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选释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詹连富著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560101526
- 页数:536 页
目录 3
第一卷 3
资本的生产过程 3
前言 3
一、《资本论》的写作过程 3
二、《资本论》的研究对象 4
三、《资本论》的研究方法 6
四、《资本论》的历史意义 8
五、《资本论》的学习和运用 11
一、商品的使用价值 13
1.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 13
第一章商品 13
二、商品的价值 14
三、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16
2.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16
一、对劳动二重性的分析 16
二、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两个因素的关系 18
3.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 18
A.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19
一、价值形式的两极: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 19
二、对相对价值形式的分析 19
1.资本构成不变,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 (1 21
三、对等价形式的分析 22
四、从总体上对简单价值形式的说明 23
一、扩大的相对价值形式和特殊的等价形式 24
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24
二、扩大价值形式的缺点及其克服 25
C.一般价值形式 25
一、一般价值形式的出现又使价值形式发生了本质变化 25
二、一般价值形式下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更加对立 27
D.货币形式 27
一、从一般价值形式到货币形式的过渡 27
二、简单商品形式是货币形式的胚胎 28
4.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 28
一、怎样理解商品的拜物教性质,或者说,什么叫商品拜物教 28
二、商品的拜物教性质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 29
三、只要私有制商品生产存在,即便科学上发现了价值和价值量的秘密,也不能消除商品的拜物教性质……………………………………(30 )四、在不存在私有制商品生产的地方,自然也就不存在商品拜物教 31
五、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与拜物教 32
第二章交换过程 34
一、对商品交换过程的基本分析 34
二、对商品交换历史过程的分析 35
三、货币及货币拜物教 36
第三章货币或商品流通 38
1.价值尺度 38
一、对价值尺度的简要分析 38
二、对价格形式的专门考察 39
二、《资本论》第二卷的地位 (1 40
一、商品交换过程的物质变换和形式变换 41
(a)商品的形态变化 41
2.流通手段 41
四、《资本论》第二卷的编辑出版 (1 42
二、对商品形态变化的具体分析 42
三、商品流通及危机的可能性 44
(b)货币的流通 45
一、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的关系 45
二、货币流通规律 46
(c)铸币。价值符号 48
一、铸币 48
一、贮藏货币或货币的贮藏手段 49
(a)货币贮藏 49
二、纸币 49
3.货币 49
二、在私有制商品生产条件下,货币作为社会权力成为私人的私有权力 50
三、贮藏货币的作用 50
(b)支付手段 51
一、商品的赊售与货币的支付手段 51
二、支付手段出现后,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货币量的决定规律 52
三、对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补充说明 52
(c)世界货币 53
第四章货币转化为资本 54
1.资本的总公式 54
一、在同商品流通形式比较中研究资本流通 54
形式 54
二、从资本流通形式的内容引出资本和资本家两个范畴 55
三、资本总公式的含义 56
2.总公式的矛盾 56
一、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指何而言 56
二、资本不能从流通中发生,或者说,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发生 57
三、货币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发生,又不能不与流通有联系 58
四、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就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59
一、资本家在市场上找到了劳动力商品 59
3.劳动力的买和卖 59
二、劳动力变成商品的条件 60
三、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61
四、劳动力商品的买和卖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乐园 62
第五章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64
1.劳动过程 64
一、对一般劳动过程的分析 64
二、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 67
2.价值增殖过程 67
一、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 67
二、价值增殖过程…………………………………(69 )三、对本章的小结 70
第六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71
一、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产品价值形成上起着不同的作用 71
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执行的不同职能 74
Ⅱ.货币资本的作用 (2 75
一、剩余价值率或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76
第七章剩余价值率 76
二、产品价值在产品相应部分上的表现 78
三、西尼尔的“最后一小时” 79
四、剩余产品 81
第八章工作日 82
一、工作日及其界限 82
二、资本家对剩余劳动的狼一般的贪欲,极力延长工作日,工人利用商品交换规律为缩短工作日而斗争 83
三、工厂主和领主对剩余劳动贪欲的区别 84
四、劳工法力图强制地延长工作日,现代的工厂法则强制地缩短工作日 84
第九章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 86
一、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下,剩余价值量决定的三个规律 86
二、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最低限额 87
三、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表现出的某些特点 88
第十章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 89
一、相对剩余价值的基本概念 89
二、超额剩余价值 90
三、既然商品的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资本家为什么还要提高劳动生产力 93
一、协作本身能够产生特殊的生产力 94
第十一章协作 94
二、资本主义的管理就其内容来说是二重的 95
三、资本主义简单协作的性质 97
一、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或生产工人 98
第十四章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98
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 99
三、剩余价值的自然基础 100
四、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剩余价值观 102
第十七章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 103
一、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 103
二、对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价格的观点的评述 104
三、劳动力价值和价格转化为工资及引起这一转化的因素 105
一、工资运动规律补叙 107
第二十章工资的国民差异 107
二、价值规律在国际上的作用及工资的国民差异 108
三、与工资的国民差异相关的说明 109
第二十一章简单再生产 110
一、简单再生产能够消除孤立生产过程的虚假特征,赋于这个过程某些新的特征 110
二、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过程 113
一、资本积累或资本的规模扩大再生产描述 114
第二十二章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114
二、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115
三、评亚·斯密关于规模扩大再生产的错误见解 116
四、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兼驳西尼尔的“节欲说” 117
五、决定资本积累量的几种具体情况 118
六、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有关劳动基金的错误观点 120
第二十三章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121
一、资本有机构成的概念 121
二、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的条件下,资本积累引起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从而工人的工资有所提高,但这并不会改变工人的雇佣奴隶地位 122
2.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 124
一、社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规律 124
二、社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在社会积累过程中进行的 125
三、社会积累进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引起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减少或绝对减少 126
3.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 126
一、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 126
二、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 128
三、相对过剩人口与劳动供求规律,再驳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错误观点 128
一、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形式 130
4.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形式。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130
二、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131
一、资本的原始积累 133
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 133
二、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134
前言 139
一、《资本论》第二卷的对象 139
资本的流通过程 139
第二卷 139
三、《资本论》第二卷的方法 141
Ⅰ.第一阶段G—W 144
一、G—W是资本循环的一个职能上确定的阶 144
段 144
第一章货币资本的循环 144
二、作为资本预付形式的贷币资本 146
三、驳资产阶级对货币资本的错误理解和抱怨 148
四、货币资本循环形式包含着生产资本循环形 150
式 150
Ⅱ.第二阶段生产资本的职能 150
一、资本的购买阶段的直接结果必然是资本的生产阶段 150
二、资本主义生产是商品生产的普遍形式 151
三、对生产资本的职能的分析 152
Ⅲ.第三阶段W′—G′ 153
一、对商品资本职能的分析 153
二、对W′—G′形态变化的具体分析 155
三、已经实现的货币资本G′ 156
Ⅳ.总循环 159
一、货币资本循环和资本总公式的关系 159
二、对产业资本的分析 160
三、货币资本循环的特征 162
四、对货币资本循环的总结 164
第二章生产资本的循环 167
Ⅰ.简单再生产 167
一、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在不同轨道上流通 168
二、评庸俗经济学的两个错误观点 168
三、对资本价值流通W—G—W<A Pm的分析 170
四、生产资本循环是对货币资本循环的批判 171
五、生产资本循环和经济危机 172
六、生产资本循环中货币贮藏的两种形式 173
Ⅱ.积累和规模扩大的再生产 173
一、对考察积累和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生产资本循环的几点必要说明 174
二、对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生产资本循环的一些分析 174
Ⅲ.货币积累 176
一、资本积累过程中的货币积累 176
二、货币积累过程中的贮藏货币是潜在的货币资本 177
三、货币积累的存在形式 177
Ⅳ.准备金 177
一、准备金及其特点 177
二、生产资本循环总公式 178
一、商品资本循环形式与前两种循环形式的区别 179
第三章商品资本的循环 179
二、W′在自身循环中是可以分离的 180
三、商品资本循环的各种特征 181
四、商品资本循环的局限性及其他 185
第四章循环过程的三个公式 186
一、产业资本的总循环是三种循环现实的统一 186
二、产业资本现实循环的条件 188
三、周期性的价值革命对产业资本现实循环的影响 191
四、产业资本的循环是与其他社会生产方式的商品流通交错在一起的 195
五、产业资本的循环与货币流通规律。 196
六、批判以交易方式划分社会经济时期的错误观点 198
七、产业资本家对商品价值的供给总是大于他对商品价值的需求 199
第五章流通时间 201
一、生产时间 201
二、流通时间 203
一、买卖时间 206
第六章流通费用 206
Ⅰ.纯粹的流通费用 206
二、簿记 208
三、货币 209
Ⅱ.保管费用 210
一、对生产性流通费用的一般分析 210
二、一般储备的形成 210
三、真正的商品储备 213
Ⅲ.运输费用 216
一、运输费用的形成和性质 216
二、影响运输费用变动的因素 217
三、运输业是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 217
一、从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说到资本的周转 218
第七章 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218
二、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219
一、固定资本 221
1.形式区别 221
第八章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221
二、流动资本 225
三、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228
Ⅱ.固定资本的组成部分、补偿、修理和积累 229
一、固定资本的各个要素的使用期限和周转时间是不同的 229
三、固定资本的局部更新及其他 230
二、固定资本的有形磨损和无形损耗 230
四、固定资本的维修及其费用 232
五、固定资本损耗、修理费用的差别及其意义 235
六、固定资本的修理和补偿、修理费用和更新费用在实践中是不易分开的 235
七、固定资本更新前的货币积累 236
第九章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周转的周期 238
一、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238
二、周转的周期和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239
方法 240
三、预付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速度的计算 240
四、流动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周转上的实际差别和表面差别 241
第十二章 劳动期间 243
一、劳动期间的概念 243
二、劳动期间长短对资本的预付时间和数量的影响 244
三、缩短劳动期间的方法 246
第十三章生产时间 248
一、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的差别在于自然过程支配时间 248
二、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的差别对资本周转和预付资本量的影响 249
三、生产资料储备时间对资本周转的影响 251
四、对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差别的小结 251
第十四章流通时间 253
一、出售时间对资本周转的影响 253
二、购买时间对资本周转的影响 255
第十六章可变资本的周转 257
三、资本周转时间的差别对利润率的影响 258
一、年剩余价值率的概念 258
Ⅰ.年剩余价值率 258
二、年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生产规律不矛盾,并且体现剩余价值生产规律 259
三、年剩余价值率是资本的现实运动的表现 264
Ⅱ.单个可变资本的周转 267
一、本节的意义 267
二、可变资本周转期间的差别对预付可变资本量和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 267
Ⅲ.从社会的角度考察的可变资本的周转 269
一、从社会的观点看资本A和资本B的相同点 269
二、从社会的观点看资本A和资本B的区别点 270
第十八章导言 273
一、从单个资本的运动说到社会资本的运动 274
二、从第一卷、本卷前两篇的研究对象说到第三篇的研究对象 274
Ⅰ.研究的对象 274
一、货币资本对单个资本周转的两个方面作 275
用 275
二、关于上述第一点的补充说明:货币资本是资本运动的第一推动力,但又不是生产规模的绝对界限 276
三、关于上述第二点的补充说明:货币资本是对生产资本的限制,然而这种限制又不是绝对的 277
第二十章简单再生产 279
Ⅰ.问题的提出 279
一、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必须从年产品入手,并应当分析商品资本的运动公式 279
一、对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具体分析 280
Ⅱ.社会生产的两个部类 280
三、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逻辑基础和现实基础 280
二、从年产品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的观点来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 280
二、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交换的三大要点 281
Ⅲ.两个部类之间的交换: Ⅰ(V+m)和ⅡC 282
的交换 282
一、两大部类之间交换的基本内容 282
二、两大部类之间交换的具体过程 282
三、从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得出的“总结论” 283
二、第Ⅱ部类内部两个分部类之间的交换 284
一、本节的研究对象和两点必要说明 284
品 284
Ⅳ.第Ⅱ部类内部的交换。要必生活资料和奢侈 284
四、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284
三、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两个重要比例 287
关系 287
四、驳危机来自消费不足的谬论及其他 288
Ⅴ.货币流通在交换中的媒介作用 289
一、考察货币流通在交换中的媒介作用之前需要 289
明确的几个问题 289
二、货币流通在Ⅰ(V+m)和ⅡC交换中的媒介作 292
用………………………………………………(290 )三、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的货币只能来自产业资本家阶级 292
换 294
二、第Ⅰ部类的4000C只能在本部类内部进行交 294
Ⅵ.第Ⅰ部类的不变资本 294
一、必须研究第Ⅰ部类不变资本4000C的交换 294
三、第Ⅰ部类的4000C是怎样在本部类内部进行交 295
换的 295
Ⅶ.两个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 296
一、Ⅱ(C+v+m)=Ⅰ(v+m)+Ⅱ(v+m) 296
工作日和以前的2/3社会工作日相交换 297
三、Ⅰ(v+m)=ⅡC实际上是当年的2/3社会 297
上 297
二、不能认为社会劳动全部投在消费资料的生产 297
Ⅷ.两个部类的不变资本 298
一、对社会总产品价值本身的分析 298
二、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和实物构成的比较及对由此产生的假象的分析 299
三、社会劳动没有任何部分投在生产资料生产上的假象是怎样造成的 299
Ⅺ.固定资本的补偿 301
一、对固定资本补偿的特点的回顾 301
二、对第Ⅱ部类不变资本2000C的分析 302
1.损耗的价值部分在货币形式上的补偿 303
一、在Ⅰ(1000V+1000m)和Ⅱ2000C交换中既包括固定资本的价值补偿又包括固定资本的实物补偿 303
二、固定资本的价值补偿使Ⅰ(1000v+1000m)和Ⅱ2000C的交换发生困难 304
三、假定第Ⅰ部类投入200镑货币来解决固定资本的价值补偿问题是不行的 304
2.固定资本的实物补偿 305
一、假定第Ⅱ部类投入200镑货币的不合理性是表面的,实际上又具有合理性 305
二、固定资本补偿的具体情况 306
三、固定资本补偿的纯粹形式和先决条件 308
四、固定资本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的不平衡与对外贸易 308
3.结论 309
一、固定资本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之间的不平衡与经济危机 309
二、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固定资产补偿及其他 310
货币贮藏的再分析 312
二、对单个资本的剩余价值积累过程中所形成的 312
第二十一章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312
一、从单个资本的积累和扩大再生产说到社会资本的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312
一、第Ⅰ部类资本家A的货币贮藏 313
Ⅰ.第Ⅰ部类的积累 313
1.货币贮藏 313
二、资本家A的货币贮藏和资本家B的实际积累 314
之间的平衡关系与经济危机 314
2.追加的不变资本 315
一、第Ⅰ部类追加不变资本的物质基础和数量变 315
化 315
二、资本家A的贮藏货币或资本家B进行实际积累 316
的货币是从哪里来的 316
3.追加的可变资本 317
Ⅱ.第Ⅱ部类的积累 318
一、假定A(Ⅰ)把剩余产品卖给B(Ⅱ)是不能 318
解决第Ⅱ部类积累问题的 318
二、假定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Ⅰ(V+m)和ⅡC的 319
交换公式来说明第Ⅱ部类的积累也是不行的 319
一、积累和规模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前提或物质基 320
础 320
Ⅲ.用公式来说明积累 320
二、第Ⅱ部类购买追加生产资料所需要的货币从 321
哪里来 321
1.第一例 322
2.第二例 326
一、先从第二列中Ⅰ(C+1/2m)和ⅡC的交换谈 326
起 326
二、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的辩 327
证关系 327
三.Ⅰ(v+2/3m)>ⅡC所反映出的一个特点及其他 328
四、第二例的三年扩大再生产情况 328
一、扩大再生产的两个前提条件 330
3.积累时ⅡC的交换 330
二、在考察扩大再生产时对固定资本价值转移未作精确的说明 331
Ⅳ.补充说明 332
第三卷 335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335
前言 335
一、《资本论》第三卷的编辑出版 335
二、《资本论》第三卷的地位 335
三、《资本论》第三卷的对象 337
四、《资本论》第三卷的方法 337
第一章成本价格和利润 339
一、成本价格 339
二、利润 342
第二章利润率 347
一、利润率的概念 347
二、剩余价值借助利润率而转化为利润的方 348
式 348
三、利润率和利润的神秘性质 350
第八章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的不同构成和由此引起的利润率的差别 352
一、本章的研究对象和前提条件 352
二、资本有机构成的差别对利润率的影响 354
四、从特殊利润率引出一般利润率 360
第九章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362
一、四项假定 362
二、一般利润率和生产价格的形成以及它们的概念 363
三、全社会的生产价格总和等于商品价值总和 367
四、各部门资本的相对量对一般利润率的影响 369
五、生产价格与商品价值的关系以及影响生产价格变动的因素 370
六、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掩盖性质 373
七、个别部门利润率变化对一般利润率的二重作用 374
八、再驳庸俗经济学家对价值和利润的错误观点 375
第十章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超额利润 377
一、各生产部门利润平均化的趋势 377
二、在生产价格形成之前,商品是按照价值交换的 378
三、部门内的竞争与市场价值的形成 382
四、对供求关系本身的分析 386
五、部门问的竞争与生产价格的形成 390
六、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表明全体产业资本家共同剥削工人阶级 392
七、超额利润 393
第十三章规律本身 395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所决定的一般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 395
二、分析一般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旁及的其他问题 397
三、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决不排斥利润量的绝对增加 398
四、一般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的表现形式 401
五、资产阶级经济学不知道怎样说明利润率下降规律 402
六、利润率下降同时利润量增加的规律也表现为单位商品的价格下降和利润量减少 403
第十四章起反作用的各种原因 408
一、劳动剥削程度的提高 408
二、工资被压低到劳动力的价值以下 410
三、不变资本各要素变得便宜 410
四、相对过剩人口 410
五、对外贸易 411
六、股份资本的增加 413
第十五章规律的内部矛盾的展开 414
Ⅰ.概论 414
一、在评述李嘉图有关见解的过程中,概括地阐述利润率下降促进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 414
二、从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出发,深刻揭露社会生产和社会消费的矛盾,这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局限性的重要表现 417
三、分析利润量不管利润率高低而随预付资本量增加而增加的情况,导致资本的不断积累和集中,结果必然造成资本主义生产的崩溃 418
Ⅱ.生产扩大和价值增殖之间的冲突 419
一、基于利润率下降和资本量增加这两个因素展开分析,呈现出多种事实的复杂关系 419
二、从资本量增加和利润率下降过程中各种互相对抗要素之间的矛盾,引出并阐述生产扩大和价值增殖之间的冲突 420
一、资本过剩及其形成 422
Ⅲ.人口过剩时的资本过剩 422
二、资本过剩的严重后果 424
三、对资本的生产过剩的小结兼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否认商品生产过剩的错误观点 425
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限制的重要表现 426
Ⅳ.补充说明 427
一、从单个商品价值构成的变化及其趋势来看资本主义提高劳动生产力的限制 427
二、资本增长过程中所出现的限制生产发展的一些现象和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429
三、竞争规律促使新生产方法的采用和普遍化 430
四、资本主义生产的三个主要事实 431
第十六章商品经营资本 432
一、商品经营资本的形成和概念 432
二、商品经营资本的特殊职能 434
三、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角度来考察商人预付的货币资本 437
四、商业资本不生产剩余价值而又有助于剩余价值生产 439
一、商业利润的来源 440
第十七章商业利润 440
二、商业利润的形成方式 441
三、纯粹流通费用及其补偿方式 445
四、纯粹流通费用中可变资本部分的补偿问题 451
五、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小结 457
第十八章商人资本的周转。价格 459
一、商业资本周转的形式和特征 459
二、商业资本周转的依赖性和独立性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经济危机 460
三、生产价格对商业价格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461
四、商业资本周转和商业价格的关系 463
五、对一切关于再生产总过程的表面的颠倒的见解的批评 465
六、利润小周转快是单个商业资本的经营原则 467
第二十一章生息资本 468
一、生息资本 468
二、利息 475
一、利润对利息的调节作用 480
第二十二章利润的分割。利息率。“自然”利息率 480
二、利息对利润的独立运动 481
三、平均利息率和市场利息率 482
四、利息率在量上的确定性和一致性 485
第二十七章信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 489
一、信用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存在和发展的作用 489
二、股份公司的性质、经营特点和历史的过渡作用 490
三、股份公司与垄断 491
四、信用制度是逐渐扩大合作企业的手段 492
第三十七章导论 493
一、资本主义土地私有权 494
二、必须纯粹地考察资本主义地租 497
三、考察资本主义地租必须排开三个错误观 504
点 504
一、研究级差地租的前提和任务 508
第三十八章级差地租:概论 508
二、级差地租从何处发生 509
三、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利用自然瀑布的超额利润和一般超额利润的共同点 509
四、级差地租产生的根源——利用自然瀑布的超额利润和一般超额利润的区别点 512
五、级差地租为何落入瀑布所有者手中 513
六、级差地租的一般概念 514
第四十五章绝对地租 516
一、绝对地租的存在与级差地租规律无关 516
二、资本主义土地私有权的垄断必然带来绝对地租 518
三、绝对地租的产生和实质 522
四、有关绝对地租的补充说明 526
五、关于绝对地租的结论…………………………(529 )第五十一章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 531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暂时性,决定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历史暂时性 531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开始就具有的两个特征 532
三、对工资、利润和地租等分配形式本身的具体分析 534
四、重要的结论 534
后记 536
- 《社会资本与村庄治理转型的社区机制》张国芳等著 2019
- 《资本积累论 汉译名著本 17》琼·罗宾逊 2018
- 《《资本论》解读》梅金平 2019
- 《哲学革命与资本批判》田园著 2019
- 《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研究》(中国)程恩富,胡明,余斌 2019
- 《社会资本与教师科研发展》刘国权 2019
- 《资本治理的逻辑》曾斌,林蔚然编著 2020
- 《公司财务管理和资本重组》(美)弗兰克J.法博齐著 2020
- 《当代资本主义动态》郭业洲主编 2019
- 《百图解读《资本论》》原玉廷著 2020
- 《网络社会与公共治理》刘文富著 2019
- 《边疆民族地区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兼论跨境民族教育与文化互动》罗青,钱春富著 2018
- 《且行且思考》张建富著 2018
- 《保险法知识解答与模拟试题》胡文富著 1998
- 《生命文化概论》江文富著 2013
- 《舟山群岛地名文化坐标》王建富著 2013
- 《希腊启蒙时期的生命觉醒》何仁富著;何仁富主编 2012
- 《主力行为盘口解密 2》翁富著 2012
- 《主力行为盘口解密 3》翁富著 2012
- 《扶危》朱枝富著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