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国推拿
中国推拿

中国推拿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金义成,彭坚编著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535708676
  • 页数:476 页
图书介绍:
《中国推拿》目录
标签:推拿 编著

第一章 先秦时期 1

第一节 殷墟甲骨卜辞中的按摩术 1

历史篇 1

一、表示按摩的甲骨文字 2

二、殷代的宫廷按摩师 2

三、按摩在早期医疗技术史上的地位 2

第二节 马王堆帛简医书中的按摩疗法 3

一、初创阶段的药摩与膏摩 3

二、形式多样的按摩工具 4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导引、吐纳与按摩 5

第四节 先秦古籍中有关按摩的记载 6

第二章 秦汉时期 7

第一节 《汉书》与《史记》中的按摩 7

一、按摩疗法的渊源 8

第二节 《黄帝内经》对按摩疗法的理论总结 8

二、按摩的治疗作用 9

三、按摩与针灸的协同配合 9

四、按摩与切诊 9

五、按摩工具和按摩人才的选择培养 10

第三节 武威汉筒《治百病方》中的膏摩方 10

第四节 《金匮要略》中的摩散与自缢救治法 11

第五节 华佗与五禽戏 11

第三章 晋唐时期 12

第一节 《肘后方》中的急症按摩 12

一、指针疗法 12

二、捏脊疗法 12

第二节 《千金方》中的保健按摩与印度按摩术 13

五、药摩方 13

四、下欱脱位整复手法 13

三、颠簸疗法 13

一、老年保健按摩 14

二、小儿保健按摩 14

三、印度按摩术与老子按摩法 14

第三节 《外台秘要》中晋唐医家的按摩经验 15

一、盐摩与汤摩治难产 15

二、捏脊加拨罐治痨瘵 16

三、抓腹治真心痛 16

四、苍梧道士陈元膏韵来历及效验 16

第五节 《苏沈良方》载掐法疗脐风 16

第四节 《养性延命录》中的摄生功法 17

第五节 《诸病源候论》中的补养宣导之术与摩腹法 17

第六节 《刘涓子鬼遗方》中的外科膏摩方 18

二、关节脱位的椅背复位法与手牵足蹬法 19

第七节 《理伤续断方》中的正骨按摩 19

一、闭合性骨折的四大整复手法 19

第八节 唐代太医署的按摩教育 20

第四章 宋元时期 21

第一节 集膏摩之大成的《太平圣惠方》 21

一、摩顶膏 21

二、摩腰膏 22

第二节 《圣济总录》对按摩疗法的理论贡献 22

第三节 金元四大家对按摩疗法的运用 24

第四节 庞安时以按摩治难产 24

第六节 《世医得效方》科整骨手法的巨大贡献 25

三、脊椎骨折的悬吊复位法 26

二、髋关节脱位的倒吊复位法 26

一、肩关节脱位的坐凳架梯法 26

第七节 《医说》《续医说》中的按摩轶事 27

一、搓滚竹管治筋缩 27

二、药汤浴摩愈腹胀 28

第八节 唐宋诗文中的保健按摩 28

第五章 明清时期 29

第一节 小儿推拿 30

一、徐用宜和《袖珍小儿方》 30

二、《针灸大成·按摩经》 31

三、龚廷贤和《小儿推拿全书》 32

四、周岳甫和《小儿推拿秘诀》 32

五、熊应雄和《小儿推拿广意》 33

六、夏鼎和《幼科铁镜》 34

七、骆潜庵和《幼科推拿秘书》 35

八、夏云集和《保赤推拿法》 36

九、徐崇礼和《推拿三字经》 36

十、张振鋆和《厘正按摩要术》 36

十一、唐元瑞和《推拿指南》 38

第二节 正骨推拿 39

第三节 点穴推拿 41

第四节 一指禅推拿 42

第五节 跟科推拿 43

第六节 外科推拿 43

第七节 吴尚先与药摩新疗法 44

第八节 内功推拿 47

第九节 保健推拿 47

第十节 其他 50

第一节 推拿著作 51

第六章 民国时期 51

第二节 推拿流派 52

第七章 新中国时期 53

第一节 推拿著作的出版和情报资料的编纂 53

一、推拿古医籍的整理和出版 53

二、推拿新著和译作 53

三、推拿文献索引的编纂及其他 55

第二节 推拿实践的进步 55

一、推拿医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55

二、推拿临床的经验总结 56

第三节 推拿新支的涌现 57

一、耳穴推拿 57

三、保健球按摩 58

二、足穴推拿 58

四、胸穴推拿 59

五、运动推拿 59

六、康复推拿 60

七、腹诊推拿 60

八、运气推拿 60

九、推拿麻醉 60

第四节 推拿教学与科研的发展 61

基础篇 64

第一章 基本知识 64

第一节 推拿疗法的定义 64

第二节 推拿疗法的门类 64

第三节 推拿疗法的特点 65

第四节 推拿疗法的应用范围 65

第六节 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 66

第五节 应用推拿疗法的一般注意事项 66

第二章 基础理论 68

第一节 阴阳五行 68

第二节 脏象学说 69

第三节 四诊八纲 74

第四节 治则治法 77

第三章 现代研究 81

第一节 推拿疗法的物理基础 81

第二节 推拿镇痛的作用原理 82

第三节 推拿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83

第四节 推拿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83

第五节 推拿对血液成分的影响 84

第六节 推拿对皮肤和运动器官的作用 84

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形成 89

经穴篇 89

第一章 经络 89

第二节 经络的分类和内容 90

第三节 经络的作用 91

第四节 十四经脉 92

一、十四经分布循行的一般规律 92

二、十四经循行部位、属络及主要病证 93

第五节 十二经筋 101

一、十二经筋的意义 101

二、十二经筋分布和病证 101

第六节 十二皮部 106

第二章 穴位 108

第一节 概论 108

百会 110

口 头面颈项部 110

第二节 经穴奇穴 110

前顶门 111

囟门 111

膈俞 111

天庭 112

头维 112

眉心 112

太阳 113

阳白 113

鱼腰 113

承泣 114

瞳于髎 114

睛明 114

丝竹孔 114

攒竹 114

四白 115

推头 115

迎香 115

牙关 115

地仓 116

人中 116

承浆 116

耳门 117

听会 117

翳风 117

脑空 117

人迎 117

肩髃 118

风池 118

风府 118

[附]头面颈项部备用穴表 118

肩髎 120

肩贞 120

口 上肢部 120

极泉 121

曲池 121

靠山 121

虎口 122

外劳宫 122

外间使 122

外关 122

阳池 123

精宁 123

上马 124

后溪 125

列缺 125

阳穴 125

小梅 125

拨门 126

少商 127

洪池 127

内关 128

内劳宫 128

少海 128

阴穴 129

[附]上肢部备用穴表 129

膻中 131

天突 131

口 胸腹部 131

璇玑 131

缺盆 132

乳根 132

鸠尾 133

中脘 133

建里 134

期门 134

章门 134

脐中 134

天枢 135

气海 135

口 腰背部 136

大椎 136

中极 136

[附]胸腹部备用穴表 136

关元 136

肩井 139

风门 139

肺俞 140

曲垣 140

天宗 141

心俞 141

譩譆 141

胆俞 142

中枢 142

肝俞 142

筋缩 142

脊中 143

脾俞 143

胃俞 143

命门 143

肾俞 144

腰眼 144

腰俞 145

秩边 145

龟尾 145

居髎 146

口 下肢部 146

[附]腰背部备用穴表 148

夹脊 148

八髎 148

环跳 148

承扶 148

殷门 148

风市 149

伏兔 149

梁丘 149

鬼眼 149

足三里 150

前承山 150

丰隆 151

解*溪 151

内庭 151

委中 152

丘墟 152

阳陵泉 152

悬钟 152

承山 153

昆仑 153

仆参 154

足膀胱 154

百虫 155

地机 155

三阴交 155

公孙 156

太冲 156

大敦 156

涌泉 157

[附]下肢部备用穴表 157

太溪 157

照海 157

筑宾 157

第三章 特定穴位 161

口 头面颈项部 161

天门 161

天心 162

坎宫 162

泪堂 163

山根 163

年寿 163

[附]其他 164

桥弓 164

高骨 164

天柱骨 164

口 上肢部 165

脾经 165

胃经 167

大指 167

肝经 168

胆穴 168

食指 168

气关 168

心经 169

中指 169

三焦 170

肺经 170

黄蜂 170

肾经 171

手命门 171

膀胱 172

五经 172

五经纹 172

四横纹 172

小横纹 173

大肠 173

小肠 174

肾顶 174

掌小横纹 175

内八卦 175

肾纹 175

手天门 176

小天心 176

大横纹 177

赤筋 177

青筋 177

总筋 178

白筋 178

黑筋 179

交骨 179

三关 179

天河水 180

六腑 180

十王 181

皮罢 182

母腮 182

老龙 182

止泻 182

端正 182

五指节 183

二扇门 183

威灵 184

甘载 184

外八卦 184

手背 185

一窝风 185

螺蛳骨 185

[附]其他 186

斛肘 186

口胸腹部 187

乳劳 187

胁 187

腹 187

丹田 188

肚角 188

肾囊 189

口 腰背部 189

七节骨 189

[附]其他 190

大脚趾 190

口 下肢部 190

[附]其他 190

脊柱 190

手技篇 192

第一章 手法的命名和分类 192

第一节 命名 192

第二节 分类 192

第二章 手法练习方法 194

第一节 手法要求 194

第二节 练习方法 195

第三章 推拿手法 198

口 按法类 198

按法 198

掐法 200

揉法 200

捺法 200

拨法 201

口 摩法类 202

摩法 202

挪法 203

搓法 203

捻法 203

擦法 204

梳法 204

摸法 205

口 推法类 205

一指禅推法 205

推法 206

刮法 208

抹法 208

口 拿法类 209

拿法 209

捏法 209

扯法 210

拧法 210

挤法 210

撮法 210

扼法 211

捋法 211

口 ?法类 211

攘法 211

滚法 211

抖法 212

振法 212

口 振法类 212

口 击法类 213

点法 213

叩法 213

弹法 213

笃击法 213

击法 214

棒击法 215

口 运法类 216

摇法 216

扳法 218

屈法 220

伸法 220

弹响指*320+++指间关节扭挫伤 221

措法 222

提法 222

口 踩法类 223

踩法 223

蹂法 223

踩跃法 223

颤压法 223

推赶法 223

口 复合类 223

推摩法 223

按揉法 223

第四章 推拿操作法 224

顶揉法 224

搓揉法 224

屈伸法 224

捏揉法 224

第二节 各部名称和标志 226

第三节 各部操作法 228

第五章 复式操作法 232

二龙戏珠 232

苍龙摆尾 233

龙入虎口 233

双龙摆尾 233

乌龙摆尾 233

凤凰展翅 234

第一节 推拿操作的要求 234

凤凰单展翅 234

双凤展翅 234

老虎吞食 234

凤凰敢翅 235

赤凤摇头 235

丹风摇篮尾 235

孤雁游飞 236

打马过河 236

猿猴摘果 236

引水上天河 237

水底捞月 237

大推天河水 238

飞泾走气 238

飞经走气 238

?肘走气 238

黄蜂入洞 238

黄蜂出洞 239

天门入虎口 239

运水入土 240

按弦搓摩 240

运土入水 241

揉耳摇头 241

开璇玑 241

揉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 241

总收法 241

药摩篇 244

百病通用方 244

伤科方 246

外科方 246

痈疽疮肿 246

诸癣 247

白搬风 248

风搔隐疹 248

疥疮 248

皮肤皱裂 249

头屑脱发 249

眼科方 250

[附]治耳聋齿痛方 250

内科方 251

伤寒时气 251

脚气风毒 252

痹症 254

腰疼 257

头痛头眩 258

中风口大吃大喝 259

大便不通 259

妇产科方 259

儿科方 260

客忤 260

发热惊痫 260

疮疡 261

鼻塞 261

中风口 261

功法篇 262

第一章 概述 262

第一节 推拿与练功的关系 262

第二节 手型和步型 263

第三节 基本要领 264

第四节 一般要求 267

韦驮献杵第一势 268

第二章 易筋经 268

韦驮献杵第二势 269

韦驮献杵第三势 269

摘星换斗势 269

倒拽九牛尾势 270

出爪亮翅势 270

九鬼拔马刀势 271

三盘落地势 271

饿虎扑食势 272

青龙探爪势 272

打躬势 273

掉尾势 273

第三章 少林内功 274

前推八匹马 276

倒拉九头牛 276

凤凰展翅 276

顺水推舟 277

举手托天 277

风摆荷叶 277

怀中抱月 278

海底捞月 278

丹风朝阳 279

仙人指路 279

乌龙钻洞 279

卧虎扑食 279

两手托天 280

运掌合瓦 280

平手托塔 280

力劈华山 281

顶天抢地 281

三起三落 281

推把上桥 281

双龙搅水 282

双虎夺食 282

箭腿压法 282

八走势 283

第四章 功能锻炼 284

一、头面颈项功 284

扬眉皱额 284

运动双目 284

囫囵吞枣 285

吐弄三寸 285

蹶唇瘪嘴 285

活动下颌 285

鼓动面颊 285

伸头缩颈 286

屈伸颈项 286

颈项侧屈 286

旋转颈项 286

[附一]头面颈项功有关肌肉、神经支配表 286

[附二]颈项部关节活动功能范圃 286

二、肩肘腕指功 286

双手前举 286

左右侧举 286

双手背伸 286

甩手摸肩 286

旋动前臂 287

屈伸肘骱 287

握手摇腕 287

甩手活腕 287

后摸肩 287

外展旋肩 287

轮转上肢 287

双手抓空 288

搓转圆球 288

[附一]肩肘腕指功有关肌肉、神经支配表 288

[附二]肩肘腕关节活动功能范围 288

收撮谷道 291

鲤鱼打挺 291

背伸挺腰 291

弯腰前屈 291

扩胸夹肩 291

侧身展肋 291

含胸收肩 291

三、胸腹腰背功 291

叉腰踢腿 292

四、髋膝踝趾功 292

[附二]腰部关节活动功能范围 292

仰卧起坐 292

[附一]胸腹腰背功有关肌肉、神经支配表 292

叉腰后伸 293

左右摆腿 293

抬腿旋转 293

立地划圈 293

旋转足踝 294

[附二]髋膝踝关节功能活动范围 294

[附一]髋膝踝趾功有关肌肉、神经支配表 294

活动足趾 294

足搓圆木 294

内外翻踝 294

屈伸双足 294

摇动双膝 294

起立下蹲 294

治疗篇 306

第一章 伤科病症 306

失颈 307

颈椎综合征 309

前斜角肌综合征 312

漏肩风 313

[附一]腕管综合征 318

[附二]挠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 318

腕部伤筋 318

腱鞘囊肿 319

股内收肌损伤 321

慢性损伤性滑膜炎 322

侧副韧带损伤 322

半月板损伤 323

腓肠肌损伤 324

脂肪垫劳损 324

[附]腓肠肌痉挛 324

踝关节扭伤 325

背部伤筋 325

腰椎间盘突出 326

[附]坐骨神经痛 326

跟癌症 330

急性腰扭伤 331

腰部软组织劳损 333

下倾关节脱位 334

[附]颓下颌关节紊乱 334

肩关节脱位 336

肘关节脱位 336

耻骨联合分离 337

骶髂关节损伤 338

[附]骶髂关节错位复位法 338

第二章 外科病症 339

流火 339

瘭疬 340

流注 340

痈 340

老汉扳缯 340

乳痈 341

发际疮 342

脱疽 342

冻疮 343

眼丹 343

迎风流泪 344

齆鼻 344

火眼 344

乳蛾 345

喉喑 345

梅核气 346

牙痛 347

[附]《一指定禅》、《推拿指南》关于外科病症论治辑录 347

第三章 内科病症 351

高血压病 351

偏瘫 352

头痛 354

面神经炎 355

失眠 357

眩晕 358

虚劳 359

心绞痛 359

耳鸣 359

哮喘 360

肺气肿 361

胆绞痛 362

呃逆 363

反胃 364

胃痛 365

胃下垂 366

胃肠神经症 367

泄泻 367

便秘 369

糖尿病 370

?团 370

阳痿 372

痹症 372

遗精 372

厥证 374

中暑 376

痧证 376

第四章 儿科病症 377

发热 377

咳嗽 378

百日咳 379

哮喘 379

痄膊 379

支气管肺炎 379

麻疹 380

小儿麻痹症 380

流行性乙型脑炎 381

痢疾 381

暇痛 382

便秘 383

蛔虫团肠梗阻 383

暑热症 384

惊风 385

呕吐 385

泄泻 385

疳积 388

佝偻病 389

鹅口疮 390

夜啼 390

遗尿 391

瘸闭 392

脱肛 392

产伤麻痹 393

小儿肌性斜颈 393

小儿挠骨头半脱位 394

髋关节滑囊炎 395

臀肌挛缩 395

斜视 396

近视 396

眼险下垂 396

月经不调 397

闭经 397

第五章 妇科病症 397

功能性子宫出血 398

子宫内膜异位症 398

经前紧张症 398

痛经 398

经行浮肿 399

经行身瘸 399

经行乳胀 399

经行头痛 399

妊娠呕吐 400

妊娠咳嗽 400

经行泄泻*400+++带下 400

子烦 401

妊娠高血压 401

妊娠腹痛 402

妊娠腰痛 402

妊娠瘸证 402

妊娠失音 403

妊娠小便不通 403

胎位异常 403

妊娠下肢抽筋 403

过期妊娠 404

产后乳汁不行 404

产后大便难 405

术后腹胀 405

子宫脱垂 406

盆腔炎 406

阴吹 406

不孕症 406

雀斑 407

老年经水复行 407

面部皱纹 407

更年期综合征 407

消瘦 408

乳房健美 408

肥胖 408

保健篇 409

第一章 保健推拿部位 409

?头 410

击头 410

口 头面颈项部 410

拧眉心 411

按本阳 411

抹前额 411

熨目 412

按攒竹 412

揉阳白 413

按目四毗 413

对修常居 413

揉四白 413

刮眼眶 414

旋耳 414

摩目 414

按压耳穴 415

营治城廓 415

按捏鼻梁 416

按迎香 416

按撩耳窍 416

俯按山源 417

按揉禾髎 417

擦鼻 417

捻鼻 417

叩齿 418

揉颊车 418

搅舌 418

嗽口刷牙 418

按揉颈项 419

摩颈项 419

拿颈项 419

按揉风池 419

击探天鼓 419

按揉肩髃 420

捏上肢 420

摩上肢 420

按揉臂臑 420

击上肢 420

按曲池 420

口 上肢部 420

摇喉结 420

抹喉 420

抹桥弓 420

按腕 421

拿合谷 421

搓指 422

扯抹手指 422

口 胸腹部 422

干浴 422

洗手 422

摇腕 422

拿胸傍 423

揉膻中 423

拍胸 423

擦胸 423

摩季胁 424

捻摩两胁 424

摩腹 424

抹胸 424

揉胃脘 425

摩脐 425

口 腰背部 426

摩丹田 426

捶腰背 426

揉天枢 426

揉脐 426

摩肾俞 427

按揉命门 427

摩精门 427

摩脊旁 427

口 下肢部 428

摩长强 428

摩下肢 428

擦腰骶 428

揉腰眼 428

按膝 429

按血海 429

拨委中 429

拿捏下肢 429

击下肢 429

按三阴交 430

按承山 430

擦涌泉 430

按拨足三里 430

失眠 433

头痛 433

高血压病 433

第二章 常见病自我推拿法 433

老视 434

白发与脱发 434

近视 434

偏瘫 434

脱齿 435

鼻渊 435

慢性喉炎 435

重听 435

胃病 436

哮喘 436

腹痛 436

感冒 436

脱肛 437

便秘 437

慢性盆腔炎 437

久泄 437

殿胀 437

落枕 438

前列腺肥大 438

颈椎病 438

胸部进伤 438

遗精 438

腱鞘囊肿 439

疼痛肘 439

弹响指 439

慢性腰痛 439

漏肩风 439

医话歌赋篇 440

踝关节扭伤 440

第一章 医话 440

手法歌 452

口 手法类 452

掌面推法歌 452

第二章 歌赋 452

口 复式操作法类 453

基本手法歌 453

十二手法诀 453

拿法 453

推拿头面各穴歌 454

推拿手部次第说 454

面部推拿次第歌 454

手臂各部推拿次第歌 454

口 治疗类 454

诸症治法 454

推拿面部次第说 454

口 操作顺序类 454

十二手法主病赋 454

要诀 455

掌背穴治病歌 455

二十四惊推法歌 456

杂症推拿手法歌 457

各穴用法总歌 457

急慢惊风歌 458

手法治病歌 458

推五脏虚实病源治法歌 458

卓溪家传秘诀 459

推拿指掌肢体各穴歌 459

用汤时宜秘旨歌 461

手法同异多寡宜忌辨明秘旨歌 461

分补泄左右细详秘旨歌 461

治法捷要歌 461

口 作用类 462

手法三阴三阳秘旨兼刺法 462

取温凉汗吐泻秘旨 462

推拿三字经 462

三关六腑秘旨歌 462

推拿著作一览表 463

推拿独穴抵汤头歌 463

后记 463

推拿代药骈言 463

推拿代药赋 463

痛经 487

胸胁进气 80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