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邓铁涛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4
  • ISBN:7532302229
  • 页数:205 页
图书介绍:本套教材计有医古文、中国医学史、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讲义、伤寒论讲义、金匮要略讲义、温病学、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伤科学、针灸学、经络学、腧穴学、刺灸学、针灸治疗学、针灸医籍选、各家针灸学说、推拿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等三十二门。其中除少数教材是初次编写者外,多数是在原教材,特别是在二版教材的基础上充实、修改而编写成的。所以这套新教材也包含着前几版教材编写者的劳动成果在内。教材是培养社会主义专门人才和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教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要提高教材的质量,必须不断地予以锤炼和修改。本套教材不可避免地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因而殷切地希望各地中医药教学人员和广大读者在使用中进行检验并提出宝贵意见,为进一步修订作准备,使之成为科学性更强、教学效果更好的高等中医药教学用书,以期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和中医事业发展的需要。
《中医诊断学》目录

1.绪论 1

1.1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1

1.2 中医诊断学的范围与原则 5

1.2.1 审察内外 5

1.2.2 辨证求因 6

1.2.3 四诊合参 7

1.3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7

1.4 学习的要求和方法 8

2.四诊 9

2.1 望诊 9

2.1.1 望神 9

2.1.1.1 神的概念 9

2.1.1.2 得神、失神与假神 10

2.1.1.3 神气不足与神志异常 11

2.1.2 望面色 11

2.1.2.1 面部色诊原理及其临床意义 12

2.1.2.2 面部与脏腑相关部位 12

2.1.2.3 望色十法 13

2.1.2.4 常色与病色 13

2.1.2.5 色、脉、症合参 17

2.1.3 望形态 17

2.1.4 望头颈五官九窍 18

2.1.5 望皮肤 25

2.1.6 望络脉 27

2.1.6.1 望小儿食指络脉 27

2.1.6.2 望鱼际络脉 28

2.1.6.3 望指甲形色 28

2.1.7 望排泄物与分泌物 29

2.1.8 望舌 30

2.1.8.1 舌诊的临床意义 30

2.1.8.2 舌与脏腑的关系及舌诊原理 31

2.1.8.3 舌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2

2.1.8.4 舌诊的内容 33

2.1.8.5 舌质和舌苔的综合诊察 38

2.2 闻诊 42

2.2.1 听声音 42

2.2.2 嗅气味 45

2.3 问诊 46

2.3.1 问一般情况 46

2.3.2 问生活史(生活习惯) 46

2.3.3 问家族病史和既往病史 47

2.3.4 问起病 47

2.3.5 问现在症状 47

2.3.5.1 问寒热 47

2.3.5.2 问汗 49

2.3.5.3 问头身 50

2.3.5.4 问胸胁脘腹 51

2.3.5.5 问耳目 53

2.3.5.6 问饮食与口味 53

2.3.5.7 问睡眠 55

2.3.5.8 问二便 56

2.3.5.9 问妇女 58

2.3.5.10 问小儿 59

2.4 切诊 60

2.4.1 脉诊 61

2.4.1.1 脉象形成的原理和脉诊的临床意义 61

2.4.1.2 脉诊的部位 62

2.4.1.3 脉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64

2.4.1.4 平脉 65

2.4.1.5 病脉 66

2.4.1.6 诊妇人脉 72

2.4.1.7 诊小儿脉 73

2.4.1.8 相兼脉与主病 73

2.4.1.9 脉症顺逆与从舍 74

2.4.2 按诊 75

2.4.2.1 按诊的方法和意义 75

2.4.2.2 按诊的内容 75

3.八纲 79

3.1 表里 79

3.1.1 表证 80

3.1.2 里证 80

3.1.3 表证和里证的鉴别要点 80

3.1.4 表证和里证的关系 81

3.1.4.1 表里同病 81

3.1.4.2 表里出入 81

3.2 寒热 81

3.2.1 寒证 81

3.2.2 热证 82

3.2.3 寒热证的鉴别要点 82

3.2.4 寒证与热证的关系 82

3.2.4.1 寒热错杂 82

3.2.4.2 寒热转化 83

3.2.4.3 寒热真假 83

3.2.5 寒热与表里的关系 84

3.2.5.1 表寒证 84

3.2.5.2 表热证 84

3.2.5.3 里寒证 84

3.2.5.4 里热证 84

3.3 虚实 85

3.3.1 虚证 85

3.3.2 实证 85

3.3.3 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要点 86

3.3.4 虚实的错杂、转化和真假 86

3.3.5 虚实与表里寒热的关系 88

3.3.5.1 表虚证 88

3.3.5.2 表实证 88

3.3.5.3 里虚证 88

3.3.5.4 里实证 88

3.3.5.5 虚寒证 89

3.3.5.6 虚热证 89

3.3.5.7 实寒证 89

3.3.5.8 实热证 89

3.4 阴阳 89

3.4.1 阴证和阳证 90

3.4.1.1 阴证 90

3.4.1.2 阳证 90

3.4.1.3 阴证和阳证的鉴别要点 90

3.4.2 真阳不足与真阳不足 91

3.4.3 亡阴与亡阳 91

4.辨证 94

4.1 病因辨证 94

4.1.1 六淫、疫疠辨证 94

4.1.2 七情证候 97

4.1.3 饮食劳伤 97

4.1.4 外伤 98

4.2 气血津液辨证 99

4.2.1 气病辨证 99

4.2.1.1 气虚证 99

4.2.1.2 气陷证 100

4.2.1.3 气滞证 100

4.2.1.4 气逆证 100

4.2.2 血病辨证 101

4.2.2.1 血虚证 101

4.2.2.2 血瘀证 101

4.2.2.3 血热证 101

4.2.2.4 血寒证 102

4.2.3 气血同病辨证 102

4.2.3.1 气滞血瘀证 102

4.2.3.2 气虚血瘀证 102

4.2.3.3 气血两虚证 103

4.2.3.4 气不摄血证 103

4.2.3.5 气随血脱证 103

4.2.4 津液辨证 104

4.2.4.1 津液不足证 104

4.2.4.2 水液停骤 104

4.3 脏腑辨证 106

4.3.1 心与小肠病辨证 106

4.3.1.1 心气虚、心阳虚与心阳暴脱 106

4.3.1.2 心血虚与心阴虚 107

4.3.1.3 心火亢盛 107

4.3.1.4 心脉痹阻 108

4.3.1.5 痰迷心窍 108

4.3.1.6 痰火扰心 109

4.3.1.7 小肠实热 109

4.3.2 肺与大肠病辨证 110

4.3.2.1 肺气虚 110

4.3.2.2 肺阴虚 110

4.3.2.3 风寒束肺 110

4.3.2.4 寒邪客肺 111

4.3.2.5 痰湿阻肺 111

4.3.2.6 风热犯肺 112

4.3.2.7 热邪壅肺 112

4.3.2.8 燥邪犯肺 112

4.3.2.9 大肠湿热 112

4.3.2.10 大肠液亏 113

4.3.2.11 肠虚滑泻 113

4.3.3 脾与胃病辨证 114

4.3.3.1 脾气虚 114

4.3.3.2 脾阳虚 114

4.3.3.3 中气下陷 115

4.3.3.4 脾不统血 115

4.3.3.5 寒湿困脾 115

4.3.3.6 湿热蕴脾 116

4.3.3.7 胃阴虚 116

4.3.3.8 食滞胃脘 116

4.3.3.9 胃寒 117

4.3.3.10 胃热 117

4.3.4 肝与胆病辨证 118

4.3.4.1 肝气郁结 118

4.3.4.2 肝火上炎 118

4.3.4.3 肝血虚 118

4.3.4.4 肝阴虚 119

4.3.4.5 肝阳上亢 119

4.3.4.6 肝风内动 120

4.3.4.7 寒滞肝脉 121

4.3.4.8 肝胆湿热 121

4.3.4.9 胆郁痰扰 121

4.3.5 肾与膀胱病辨证 121

4.3.5.1 肾阳虚 122

4.3.5.2 肾阴虚 122

4.3.5.3 肾精不足 122

4.3.5.4 肾气不固 123

4.3.5.5 肾不纳气 123

4.3.5.6 膀胱湿热 124

4.3.6 脏腑兼证 124

4.3.6.1 心肾不交 124

4.3.6.2 心脾两虚 125

4.3.6.3 心肝血虚 125

4.3.6.4 心肾阳虚 125

4.3.6.5 心肺气虚 126

4.3.6.6 脾肺气虚 126

4.3.6.7 脾肾阳虚 126

4.3.6.8 肺肾阴虚 127

4.3.6.9 肝肾阴虚 127

4.3.6.10 肝脾不调 127

4.3.6.11 肝胃不和 128

4.3.6.12 肝火犯肺 128

4.4 经络辨证 129

4.4.1 十二经脉病证 129

4.4.1.1 手太阴肺经病证 129

4.4.1.2 手阳明大肠经病证 129

4.4.1.3 足阳明胃经病证 129

4.4.1.4 足太阴脾经病证 130

4.4.1.5 手少阴心经病证 130

4.4.1.6 手太阳小肠经病证 130

4.4.1.7 足太阳膀胱经病证 130

4.4.1.8 足少阴肾经病证 130

4.4.1.9 手厥阴心包络经病证 131

4.4.1.10 手少阳三焦经病证 131

4.4.1.11 足少阳胆经病证 131

4.4.1.12 足厥阴肝经病证 131

4.4.2 奇经八脉病证 131

4.4.2.1 督脉病证 131

4.4.2.2 任脉病证 131

4.4.2.3 冲脉病证 132

4.4.2.4 带脉病证 132

4.4.2.5 阳维阴维病证 132

4.4.2.6 阳蹻阴蹻病证 132

4.5 六经辨证 132

4.5.1 六经辨证的概念 133

4.5.1.1 太阳病证 133

4.5.1.2 阳明病证 134

4.5.1.3 少阳病证 134

4.5.1.4 太阴病证 135

4.5.1.5 少阴病证 135

4.5.1.6 厥阴病证 136

4.5.2 六经病的合病、并病、传经与直中 136

4.6 卫气营血辨证 137

4.6.1 卫气营血辨证的概念 137

4.6.1.1 卫分证候 137

4.6.1.2 气分证候 137

4.6.1.3 营分证候 138

4.6.1.4 血分证候 138

4.6.2 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 138

4.7 三焦辨证 139

4.7.1 三焦辨证的概念 139

4.7.1.1 上焦病证 139

4.7.1.2 中焦病证 139

4.7.1.3 下焦病证 140

4.7.2 三焦病的传变规律 140

5.诊断与病案 142

5.1 四诊与辨证的运用 142

5.1.1 辨证要点 142

5.1.1.1 四诊详细而准确,是辨证的基础 142

5.1.1.2 围绕主要症状进行辨证 142

5.1.1.3 从病变发展过程中辨证 143

5.1.1.4 个别的症状,有时是辨证的关键 143

5.1.1.5 辨证与辨病的关系 144

5.1.2 八纲与其它辨证方法的运用 145

5.1.3 外感病与杂病的辨证 145

5.2 病案 145

5.2.1 中医病案的特点 146

5.2.2 中医病案的内容和要求 147

5.2.3 病案的整理 148

5.2.4 病案格式 148

5.2.4.1 住院病案格式的内容和要求 148

5.2.4.2 住院证治记录 149

5.2.4.3 门诊病案 150

6.附篇 151

6.1 症状鉴别诊断 151

6.1.1 发热 151

6.1.2 出汗 158

6.1.3 昏迷 160

6.1.4 抽搐 161

6.1.5 失血 163

6.1.6 咳嗽 166

6.1.7 喘促 167

6.1.8 呕吐 168

6.1.9 泄泻 169

6.1.10 便秘 170

6.1.11 小便不利 170

6.1.12 黄疸 171

6.1.13 眩晕 172

6.1.14 心悸(怔忡) 173

6.1.15 不寐 174

6.1.16 疼痛 174

6.2 原文选录 180

6.2.1 望诊 180

6.2.1.1 神色形态部分 180

6.2.1.2 舌诊部分 181

6.2.1.3 目部部分 184

6.2.1.4 鼻部部分 185

6.2.1.5 口唇部分 185

6.2.2 闻诊 185

6.2.2.1 辨声音以诊断外感内伤 185

6.2.2.2 辨声 185

6.2.2.3 五脏五声五音 186

6.2.2.4 五声候五脏之病 186

6.2.2.5 尸气 186

6.2.3 问诊 186

6.2.3.1 问病 186

6.2.3.2 诊病须察阴脏阳脏 186

6.2.3.3 问证求病 187

6.2.4 切诊 187

6.2.4.1 诊脉须知胃气 187

6.2.4.2 五脏四时平病死脉(以胃气为本) 188

6.2.4.3 论四时五脏之脉 188

6.2.4.4 指法总义 189

6.2.4.5 诊脉须注意上下来去至止 189

6.2.4.6 论外感内伤的脉诊 190

6.2.4.7 论感证的脉诊 190

6.2.4.8 脉症顺逆 190

6.2.4.9 舍脉人症或舍症从脉 190

6.2.4.10 按诊 191

6.2.5 八纲 191

6.2.6 辨证 192

6.3 歌诀选读 193

6.3.1 察舌辨证歌 193

6.3.2 诊色歌 195

6.3.3 李濒湖《濒湖脉学》二十七脉“体状诗”、“相类诗”、“主病诗” 195

6.3.4 李中梓《诊家正眼》二十八脉脉象与主病歌诀 199

6.3.5 《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病脉顺逆诀》 204

6.3.6 败脉歌 20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