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医学三百题
中医学三百题

中医学三百题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2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医学三百题》编委会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532506630
  • 页数:806 页
图书介绍:
《中医学三百题》目录

导论 1

1.为什么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会兴起一股世界性的“中医热”?中医与西医在学术体系上有何不同? 朱邦贤 1

2.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其自立于世界医林的优势体现在哪里? 朱邦贤 7

3.在医学发展史上,中医药学作出了哪些重大的贡献? 朱邦贤 11

4.中医学是怎样分科设置的?各科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沙凤桐 15

5.历代名医是怎样修养成才的?其对中医初学者和入门者有何启迪? 朱邦贤 18

6.学习中医者必须阅读哪些中医典籍? 沙凤桐 21

通论 25

1.何谓“阴阳”?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有何指导意义? 王庆其 25

2.什么是“五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如何? 王庆其 28

3.“藏象”是什么?中医的脏腑同西医所讲的脏器有何异同? 王庆其 31

4.如何理解中医学中的“天人相应”说? 王庆其 33

5.为什么说“心为君主之官”? 王庆其 朱邦贤 37

6.什么是“心包络”? 王庆其 40

7.怎样理解“肺主治节”? 周国琪 王庆其 41

8.为什么说“脾胃为后天之本”? 周国琪 王庆其 43

9.肾在人体生长发育及繁衍后代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周国琪 王庆其 45

10.何谓“命门”?历代医家对此有何不同的认识? 周国琪 朱邦贤 47

11.中医是怎样认识肝的生理功能的? 朱邦贤 51

12.何谓“中精之府”?为什么说“凡十一藏取决于胆”? 周国琪 王庆其 55

13.什么是“三焦”?其生理功能有哪些? 周国琪 朱邦贤 57

14.为什么脏与腑之间有所谓“相表里”的关系?其在生理、病理上有何特殊的意义? 周国琪 59

15.何谓“奇恒之府”?它们各有什么生理功用? 朱邦贤 周国琪 61

16.为什么把胃称为“水谷之海”?怎样理解“得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李其忠 65

17.什么是“乙癸同源”?其在临床上有何指导意义? 李其忠 67

18.心肾两脏在生理上有何联系?怎样理解“心肾不交”的病机? 朱邦贤 69

19.如何认识“肝生于左,肺藏于右”? 李其忠 朱邦贤 73

20.眼睛与脏腑有何联系? 李其忠 75

21.人的体表组织器官同脏腑有何关系? 李其忠 78

22.“津液”是什么?其代谢过程与哪些脏腑相关? 李其忠 82

23.何谓“气”?怎样认识“百病皆生于气”? 李其忠 84

24.何谓“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其在中医学理论和实践上有何指导意义? 李其忠 87

25.血是怎样生成的?气血之间关系如何? 李其忠 90

26.何谓“神”?怎样理解“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李其忠 92

27.什么是经络?它在人体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李其忠 94

28.经络是怎样分类命名的?十二经脉的分布和循行有何特点? 李其忠 96

29.什么叫“穴位”?它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特定的要穴有哪些主要内容? 杨兆庚 99

30.为什么说“不诵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陈晓 王庆其 110

31.中医病因学说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陈晓 112

32.何谓“六淫”?其致病有何特点? 陈晓 114

33.何谓“七情”?七情致病有哪些特点? 朱邦贤 117

34.为什么说“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陈晓 120

35.如何理解“少火生气,壮火食气”?其对后世有何影响? 陈晓 122

36.什么是“瘀血”?瘀血证的特征是什么? 陈晓 124

37.为什么说“百病多由痰作祟”? 陈晓 126

38.怎样理解“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陈晓 128

39.为什么同一疾病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不尽相同? 陈晓 129

40.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基本机制有哪些? 陈晓 王庆其 131

41.如何理解“望而知之谓之神”? 陈晓 杨兆庚 133

42.望舌诊病的机理何在?其临床意义如何? 陈晓 杨兆庚 135

43.为何诊脉独取寸口?切脉的要领有哪些? 陈晓 138

44.中医的脉象有多少种?怎样才能得“脉之大要”? 陈晓 140

45.何谓“四诊合参”?其临床意义何在? 陈晓 陈宝琴 141

46.何谓“辨证”?其与“辨病”有什么区别? 张再良 王庆其 144

47.什么是“八纲”?其临证意义何在? 张再良 王庆其 146

48.常用的辨证方法有哪些?对不同的疾病如何选用不同的辨证方法? 张再良 王庆其 148

49.心病的主要证型及其特点是什么? 张再良 150

50.何谓“肝气”、“肝阳”、“肝火”“肝风”?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张再良 152

51.为什么说“脾恶湿”、“胃恶燥”其临床意义如何? 张再良 154

52.如何理解“肺为娇脏”?怎样掌握肺病的辨证要点? 张再良 156

53.怎样鉴别肾病的虚实寒热? 张再良 158

54.中医为什么可以“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朱邦贤 160

55.怎样正确运用“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 朱邦贤 163

56.如何理解“逆者正治,从者反治”? 张再良 166

57.怎样掌握和处置病治中的“标本缓急”? 张再良 朱邦贤 168

58.什么是“八法”? 张再良 171

养生 173

1.我国养生学理论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陈文国 173

2.养生的目的是什么?其基本原则和方法有哪些? 胡泉林 176

3.何谓“天年”?《黄帝内经》所谓“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果真如此吗? 陈文国 179

4.什么是“卫生之经”?它在养生学上有何地位? 陈文国 181

5.孔子有哪些符合养生之道的言行? 陈文国 184

6.何谓“招蹶之机”、“烂肠之食”、“伐性之斧”? 胡泉林 186

7.五脏的调摄同养生有何重要关系? 胡泉林 188

8.为什么称精、气、神为摄生三宝? 陈文国 191

9.何谓“四气调神”?四时养生法的内容有哪些? 陈文国 195

10.什么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为什么冬病可以夏治? 胡泉林 198

11.道家对养生学有何贡献? 陈文国 201

12.释家对养生有些什么影响? 陈文国 205

13.儒家与养生有何关系? 陈文国 207

14.为何孙思邈能克享遐龄?《养生铭》、《枕上记》对养生防病有何价值? 陈文国 210

15.何谓“房中”?养生家们是如何看待它的? 陈文国 朱邦贤 214

16.“五石散”为什么又叫“寒石散”?在魏晋南北朝盛行之后为何又逐渐消声匿迹了? 陈文国 220

17.《神农本草经》谓“上药养命”、“中药养性”它们真的能养性延命吗? 陈文国 223

18.“神仙辟谷”之说有无科学根据? 家乐 225

19.“导引按?”源起何时?它在养生学中地位如何? 陈文国 228

20.怎样进行自我按摩? 胡泉林 231

21.养生动为宜还是静为佳? 胡泉林 234

22.何谓“气功”?我国气功在发展过程中有哪些主要的流派? 陈文国 朱邦贤 237

23.怎样选择合适的气功功法?气功锻炼有无捷径可寻? 陈文国 244

24.什么是气功“六字气诀”?有何功效? 陈文国 247

25.何谓“气功偏差”?为什么自学气功者容易出现练功偏差?如何防治气功偏差? 陈文国 朱邦贤 249

26.何谓“食疗”?它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家乐 253

27.服食药膳应拄意些什么?怎样择用药膳来祛病延年? 家乐 258

28.何谓膏方?如何熬制补膏? 家乐 262

29.为什么进补多在冬令?怎样选择合适的补品? 胡泉林 264

30.陆游为什么称“食粥”为长寿要诀?如何进行“粥养”?怎样熬制“药粥”? 家乐 268

31.怎样正确评价“酒”的功过? 胡泉林 271

32.为什么说“人固不可一日无茶”?你会正确选用药茶吗? 陈文国 273

33.怎样根据老年人的特点进行摄生护理? 家乐 276

34.“人年四十,阴气自半”,对中年人养生却病有何启迪? 胡泉林 279

35.妇女胎产期摄生应注意些什么? 陈宝琴 281

36.古人是怎样认识“优生”?“胎教”有道理吗? 家乐 284

37.儿童与养生有什么关系?如何育养儿童? 家乐 287

38.古人对环境卫生有哪些认识和措施? 家乐 289

方药 293

1.方药是怎样起源的? 陶御风 293

2.中药是怎样命名和分类的? 陶御风 295

3.何谓“四气五味”?掌握药物四气五味理论的意义何在? 柴中元 297

4.药物“升降浮沉”的含义是什么?它对临床治疗有什么实际意义? 陶御风 299

5.何谓“归经”?归经理论是怎样与临床治疗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洪丕谟 301

6.中药的“大毒”、“小毒”和药物的毒副作用是同一概念吗?服中药有没有副作用? 陶御风 302

7.药材为什么要“炮制”?历代中药炮制方法有哪些? 洪丕谟 305

8.怎样看待“十八反”和“十九畏”? 陶御风 308

9.药物配伍的规律是什么? 柴中元 311

10.中药用量的一般原则是什么?为什么说中医治疗的不传之秘在于药量? 柴中元 313

11.对古书所记载的药量如何根据古今度量衡制度的变化折算? 柴中元 315

12.孕妇能否服中药?妊娠用药应注意些什么? 柴中元 317

13.“方”与“药”有何区别?怎样理解“方从法立,以法统方”? 柴中元 319

14.中医方剂组成原则如何?其有哪些基本的变化规律? 柴中元 321

15.何谓“七方”、“十剂”?其对后世方剂分类有何影响? 柴中元 323

16.中医治疗的常用剂型有哪些?如何根据病情选用适当的剂型治疗? 洪丕谟 325

17.何谓“经方”、“时方”?为什么说“用方之道不在于古今,而只在于善用不善用”? 柴中元 327

18.张介宾所谓处方要“执持”和“圆活”的意义何在? 陶御风 329

19.为什么说服药不当,非但无效,反而有害? 洪丕谟 331

20.为什么“煎药之法最宜深讲”? 陶御风 333

21.中医方药对病证的双向调节作用是怎么回事? 陶御风 336

22.什么是“方剂辨证”?它与中医其它辨证方法相比有何不同? 柴中元 朱邦贤 338

23.为什么应用中成药也要讲究辨证论治? 王庆其 340

24.中药服用时须“忌口”吗? 柴中元 342

25.中、西药可同时合用吗? 柴中元 344

26.中药能延缓衰老过程吗?是否只有补益类方药才有抗衰老作用? 洪丕谟 346

27.常用的补益方药有哪些?应用补益剂要注意些什么? 洪丕谟 348

28.为什么说“人参既有起死回生之功,亦有偾事误人之虞”? 陶御风 350

29.为什么说当归是血家圣药?传统上将它分为归头、归身、归尾入药有无道理?” 柴中元 353

30.清热解毒药和西药抗菌素的作用一样吗? 柴中元 355

31.怎样理解“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活血化瘀类方药的作用是什么? 柴中元 董汉良 阮士军 357

32.大黄的作用仅仅是“荡涤肠胃”吗? 魏龙英 359

33.什么是“血肉有情之品”?其临床应用有何特点? 柴中元 361

34.虫类药的临床作用有什么特点? 柴中元 王庆其 363

35.何谓“温里剂”、“回阳剂”?常用的代表方有哪些? 洪丕谟 365

36.理气类方药适用于哪些气机不畅的病证? 柴中元 董汉良 368

27.为什么中医常在和解剂中将寒温补泻作用不同的药物组合在一起? 柴中元 369

38.甘草何以有“国老”之称? 柴中元 371

39.冬虫夏草是一味动物药还是一味植物药? 陶御风 374

病治 377

1.中医对疾病是怎样命名和分类的? 何绍奇 377

2.什么是主证?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怎样辨别主证和次证 宋乃光 378

3.为什么强调“上工治未病”?其在临床治疗中有何价值? 何绍奇 380

4.“中医擅长于慢性病的调理”,对吗? 何绍奇 381

5.为什么服用了银翘解毒片、板兰根冲剂等药物,感冒仍未能痊愈?经常感冒者该怎样调治? 安效先 383

6.怎样理解“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在治疗上有何区别? 江幼李 385

7.“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为急”的哮喘治疗原则是谁先提出来的?其对哮喘病的治疗有何指导意义? 何绍奇 386

8.什么是“甘温除大热”?它对后世治疗内伤发热有何影响? 厉畅 387

9.中医对外感热病是怎样认识的?“伤寒”与“温病”有何异同? 陈文国 389

10.什么是“新感温病”?它同“伏邪温病”有何区别? 宋乃光 391

11.如何理解“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这句话? 宋乃光 392

12.“治上焦如羽,治中焦如衡,治下焦如权”有何临床意义? 宋乃光 394

13.为什么痢疾古称“滞下”?中医治疗痢疾有何特点? 周吾圣 396

14.何谓“五更泻”?慢性腹泻怎样调治? 周吾圣 398

15.便秘患者为什么不可概用泻下通便的方法治疗? 周吾圣 400

16.《诸病源候论》在淋证的病机分析上有哪些著名的论断?其对后世治疗该病有何影响? 江幼李 402

17.何谓“癃闭”?世界上最早阐述“导尿”方法的是谁? 周吾圣 403

18.遗精、阳痿病都是“肾亏”吗? 周吾圣 405

19.为什么说李东垣在头痛病的理论和实践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中医在头痛病治疗上有何特点? 江幼李 407

20.中医对荨麻疹是如何认识和治疗的? 何绍奇 409

21.古人是怎样认识“胃脘痛”的?胃痛患者如何根据病情选用合理的调治方法? 朱邦贤 叶晚芳 411

22.张仲景“阳微阴弦”的论述在胸痹心痛病的治疗上有何指导意义? 周吾圣 414

23.为什么说“胁痛本是肝家病”? 叶晚芳 416

24.“黄疸”病的记载首见于何书?“阳黄”、“阴黄”,“急黄”的分类方法在临床上有何价值? 朱邦贤 418

25.宋代医家对“消渴”的诊断治疗有何贡献?上、中、下三消分治的理论有何临床意义? 周吾圣 422

26.为什么说中医对中风病的认识以金元时期为分水岭?怎样预防中风?中风患者恢复期应注意些什么? 杨兆庚 424

27.“开鬼门”、“洁净府”、“去宛陈莝”三法对后世治疗水肿病有何影响? 魏龙英 427

28.怎样认识和治疗汗出异常? 安效先 430

29.明代缪希雍的“吐血三要法”对临床治疗有何指导意义? 何绍奇 431

20.惊悸怔仲的辨治要点何在? 陈宝琴 432

31.中医对于寤寐异常是怎样认识的?如何选用失眠的治疗方法? 江幼李 434

32.“癫狂”同“癫痫”怎样区分? 厉畅 436

33.历代对眩晕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有哪些不同的论述? 何绍奇 438

34.《素问·痹论》的学术价值如何?其对后世治疗有何影响? 何绍奇 439

35.朱丹溪对腰痛的病因证治有何见解?张景岳是如何驳正的? 江幼李 440

36.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与临床治疗有何关系? 安效先 441

37.中医儿科四大病证为何?小儿疳证怎样调治? 安效先 443

38.辨治小儿咳嗽要注意些什么? 安效先 445

39.小孩出水痘如何调治? 安效先 447

40.“痄腮”如何治疗? 安效先 448

41.怎样防治小儿泄泻? 安效先 449

42.不同年龄的妇女,在疾病的调治中应注意些什么? 魏子孝 451

43.月经病有哪些常用的治疗方法? 魏子孝 453

44.怎样掌握“带下病”的辨治要点? 魏子孝 455

45.常见的妊娠病有哪些?如何选方用药? 魏子孝 457

46.产后缺乳怎样调治? 周瑞芳 459

47.“阴挺”是怎么回事?如何防治? 魏子孝 460

48.怎样理解“高梁之变,足生大丁”?痈疡疔疮的饮食调治有何特点? 朱邦贤 461

49.如何防治痔疮? 周吾圣 464

50.暑天如何防治痱子和暑疖? 周吾圣 466

51.冬令怎样防治冻疮和皮肤皲裂? 周吾圣 467

52.中医对跌打损伤的治疗有何特色? 宋乃光 469

53.如何防治口腔溃疡? 何绍奇 471

54.中医对咽喉疾病是怎样认识和治疗的? 宋乃光 472

55.何谓“五轮”、“八廓”?其临床价值如何? 宋乃光 474

56.中医在眼科手术上有何建树? 宋乃光 476

57.怎样进行针灸?针灸时应注意些什么? 周吾圣 478

58.“拔罐”为什么能治病?拔罐时需注意些什么? 周吾圣 481

医家 483

1.为什么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朱伟常 483

2.淳于意是一位怎样的医家?他的《诊籍》在医学发展史上有何地位? 朱伟常 485

3.华佗在医学上有何重要贡献? 朱伟常 487

4.为什么后人将张仲景尊奉为“医圣”? 朱伟常 489

5.集儒、道于一身的著名炼丹家葛洪对中医药学有何建树? 朱邦贤 陆林芳 491

6.为什么孙思邈能成为历史上的一位著名学者和医学家? 潘华信 495

7.王冰在整理和研究《内经》的过程中,对中医学术的发展作出了什么重大贡献? 潘华信 497

8.为什么宋人盛赞庞安常能“为伤寒说话”? 朱伟常 501

9.严用和的学术成就有哪些? 陆林芳 503

10.刘完素是怎样成为“河间学派”创始人的?其学术对后世医学发展有何重大影响? 潘华信 506

11.“易水学派”的学术特点是什么? 朱伟常 509

12.为什么说张从正是金元四大家中之“治法独奇者”? 潘华信 511

13.“丹溪学派”诸医家治病是否专主“滋阴”? 朱伟常 515

14.温补学派是怎样崛起的?主要代表医家有哪些? 潘华敏 518

15.宋慈对我国法医学有何重要贡献? 陆林芳 520

16.宋代医学教授陈自明在妇科及外科学上有何成就? 郑月霞 522

17.王惟一是怎样创制针灸铜人的?它对我国针灸学的发展有何影响? 朱伟常 525

18.王履有什么样的医学思想? 陆林芳 527

19.危亦林在医学上有何重要贡献? 俞尔科 530

20.为什么说王隐君既精于养生,又善治痰疾? 朱伟常 532

21.太医院使薛己的学术见解如何? 郑月霞 534

22.龚廷贤是怎样被誉为“医林状元”的?他在医学上有何成就? 郑月霞 537

23.陈实功对外科学的贡献何在? 潘华敏 539

24.为什么缪希雍有“神医安道全”之称?他与王肯堂的关系如何? 朱伟常 542

25.以温补著称的张介宾为什么特别重视“真阴”? 潘华信 544

26.吴有性在温病学发展中的地位如何? 潘华敏 朱邦贤 547

27.傅青主是怎样一位医家? 朱伟常 552

28.叶桂为什么能名倾朝野、卓然成一大家? 潘华信 555

29.王维德是怎样发展外科痈疽病证治理论的? 陆林芳 558

30.吴澄论治虚损有何独到见解? 潘华信 560

31.一代名医徐大椿的医学贡献何在? 潘华信 563

32.魏之琇是怎样的一位医家?其治法特点何在? 朱伟常 566

33.陈修园的医学著作有哪些?他的学术主张怎样? 俞尔科 569

34.王清任在瘀血证治方面的发挥对后世有何启迪? 潘华敏 571

35.王旭高在肝病证治上有什么贡献? 俞尔科 574

36.为什么吴尚先在晚清医坛能名擅一时?他有哪些学术贡献? 郑月霞 576

37.石芾南的“燥湿论”及“用药大要”有何特色? 潘华敏 579

38.明清以来新安有哪些重要的著名医家?医学成就各如何? 潘华信 582

39.孟河医派是怎样形成的?其学术影响如何? 陆林芳 586

40.鸦片战争后我国医坛上出现了哪些“中西汇通派”的代表医家?他们的学术见解如何? 潘华信 588

名篇 593

1.为什么说《黄帝内经》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瑰宝? 潘华信 朱邦贤 593

2.历代研究《内经》的基本方法如何?各有哪些代表作? 潘华信 598

3.《神农本草经》是神农撰写的吗?《本草经集注》对本草学的发展有何影响? 潘华敏 601

4.《难经》的作者是谁?它是一部什么性质的医著? 陆林芳 603

5.为什么说《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体系? 朱邦贤 606

6.历代研究伤寒病治的名家有哪些?其主要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如何? 陆林芳 609

7.为什么说《脉经》是集西晋以前脉学之大成者? 朱伟常 613

8.唐代为什么将《小品方》列为医家必读之书? 潘华信 617

9.《褚氏遗书》是怎样的一部著作? 朱伟常 620

10.《诸病源候论》是谁主持编写的?为什么说它是中医病机和辨证学的重要专著? 潘华敏 622

11.《黄帝内经太素》是一部怎样的著作?其学术价值何在? 朱邦贤 625

12.为什么称誉《备急千金要方》为集唐以前医学大成的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类书? 潘华信 629

13.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新修本草》是怎样写成的?其学术价值和贡献如何? 潘华敏 632

14.《外台秘要》的医学贡献何在? 潘华信 635

15.为什么说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对后世儿科学深有影响? 俞尔科 637

16.“官府守之以为法”的《和剂局方》是怎样著成的?其利弊何在? 朱伟常 640

17.《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在病因学说方面有何建树? 俞尔科 642

18,《普济本事方》为什么被叶天士称颂为“枕中秘”? 潘华敏 644

19.《素问玄机原病式》在病机理论上有何创新? 潘华信 647

20.《内外伤辨惑论》和《脾胃论》反映了李东垣的哪些重要学术思想? 朱伟常 朱邦贤 650

21.《格致余论》阐述了哪些医学妙谛? 陆林芳 654

22.《阴证略例》对伤寒阴证有何独到的见解? 朱伟常 657

23.《十四经发挥》对经脉学有何阐发? 朱伟常 659

24.《十药神书》记载的是哪十种方药?它为什么为叶天士等医家所崇奉? 郑月霞 662

25.《针灸大成》有何学术价值?其影响如何? 俞尔科 665

26.蜚声中外的《本草纲目》是一部怎样的著作?它在国内外有何重大的学术影响? 潘华敏 667

27.《医贯》的命名意义何在?如何对其学说进行评价? 俞尔科 669

28.《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的学术特点是什么? 朱伟常 672

29.《理虚元鉴》对虚劳病治有何卓见? 俞尔科 675

30.《医门法律》主要阐发了哪些学术思想? 潘华信 677

31.《临证指南医案》反映了叶天土的哪些重要医学思想? 潘华信 681

32.《医学心悟》的“医门八法”及“外科十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潘华敏 684

33.《血证论》的学术特点与价值如何? 潘华信 688

34.清代有哪些温病学名著?其主要学术内容及成就如何? 郑月霞 691

35.为什么说马王堆出土的汉墓医学帛书填补了我国先秦时期医学研究的空白?其学术价值何在? 朱邦贤 696

36.医案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历代有影响的医案集有哪些? 朱邦贤 陆林芳 700

37.在中医东渐的历史时期,日本和朝鲜医家撰集的有影响的中医著作有哪些? 朱伟常 朱邦贤 705

38.在历史上哪一本中医杂志最早刊行?其学术内容和特点如何? 郑月霞 709

杂论 713

1.上古时代为什么会有“医巫不分家”的现象?我国医学从“巫术”中分离出来意味着什么? 朱邦贤 713

2.我国古代的医疗器具是怎样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洪丕谟 716

3.我国周秦时期确立了哪些医事制度? 洪丕谟 719

4.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医事制度如何? 洪丕谟 720

5.隋唐医事制度有何特点?唐“太医署”的设置和职能如何? 洪丕谟 722

6.宋代医事职官制度如何? 洪丕谟 724

7.金元时期制定了哪些医事制度? 洪丕谟 725

9.明清皇家药政机构如何设置?有何规章制度? 洪丕谟 730

10.清朝太医院制度的高度完备体现在哪里? 洪丕谟 731

11.御医是怎样为帝后诊治疾病的? 朱邦贤 734

12.太平天国在医疗卫生保健方面建立了哪些具有进步意义的制度和措施? 洪丕谟 738

13.古人是怎样依照法律规定来处置医疗差错或医疗事故的? 洪丕谟 740

14.为什么说北宋设置的“校正医书局”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卫生出版机构?它对后世医学发展有何影响? 洪丕谟 744

15.我国的医学教育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为什么说世界上第一所正规的医学校始建于唐朝? 洪丕谟 朱邦贤 746

16.我国古代炼丹术对医药发展有何贡献? 姜玉珍 750

17.我国的中医与朝鲜的东医有何渊源关系? 朱邦贤 751

18.我国医学对日本汉方医学的兴起有何重大影响? 朱邦贤 753

19.古代印度医药对我国医学有何影响? 洪丕谟 朱邦贤 759

20.“丝绸之路”的开拓,对中西方医学的交流有何积极意义和影响? 洪丕谟 762

21.藏医和中医有何历史的渊源关系?它具有哪些学术特点? 洪丕谟 766

22.何谓“医德”?古人是怎样躬行实践的? 姜玉珍 768

23.我国人体解剖最早记载见于何时?它的历史进程如何? 姜玉珍 771

24.“人痘接种法”是怎样发明和完善提高的? 洪丕谟 774

25.为什么梅毒病又称之为“广疮”?它是何时传入我国的?中医对它有何认识? 洪丕谟 777

26.古人对麻风病是怎样认识的?我国何时始设麻风病隔离区? 姜玉珍 779

27.“食挂”是什么意思?我国古代典籍中尚有哪些疑难怪症的记载? 洪丕谟 781

28.“祝由”治病是怎么回事?它包括哪些主要的方法? 洪丕谟 784

29.何谓“走方医”?清代著名医药学家赵学敏是怎样论述其源起和治疗特点的? 姜玉珍 788

30.我国史籍中对人体特异功能有何载述? 姜玉珍 790

31.“病入膏肓”是怎么回事?我国医学史上还有哪些脍炙人口的医林典故? 姜玉珍 792

32.为什么我国古代文人学士多通医理?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是怎样描述有关医药内容的? 姜玉珍 793

33.在历代文人诗赋中,对医药养生有何吟咏? 洪丕谟 797

34.为什么学医的人要懂一些文献学方面的知识? 姜玉珍 801

35.说我国古代医家多长寿,是否有这么回事? 姜玉珍 803

36.徐大椿是怎样在《用药如用兵论》中阐述古代军事思想对中医治病的影响? 姜玉珍 805

8.明太医院的职官及其职能情况如何? 洪丕谟 92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