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彩色电视机检测技术
彩色电视机检测技术

彩色电视机检测技术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安永成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50534093X
  • 页数:505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电工技术 2下一篇:钢材加工
《彩色电视机检测技术》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 彩色电视广播与接收原理 1

1.1 人眼的视觉特性与彩色电视 1

1.2 彩色电视广播制式 6

1.2.1 广播电视制式 6

1.2.2 伴音信号的传送 10

1.2.3 广播电视系统的扫描同步 12

1.3 彩色电视信号的编码 14

1.3.1 彩色电视制式 14

1.3.2 PAL制彩色电视编码器 16

1.3.3 彩色图像的正确复现 17

1.3.4 显象三基色的色系数与亮度方程式 18

1.3.5 频谱交错和频带复用 21

1.3.6 正交平衡调幅 24

1.3.7 PAL制色度信号的特点 27

1.4 PAL制彩色电视信号的解码 32

1.4.1 亮度通道 32

1.4.2 色度信号放大器 39

1.4.3 梳状滤波器 43

1.4.4 彩色副载波恢复电路 45

1.4.5 PAL识别与PAL开关电路 47

1.4.6 同步解调、G-Y矩阵及基色矩阵 49

1.5 彩色显象管 51

1.5.1 自会聚彩色显象管原理 51

1.5.2 彩色显象管的白平衡调整 56

1.5.3 新型彩色显象管的技术特点 57

1.6 彩色电视机构成 58

1.6.1 高频调谐器 58

1.6.2 红外遥控电路 60

1.6.3 图象中频信号处理电路 62

1.6.4 伴音中频信号处理及音频信号放大 63

1.6.5 行、场扫描电路及显象管附属电路 65

1.6.6 开关电源电路 67

第二章 彩色电视机公用通道电性能测量 68

2.1 概述 68

2.2 有关规定、名词术语、测试前准备 68

2.2.1 主要名词术语解释 68

2.2.2 标准测试条件 74

2.2.3 调谐与调整 78

2.2.4 音频优选频率 81

2.2.5 各测量项目的测量频道数 81

2.3 测试仪器与测试系统 82

2.4 图象及伴音通道灵敏度的测量 83

2.4.1 图象通道噪波限制灵敏度 85

2.4.2 伴音通道噪声限制灵敏度 88

2.4.3 彩色灵敏度 89

2.5 选择性、中频抑制比、假象抑制比的测量 90

2.5.1 选择性 90

2.5.2 中频抑制比 92

2.5.3 假象抑制比 94

2.6 交扰调制抑制能力及抑制彩色副载波与伴音内载波的差拍干扰能力的测量 95

2.6.1 交扰调制抑制能力 95

2.6.2 抑制彩色副载波和伴音内载波差拍干扰能力 97

2.7 自动频率控制特性的测量 100

2.8 自动增益控制(AGC)静态特性的测量 103

2.9 天线输入端行波系数的测量 104

2.10 扫描及同步电路性能的测量 107

2.10.1 图象重显率 107

2.10.2 扫描非线性失真 108

2.10.3 图象几何失真 109

2.10.4 扫描同步范围 111

2.11 电源电路性能的测量 113

2.12.1 伴音通道最大有用电输出功率 114

2.12 伴音通道电性能的测量 114

2.11.1 电源消耗功率 114

2.11.2 保持图象稳定的电源电压变化范围 114

2.12.2 图象信号、扫描及电源电路在伴音通道中产生的噪声 115

2.12.3 伴音通道调幅抑制比 116

第三章 彩色电视机解码电路的测量 119

3.1 概述 119

3.1.1 线性失真 119

3.1.2 非线性失真 119

3.1.3 解码电路的测量 120

3.2 亮度通道线性波形响应 123

3.3 色度通道线性波形响应 139

3.4 亮度通道直流分量失真 146

3.5 色度通道直流分量失真 149

3.6 消色电路的功能 152

3.7 色度自动增益控制特性 154

3.8 复合亮度色度自动增益控制动态特性 157

3.9 亮度色度通道时延差 161

3.10 亮度信号行期间的非线性 167

3.11 色度信号行期间的非线性 170

3.12 色度信号解调误差 175

3.13 G-Y信号矩阵误差 183

3.14 基色信号矩阵误差 186

3.15 行顺序信号电平的不一致性 191

3.16 信号阶跃处的相位失真 194

3.17 彩色同步稳定性 196

第四章 彩色电视技术中的色度学与色度、亮度性能测量 199

4.1 色度学的基本知识 199

4.2 CIE标准色度学系统 200

4.2.2 1931CIE-XYZ计色系统 201

4.2.1 1931CIE-RGB计色系统 201

4.2.3 1960CIE-UCS计色系统 204

4.3 色度测量原理 207

4.3.1 基本原理 207

4.3.2 色度测量方法 208

4.4 CM-7型彩色分析仪简介 212

4.4.1 工作原理 213

4.4.2 CM-7彩色分析仪技术指标 214

4.4.3 使用说明 215

4.5.2 测量原理与参数分析 217

4.5.1 测量方法 217

4.5 会聚误差的测量 217

4.4.4 使用维修注意事项 217

4.6 全屏最大亮度的测量 221

4.6.1 测量方法 221

4.6.2 测量原理与参数分析 221

4.7 大面积图象对比度 222

4.7.1 测量方法 222

4.7.2 测量原理与参数分析 222

4.8 基准白的色度坐标误差 223

4.8.1 测量方法 223

4.8.2 测量原理与参数分析 224

4.9 白场色度不均匀性 225

4.9.1 测量方法 225

4.9.2 测量原理与参数分析 226

4.10 白平衡误差 226

4.10.1 测量方法 227

4.10.2 测量原理与参数分析 227

4.11 图象清晰度的测量 228

4.11.1 测量方法 228

4.11.2 测量原理与参数分析 228

5.1.1 声压 230

5.1 声学基本知识 230

第五章 彩色电视机电声性能测量及声系统设计 230

5.1.2 声压级Lp 231

5.1.3 声功率(W)和声功率级Lw 231

5.1.4 声波速度、频率和波长 232

5.1.5 噪声 232

5.1.6 倍频程(Oct) 232

5.1.7 白噪声、粉红噪声 234

5.1.8 噪声的相加、相减、本底噪声修正 235

5.1.9 响度、响度级和等响度曲线 236

5.2.1 消声室 237

5.1.10 计权声压级——声级(SL) 237

5.2 声学测量环境和主要仪器 237

5.2.2 测量传声器和声压级校准装置 238

5.2.3 测量放大器、电平记录仪及数据输出设备 240

5.3 电视机声性能指标定义和测量方法 240

5.3.1 伴音通道声频率响应 240

5.3.2 伴音通道的平均声压 245

5.3.3 伴音通道声压总谐波失真(THD) 246

5.4 扬声器基本知识 249

5.4.1 主要性能 249

5.4.2 扬声器助声箱 253

5.4.3 电视机中扬声器的使用 254

5.5 电视机中声系统设计概要 256

5.5.1 环绕立体声 256

5.5.2 扬声器系统 257

参考文献 258

第六章 电视机电磁兼容测量原理 259

6.1 概述 259

6.1.1 电磁干扰传播路径 259

6.1.3 术语解释 260

6.1.2 电磁干扰源 260

6.1.4 电视机发射或接收干扰信号的端口 261

6.2 电视机及有关设备干扰特性限值与测量方法 261

6.2.1 电视机的内部干扰源 261

6.2.2 干扰限值 261

6.2.3 符合限值的统计评价 263

6.2.4 测试仪器、设备及场地 265

6.2.5 干扰特性测量原理与方法 274

6.3 电视接收机的抗扰度测量方法 281

6.3.1 概述 281

6.3.2 电视机抗扰度限值 281

6.3.4 传导抗扰度测量方法 285

6.3.3 批量产品符合抗扰度限值的评价 285

6.3.5 辐射抗扰度测量方法 294

6.3.6 内部抗扰度的测量 306

6.3.7 电视机天线输入端屏蔽效果的测量 309

第七章 彩色电视接收机的安全性与试验方法 312

7.1 安全认证 312

7.1.1 认证的基本知识 312

7.1.2 国家开展安全认证所必备的条件 312

7.1.3 电子产品安全认证程序的实施细则 314

7.2 彩色电视机执行的安全标准——GB8898-88 315

7.1.4 安全认证的意义 315

7.2.1 标准适用范围 316

7.2.2 标准的名词、术语—定义 316

7.2.3 标准的总要求 317

7.2.4 一般试验条件 317

7.3 彩色电视机安全性要求及检验 318

7.3.1 标记 318

7.3.2 电离辐射 319

7.3.3 正常工作条件下的温升 319

7.3.5 正常工作条件下的防电击 320

7.3.4 高温环境的温升 320

7.3.6 绝缘要求 321

7.3.7 故障条件 322

7.3.8 机械强度 323

7.3.9 直接连到电网电源的元件 324

7.3.10 与安全有关的元部件的要求 324

7.3.11 连接端子 326

7.3.12 外接软线 327

7.3.13 电气连接与机械固定 327

7.3.14 显象管的机械强度和防爆 328

7.3.16 电视接收机的防火 329

7.3.15 机械稳定性 329

7.4 IEC65标准研究的新动态 330

7.4.1 IEC65号公告第二号修订案(1989.7)简介 330

7.4.2 IEC65公告第三号修订案(1992.10)简介 333

7.4.3 IEC65公告第六版预制定情况 335

附表7.1 彩色电视机的标记要求及其检查表 336

附表7.2 彩电的电离辐射的限值及其测量方法表 337

附表7.3 彩色电视机防触电的要求及其检验方法表 338

附表7.4 显象管机械强度和防爆的要求及检验方法表 349

附表7.5 电视机防火要求及试验方法表 353

8.1.2 环境技术 356

8.1.1 质量、可靠性与环境条件 356

第八章 彩色电视机的环境适应性与试验方法 356

8.1 概述 356

8.1.3 环境试验技术发展简史 358

8.1.4 环境试验标准的发展动向及我国气候条件的特点 360

8.2 环境试验总则 360

8.2.1 基本概念 361

8.2.2 标准大气条件 362

8.2.3 选择试验顺序的一般原则 363

8.3.1 高低温参数及其对产品的影响 365

8.3.2 温度作用的机理 365

8.3 温度试验 365

8.3.3 试验方法 367

8.4 温度变化试验 369

8.4.1 温度变化及其对产品的影响 369

8.4.2 温度变化试验方法 370

8.4.3 影响试验再现性的因素分析 371

8.5 湿热试验 372

8.5.1 基本概念及潮湿对产品的影响 372

8.5.2 湿热试验方法 373

8.5.3 湿热试验方法再现性分析 374

8.6 低气压试验 375

8.7 振动(正弦)试验 376

8.7.1 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376

8.7.2 正弦振动试验的基本运动及参数 377

8.7.3 振动试验方法 378

8.8 碰撞试验 380

8.8.1 碰撞试验的概念 380

8.8.2 关于碰撞试验方法的有关问题 381

9.2.1 可靠性设计的重要性 383

9.2 可靠性设计 383

9.1 概述 383

第九章 彩色电视机的可靠性设计与可靠性试验 383

9.2.2 电视机可靠性设计的主要内容及设计方法 384

9.3 可靠性试验 391

9.3.1 可靠性试验的意义 391

9.3.2 电视机可靠性试验方案的确定 391

9.3.3 MTBF的估算值 395

9.3.4 可靠性试验方案的比较 395

第十章 彩色电视机质量的主观评价 401

10.1 概述 401

10.1.1 双重刺激损伤等级评价法 402

10.1.2 双重刺激连续质量等级评价法 403

10.1.3 单一刺激法 404

10.1.4 对比法 405

10.2 主观评价试验 405

10.2.1 主观评价试验室 406

10.2.2 评价人员的组成 406

10.2.3 试验室的设备及信号技术特性 407

10.2.4 评价小组工作条件和工作细则 408

10.2.5 评分方法和数据处理 408

10.3 图象质量的评价要素 410

10.4.1 调机信号 413

10.4 主观评价节目源 413

10.4.2 评价用节目段 415

10.5 主观评价试验应注意的问题 419

10.5.1 主观评价试验的设备 420

10.5.2 试验样机的调整 420

10.5.3 对评价人员的培训 420

10.5.4 主观评价中一般存在的问题 424

第十一章 电视广播接收机红外遥控系统的测量 426

11.1 概述 426

11.2 红外遥控发射器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427

11.2.1 红外遥控发射器的原理 427

11.2.2 遥控器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428

11.3 红外接收放大器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438

11.3.1 红外遥控接收放大器的原理 438

11.3.2 红外遥控接收放大器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439

11.4 电视广播接收机遥控部分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445

11.4.1 遥控彩色电视机的主要遥控功能和遥控系统的组成 445

11.4.2 技术要求和相应的测量方法及测量原理 446

11.5 红外遥控系统的测量仪器及配置 455

11.5.1 概述 455

11.5.2 KDR2-1遥控发射器功能测试仪 456

11.5.3 LF-Ⅲ红外遥控器峰值辐射照度仪 456

11.5.4 RCM-1型遥控器峰值辐射照度计 457

11.5.5 标准红外光发射信号源的技术要求 458

11.5.6 KD131型红外遥控接收放大器功能测试仪 458

11.5.7 HYS-1型红外遥控器寿命试验台 460

11.5.8 其他红外遥控测试仪器 460

第十二章 电视广播接收机在非标准广播信号条件下的测量 462

12.1 概述 462

12.2 影响调谐器、图象中频、伴音通道的非标准广播信号 462

12.2.1 不准确载频时电视机调谐范围的适应性 463

12.2.2 偏离图象载频时的选择性 463

12.2.6 伴音输出及伴音信噪比与图象、伴音电平比的关系 465

12.2.5 不准确伴音载频引起的伴音通道电压谐波失真 465

12.2.3 不准确的伴音载频引起的视频差拍干扰 465

12.2.4 不准确图象、伴音电平比引起的视频差拍干扰 465

12.2.7 伴音信噪比与图象调制度的关系 466

12.2.8 不准确伴音调制度引起的伴音通道的电压谐波失真 467

12.3 影响扫描同步性能及有关功能的不准确性 467

12.3.1 不准确的行扫描频率引起的图象水平位移 468

12.3.2 不准确的行扫描频率引起的图象失真 468

12.3.3 不准确行扫描频率引起的相位起伏 468

12.3.4 相位起伏引起的水平位置起伏 470

12.3.5 相位阶跃响应 470

12.3.7 不准确场同步信号对图象的影响 471

12.3.6 不准确的场同步信号引起图象的失真 471

12.3.8 不准确同步信号电平引起的同步干扰 472

12.3.9 不准确同步信号电平引起的图象对比度及黑电平的变化 473

12.4 影响色度电路的不准确性 474

12.4.1 不准确彩色副载波信号频率引起的图象质量的变化 474

12.4.2 彩色同步特性 474

12.4.3 不准确彩色副载波电平,包括基准色同步脉冲信号电平对图象的影响 475

12.4.4 不准确基准色同步信号电平引起的彩色输出变化 475

12.4.5 色饱和度调节范围 476

12.4.7 彩色副载波电平起伏 477

12.4.6 不准确同步信号电平引起的色饱和度变化 477

12.4.8 色度相位阶跃响应 479

12.4.9 不准确基准色同步脉冲波形或位置对图象的影响 480

12.5 结束语 481

12.6 附录 482

第十三章 彩色电视机测量仪器及自动测量系统 485

13.1 彩色电视机的自动检测系统 485

13.2 配套仪器特点及性能 487

13.2.1 视频测试信号发生器 487

13.2.2 PM5680中频调制器 490

13.2.4 PM5687(NICAM)数字多伴音/立体声调制器 494

13.2.3 PM5690多频道射频变换器 494

13.3 彩色电视机自动检测系统配置的仪器和对应的控制地址号 495

13.4 软件使用方法 497

13.5 中央信号源 501

13.5.1 中央信号源系统配置 502

13.5.2 系统连接图 502

13.5.3 系统仪器配置 502

13.5.4 分配网路系统 503

主要参考资料 50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