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概览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2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申明主编
- 出 版 社: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202011778
- 页数:820 页
一、毛泽东文艺思想主要论著选编 1
(一)毛泽东论文艺文化运动 1
神话与现实 2
论鲁迅 2
学习 4
五四运动 5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 6
改造我们的学习 13
反对党八股 17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25
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 39
中国文化运动的主要对象和知识分子问题 40
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41
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43
有步骤地谨慎地进行旧有社会文化事业的改革工作 43
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 44
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 45
注意写文章的问题 45
《阿Q正传》是一篇好小说 46
关于《红楼梦》 46
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 47
戏演得好坏应由观众评定 51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51
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54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57
无产阶级必须有自己的文学家、艺术家的宏大队伍 64
文章应当具有“三性” 65
关于“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 65
应该充分地批判地利用古代文化遗产 65
关于调整党的文艺政策的谈话 66
致何香凝 66
致雷经天 67
致路社常委会等 67
致肖三 68
致周文 68
致刘雪苇 69
致肖军 69
致周文 69
致欧阳山、草明 70
致罗烽 70
致何凯丰 70
致欧阳山尊、朱丹、成荫 71
致郭沫若 71
致杨绍萱、齐燕铭 72
致周扬 72
致李鼎铭 73
致胡乔木 73
致丁玲、欧阳山 73
致郭沫若 74
致肖三 74
致柳亚子 75
致柳亚子 75
致吴创国 76
致沈雁冰 76
致周世钊 76
致刘少奇、周恩来等 77
致周世钊 77
致臧克家等 77
致黄炎培 78
致袁水拍 78
致胡乔木 79
致李淑一 79
致刘建勋、韦国清 79
致刘少奇 80
致田家英 80
致周世钊 81
致周恩来 82
致刘松林 82
致胡乔木 82
致胡乔木 83
致钟学坤 83
致何其芳 83
致胡乔木 84
致周世钊 84
致臧克家 84
致陆定一 85
致章士钊 85
致郭沫若 86
致陆定一等 86
致陈毅 86
致于立群 87
致邓颖超 88
为鲁迅艺术文学院题词 88
为“战地文化资料展览”题词 88
为刘岘题词 88
为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题词 89
为延安《中国文化》题词 89
为鲁迅艺术文学院二周年纪念题词 89
为延安平剧研究院成立题词 89
为悼念邹韬奋逝世题词 89
A·托尔斯泰逝世唁电 90
为徐迟题词 90
为“联政宣传队”题词 90
为《新华日报》题词 90
为冼星海逝世题词 90
闻一多逝世唁电 91
为中华全国第一次文代会题词 91
为《人民文学》创刊号题词 91
为《新建设》创刊题词 91
为新华书店出版工作会议题词 91
为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题词 92
为红线女题词 92
为中央广播事业局题词 92
对《鲁忠才长征记》的批示 92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 93
《书记动手,全党办社》按语 93
《一个整社的好经验》一文按语(摘录) 93
《合作化的带头人陈学孟》一文按语 93
《合作社的政治工作》一文按语(摘录) 93
关于提高工艺美术水平和保护民间老艺人的指示 94
观看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后的指示 94
观看革命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后的指示 94
关于电影《创业》的批示 94
(二)周恩来论文艺 95
我要说的话——论鲁迅与郭沫若 95
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98
关于昆曲《十五贯》的两次讲话 103
关于文化艺术工作两条腿走路的问题 107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 109
对在京的话剧、歌剧、儿童剧作家的讲话 121
(三)刘少奇论文艺 128
关于作家的修养等问题 128
对于文艺工作的几点意见 131
(四)朱德论文艺 133
三年来华北宣传战的艺术工作 133
(五)邓小平论文艺 135
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 135
为实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而努力 139
关于思想战线上的问题的谈话 140
思想战线不能搞精神污染 142
(六)陈云论文艺 146
关于党的文艺工作者的两个倾向问题 146
关于评弹 150
二、毛泽东论及的文艺观点和文艺作品选编 153
(一)文艺观点 153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节选)&马克思 153
平民文学&周作人 154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胡适 157
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鲁迅 165
答北斗杂志社问&鲁迅 166
马列主义和文艺创作&欧阳山 167
文学与生活漫谈&周扬 168
对于当前文艺诸问题底我见&肖军 174
了解作家,尊重作家&艾青 177
我对于目前文艺上几个问题的意见&艾青 179
还是杂文的时代&罗烽 185
政治家,艺术家&王实味 186
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列宁 188
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鲁迅 191
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文学与革命&梁实秋 194
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梁实秋 198
人的文学(节选)&周作人 205
无产阶级的文化与无产阶级的艺术&托洛茨基 207
《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序言&周扬 219
秧歌剧的形式&艾青 226
第一步&肖三 233
编导《武训传》记&孙瑜 236
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李希凡 蓝翎 238
评《红楼梦研究》&李希凡 蓝翎 247
《红楼梦》简论&俞平伯 255
《红楼梦》研究(节选)&俞平伯 263
《红楼梦》考证(节选)&胡适 265
对文艺问题的意见(节选)&胡风 266
我们对目前文艺工作的几点意见&陈其通 267
发展科学的必由之路&李汝祺 269
《不怕鬼的故事》序&何其芳 271
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 276
李希凡 277
蓝翎 277
俞平伯 278
王昆仑 278
何其芳 279
吴世昌 279
蔡元培 280
胡适 280
关于电影《创业》的“十条意见”&于会泳 281
鲁迅论《水浒》&鲁迅 283
流氓的变迁 283
谈金圣叹 284
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节选) 285
附录: 286
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 286
(二)文艺作品 292
共工头触不周山的故事 292
夸父追日 293
羿射九日 293
聊斋志异 293
席方平 294
小谢 294
狼 294
鲁迅 295
宋玉对楚王问 296
毁灭 296
自嘲 297
郭沫若的历史剧 297
逼上梁山 298
永昌演义 298
田保霖 298
活在新社会里 298
反正前后 299
愚公移山 299
柳亚子诗词 300
农夫和蛇 300
伯夷颂 301
武训传 301
清宫秘史 301
阿Q正传 302
曹雪芹与《红楼梦》 302
摇头 303
游玉泉山纪实 304
离骚 305
回乡偶书 305
诗词若干首 306
关汉卿 306
施耐庵与《水浒传》 307
吴承恩与《西游记》 308
破洪州 308
龟虽寿 309
高启 309
秋风——暮雨 309
沙家浜 310
红色娘子军 310
陈毅诗词 310
杜甫 313
北征 313
韩愈:《山石》、《衡岳》《八月十五酬张功曹》 314
李贺诗 314
海瑞罢官 315
万水千山 315
创业 315
谏逐客书 316
大风歌 316
上邪 316
登池上楼 316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17
秋日楚州郝司户宅饯崔使君序 317
李白 318
将进酒 319
蜀道难 319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19
蜀先主庙 320
琵琶行 320
嘲钟陵妓云英 320
金瓶梅 321
东周列国志 321
“五百里——数千年”联 322
(三)毛泽东诗词 323
五古列嶂青且倩 323
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 324
贺新郎 325
沁园春长沙并注 325
菩萨蛮黄鹤楼并注 326
西江月秋收起义 327
西江月井冈山 327
清平乐蒋桂战争并注 328
采桑子重阳 328
如梦令元旦 329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329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329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330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331
菩萨蛮大柏地 331
清平乐会昌并注 332
十六字令三首 332
忆秦娥娄山关并注 333
七律长征并注 333
念奴娇昆仑并注 334
清平乐六盘山 335
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 335
沁园春雪 336
临江仙给丁玲同志 337
四言诗题《中国妇女》之出版 337
五律挽戴安澜将军 338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338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339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340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340
浪淘沙北戴河 341
七律和周世钊同志 342
水调歌头游泳并注 342
蝶恋花答李淑一并注 343
七律二首送瘟神 344
七律到韶山并注 345
七律登庐山 345
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346
七律答友人 346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347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347
卜算子咏梅 348
七律冬云 348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349
杂言诗八连颂 350
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351
贺新郎读史 351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352
念奴娇井冈山 353
念奴娇鸟儿问答 353
三、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代表性观点选编 355
(一)关于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历史地位及现实意义 355
《讲话》是继“五四”之后的第二次更伟大、更深刻的文学革命 355
毛泽东对无产阶级艺术理论的最大贡献是系统地提出了艺术群众化的新方向 356
毛泽东文艺思想多方面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356
毛泽东文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具体实践最好的结合 357
毛泽东文艺思想反映了无产阶级文艺的根本规律而又符合文艺的一般规律 357
把《讲话》作为一个历史文件 358
《讲话》中的许多文艺理论问题是值得研究的 359
《讲话》是解放思想的光辉文献 360
毛泽东文艺思想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又符合文艺发展的规律 360
毛泽东文艺思想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360
毛泽东文艺思想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理论 362
对毛泽东文艺思想要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 362
对毛泽东文艺思想一要坚持,二要发展 364
毛泽东的《讲话》使现实主义理论得到划时代的发展 366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 368
毛泽东是在实现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解放实践中观察文艺问题的 369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基本原则是客观真理 370
毛泽东文艺思想是中国无产阶级文艺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概括 370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历史功绩是解决了作家与群众的关系这个原则问题 371
毛泽东文艺思想是实践的产物,新的实践必然推动它有新的发展 371
毛泽东文艺思想在建国后并未有实质性进展 372
《讲话》中包含着民粹主义思想 372
毛泽东文艺理论有许多违背了音乐艺术规律 373
《讲话》阐述的主要是文艺的外部规律 373
毛泽东文艺思想是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普遍真理 374
发展毛泽东文艺思想是这个科学体系本身固有的要求 374
毛泽东文艺思想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加丰富和具体化 375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 376
(二)关于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376
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形成于两个三十年 376
毛泽东文艺思想在同解放区文艺运动结合中丰富和发展 377
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分为三个时期 379
毛泽东文艺思想形成和发展分为两个时期 380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形成与毛泽东个人的独特秉赋和条件分不开 381
(三)关于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体系 383
毛泽东没有建立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理论体系 383
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的核心是文艺是革命事业的一部分 384
毛泽东文艺思想是一个科学的体系 384
毛泽东文艺思想构成了严整的逻辑体系 384
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的核心是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原则和文艺与生活唯物辩证观的统一 386
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的核心是文艺与生活的关系 387
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的完整性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见过的 389
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的核心是文艺与人民的关系 389
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是归纳的体系 390
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完整与否是相对的 390
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有三个理论来源 391
如何为群众是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的核心 392
毛泽东文艺思想初步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 392
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394
文艺为革命、文艺为群众的统一 394
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不仅是独具特色的,也是完整、系统和科学的 394
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的表述逻辑是围绕革命文艺的根本方向,提出并阐述一般的文艺理论问题 395
毛泽东文艺思想是一个科学的体系 395
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的核心是文艺与人民、文艺与生活关系的吻合交织 396
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 398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内核是坚执文艺从属于政治 399
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革命文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399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核心包括文艺与人民、与现实、与传统等几方面内容 400
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包括两个侧面 400
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具有鲜明的历史的和审美的基本特征 401
(四)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403
教条主义者把政治理解得很狭隘 403
“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不能概括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403
革命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集中表现在为一定时期的革命总任务服务 404
文艺应当为总的政治事业服务 404
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实质是文艺与人民的关系 405
文艺与政治是兄弟关系 406
文艺要为政治服务 407
不要狭隘地理解文艺为政治服务 407
文艺要按艺术特点和规律为政治服务 408
文艺为政治服务所强调的文艺 408
的政治社会功能至今仍有重要意义 408
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不科学 409
文艺为政治服务不可避免地要成为文艺的一种功能 410
文艺也需要为某种狭义的政治服务 411
文艺是革命事业的一部分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基础 412
文艺为政治服务是古今中外文学史所证明了的事实 412
《讲话》中的“政治”是指人们的政治思想认识 413
周恩来提出全面、辩证地对待文艺与政治关系的三个原则 413
艺术舞台要和政治舞台结合起来 414
“四人帮”的文化专制不是《讲话》的产物 415
毛泽东坚执文艺从属于政治,但没有迷失文艺的“审美本性” 415
文艺从属于政治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十分有害的错误结论 416
文艺为政治服务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 417
《讲话》对文艺与政治关系的阐述严谨而完整 417
毛泽东辩证地阐述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418
(五)关于文艺的工农兵方向 419
实践文学的工农兵方向关键在于怎样写 419
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也可以描写小资产阶级 420
文艺的工农兵方向实际是文艺群众化和文艺工作者的无产阶级化的问题 421
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有丰富的含义和要求 422
《讲话》深刻、彻底地解决了文艺大众化问题 422
为工农兵服务是“为什么人服务”的侧重点 422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关于文艺服务对象的总口号 423
毛泽东关于“新的人物,新的世界”的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425
不应把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含义理解得很狭窄 425
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服务的关 426
键是文艺工作者同工农兵相结合 426
毛泽东考虑文学问题时始终把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摆在首要的位置 427
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实质是为农民服务、为政治服务 428
“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是邓小平文艺思想的核心 429
(六)关于普及与提高的方针 430
实行“普及为主”方针的三个依据 430
普及为主应首先在内容上为工农兵服务 430
普及是人民的普及,提高也是人民的提高 431
忽视“提高”工作违背《讲话》精神 431
为干部也就是为群众 432
普及与提高结合的关键是作家与群众结合 432
《讲话》的侧重点在普及方面 433
毛泽东在《讲话》中强调了提高的必然性 433
毛泽东把提高分为直接和间接的两种 434
“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的提法有片面性 434
普及的文艺是浅层次的,文艺 435
发展主要靠“阳春白雪”来推动 435
普及是提高的基础,专为某些人欣赏的“阳春白雪”只能是脱离人民群众的“空中楼阁” 436
(七)关于歌颂与暴露 436
在歌颂与暴露问题上不能用对待旧社会的眼光和态度对待新社会 436
以歌颂光明为主不是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不可逾越的法则 437
“写光明为主”没有反映生活与文艺既统一又矛盾的辩证关系 438
“写光明为主”的观点源于非科学的态度和农民的狭隘性 439
歌颂和暴露是文艺的两个基本作用 440
《讲话》并非主张以歌颂为主 441
毛泽东既主张歌颂,也主张暴露,在《讲话》特定时期,侧重于歌颂光明面 442
“写光明为主”与马、恩、列、斯的文艺思想十分相近 443
“写光明为主”不能概括毛泽东的歌颂暴露观 444
“写光明为主”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特色 444
“以写光明为主”是现实和文艺的必然要求 445
“以写光明为主”是就文艺的总体而言 446
《讲话》的侧重点在歌颂方面 447
应从历史长河的发展中理解“为主”和“陪衬” 447
应考虑新的提法代替“为主”和“陪衬” 448
“写光明为主”是社会向现实主义文学提高的历史要求 449
“写光明为主”有利于纠正小资产阶级的偏激情绪 450
“写光明为主”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要求 450
(八)关于文艺工作者改造世界观 451
实现文艺大众化的前提是小资产阶级作家的自我改造 451
真正解决艺术群众化问题的关键是文艺工作者进行思想感情的改造 452
转移立足点要同时有两个“学习”和两个“深入” 453
文艺工作者把立足点转移到无产阶级方面来仍是一个有待继续完成的任务 453
现在不应再提作家“思想改造”这个口号了 454
今天对少数作家仍存在转移立足点的问题 455
改造世界观也包括提高艺术感受能力 455
抓好改造主观世界的工作,对文艺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 456
(九)关于党对文艺的领导 456
党与文艺的关系基本表现为文艺与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利益的关系 456
作为人民群众事业的文学艺术必然要由党来领导 457
无产阶级文艺事业必须由党来领导是无产阶级文艺的一个新规律 458
文艺工作应“无为而治” 459
党领导文艺靠马克思主义和正确的文艺政策 460
正确处理党和文艺的关系需在无产阶级政治家与文艺家之间建立正确的关系 461
党领导文艺首先要把它看作艺术 462
毛泽东关于党领导文艺的原则和理论经得住历史检验 462
邓小平把党对文艺的领导提高到了一个科学的新水平 462
社会主义文艺必须由党来领导 464
刘少奇提出党正确领导文艺必须遵循的方针政策 464
如何实施党对文艺事业的领导 466
(十)关于文艺与生活的关系 467
深入生活更重要的是深入到群众的思想感情中去 467
毛泽东关于文艺与生活的关系的论述是完全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467
熟悉工农兵生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无产阶级文艺规律 468
六个“更”不是主张创作可以把人物人为的“拔高” 468
毛泽东论述了获取丰富创作原料的具体途径 469
“深入生活”的口号浮泛而浅薄 470
深入生活是根据《讲话》精神提出来的 471
不论哪个作家都有一个深入生活的课题 471
今天不应单单强调“深入工农兵生活” 471
今天深入生活的目的不再是要“脱胎换骨” 472
深入生活主要是为了获得对生活的真知灼见 472
深入生活的目的是通过改造世界观而成为革命人 473
深入生活既是为了改造主观世界,也是为了改造客观世界 473
毛泽东没有提出文艺应该高于生活的观点 474
六个“更”中的关键是“更典型、更理想” 475
文艺首先为工农兵服务就是要强调深入工农兵生活 476
文艺高于生活是指文艺对生活的反作用,并不否认文艺来源于生活 477
毛泽东在文艺本源问题上做出了新论断 477
毛泽东指出作家深入生活的创作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新贡献 478
写工农兵也要熟悉整个社会生活 479
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深入生活的方法 480
深入生活要抱着长期、无条件和全心全意的态度 480
毛主席提倡灵活多样的深入生活方式 481
社会生活不是文艺的唯一源泉 481
文艺源泉的唯一性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482
作家要“参与实际工作” 483
深入社会生活的方式不应该是单一的 484
深入生活是中国革命文艺实践的产物 485
不能以个人的生活代替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 485
(十一)关于“两结合”创作方法 486
“两结合”是对全部文学历史经验的科学概括 486
毛主席诗词是“两结合”的典范 487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能够结合在一起的 488
“两结合”等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488
现实主义加上革命浪漫主义不等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488
“两结合”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两翼 489
运用“两结合”创作方法是为了推动今天更快地过渡到明天 489
“两结合”就是要看到和反映生活中新生的、革命的、有生命力的事物 490
“两结合”是一个可以更真实、更充分反映现实的方法 490
在“两结合”创作方法上也应当百花齐放 491
“两结合”并非难以捉摸 491
“两结合”塑造的形象不真实 492
“两结合”在不同体裁的文艺作品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492
把“两结合”引伸为创作方法不符合毛泽东的原意 493
“两结合”创作方法尚待创作实践来发展 493
“两结合”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辩证的结合 494
“两结合”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精神上是一致的 495
“两结合”是对两种创作方法提出的要求 496
“两结合”是“左”倾思潮的产物 496
“两结合”创作方法不是“左”倾思潮的产物 497
掌握“两结合”创作方法的关键在于革命 498
文学史上从未有过“两结合”的作品 498
“两结合”的核心问题是作家世界观的改造、立足点的转移 500
毛泽东提出的“两结合”不是 501
一种创作方法而是一种创作原则 501
“两结合”具有认识和反映现实的独特特点 502
“两结合”并不是在1958年提出来的 502
周恩来为“两结合”的正式提出做出了重要贡献 503
周恩来在“两结合”阐述上有独到的见解 503
“两结合”不是“左”倾思潮的派生物 504
“两结合”有三个基本特征 506
“两结合”的基本特征 507
“更典型”和“更理想”的统一是“两结合”方法的基本精神 507
(十二)关于形象思维 508
毛泽东的形象思维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508
毛泽东科学地总结了形象思维发展的历史 509
毛主席给陈毅同志的信是在形象思维问题上进行两条战线斗争的有力武器 509
将比兴手法等同于形象思维不符合毛主席的原意 510
毛主席说的“形象思维”是指形象思维方法 510
毛泽东并没有认为人类思维有两种并列的方式 511
(十三)关于艺术美、生活美和美感 512
毛泽东的美论科学地解答了艺术美与社会美的关系这一重大美学课题 512
考察社会美和艺术美,不能离开阶级分析方法 513
科学性和革命性是毛泽东美论的基本特点 514
毛泽东关于“新”的审美要求为新的艺术美的创造指明了方向 515
毛泽东重视文学接受主体的思想扭转了以创作主体为中心的美学格局 516
毛泽东美学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517
是从人民大众这一接受者出发的 517
(十四)关于文艺与人性 517
毛泽东认为有“人性”这个东西 517
毛主席并没有主张人性完全等同于阶级性 518
说“人性等于阶级性”是对毛主席原话的误解 518
毛泽东并没有否定人性的客观存在 519
一切都套上“人性论”不好 519
否定共同人性,否定表现人性美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表现 520
(十五)关于文艺的民族性 521
“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与文艺的服务方向密切联系 521
“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理论价值 521
毛泽东的文艺民族性理论丰富而系统 522
“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是民族性时代性、群众性的辩证统一 522
毛泽东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民族化的理论 523
毛泽东忽略了民族性的内容特点 524
(十六)关于批判继承文艺遗产 524
不要偏狭地理解文艺遗产中的“精华”和“糟粕” 524
继承与革新的目的是为人民大众 525
继承与革新的目的是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 526
毛泽东对文艺的继承与革新理论做出了新贡献 526
对待外国文艺遗产首先要明确其性质 527
“我们今天用得着”是毛泽东关于继承文艺遗产的基本标准 527
(十七)关于文艺批评的标准 529
否认政治标准第一实质是否认文艺要为革命服务 529
毛泽东的“政治标准第一”并不是说政治最重要,艺术不重要 529
政治标准第一是说任何阶级对于任何一个作品,首先要求它在政治上能够通过 530
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其意义是首先从政治上评断作品是否合格或有多大价值 531
无产阶级文艺批评的政治标准的核心内容是一定时期的人民利益 532
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艺术标准 532
毛泽东提出的艺术标准包括形象生动、形式完美、群众化、典型化等内容 533
“政治标准第一”助长了公式化概念化倾向 534
“政治标准第一”阻碍了百花齐放 534
毛泽东提出了无产阶级的艺术标准的一些基本要求 535
政治标准的提法有明显的缺陷 536
毛泽东“为人民大众的根本原则”是文艺批评的根本标准 537
政治标准的涵义包括作品的思想内容、政治倾向和社会意义三项基本内容 538
毛泽东的政治标准是对文艺作品整个思想内容的要求 539
不能孤立地将政治标准作为衡量文艺作品的第一标准 540
毛泽东文艺批评标准的基本精神至今还是正确的 540
中央改变了“文艺为政治服务”旧口号后,不应再提“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 541
用政治标准衡量作品的思想内容不确切 542
文艺批评有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是文艺批评经验的总结,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指南 542
毛泽东讲文艺批评,有了相互联系的三个重点 543
“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符合文艺批评史的史实 544
文艺批评应有两方面标准 544
六条政治标准在当时和现在都是正确的 545
周恩来提出了关于文艺批评标准的五个观点 545
周恩来提出的艺术标准包括是否有形象、有独创、是否和谐、鲜明生动等内容 547
毛泽东提出了内涵丰富、科学系统的艺术标准论 548
毛泽东对艺术标准只作原则性说明,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深思熟虑的表现 550
毛泽东文艺批评标准理论建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之上 551
毛泽东文艺批评标准理论完整而全面 552
毛泽东未对艺术标准做出具体的规定是出于对艺术的深刻理解 553
(十八)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553
繁荣文艺必须实行“双百”方针 553
国家的新形势为实行“双百”方针创造了条件 554
“双百”方针是文艺统一战线思想的发展 554
“双百”方针是保护人民内部的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的纲领 555
“放”是“双百”方针的灵魂 555
“双百”方针不应以六条标准为前提 556
贯彻“双百”方针要坚持六条标准 557
应该让毒草放出来 557
“放”不是“双百”方针的目的 558
“双百”方针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文艺自由 558
“百家争鸣”不是两家争鸣 559
不能将“双百”方针简单归结为“放” 560
“双百”方针是毛泽东同志的一个伟大创造 561
“双百”方针的提出合乎历史的要求 561
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是实行“双百”方针的基本保证 562
“双百”方针是无产阶级坚定的阶级政策 562
应当用艺术民主来理解“双百”方针 563
资产阶级是百家中的一家 564
周恩来提出全面贯彻“双百”方针必须解决好四方面问题 565
要切实贯彻“双百”方针必须清理过去对它的错误解释 567
“双百”方针应建立在社会主义国家理论和马克思主义认识发展论基础上 569
“双百”方针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发展的产物 569
“双百”方针具有辩证的审美功能 571
贯彻“双百”方针必须明确三个认识 571
实行广阔的艺术民主,正确坚持“双百”方针 572
(十九)关于文艺统一战线 572
毛泽东文艺统一战线思想是富有创造性的文艺政策 572
应当严格区分党的文艺工作与非党文艺工作的区别 573
毛泽东对当代文艺家缺乏充分的理解和应有的信任 574
毛泽东对解放区文艺队伍估计偏低 574
文艺统一战线的实质是党如何正确地领导文艺 575
(二十)关于若干具体论著 576
在电影《武训传》问题上,毛泽东坚持了人民创造历史的马克思主义原则 576
把《水浒》看作“反面教材”是对毛主席原意的误解 576
毛泽东《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的基本精神是正确的 577
毛泽东关于《红楼梦》的论断,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578
(二十一)关于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新发展 578
文艺为人民服务是对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补充和发展 578
“二为”包括了文艺促进无产阶级政治的职能,又纠正了旧口号的偏颇 579
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为人民服务 580
“二为”提法更加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 580
邓小平在文艺与人民的关系问题上做出了新贡献 581
邓小平对毛泽东文艺思想有三方面贡献 582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独创性发展 582
邓小平在党如何领导文艺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做出了新贡献 583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发展了毛泽东文艺思想 584
邓小平文艺思想的基本特征是高度的战略性、鲜明的实践性和突出的辩证性 585
邓小平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新发展 589
四、毛泽东文艺思想与中国现、当代文艺论谈选编 590
初学《讲话》,对几点问题的思考&刘白羽 590
可喜的转变&肖三 594
《白毛女》的创作与演出&贺敬之 598
谈秧歌运动的概况(节选)&张庚 602
三年来文艺运动的新收获&陈涌 605
关于人民文艺的几个问题&林默涵 607
《龙须沟》写作经过(节选)&老舍 611
坚决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节选)&周扬 612
学习毛主席的文艺方向,提高创作水平&阮章竞 615
领会和收获&孙犁 618
“普及”工作旧话重提&赵树理 622
《还乡记》后记&沙汀 625
我所选择的创作方向是为工农兵服务&田间 626
在斗争中坚持毛泽东文艺方向&何其芳 628
追求“更高”、“更理想”境界的体会&茹志鹃 631
创作的过程,学习的过程(节选)&罗广斌 杨益言 634
在毛主席关怀下成长&李希凡 635
关于“两革”相结合的创作方法的初步探索&姚雪垠 638
《讲话》指引下的一次戏曲改革尝试&齐燕铭 641
谈《红日》的创作体会(节选)&吴强 645
生活是创作的基础(节选)&柳青 647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在毛泽东教导下努力实践的成果&丁玲 649
遵照“民族团结”的精神创作《王昭君》&曹禺 651
漫谈《红旗谱》的创作(节选)&梁斌 652
学习《讲话》之后所得到的启示&李季 654
深入体验生活,才能从事创作&周立波 655
想起毛泽东同志这封信&欧阳山 657
谈延安文艺的主要成就&贺敬之 658
《讲话》照耀着我的创作道路&草明 659
在《讲话》指导下成长和发展&关山月 661
《讲话》指引我迈进艺术殿堂的大门&于蓝 663
毛泽东文艺思想指导我的创作方向&刘绍棠 663
五、关于文学艺术的重要文献选编 665
从春节宣传看文艺的新方向(1943年4月25日《解放日报》社论) 665
中共中央总学委通知(1943年10月20日) 668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执行党的文艺政策的决定(1943年11月7日) 668
中国新文艺运动中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文献(1946年6月6日《解放日报》社论) 669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给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贺电(1949年7月1日) 671
继续为毛泽东同志所提出的文艺方向而斗争(1952年5月23日《人民日报》社论) 672
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关于整顿和加强全国剧团工作的指示(1952年12月26日) 676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加强电影制片工作的决定(1953年12月24日) 678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1956年9月27日) 681
继续放手,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1957年4月10日《人民日报》社论) 681
在学术研究中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红旗》杂志社论1961年第5期) 684
文化部党组和文学艺术联合会党组关于当前文学艺术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草案)(1962年4月) 688
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1962年5月23日《人民日报》社论) 696
知识分子前进的道路(《红旗》杂志社论1962年第5期) 700
文化部党组关于改进和加强剧目工作的报告(1962年10月) 705
中宣部转发文化部党组《关于美术院校和美术创作部门使用模特儿的请示》(1965年11月11日) 710
国家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1978年3月5日) 710
中共中央批转总政治部关于建议撤销一九六六年二月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的请示的通知(1979年5月3日) 711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1980年7月26日《人民日报》社论) 712
中共中央关于关心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指示(1981年8月15日) 715
中共中央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1981年9月17日) 721
中共中央批转中央宣传部等四部门《关于加强城市、厂矿群众文化工作的几点意见》的通知(1983年9月10日) 722
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关于编辑出版《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的通知 727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关于艺术表演团体的改革意见》的通知(1985年4月23日) 727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文艺的若干意见(1989年2月17日) 737
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关于当前繁荣文艺创作的意见(1991年3月1日) 742
六、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论文索引和大事年表 749
(一)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论文索引 749
(二)国外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论文索引 805
(三)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大事年表 807
后记 819
-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古希腊)柏拉图著 2018
- 《先秦政治思想史》梁启超著 2019
- 《《鬼谷子》思想新解 上》林仁政著 2015
- 《刘泽华全集 先秦政治思想史 下》刘泽华著;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编 2019
- 《龙影 西方世界中国观念的思想渊源 增补版》何辉著 2019
- 《批判 建构与实践 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梅丽著 2019
- 《中国共产党思想通史 第2卷》李曙新 2014
- 《中国共产党思想通史 第7卷》张静如总主编 2014
- 《澳大利亚汉学家李瑞智之研究 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当代价值》李书仓 2018
- 《王充儒道思想评价》颜莉著 2020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人民院士》吴娜著 2019
- 《中国人民的心》杨朔著;夕琳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短篇小说卷 上 全2册》贺邵俊主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中篇小说卷 下 全3册》洪治纲主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成药薄层色谱彩色图集》(中国)国家药典委员会 2019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剧本系列 白露》刘国华,马鹏程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中篇小说卷 上 全3册》洪治纲主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钢琴谱》聂耳编 2019
-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 中国水处理行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膜工业卷 3》(中国)郑祥,魏源送,王志伟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