(二)七情辨证 62

(三)饮食、劳倦辨证 63

(四)痰饮辨证 64

附:病机十九条 66

三、气血津液辨证 66

(一)气病辨证 67

(二)血病辨证 68

(三)津液病辨证 70

四、脏腑辨证 71

(一)心病证治 72

(二)肝病证治 75

(三)脾病证治 78

(四)肺病证治 81

(五)肾病证治 84

(六)腑病证治 87

(七)脏腑兼病证治 90

五、六经辨证 93

六、卫气营血辨证 97

七、三焦辨证 104

第六章 治法 107

一、治疗原则 107

(一)整体观念 107

(二)抓主要矛盾 107

(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07

二、常用治法 111

(一)解表法 111

(二)清热泻火法 112

(三)温里回阳法 113

(四)泻下法 114

(五)和解法 115

(六)表里双解法 116

(七)祛湿法 117

(八)祛风法 118

(九)平熄内风法 118

(十)润燥法 119

(十一)祛痰法 120

(十二)消导化浊法 121

(十三)理气法 121

(十四)理血法 122

(十五)补益法 123

(十六)固涩法 124

(十七)安神法 125

(十八)开窍通关法 126

(十九)驱虫法 127

(二十)涌吐法 127

(二十一)祛暑法 128

(二十二)治痈疡法 128

1.内治法 128

2.外治法 129

中篇 常见病证证治 132

第一章 常见证证治 132

一、感冒 132

二、咳嗽 134

三、哮喘 139

四、肺胀 142

五、肺痨 145

六、肺痈 147

七、心悸 149

八、心痛 152

九、失眠 154

十、痫证 156

十一、呕吐 158

十二、胃脘痛 161

十三、腹痛 164

十四、痢疾 167

十五、泄泻 169

十六、便秘 172

十七、黄疸 174

十八、胁痛 177

十九、臌胀 179

二十、眩晕 181

二十一、淋证 183

二十二、癃闭 185

二十三、遗精 188

二十四、阳痿 190

二十五、头痛 192

二十六、腰痛 196

二十七、痹证 198

二十八、血证 200

(一)鼻衄 201

(二)咳血 202

(三)吐血 203

(四)便血 204

(五)尿血 205

二十九、紫癜 206

三十、水肿 208

三十一、消渴 210

第二章 内科常见病证治 212

一、支气管炎 212

二、支气管哮喘 214

三、风湿性心脏病 216

四、充血性心力衰竭 217

五、肺结核 218

六、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 219

七、高血压病 220

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23

九、肺源性心脏病 225

十、肺炎 226

十一、胃、十二指肠溃疡病 228

十二、慢性胃炎 229

十三、慢性肠炎 230

十四、肝硬化 231

十五、传染性肝炎 233

十六、肾小球性肾炎 235

十七、肾盂肾炎 238

十八、贫血 239

十九、白血病 240

二十、血小板减少性紫殿 241

二十一、糖尿病 242

二十二、神经官能症 243

二十三、急性胃肠炎 245

二十四、细菌性痢疾 246

二十五、渗出性胸膜炎 249

二十六、钩端螺旋体病 250

第三章 外科常见病证治 252

一、疖痈 252

二、急性乳腺炎 254

三、急性胰腺炎 255

四、胆石症、胆囊炎 256

五、急性阑尾炎 258

六、急性肠梗阻 259

七、胆道蛔虫 260

八、泌尿系结石 261

九、前列腺炎 263

十、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264

十一、湿疹 265

十二、荨麻疹 267

十三、带状泡疹 269

十四、鼻炎 270

十五、咽喉炎 271

十六、扁桃体炎 273

十七、急性结合膜炎 274

十八、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 275

第四章 妇科常见病证治 276

一、月经不调 276

二、痛经 280

三、闭经 281

四、崩漏 282

五、月经前后诸证 284

六、带下病 285

七、阴痒 286

八、盆腔炎 287

九、子宫脱垂 288

十、不孕证 289

十一、妊娠恶阻 290

十二、妊娠高血压 291

十三、妊娠水肿 292

十四、先兆子痫 293

十五、产后发热 294

十六、产后恶露不绝 295

十七、产后缺乳 296

十八、乳汁自流 297

第五章 儿科常见病证治 298

一、上呼吸道感染 298

二、麻疹 300

三、小儿惊风 304

四、水痘 306

五、猩红热 307

六、流行性腮腺炎 308

七、百日咳 309

八、小儿肠虫症 310

九、小儿口腔炎 311

十、小儿消化不良 313

十一、小儿积滞 314

十二、小儿疳症 315

下篇 中草药、方剂、成药 316

第一章 常用中草药 316

概述 316

(一)四气五味作用归纳 316

四气 316

五味 316

(二)升降浮沉 317

(三)归经 317

一、解表药 318

(一)辛温解表药 318

(二)辛凉解表药 322

二、泻下药 326

(一)攻下药 326

(二)润下药 328

三、清热药 329

(一)清热泻火药 330

(二)清肝明目药 334

(三)清热凉血药 336

(四)清热解毒药 339

(五)清热燥湿药 349

(六)清虚热药 352

四、芳香化湿药 353

五、利尿逐水药 356

(一)利尿药 356

(二)逐水药 366

六、祛风湿药 368

七、温里药 374

八、芳香开窍药 378

九、安神药 380

十、平肝熄风药 385

十一、理气药 389

十二、理血药 395

(一)活血祛淤药 395

(二)止血药 405

十三、消导药 411

十四、化痰止咳药 414

(一)温化寒痰药 414

(二)清化热痰药 417

(三)止咳平喘药 422

十五、补益药 425

(一)补气药 425

(二)养血药 429

(三)助阳药 432

(四)滋阴药 438

十六、收敛药 442

十七、驱虫药 449

十八、外用药 452

十九、治肿瘤药 459

附一:常见症状用药简介 471

附二:辨病用药简介 485

附三:脏腑用药简表 494

附四:中药配伍禁忌及药物代用参考 499

第二章 常用方剂 503

一、解表剂 503

二、催吐剂 513

三、攻下剂 514

四、和解剂 523

五、表里双解剂 528

六、清热剂 532

七、祛暑剂 550

八、治风剂 552

九、芳香开窍剂 565

十、祛寒剂 569

十一、祛湿剂 581

十二、润燥剂 589

十三、理气剂 603

十四、理血剂 615

十五、补益剂 632

十六、消导剂 660

十七、祛痰剂 666

十八、安神剂 675

十九、固涩剂 679

二十、驱虫剂 687

二十一、治痈疡剂 692

第三章 常用中成药分类 710

一、内科 710

(一)外感、咳喘 710

(二)瘟疫、暑湿 720

(三)燥火、血热 725

(四)风痰、痹证 732

(五)胃肠、里寒 738

(六)气滞、虫积 743

(七)诸虚内伤 750

二、外科 761

(一)外伤、劳损 761

(二)疮疡、肿瘤 764

三、妇产科 770

(一)调经 770

(二)止带 777

(三)胎产 778

四、儿科 780

(一)发热、惊痫 780

(二)外感、咳喘 784

(三)脾胃、虫积 787

(四)胎毒、痘疹 791

五、皮肤科 792

六、五官科 796

七、其他 803

附录: 806

一、中草药中毒的急救 806

二、中医病历的书写 815

三、常用中草药索引 82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