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证病结合用药式
证病结合用药式

证病结合用药式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欧阳閞著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35712606
  • 页数:201 页
图书介绍:探讨中医证候学理论方法
《证病结合用药式》目录
标签:用药 结合

总论 1

第一章 证病结合的认识过程及证在中医医疗中的地位 1

第二章 辨证求衡理论的形成及其具体方法的运用 5

一、辨证求衡理论的形成 5

二、求衡理论方法的具体运用 10

第三章 辨证应以主症定量及明确证与证之间的质量变换关系 15

一、主症在证候中的地位和份量 15

二、主症的变化揭示证与证的质量变换关系 17

第四章 从证候分类提纲与纲目关系探讨各种辨证用药式的内在联系 19

一、《金匮》辨证提纲 19

二、各种辨证法与用药式的内在联系 21

第五章 三型二十一证互为纲目的辨证体系 23

一、疾病表现的三个类型及其纲领证 23

二、各种证候的组成及其相应方药举例 26

三、辩别主症的三大关键 31

四、证与证之间的关系及其传变 36

【附】三纲鼎足、互为纲目的结构模式 41

各论 43

第一章 五气为病类证候 43

一、风邪犯表 43

二、温邪犯肺 44

三、暑邪外感 46

四、暑邪内犯 47

五、热留少阳 49

六、热邪犯胃 50

七、热结肠胃 52

八、火毒蕴结 53

九、火毒上攻 55

十、火毒内陷 57

十一、内热成痈 58

十二、气营两燔 59

十三、热伤营血 61

十四、血热妄行 63

十五、热入血室 64

十六、热盛伤阴 65

十七、湿郁肌表 67

十八、湿邪内郁 68

十九、燥邪外感 69

二十、燥热伤肺 71

二十一、寒伤于表 72

二十二、寒犯肠胃 73

二十三、寒犯心肾 75

二十四、寒滞肝经 76

二十五、风热上攻 77

二十六、风热外壅 78

二十七、风湿相搏 80

二十八、湿郁热伏 81

二十九、湿热内郁 82

三十、湿热外郁 84

三十一、湿热交蒸 85

三十二、湿热上壅 87

三十三、湿热下注 88

三十四、寒温凝带 90

三十五、寒湿内郁 91

三十六、寒束热郁 92

三十七、热深内郁 94

三十八、寒凝血涩 95

三十九、因寒动饮 96

四十、热痰互结 97

四十一、因寒滞食 99

一、肝郁化火 100

第二章 脏腑主病类证候 100

二、肝阳上亢 101

三、肝火上攻 103

四、肝风升扰 104

五、心火亢盛 106

六、心血亏损 107

七、心气虚弱 108

八、心阴亏损 109

九、心阳不足 111

十、脾虚气陷 112

十一、脾虚湿胜 113

十二、肺燥津伤 115

十三、肺热上壅 116

十四、肺热下迫 117

十五、肺气不固 119

十六、肺失通调 120

十七、肺气不降 121

十八、肺阴虚损 122

十九、肾阴亏损 124

二十、肾阳不足 126

二十一、肾精亏损 128

二十二、肾虚火旺 129

二十三、肾虚不固 131

二十四、肾气上逆 132

二十五、胃火上炎 134

二十六、胃阴亏损 135

二十七、大肠燥结 137

二十八、心脾两虚 138

二十九、肺肾阴虚 140

三十、心肾阳虚 141

三十一、肝胃不和 143

三十二、心肾不交 144

三十三、肝郁脾虚 145

三十四、肝肾阴虚 147

三十五、肝胆湿热 149

三十六、脾胃气虚 150

三十七、脾胃虚寒 152

三十八、脾肾阳虚 153

三十九、肝郁血瘀 155

四十、肝虚风动 156

四十一、肝风夹痰 158

四十二、心脉瘀阻 159

四十三、脾湿生痰 161

四十四、脾不制水 162

四十五、肾虚水闭 163

第三章 邪留发病类证候 165

一、瘀血阻络 165

二、瘀积胸胁 166

三、瘀积大腹 168

四、瘀阻脑络 169

五、水溢皮肤 170

六、水聚大腹 172

七、痰饮停滞 173

八、痰浊上逆 174

九、饮邪上凌 176

十、饮食积滞 177

十一、虫扰腹内 178

十二、痰迷心窍 180

十三、痰阻发热 181

十四、瘀滞发热 182

十五、食积发热 183

附方 186

病名索引 19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