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当代中国钢铁工业的科学技术
当代中国钢铁工业的科学技术

当代中国钢铁工业的科学技术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本书》编辑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7
  • ISBN:
  • 页数:585 页
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钢铁工业的科学技术》目录

第一编 钢铁工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成就 3

第一章 综述 3

第一节 胜利而曲折的历程 4

第二节 重大的进步和成就 8

第三节 几点经验 21

第二章 采矿科学技术 24

第一节 矿山开采技术的发展 25

第二节 矿山设备的更新 30

第三节 爆破技术与器材 37

第四节 矿山岩体力学的研究 40

第五节 矿山安全与环保技术 42

第六节 系统工程及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45

第三章 选矿科学技术 47

第一节 发展过程 48

第二节 矿石预选、磨矿、筛分分级技术 50

第三节 磁铁矿石的选矿 52

第四节 弱磁性铁矿石的选矿 54

第五节 共生铁矿选矿的研究 59

第六节 锰矿石选矿技术的进展 63

第四章 烧结球团科学技术 65

第一节 发展过程 65

第二节 研究和采用先进技术、完善烧结工艺和提高装备水平 67

第三节 强化烧结过程,提高烧结矿质量 69

第四节 特殊精矿的烧结技术 71

第五节 球团工艺的试验研究 73

第五章 炼铁科学技术 76

第一节 精料科学技术的发展 77

第二节 高炉冶炼工艺和装备的研究开发 79

第三节 共生矿冶炼技术的开发 85

第四节 铁矿石直接还原与融熔还原炼铁 89

第五节 高炉计算机应用和数学模型 90

第一节 概况 92

第六章 炼钢科学技术 92

第二节 平炉炼钢 93

第三节 转炉炼钢 96

第四节 电弧炉炼钢 98

第五节 铁水预处理和钢的二次精炼 100

第六节 铸锭 102

第七节 真空熔炼和电渣重熔 103

第七章 连续铸钢科学技术 108

第一节 我国连续铸钢的发展 108

第二节 我国连续铸钢设备的特点 112

第三节 连续铸钢工艺的进步 113

第四节 回顾与展望 115

第一节 发展过程 117

第八章 轧钢科学技术 117

第二节 初轧 122

第三节 型钢 123

第四节 钢板和带钢 125

第五节 钢管 127

第六节 金属制品 128

第七节 展望 131

第九章 合金钢与高温合金科学技术 133

第一节 低合金钢 134

第二节 合金钢 138

第三节 高温合金 144

第四节 焊接 148

第五节 金属腐蚀与防护涂层 153

第十章 金属功能材料科学技术 158

第一节 精密合金 158

第二节 电工钢 165

第三节 工业纯铁 170

第十一章 粉末冶金科学技术 173

第一节 发展过程 173

第二节 钢铁粉末和粉末冶金材料 174

第三节 多孔材料及其他功能材料 177

第四节 粉末冶金新技术装备的研制和发展 180

第五节 测试技术和理论研究 182

第十二章 铁合金科学技术 185

第一节 硅质合金 186

第二节 锰质合金 187

第三节 铬质合金 188

第四节 钨、钼、钒、钛、稀土、铌等合金 190

第十三章 炼焦化工科学技术 192

第一节 发展过程 192

第二节 结合资源特点合理利用炼焦煤 194

第三节 改善与提高炼焦工艺技术 195

第四节 炼焦化工产品回收和环保技术 197

第五节 应用技术和新技术的研究 199

第六节 展望 201

第十四章 耐火材料科学技术 203

第一节 硅砖和粘土砖 203

第二节 高铝砖 204

第三节 碱性耐火材料 205

第四节 不定形耐火材料 207

第五节 特殊耐火材料 208

第六节 理论、工艺和装备 213

第十五章 炭素工业科学技术 216

第一节 对原料的研究、评价及合理使用 217

第二节 工艺和设备的主要成就 218

第三节 炭素新产品的开发 221

第四节 新型碳材料的开发 222

第十六章 自动化科学技术 226

第一节 发展过程 226

第二节 电力传动 227

第三节 检测仪表与生产过程自动控制 232

第四节 物料的计量 238

第五节 计算机技术应用 239

第十七章 冶金热工科学技术 243

第一节 发展过程 243

第二节 新型燃烧装置与工业炉设计 245

第三节 新工艺和新技术 247

第四节 节能技术 248

第五节 理论研究 250

第十八章 金属学与金属物理 252

第一节 发展过程 252

第二节 晶体缺陷、相变与断裂等理论研究 255

第三节 合金元素的作用 258

第四节 形变和热处理技术 260

第五节 金属物理测试技术及应用 261

第十九章 分析测试科学技术 267

第一节 发展过程 267

第二节 钢铁化学分析 269

第三节 力学性能测试 272

第四节 物理性能测试 274

第五节 无损检测技术 275

第二十章 包头资源综合利用 277

第一节 发展过程 278

第二节 资源评价 280

第三节 钢铁冶炼 281

第四节 选矿试验 282

第五节 稀土冶金 284

第六节 环境保护和分析检测 287

第七节 稀土的推广应用 287

第八节 铌的回收和第二流程 289

第一节 高炉冶炼高钛型钒铁精矿试验成功 291

第二十一章 攀枝花资源综合利用 291

第二节 高炉法的完善和提钒技术的研究 294

第三节 铁、钒、钛综合利用的研究 295

第四节 钛、钴综合利用的研究 300

第五节 钒、钛的应用研究 302

第二十二章 冶金情报工作 305

第一节 概况 305

第二节 发展过程及成就 305

第三节 结语 310

第二十三章 冶金产品标准化工作 311

第一节 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 319

第二十四章 冶金工业部直属科研院所 319

第二编 主要钢铁科研院所的发展和成就 319

第二节 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 331

第三节 冶金工业部自动化研究所 339

第四节 冶金工业部情报标准研究总所 349

第五节 冶金工业出版社 355

第六节 冶金工业部北京冶金设备研究所 362

第七节 冶金工业部马鞍山矿山研究院 364

第八节 冶金工业部长沙矿冶研究院 368

第九节 冶金工业部鞍山热能研究所 376

第十节 冶金工业部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 381

第十一节 冶金工业部安全技术研究所 386

第十二节 冶金工业部包头冶金研究所 389

第十三节 冶金工业部攀枝花钢铁研究院 395

第十四节 冶金工业部金属制品研究所 400

第二十五章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403

第二十六章 北京、上海、天津钢铁工业的科技工作及机构 416

第一节 首都钢铁公司 416

第二节 上海市冶金工业局 426

第三节 天津市冶金工业局 438

第二十七章 钢铁公司所属研究所 448

第一节 鞍山钢铁公司钢铁研究所 448

第二节 本溪钢铁公司钢铁研究所 457

第三节 包头钢铁公司钢铁研究所 460

第四节 武汉钢铁公司钢铁研究所 464

第五节 太原钢铁公司钢铁研究所 470

第六节 马鞍山钢铁公司钢铁研究所 473

第七节 重庆钢铁公司钢铁研究所 476

第八节 攀枝花钢铁公司钢铁研究所 480

第九节 鞍山钢铁公司自动化研究所 482

第十节 鞍钢矿山公司研究所 484

第十一节 武汉钢铁公司矿山研究所 486

第二十八章 特殊钢厂所属研究所 489

第一节 抚顺钢厂研究所 489

第二节 齐齐哈尔钢厂研究所 493

第三节 大连钢厂特钢研究所 496

第四节 大冶钢厂钢铁研究所 499

第五节 重庆特殊钢厂特钢研究所 504

第六节 大连钢厂七五二研究所 508

第七节 陕西钢铁研究所 511

第八节 重庆特殊钢厂精密合金研究所 515

第九节 吉林铁合金厂研究所 518

当代中国钢铁工业的科学技术大事记(1649~1984年) 521

部门与企事业单位简称表 575

彩图目录 579

后记 58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