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
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

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金诤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208009082
  • 页数:239 页
图书介绍:
《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目录

第一章 16

一、科举制度的渊源 17

二、科举制度的社会文化背景文学、伦理与政治 19

三、秦朝的教训 汉代察举“智囊”晁错的对策 24

四、董仲舒对策察举与儒学独尊今、古文经学 28

五、察举的弊端“月旦评”与世族门阀 士风的虚伪 33

六、曹操“唯才是举”与建安文风“九品中正制” 35

七、“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38

八、南北世族各大姓儒学的衰落与玄学、文学的兴盛 40

九、世族的衰落 考试的强化 44

十、科举不始于隋 隋君臣之嫉贤妒能 46

第二章 50

一、唐科举的“生徒”、“乡贡”韦应物与《昆仑奴》刘蜕“破天荒” 51

二、各种科目明经科 帖经 墨义 时务策 53

三、进士与诗赋 《湘灵鼓瑟》《终南山望余雪》《日五色赋》 56

四、“省试”李贺与“家讳”放榜 62

五、“身、言、书、判”——吏部铨试 65

六、“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新科进士的庆宴 67

七、诗歌的黄金时代——科举与唐诗 69

八、“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通榜”与“行卷” 72

九、唐代制科刘?制策“野无遗贤”的笑剧 77

十、世族与庶族的科举斗争 杜牧的愤懑 牛李党争常衮与崔祜甫 81

十一、科举在中唐的发展 科举与人才 儒学复兴 86

十二、“天下英雄入吾彀中” 李商隐与党争 从杜甫到罗隐的悲哀 88

十三、《送董邵南序》的政治意义 黄巢、科举与唐朝的灭亡 94

第三章 97

一、北宋科举别头锁院弥封誊录 98

二、郑獬的得意与苏轼的懊恼世、庶界限的消失文官政治的确立 103

三、文官政治与宋代社会 人才的高峰 文官政治与宋代的国势 108

四、庆历科举改革儒学复兴高潮与理学的产生 112

五、王安石改革科举 思想统制 王安石经义《参也鲁》 115

六、苏轼《议学校贡举状》 新、旧党争与科举 119

七、欧阳修、司马光“逐路取士”之争 苏轼的建议与《水浒传》的倾向 朱熹《学校贡举私议》 121

八、宋代制科 苏辙制策 宋仁宗之仁 125

九、科举与北宋古文运动 欧阳修与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 128

十、宋诗的议论化与宋词的抒情化 “奉旨填词柳三变” 134

十一、宋代文化精神“劝学文”重文轻武之风 137

十二、宋代科举的弊端 张九成中状元与苏洵、陆游的心酸 141

十三、科举对知识分子心灵的腐蚀 南戏、笔记小说中的科举悲剧 145

第四章 149

一、耶律楚材与元代“戊戌选试” 忽必烈与儒生 150

二、严酷的民族压迫胥吏政治 儒生对科举制度的批评 152

三、科举的恢复与儒生的激动 民族和等级歧视伯颜再度科举 155

四、“七匠八娼九儒十丐” 吏治的败坏 儒生与朱元璋的胜利 161

五、程朱理学在科举中的确立诗文的衰落与戏曲小说的兴起 166

第五章 170

一、明、清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171

二、“南、北榜之争” 分省取士与明、清王朝的巩固 177

三、贡生 监生 专制统治下的教育 “孟子节文”书院的遭遇 181

四、八股取士及其源流状元韩菼的八股文八股文风 184

五、八股文题破题长联 188

六、清初关于八股存废之争 试帖诗 193

七、明、清殿试标准 书法与状元 毕沅的侥幸与龚自珍的遗憾, 196

八、从“丁酉”到鲁迅的祖父——血淋淋的科场案 199

九、“维民所止”等等——科举与文字狱 206

十、八股科举对士人的奴化 考试成“瘾” 清朝以科举笼络汉人 209

十一、中国文化的落伍八股士人的空疏愚陋文学、学术的衰落乾嘉学派 214

十二、吴敬梓、蒲松龄、曹雪芹笔下的科举 221

十三、西方新思潮的侵入洪秀全与科举“公车上书”与戊戌变法科举的废除 228

十四、新教育、新文化、新知识阶层的兴起 234

十五、民国的文官考试科举在朝鲜、越南 23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