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2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迪浔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117020741
- 页数:756 页
前言页 1
第1章 健康与疾病 1
第2节 疾病 1
一、疾病是机体稳态的破坏 1
二、疾病是机体的抗损伤反应与致病因子及损伤作斗争的过程 2
三、疾病必有代谢、功能或(和)结构的异常 3
四、医学模式的转变 4
第2章 衰老 5
第1节 动物的寿命 5
一、基因学说 6
第2节 衰老的学说 6
二、代谢学说 8
三、器官学说 9
第3节 机体的增龄性变化 10
一、一般表现 10
二、神经系统 10
三、内分泌系统 11
四、心血管系统 11
五、呼吸系统 12
六、泌尿系统 12
七、生殖系统 12
九、免疫系统 13
八、消化系统 13
第4节 抗衰老的基本措施 14
一、非药物性抗衰老 14
二、药物性抗衰老 15
第3章 死亡与复苏 16
第1节 生命与死亡的概念和死亡原因 16
第2节 脑死亡 17
一、概念 17
二、诊断标准 17
四、脑细胞不可逆损伤的机制 18
三、及时判断脑死亡的意义 18
第3节 复苏 19
一、概念 19
二、步骤 20
第4章 遗传与疾病 23
第1节 遗传性疾病概述 23
一、概念 23
二、遗传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23
三、遗传病的分类 24
第2节 基因突变与基因病 24
一、基因概述 24
二、基因突变 25
三、分子病 29
第3节 染色体畸变和染色体病 33
一、人类染色体简介 33
二、染色体畸变和染色体病 34
三、脆性X染色体和脆性部位 38
第4节 遗传病的防治原则 38
一、诊断和预防 39
二、治疗 39
第1节 生物膜概述 41
一、生物膜的组成 41
第5章 生物膜与疾病 41
二、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 42
第2节 生物膜与疾病的关系 45
一、红细胞膜异常为主的疾病 45
二、补体与细胞膜损伤 47
三、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48
四、血小板膜缺陷性疾病 49
五、高血压病 49
六、恶性肿瘤 50
七、肌肉疾病 51
八、特殊生物膜的障碍 52
二、膜受体 54
一、受体的概念,一般特征及分类 54
第6章 受体与受体病 54
第1节 受体概述 54
三、细胞内受体 57
四、受体的调节 58
五、受体研究方法简介 59
第2节 受体病 61
一、受体病的概念和分类 61
二、遗传性受体病 63
三、自身免疫性受体病 65
一、继发性受体异常 67
第3节 受体与疾病 67
二、哮喘与受体 68
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与糖皮质激素受体 68
四、受体与肿瘤 68
第7章 细胞内信息传递与疾病 71
第1节 概述 71
第2节 疏水性信息分子在细胞内的传递及其作用模式 72
一、细胞内受体及其激活 73
二、激活受体与基因转录控制 75
三、同一信息分子诱导不同应答反应的机制 75
第3节 亲水性信息分子触发的细胞信息转录 76
四、甾类激素与细胞增殖 76
一、经通道连锁的表面受体触发的信息传递 77
二、经G蛋白连锁的表面受体触发的信息传递 77
三、通过酶促性表面受体触发的信息转导 83
四、细胞外信息与基因转反应 85
五、配体特异性和细胞特异性生物效应的发生机制 87
六、细胞信息转导与细胞生长分化控制 89
第4节 细胞内信息传递障碍 90
一、原癌基因激活与疾病 91
二、蛋白激酶C激活与佛波酯类促癌物生物学效应 91
四、G蛋白功能紊乱与靶细胞适应 92
三、G蛋白功能缺陷与疾病 92
第8章 应激 95
第1节 概述 95
一、定义 95
二、应激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95
三、应激的研究方法 97
第2节 应激时机体的变化 98
一、神经内分泌反应 98
二、代谢和功能的改变 101
三、应激引起的心理反应和行为的变化 102
一、概述 103
第3节 应激和疾病 103
二、应激和心血管功能异常 104
三、应激性急性胃粘膜病变和应激性溃疡 105
一、组胺 107
第9章 炎症介质 109
第1节 血管活性胺类介质 109
二、5-羟色胺 112
第2节 脂类介质 112
一、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 112
二、血小板激活因子 115
一、激肽 116
第3节 肽类介质 116
二、感觉神经肽 117
三、细胞因子 118
第4节 溶酶体成分 121
第5节 炎症反应中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123
第6节 炎症介质释放的方式和机制 123
第7节 抗炎措施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124
第10章 发热 127
第1节 概述 127
第2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127
一、发热激活物 127
二、内生致热原 128
三、中枢发热介质 130
四、调定点和热代谢 131
第3节 内源性抗热物质 132
第4节 生理性体温升高 133
第5节 代谢与功能的改变 134
第11章 化学致癌 138
第1节 化学致癌过程的多阶段和多因子概述 138
一、两阶段学说及其发展 138
第2节 激发剂 140
一、分类和来源 140
二、多因子及其生物学特性 140
二、体内生物转化 143
三、致癌性功能团 144
第3节 促癌剂和辅致癌剂 145
一、促癌剂的分类和来源 145
二、辅致癌剂 145
第4节 激发剂和促癌剂与细胞及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 146
一、激发剂引起的DNA损伤 146
二、细胞对DNA损伤的反应 147
三、促癌剂引起的细胞生物学反应 148
第5节 激发剂和促癌剂的致细胞癌变机制 149
一、细胞癌变的激发机制 149
二、细胞癌变的促癌机制 153
第12章 病毒与肿瘤 156
第1节 概述 156
二、多瘤病毒科与肿瘤 156
第2节 DNA肿瘤病毒与肿瘤 157
一、DNA肿瘤病毒的分类和特性 157
三、乳头状瘤病毒科与肿瘤 158
四、疱疹病毒科与肿瘤 159
五、乙型肝炎样病毒科与肿瘤 161
第3节 RNA肿瘤病毒与肿瘤 162
一、RNA肿瘤病毒的分类和特性 162
二、RNA B型肿瘤病毒与肿瘤 164
三、RNA C型肿瘤病毒与肿瘤 165
第4节 肿瘤病毒致癌机制 166
一、DNA肿瘤病毒的致癌机制 166
二、RNA肿瘤病毒的致癌机制 167
第13章 瘤基因 170
第1节 病毒瘤基因 170
第2节 细胞转化基因和细胞瘤基因 171
一、正常细胞基因组中是否有病毒瘤基因 171
二、癌瘤细胞DNA的转化活性 171
三、细胞转化基因和细胞瘤基因的关系 171
一、原瘤基因与生长因子 172
第4节 原瘤基因的生理功能 172
第3节 原瘤基因 172
二、跨膜生长因子受体 173
三、与质膜连接的原瘤基因产物 174
四、与质膜连接的鸟嘌呤核苷结合蛋白 174
五、定位于胞质中的原瘤基因产物 175
六、与核内DNA结合的原瘤基因产物 175
第5节 原瘤基因的活化机制 176
一、基因突变 177
二、基因的易位和重排 178
第6节 肿瘤抑制基因 179
一、概念 179
四、病毒插入 179
三、基因扩增 179
二、肿瘤抑制基因存在的科学根据 180
三、肿瘤抑制基因产物的生化功能 181
四、瞻望 183
第7节 促瘤基因 183
一、促进阶段涉及的特异性基因 184
二、促瘤基因的物理性状 184
三、促瘤基因的生物学意义 185
第8节 “转移基因”和转移抑制基因 185
二、转移抑制基因 186
一、转移基因 186
第9节 瘤基因与癌变的多阶段性 187
一、正常细胞转化为恶性细胞可能需要多个瘤基因的作用 188
二、多次突变与瘤基因的致瘤作用 188
三、癌变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瘤基因作用 188
四、瘤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分别参与癌变的不同阶段 188
第10节 瘤基因在其他疾病中的作用 188
第2节 病因学 193
一、氧的利用障碍的基本环节 193
第1节 概述 193
第14章 氧的利用障碍 193
二、氧利用障碍的原因 195
第3节 缺氧性细胞损伤的机制 197
一、线粒体受损 198
二、磷脂酶活化和膜脂质过氧化 199
三、生物膜损伤 200
第15章 水钠代谢及紊乱 202
第1节 水和钠的正常代谢 202
一、总体水及其分布 202
二、体液中溶质测量单位的概念及其意义 203
三、水平衡 205
四、钠平衡 206
五、水钠的生理调节 207
第2节 低钠血症 209
一、原因和机制 209
二、对机体的影响 210
三、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 211
第3节 高钠血症 212
一、原因和机制 212
二、对机体的影响 213
三、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 213
一、钾总量及分布 216
第1节 钾的正常代谢及生理功能 216
第16章 钾代谢及紊乱 216
二、钾的吸收与排泄 217
三、钾的生理功能 217
第2节 低钾血症 221
一、病因和发生机制 221
二、对机体的影响 222
三、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225
第3节 高钾血症 226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226
二、对机体的影响 227
三、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229
第1节 低镁血症 231
一、原因和机制 231
第17章 镁代谢障碍 231
二、对机体的影响 234
三、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236
第2节 高镁血症 237
一、原因和机制 237
二、对机体的影响 237
三、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238
一、钙在细胞内外分布及其转运机制 240
二、吸收和排泄 240
第1节 钙磷正常代谢 240
第18章 钙磷代谢及紊乱 240
三、血钙和血磷 241
四、生理功能 242
五、钙磷代谢的调节 243
第2节 钙磷代谢紊乱 245
一、高钙血症 245
二、低钙血症 247
三、高磷血症 248
第3节 钙磷代谢异常骨病 249
一、骨与钙磷代谢 249
四、低磷血症 249
二、钙磷代谢异常骨病 250
第19章 微量元素与疾病 254
第1节 概述 254
一、宏量元素 254
二、微量元素 254
三、必需微量元素的共同特性 255
第2节 主要微量元素的代谢、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257
一、铁 257
二、铜 259
三、锌 260
四、硒 262
五、锰 263
六、钼 263
七、碘 264
八、铬 264
第3节 某些生理、病理过程与微量元素 264
一、微量元素与生长发育 264
二、微量元素与妊娠和胎儿畸形 265
三、微量元素与神经系统功能和智力障碍 266
五、微量元素与机体的感染和免疫 267
四、微量元素与内分泌的改变 267
六、微量元素与衰老 268
七、微量元素与体内自由基作用 269
第20章 酸碱平衡与紊乱 271
第1节 概述 271
第2节 体液酸碱状态的调节机构 272
一、体液的缓冲作用 273
二、肾在酸碱平衡调节中的作用 277
三、肺在酸碱平衡调节中的作用 282
第3节 反映酸碱平衡状况的指标及其意义 282
一、代谢性酸中毒 285
第4节 酸碱平衡紊乱 285
二、呼吸性酸中毒 289
三、代谢性碱中毒 290
四、呼吸性碱中毒 293
五、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294
第5节 代偿预计值及酸碱图 295
一、代偿预计值 295
二、酸碱图 299
第21章 微循环障碍 301
第1节 微循环和微循环障碍的近代概念 301
第2节 微循环障碍的表现及其发生机制 302
一、微血管异常变化 302
二、微血流流态异常变化 306
第22章 血液流变性障碍 311
第1节 概述 311
第2节 病因、发病环节和机制 312
一、红细胞 313
二、白细胞 315
三、血小板 316
四、血浆蛋白与脂类 317
五、血管 317
第3节 代谢与功能变化 318
一、微循环障碍 318
二、微循环障碍与血液流变性障碍间的恶性循环 318
三、对原发疾病或病理过程的正反馈作用 319
四、对合并症的促发作用 320
第4节 检测方法、指标及意义 321
一、血液粘度的检测方法和指标 321
二、红细胞变形性的测定方法 322
三、血小板粘附性和聚集性的测定方法 323
第5节 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 323
一、血液稀释 323
二、改善红细胞变形性 324
三、抑制血小板聚集 324
四、去纤维蛋白疗法 325
一、休克时微循环的时机变化 327
第23章 休克时微循环与细胞功能障碍 327
第1节 休克时微循环的变化及其机制 327
二、休克时血液细胞流变学变化 330
第2节 休克时细胞功能障碍及其机制 334
一、休克时细胞功能障碍 334
二、休克时细胞损伤的机制 337
第24章 体液因子在休克中的作用 341
第1节 细胞因子 342
一、肿瘤坏死因子 342
二、白细胞介素1 344
一、儿茶酚胺 345
第2节 激素 345
二、加压素 347
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347
第3节 脂质因子 348
一、血小板激活因子 348
二、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 349
第4节 内源性阿片肽 350
一、休克时内源性阿片肽含量的变化 351
二、阿片受体拮抗剂的抗休克作用 351
第5节 心肌抑制因子 352
一、心肌抑制因子 352
二、心肌抑制物质 353
第6节 体液因子间的相互作用 354
第25章 临床防治休克的病理生理基础 356
第1节 提高脏器微循环血液灌流量 356
一、降低血管阻力 356
二、补充血容量 357
三、增强心功能 357
第2节 疏通微循环血流 358
第3节 改善细胞代谢 359
第4节 纳络酮及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361
第6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 362
第5节 自由基清除剂 362
第7节 钙内流阻滞剂 363
第8节 体液性物质的抑制剂 363
第9节 胰高血糖素 364
第10节 “活血化瘀” 364
第26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 366
第1节 概述 366
第2节 发病机制 367
一、钙超载 367
二、氧自由基损伤 369
三、白细胞的作用 373
第3节 主要脏器在再灌注损伤中机能、形态和代谢的改变 375
四、内皮细胞自稳态调控失衡 375
一、心肌再灌注损伤 376
二、脑再灌注损伤 377
三、肺再灌注损伤 378
四、其他脏器的再灌注损伤 379
第4节 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379
一、尽量缩短脏器缺血的时间 379
二、采用低压、低温再灌注 379
三、清除氧自由基及活性氧 379
六、其他药物 380
七、启动内源性保护机制 380
四、钙拮抗剂的保护作用 380
五、补充能量储备和促能量合成 380
第27章 缺血性心脏病 382
第1节 原因和分类 382
一、缺血性心脏病的原因 382
二、缺血性心脏病的分类 383
第2节 发病机制 384
一、冠状动脉血栓形成 384
二、冠状动脉痉挛 387
一、心肌缺血性损害的变化 390
第3节 功能与代谢变化 390
二、再灌注损伤变化 395
第4节 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396
第28章 动脉粥样硬化 398
第1节 概述 398
第2节 病因 398
一、高脂血症 398
二、高血压 399
三、吸烟 400
四、其他因素 400
第3节 发病机制 401
一、脂蛋白代谢紊乱 402
二、血小板的作用 406
三、血液流变学因素 407
四、动脉壁细胞成分的变化 408
第4节 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方法和消退研究 411
一、动物AS模型的复制和消退研究 411
二、人类AS的证据和消退研究 412
三、动脉粥样硬化消退的可能机制 412
第5节 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413
一、一般的预防措施 413
二、药物治疗 413
三、手术治疗 414
第29章 高血压 416
第1节 动脉血压的调节及其影响因素 416
一、动脉血压的调节 416
二、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422
第2节 高血压的原因和发生机制 423
一、神经系统与高血压 423
二、肾脏与高血压 426
三、离子与高血压 426
四、营养成分与高血压 428
五、膜离子转运异常与高血压 429
六、遗传与高血压 430
第3节 高血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432
一、血流动力学平衡失调 433
二、高血压对机体的影响 434
第4节 防治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基础 436
一、预防 436
二、治疗 436
第30章 心律失常 438
第1节 概述 438
第2节 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440
一、心脏激动形成异常 440
二、心脏激动传导异常 443
三、激动形成异常和激动传导异常并存 450
第3节 心律失常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451
一、决定心律失常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因素 451
二、心律失常对各器官血液循环的影响 452
第4节 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453
一、防治原则 453
二、治疗方法 453
第31章 心力衰竭 456
第1节 概述 456
第2节 病因和分类 457
一、心力衰竭的原因和诱因 457
二、心力衰竭的分类 458
第3节 发病机制 460
一、心肌收缩功能障碍 460
二、心脏舒张功能障碍 465
三、酸中毒的作用 467
第4节 机体的代偿功能 468
一、心脏本身的代偿功能 468
二、心脏以外的代偿功能 471
第5节 功能与代谢变化 472
一、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改变 472
二、老年人心力衰竭特点 476
一、小儿心力衰竭特点 476
第6节 小儿及老年人心衰特点 476
二、其他系统功能变化及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476
第7节 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477
一、防治原发病 477
二、选择性治疗 477
三、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478
四、其他 478
第32章 心血管内分泌 480
第1节 概述 480
第2节 心脏的内分泌功能 482
一、心钠素 483
二、其它心源性利纳多肽 486
三、抗心律失常肽 487
四、内源性洋地黄素 487
第3节 血管的内分泌功能 488
一、内皮源性舒张因子(EDRF) 488
二、内皮素 489
三、心血管系统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492
第4节 心血管系统的神经肽 493
一、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493
二、神经肽酪氨酸 494
三、速激肽 495
四、血管活性肠肽 496
五、神经降压素 497
六、阿片肽 497
第33章 呼吸衰竭 499
第1节 病因 499
第2节 发病机制和肺功能变化 499
一、发病基本机制 499
二、小儿呼吸系统特点与呼吸衰竭机制 509
第3节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生机制 510
一、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与肺水肿的发生机制 510
二、肺顺应性降低、肺不张的形成机制 516
三、肺血管改建与肺纤维化的机制 517
第4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发生呼吸衰竭的机制 518
一、通气功能障碍及肺功能检查特点 518
二、换气功能障碍及肺功能检查特点 519
第5节 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520
第34章 肺的非呼吸功能障碍 522
一、肺的滤过功能及其生理、病理意义 522
二、气道内异物的清除及其障碍 522
三、肺的免疫功能及其生理、病理意义 524
第2节 肺的内分泌作用及其与临床联系 525
一、一般物质的肺内代谢及其临床意义 526
第3节 肺的代谢作用及其障碍 526
二、血管活性物质的肺内代谢及其障碍 529
三、肺血管内皮细胞在肺内代谢中的作用 531
四、肺代谢障碍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532
第35章 肺动脉高压 534
第1节 肺循环生理特点 534
第2节 肺动脉高压的分类 536
第3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536
一、高动力性肺动脉高压 536
二、被动性肺动脉高压 536
四、闭塞性肺动脉高压 537
三、阻塞性肺动脉高压 537
五、主动性肺动脉高压 538
六、多因性肺动脉高压 542
第4节 肺动脉高压对机体的影响 542
一、肺功能变化 542
二、心功能变化 543
第5节 扩管疗法的病理生理基础 544
第36章 肺水肿 546
第1节 概述 546
第2节 肺内液体的交换 546
一、肺内液体分布和交换的结构基础 546
二、有效滤过压 548
三、肺微血管壁通透性 550
四、肺泡上皮屏障及其对离子的主动转运 552
第3节 肺水肿的原因和发生机制 552
一、压力性肺水肿 552
二、通透性肺水肿 554
三、混合性肺水肿 556
四、肺泡水肿的形成和消退 556
第4节 肺水肿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558
一、通气功能障碍 558
二、换气功能障碍 558
一、肺水肿的临床诊断和监测 559
第5节 诊断和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 559
三、呼吸困难 559
二、肺水肿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 560
第37章 高原适应与高原病 563
第1节 高原 563
一、概念 563
二、分类 563
三、影响机体的环境因素 563
第2节 机体对高原缺氧的适应性反应 565
一、概念 565
二、各系统的适应性反应 565
二、发病机制 573
第3节 高原病 573
一、主要类型 573
第38章 贫血概论 582
第1节 概述 582
第2节 贫血的分类、原因和发病机制 582
一、造血原料缺乏所致的贫血 582
二、骨髓造血功能不足 585
三、失血性贫血 586
四、红细胞破坏过多所致的贫血 587
第3节 贫血时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变化 594
第4节 贫血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595
第39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598
第1节 概述 598
第2节 凝血与抗凝血的基本过程及其平衡调节 598
一、凝血过程 598
二、抗凝血过程 600
三、凝血-抗凝血平衡的调节 601
第3节 DI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603
一、DIC的病因 603
二、DIC的发病机制 604
二、DIC的防治原则 606
一、DIC的诊断原则 606
第4节 DIC的诊断和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606
第40章 血栓性疾病 609
第1节 血栓形成 609
一、血栓的结构和发展 609
二、血栓形成的基本机制 609
第2节 高凝状态 610
一、生理情况的高凝状态 610
二、病理情况的高凝状态 610
三、高凝状态的检测原则 611
二、血小板激活时的功能变化促使血栓形成 612
第3节 血小板激活与血栓形成 612
一、血小板膜与凝血酶形成 612
三、病理状态下的血小板激活 614
第4节 血浆凝血因子与抗凝因子的异常 614
一、血浆凝血因子与血栓形成 614
二、血浆抗凝因子障碍 615
第5节 血管壁和血管内皮细胞与血栓形成 617
一、血管壁的完整性和舒缩状态 617
二、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 618
三、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害促使血栓形成 619
一、纤溶系统的组成成分 620
第6节 纤溶系统及其障碍 620
二、纤溶的调节 621
三、纤溶酶的作用 622
四、纤溶系统障碍 622
第7节 血液流变学的变化与血栓形成 623
一、血液粘度是血液的主要力学特性 623
二、血浆及血液粘度增高促使血栓形成 624
第8节 血栓形成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625
一、抗血小板药 625
二、抗凝剂 625
四、其他抗栓药 626
三、溶栓剂 626
第41章 消化道功能障碍 628
第1节 概述 628
一、消化道运动的神经体液调节及其障碍 628
二、运动功能障碍的分类及其病因发病学 630
第3节 分泌功能障碍的病因发病学 635
一、消化道的分泌功能及其调节 635
二、胃分泌功能的测定及其异常 636
三、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发病学与治疗基础 637
第4节 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的病因发病学 641
一、概述 641
二、病因发病学 641
四、消化吸收不良的诊断试验 642
三、临床表现 642
第42章 肝性脑病 645
第1节 病因学 645
一、神经毒质 645
二、诱发因素 647
第2节 发病机制 650
一、各学说概要 650
二、各学说存在的问题 656
三、高血氨-氨基酸失衡统一学说 657
第3节 防治肝性及脑病的病理生理基础 658
三、纠正高血氨、防治血浆基酸失衡 659
一、防治肝炎与肝硬化 659
二、谨防诱因 659
四、人工肝 660
第43章 肝肾综合征 662
第1节 概述 662
第2节 肝性功能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 663
一、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 663
二、肾血管收缩的原因 663
三、肾小球加压素 666
第3节 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发病机制 667
二、使肾功能障碍进一步加剧是 668
第4节 对肝功能衰竭的影响 668
一、对肝性脑病的影响 668
第44章 胆红素与胆盐代谢障碍 670
第1节 高胆红素血症 670
一、胆红素代谢的病理生理 670
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675
三、体质性高胆红素血症 677
第2节 肝内胆汁淤积症 678
一、现代概念 678
二、发病机制 678
三、胆汁淤积时胆汁返流的途径 680
四、胆汁淤积对机体的影响 681
第45章 肾功能衰竭 685
第1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 685
一、概述 685
二、病因与分类 686
三、少尿型与非少尿型ARF的特点 689
四、发病机制 690
五、ARF时肾功能评价的病理生理基础 702
第2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 704
一、概述 704
二、发展过程 704
三、发病机制 706
四、功能代谢变化 712
第46章 肾内分泌与疾病 716
第1节 肾素 716
一、肾素的性质 716
二、释放的调节 716
三、生理功能 717
四、肾素-血管紧张素异常与疾病的关系 718
第2节 1,25-双羟维生素D2 719
一、代谢和调节 719
二、生理功能及其作用的分子机制 720
三、1.25(OH)2D2与疾病的关系 722
一、生成和性质 723
第3节 促红细胞生成素 723
二、生成的调节 724
三、生理功能 724
四、促红细胞生成素与疾病的关系 724
第4节 前列腺素 725
一、肾内合成与功能 725
二、血栓素——前列环素失衡与肾脏疾病 725
第5节 与肾有关的其他激素 726
一、神经肽Y及其相关肽 726
二、生长抑素 726
一、胆结石的类型及其特征 728
第47章 结石病 728
第1节 胆结石的种类和成石机制 728
二、胆结石的成因及其机制 729
第2节 尿结石的种类和成石机制 735
一、尿石的类型及其特征 736
二、尿石的成因及其机制 737
第3节 结石病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740
一、疼痛 740
二、尿路或胆路梗阻 741
第4节 结石病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741
第1节 概述 744
第48章 多系统器官衰竭 744
第2节 病因 745
第3节 发病机制 745
一、器官血流量减少和再灌注损伤 746
二、炎症介质的作用 747
三、内毒素血症和肠道细菌移位 750
四、细胞代谢障碍 751
第4节 代谢和功能变化 752
一、MSOF时各器官功能改变的特点 752
二、氧利用障碍 753
第5节 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754
- 《胃癌基础病理》(日)塚本彻哉编者;宫健,刘石译者 2019
- 《中学物理奥赛辅导:热学 光学 近代物理学》崔宏滨 2012
- 《医学物理学》洪洋 2020
- 《黄瓜低霜霉威残留性生理生化及分子基础研究》吴鹏,郭茜茜,朱琨编著 2018
- 《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第2版 视频版》郑红,倪嘉波,刘亨荣编;陈冬梅责编 2020
-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医学物理学实验指导》(中国)杨晓岚 2019
- 《写给孩子的趣味物理学》(俄)雅科夫·伊西达洛维奇·别莱利曼著 2019
- 《医用物理学 第3版》陈月明 2019
- 《新闻心理学概论 第6版》刘京林 2019
- 《青少年叛逆心理学》慧杰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人民院士》吴娜著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37》路丽明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19》路丽明编 2019
- 《中国人民的心》杨朔著;夕琳编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24》路丽明编 2019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安全用药手册》黎月玲,熊慧瑜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