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国古代统战谋略
中国古代统战谋略

中国古代统战谋略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真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07810135
  • 页数:363 页
图书介绍:本书论述了我国先秦至清代统一战线的产生、发展、巩固及为实现统战采取的谋略。
《中国古代统战谋略》目录
标签:谋略

第一章 先秦时期统一战线雏成与演进概况 1

第一节 夏夷诸部落融合与统战雏成 1

一、原始公社制时的部落融合 1

二、奴隶制时期统战的演进 5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统战谋略的运用 7

一、春秋时各国的统战谋略 8

二、战国时期“合纵”、“连横”策略 17

三、百家争鸣与统战思潮 20

第二章 秦代大统一与统战概况 25

第一节 秦建朝赖统战初拓统一道路 25

第二节 秦大统一与统战谋略 26

一、纳贤赖能协力统一 27

二、创建与推行各种统一制度 28

三、为统一致力交通工程 30

四、“黔首安宁”、“上农”之策 30

五、防御匈奴,巩固国防,开发边疆 31

第三节 秦从重统战至违统战与其速亡 33

第四节 秦末农民起义联合反秦 34

第五节 古代统战理论的一名篇 36

第三章 两汉统一战线的巩固与发展 39

第一节 汉高祖时期的兴衰与统一战线 39

一、刘邦治政兴汉与统战之策 39

二、刘邦重统战胜与项羽违统战败 42

三、刘邦中途损统战而衰微 45

第二节 汉武时期的统战谋略 46

一、抗击匈奴入侵 48

二、凿通西域“丝绸之路” 51

三、巩固扩大统一的统战之策 54

四、协调阶级关系与发展农业 55

五、对汉武帝的简评 57

第三节 王昭君出塞和亲 58

第四节 东汉“光武中兴”与统战谋略 59

一、“光武中兴”与巩固统一 60

二、“光武中兴”与“柔道之术” 60

第五节 班超出使西域 64

一、西汉末年赤眉绿林起义联盟 67

第六节 西汉末农民起义联盟 67

二、东汉末期黄巾起义联盟 68

第四章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战与违统战概况 72

第一节 三国大区域性的局部统一与统战 72

第二节 蜀魏吴各施统战谋略 75

一、善筹统战的诸葛亮 75

二、雄心统一运筹统战的曹操 79

三、不失为有统战谋略的孙权 82

笫三节 西晋违统战而速亡 85

一、腐朽贪婪,内乱分裂 85

二、各族人民纷起反晋 87

第四节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与统战谋略 89

一、统一、改革与迁都中原 91

二、文化习俗的汉化和封建化 92

三、政治制度的汉化和建封化 95

四、对孝文帝简评 99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宗教深入统战行列 100

一、玄学对佛教发展的影响 100

二、佛教的发展盛行与统战 101

三、佛教渗入社会各个领域与统战 106

四、道教的发展与渗入古代政治生活 110

第五章 隋唐中华一统的统战谋略 113

第一节 隋文帝谋统一的统战谋略 113

一、扫除统一障碍之措施 113

二、争取广大农民之措施 114

三、轻刑简律,厉行节 约,争取民心 115

四、虚心纳策,慎处民族问题 116

五、扩大对外友好往来 118

六、对隋文帝的简评 118

笫二节 “普天之下,莫非仇雠”的隋二世 119

第三节 隋末农民起义联合抗暴 123

第四节 唐之兴建与统一战线 124

一、筹谋统一,广结同盟 125

二、平割据的军事与统战配合之策 127

第五节 唐贞观中华一统之极艳 131

一、孜孜求谏,广开言路,监督朝政,协商国事 132

二、尊知识,捐嫌隙,纳贤能,广成统战智囊库 135

三、“四夷宾服,华夏安宁”的民族政策 140

四、坚持“农为政本”,巩固统一 146

五、怀忠平屈,拨乱反正,促进统战事业 151

六、赏不私亲,举不避仇,亲疏皆向 152

七、休戚与共,激励军民,居安思危,善始善终 154

八、对唐太宗的简评 156

第六节 唐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发展 157

第七节 黄巢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忽视统战的沉痛教训 160

第六章 五代十国、宋、辽、夏、金时期民族分裂与国家衰微 164

第一节 五代十国的大分裂 164

第二节 北宋违统战的教训 168

一、宋代历史背景简述 169

二、宋太祖高度个人专权防“异己”的失策 170

第三节 北宋变法改制与统一战线 176

一、积贫积弱的形成与改革潮流的出现 176

二、从北宋变法看改革与统战 178

三、王安石改革之成败与统战息息相关 181

第四节 辽、金统战与违统战概况 186

一、辽朝统战谋略 186

二、金改变野蛮征服为谋求统战 189

第五节 宋、辽、夏、金逐鹿中原 196

一、宋、辽角逐 196

二、宋、夏交锋 197

三、北宋联金恢复燕云活动成幻梦 197

四、金灭北宋与南宋屈辱投降 200

一、李纲爱国抗金斗争 201

第六节 南宋爱国抗战统一战线 201

二、宗泽爱国抗金斗争 204

三、韩世忠爱国抗金斗争 205

四、岳飞爱国抗金斗争与秦桧卖国求荣 206

五、张浚北伐抗金并同投降派的斗争 207

六、爱国主战派辛弃疾和陆游 209

七、“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211

第七节 宋农民军起义联盟与人民军联合抗金 214

一、宋农民军起义联盟和失败教训 214

二、人民主动联合抗金的斗争 217

第一节 元朝大统一的历史意义 219

第七章 元代大统一,结束大离乱 219

第二节 “行汉法”与劝农政策 224

第三节 元开发边疆民族地区的统战方略 227

第四节 元代兼容並蓄的宗教贯容政策 231

一、元代兼容並蓄之宗教政策 231

二、佛教深入元统战行列 232

三、道教受到元统治者的“贯容”与支持 234

四、白莲教在“贯容”中发展 234

五、伊斯兰教在“贯容”中兴盛 234

六、基督教也在“贯容”中流入传播 235

第五节 元对外统一战线概况 236

第六节 竟成统一的元世祖统战谋略 239

一、以“汉法理政”和联合汉族 240

二、恢复与发展社会经济之策 241

三、扶植工商业发展之策 243

四、禁杀掠重招抚之策 245

五、婚盟贵族之策 245

六、对元世祖忽必烈的简评 247

第七节 元阶级与民族矛盾激化和农民起义联盟 249

一、失民心的弊政 250

二、元末农民大起义联合反元 254

第八章 明代统战谋略概况 257

第一节 明初采取利于统战的措施 258

一、抑豪强以结民心,清吏治取信于民 258

二、致力于安养生息之策 262

三、倡廉尚俭反贪奢 267

四、求谏纳贤,以图中兴统一 269

第二节 明太祖中途破坏统战 272

第三节 明代民族政策 275

一、对藏族利用宗教密切民族关系 276

二、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改革落后的土司制 277

三、对满族地区建立“三卫制” 278

四、对蒙古地区贯彻“封贡通市”方针 278

五、对台湾加强联系与开发 279

第四节 发展对外关系与郑和下西洋的统战意义 280

一、发展对外友好关系 280

二、郑和七下西洋的统战意义 282

第五节 捍卫和平统一与戚继光 283

一、戚继光爱国抗倭 284

二、援朝抗倭的胜利 288

三、反欧洲殖民主义者入侵的斗争 289

第六节 明末农民起义联盟与李自成失败的教训 290

一、明末农民起义联盟 291

二、从统战失策权衡李自成起义的失败 293

第九章 清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统战概况 296

第一节 满族兴起、大清建立与统战谋略 296

一、努尔哈赤统一女真之策 296

二、皇太极建立大清帝国的统战谋略 298

三、谋求联盟、入主中原之策 300

第二节 清初进行统一战争的策略 302

一、矛头指向农民起义同盟军 302

二、拔掉南明弘光政权 303

三、乘胜进军开拓统一格局 305

第三节 巩固发展统一的统战谋略 306

一、平定“三藩”叛乱 307

二、重抚慰统一台湾 309

三、平定准噶尔部分裂叛乱 310

四、安定西藏 312

五、粉碎沙俄入侵 313

第四节 加强各族人民联系与思想文化统治政策 314

一、加强各族经济文化联系促进民族联合 315

二、思想文化的怀柔政策 318

三、极端思想文化专制的文字狱 321

一、清代民族政策的总指导方针 324

第五节 清代的民族政策 324

二、对汉族强调同是炎黄后裔 325

三、对藏族实行政教合一制 326

四、对蒙古强调“满蒙一体”方针 327

五、对西南各少数民族实行“改土归流”制 328

六、对其他边远地区的开发措施 329

第六节 拓展国家统一的康熙统战谋略 332

一、摧毁鳌拜为首的皇室内部分裂集团 333

二、废除皇室圈地制以结民心 334

三、统一战争与统战相结合的平藩之策 334

四、运用统战方式统一台湾 336

五、平叛、抗沙与固边三管齐下之策 337

六、网罗各族人才之策 340

七、推行联姻政策,加强民族联合 343

八、提倡编纂、出版书籍,发挥知识分子作用 344

九、“图治求言”,发展社会经济 346

十、对康熙的简评 348

第七节 创时代之先声的爱国者 349

一、主张“变易”的爱国者龚自珍 349

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爱国者魏源 352

第八节 各族人民起义联合反清 354

一、清统治阶级的腐败 354

二、各族人民起义联合反清 356

各章重要引文书目 359

后记 36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