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医学  第3版
中医学  第3版

中医学 第3版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贺志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3
  • ISBN:7117001429
  • 页数:557 页
图书介绍: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供基础、预防、临床、口腔医学类专业用:本书主要内容有: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和方剂、常见病证、针灸。
《中医学 第3版》目录

绪论 1

一、中医学的发展概况 1

(一)中医学的起源 1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 1

(三)预防医学 2

(四)治疗方法的丰富 3

(五)临床医学的发展 5

(六)对外交流 7

(一)整体观念 8

二、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8

(二)辨证论治 9

三、中医学的发展与展望 10

(一)中医学的发展 10

(二)中医学的展望 11

上篇 基础理论 13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13

第一节 阴阳学说 13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13

(一)阴阳的相互对立 14

(二)阴阳的相互依存 14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4

(三)阴阳的相互消长 15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 15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5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15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15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6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16

(五)用于疾病的治疗 16

(六)用于指导预防疾病 16

(一)对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 17

(二)五行的生克乘侮 17

第二节 五行学说 17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7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8

(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 18

(二)说明脏腑间的病理影响 19

(三)用于诊断和治疗 19

第二章 藏象 20

第一节 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0

(一)心 21

一、五脏 21

第二节 脏腑 21

(附)心包 22

(一)肺 22

(三)脾 23

(四)肝 24

(五)肾 26

(附)命门 27

(二)胃 29

(三)小肠 29

(一)胆 29

二、六腑 29

(四)大肠 30

(五)膀胱 30

(六)三焦 30

三、奇恒之府 31

(一)? 31

(二)女子胞 31

四、脏腑之间的关系 31

(一)五脏之间的关系 31

(二)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 34

一、精 35

(三)六腑之间的关系 35

第三节 精、气、血、漳液、神 35

二、气 36

(一)气的基本概念 36

(二)气的生成和运动 36

(三)气的功能 36

(四)气的分类 37

三、血 38

(一)血的概念 38

(二)血的生成 38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39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39

(三)血的循行 39

四、津液 39

(四)血的功能 39

(三)津液的功能 40

五、神 40

(一)神的基本概念 40

(二)神的生成 40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41

(一)气与血的关系 41

六、精、气、血、津液、神的相互关系 41

(三)神的作用 41

(三)血与津液的关系 42

(四)精与气、血的关系 42

(五)神与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42

第三章 经络 43

第一节 经络的意义和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 43

一、经络的意义 43

二、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 43

第二节 经络的功能与作用 44

第三节 十二经脉 46

一、十二经脉的命名 47

二、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47

三、十二经脉的走向和相接规律 47

四、十二经脉的表里络属规律 48

第四节 奇经八脉 49

第五节 十五络 49

第四章 病因 51

第一节 六淫 51

一、风 52

二、寒 53

四、湿 54

三、暑 54

六、火 55

五、燥 55

第二节 疫疠 56

第三节 七情 56

第四节 饮食、劳倦 57

一、饮食 57

一、痰饮 58

(二)痰饮的致病特点 58

(一)痰饮的形成 58

第五节 痰饮、瘀血 58

二、劳倦 58

二、瘀血 59

(一)瘀血的形成 59

(二)瘀血的证侯特点 59

第五章 诊法 60

第一节 望诊 60

一、望神 60

二、望色 61

(二)望五官 62

(一)望头颈与头发 62

四、望头颈、五官 62

三、望形态 62

五、望皮肤 63

(一)形色变化 63

(二)望斑疹 63

六、望舌 64

(一)舌与脏腑的关系 64

(二)脏腑在舌面上的分部 64

(三)舌诊的内容 64

(四)望舌的注意事项 67

七、望排出物 68

(五)舌诊的临床意义 68

(一)痰涎 69

(二)呕吐物 69

(三)大便 69

第二节 闻诊 69

一、听声音 69

(一)语声 69

(二)呼吸 69

第三节 问诊 70

二、嗅气味 70

(三)咳嗽 70

(四)呃逆、暖气 70

一、问寒热 71

(一)恶寒发热 71

(二)但寒不热 71

(三)但热不寒 71

(二)汗出时间 72

三、问痛 72

(三)汗出部位 72

(一)有汗、无汗 72

二、问汗 72

(四)寒热往来 72

(一)疼痛的部位 73

(二)疼痛的性质 73

四、问饮食口味 74

(一)食欲与食量 74

(二)口渴与饮水 74

(三)口味 74

五、问睡眠 74

(一)月经 75

(二)小便 75

七、问经带 75

(一)大便 75

六、问二便 75

(二)带下 76

八、问小儿 76

第四节 切诊 76

一、脉诊 76

(一)诊脉的部位与方法 76

(二)正常脉象 77

(三)病脉与主病 77

(四)相兼脉与主病 79

二、按诊 81

(一)按肌肤 81

(二)按手足 81

(三)按脘腹 81

第六章 辨证 82

第一节 八纲辨证 82

一、表里 82

(一)表证 82

(一)寒证 83

二、寒热 83

(二)热证 83

(三)表证和里证的鉴别要点 83

(二)里证 83

(四)表证与里证的关系 83

(三)寒证与热证伪鉴别 84

(四)寒证与热证的关系 84

三、虚实 85

(一)虚证 85

(二)实证 85

(三)虚证与实证的鉴别 85

(一)阴证与阳证 86

(二)亡阴证与亡阳证 86

(四)虚证与实证的关系 86

四、阴阳 86

五、八纲之间的相互关系 87

第二节 脏腑辨证 87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88

(一)心气虚、心阳虚及心阳暴脱 88

(二)心血虚、心阴虚 88

(六)痰火扰心 89

(五)痰迷心窍 89

(三)心火炽盛 89

(四)心血瘀阻 89

(七)小肠实热 90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90

(一)肺气虚 90

(二)肺阴虚 90

(三)风寒束肺 90

(六)痰热壅肺 91

(七)痰湿阻肺 91

(五)燥邪犯肺 91

(四)风热犯肺 91

(八)大肠湿热 92

(九)大肠津亏 92

三、脾与胃病辨证 92

(一)脾气虚 92

(二)脾阳虚 93

(三)中气下陷 93

(四)脾不统血 93

(五)寒湿困牌 93

(九)胃火炽盛 94

(八)寒凝胃脘 94

(七)胃阴虚 94

(六)脾胃湿热 94

(十)食滞胃脘 95

四、肝与胆病辨证 95

(一)肝气郁结 95

(二)肝火上炎 95

(三)肝血虚 96

(四)肝阴虚 96

(五)肝阳上亢 96

(六)肝风内动 96

(八)寒凝肝脉 97

(七)肝胆湿热 97

(九)胆郁痰扰 98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98

(一)肾阳虚 98

(二)肾气不固 98

(三)肾虚水泛 98

(四)肾不纳气 99

(五)肾精不足 99

(六)肾阴虚 99

(一)心肺气虚 100

(二)心脾两虚 100

(七)膀胱湿热 100

六、脏腑兼病辨证 100

(三)心肾不交 101

(四)心肾阳虚 101

(五)肝脾不调 101

(六)肝胃不和 101

(九)肺脾气虚 102

(十)肺肾阴虚 102

(八)肝肾阴虚 102

(七)肝火犯肺 102

(十一)脾肾阳虚 103

第三节 六经辨证 103

一、太阳病证 104

(一)太阳中风证 104

(二)太阳伤寒证 104

二、阳明病证 104

(一)阳明经证 104

(二)阳明腑证 104

第四节 卫气营血辨证 105

(一)少阴寒化证 105

五、少阴病证 105

三、少阳病证 105

四、太阴病证 105

(二)少阴热化证 106

六、厥阴病证 106

一、卫分证 107

二、气分证 107

(一)热壅于肺 107

(二)热扰胸膈 107

(三)热入于胃 107

(四)热结肠道 107

四、血分证 108

(二)肝热动风 108

(一)血热妄行 108

三、营分证 108

(二)热入心包 108

(一)热伤营阴 108

第五节 三焦辨证 109

第七章 治则与治法 110

第一节 治则 110

一、预防为主 110

二、治病求本 110

四、标本缓急 111

三、正治反治 111

五、扶正祛邪 112

六、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112

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113

第二节 治法 113

一、汗法 114

二、吐法 114

三、下法 114

五、温法 115

六、清法 115

四、和法 115

七、消法 116

第八章 中药 117

第一节 中药的基本知识 117

一,中药的命名 117

八、补法 118

二,中药的采集、干燥和贮存 118

(一)采集 118

(二)干燥 118

(三)贮存 118

三、中药的炮制 118

(二)炮制的方法 119

(一)炮制的目的和意义 119

四、中药的性能 120

(一)四气五味 120

(二)归经 121

(三)升降浮沉 122

五、中药的用法 123

(一)配伍 123

(二)禁忌 124

(三)中药的用法 125

(四)中药的煎服法 125

(一)辛温解表药 126

一、解表药 126

箅二节 常用中药 126

(二)辛凉解表药 130

二、祛风湿药 135

三、祛湿药 139

(一)化湿燥湿药 139

(二)淡渗利水药 140

(三)清热利湿药 142

四、清热药 146

(一)清热泻火药 146

(二)清热解毒药 147

(三)清热凉血药 151

(四)清热燥湿药 153

(五)清热解暑药 155

<六)清热明目药 156

(七)清虚热荮 157

五、消导药 161

六、催吐药 163

七、泻下药 164

(一)攻下药 164

(二)润下药 166

(三)逐水药 167

八、祛痰止咳药 169

(一)清化热痰药 169

(二)温化寒痰药 171

(三)止咳平喘药 173

九、温里药 176

十、理气药 179

十一、理血药 183

(一)活血药 184

(二)止血药 189

十二、补益药 193

(一)补气药 194

(二)补血药 197

(三)补阴药 199

(四)补阳药 202

十三、固涩药 207

(一)止汗药 207

(三)固精、止带、缩尿药 209

(二)涩肠止泻药 209

十四、平肝熄风药 211

十五、安神药 214

十六、开窍药 216

十七、驱虫药 218

十八、外用药 220

第九章 方剂 223

第一节 方剂的基本知识 223

一、方剂的组成及其变化 223

(一)组成原则 223

(二)组成变化 224

二、方剂的剂型 224

一、解表剂 226

第一节 常用方剂 226

三、治法与方剂 226

二、祛风剂 230

三、祛湿剂 232

四、清热剂 236

五、和解剂 241

六、消导剂 243

七、催吐剂 245

八、泻下剂 245

九、化痰止咳剂 247

十、温里剂 249

十一、理气剂 251

十二、理血剂 253

十三、补益剂 255

肾小球肾炎 256

肾盂肾炎 258

十四、固涩剂 259

十五、熄风剂 260

十六、安神剂 262

十七、开窍剂 263

十八、驱虫剂 264

十九、外用剂 265

中篇 常见证、病 267

第一章 常见证 267

发热 267

咳嗽 269

喘证 272

饮证 275

血证 277

心悸 282

(三)闻诊 283

胸痛 284

失眠 286

厥证 288

郁证 291

癫狂 292

痛证 294

胃脘痛(附)吐酸 嘈杂 296

(附)吐酸 298

嘈杂 298

呕吐 298

泄泻 300

腹痛 303

便秘 305

胁痛 307

黄疽 309

臌胀 312

头痛 315

眩晕 317

中风 319

水肿 322

淋证 325

腰痛 328

消渴 330

遗精 332

痹证 334

痿证 335

第二章 常见病 338

感冒、流行性感冒 338

第一节 传染病 338

流行性乙型脑炎 339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340

细菌性痢疾 341

病毒性肝炎 343

第二节 内科病 344

文气管炎 344

大叶性肺炎 346

高血压病 347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348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350

慢性胃炎 352

消化性溃疡 353

肝硬变 355

尿毒症 360

再生障碍性贫血 361

第三节 儿科病 362

概述 362

一、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 362

(一)生理特点 362

(二)病理特点 363

二、小儿疾病的诊断、治疗特点 364

(一)诊断特点 364

(二)小儿疾病的治疗特点 368

(附)捏脊疗法 372

麻疹 372

腮腺炎 374

百日咳 374

惊风 376

(一)急惊风 376

疳积 377

(二)慢惊风 377

概述 379

一、妇女的生理特点 379

(一)胞宫 379

第四节 妇科病 379

(二)月经 380

(三)带下 380

(四)妊娠与分娩 380

二、妇女的病理特点 381

(一)脏腑功能失调 381

三、妇科病的诊断要点 382

(三)冲、任、督、带损伤 382

(二)气血失调 382

(一)问诊 383

(二)望诊 383

(四)切诊 383

四、妇科病的治法概要 384

(一)补肾 384

(三)调肝 384

(三)健脾胃 384

月经不调 385

(四)调气血 385

(五)理冲任 385

(一)月经先期 386

(二)月经后期 387

(三)月经先后无定期 388

(四)月经过多 388

(五)月经过少 389

闭经 390

崩漏 391

痛经 393

带下 395

子宫脱垂 396

盆腔炎 397

(一)急性盆腔炎 397

(二)慢性盆腔炎 397

不孕症 398

妊娠呕吐 400

滑胎 401

恶露不尽 402

产后汗出 403

缺乳 403

第五节 外科病 404

概述 404

一、病因病机 404

(一)发病因素 404

(二)病机 405

二、辨证 405

(一)四诊在外科上的应用 405

(二)辨疾病部位及证候属性 407

(二)外治法 409

(一)内治法 409

三、治法 409

疖 411

疔疮 412

痈 413

疽 414

丹毒 415

流注 416

乳痈 417

瘰疬 418

脱疽 418

痔 420

湿疹 421

荨麻疹 422

第六节 急腹症 423

胆道感染与胆石病 423

胆道蛔虫病 424

急性胰腺炎 425

急性阑尾炎 427

急性肠梗阻 428

一、病因病机 430

(一)气滞血瘀 430

第七节 肿瘤 430

(二)痰湿凝聚 431

(三)邪毒蕴结 431

(四)正气虚弱 431

二、常用治法 431

(一)祛邪 431

(二)扶正 432

原发性肺癌 432

食管癌 433

胃癌 434

原发性肝癌 435

宫颈癌 436

第一章 刺灸方法 438

第一节 针法 438

一、针具与刺法 438

下篇 针灸 438

二、针刺前的准备 439

三、毫针刺法 440

四、针刺意外的处理和预防 443

第二节 灸法 444

一、常用灸法 444

五、针刺注意事项 444

二、灸法的适应症和禁忌 446

三、灸治注意事项 446

第二章 经络与俞穴 448

第一节 概述 448

一、十四经分布概况 448

二、腧穴的分类 449

三、腧穴的主治规律 449

第二节 腧穴定位 450

一、解剖标志取穴法 450

二、骨度法 450

三、指量法 451

第三节 十四经穴 452

一、手太阴肺经 452

二、手阳明大肠经 454

三、足阳明胃经 457

四、足太阴脾经 463

五、手少阴心经 466

六、手太阳小肠经 468

七、足太阳膀胱经 471

八、足少阴肾经 479

九、手厥阴心包经 482

十、手少阳三焦经 484

十一、足少阳胆经 486

十二、足厥阴肝经 492

十三、督脉 495

十四、任脉 498

第四节 经外穴 502

一、头颈部 502

二、胸背部 503

三、上肢部 504

四、下肢部 505

二、皮肤针 506

一、三棱针 506

第三章 其他疗法 506

第一节 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 506

三、皮内针 507

第二节 火罐疗法 507

一、火罐种类 508

二、操作过程 508

三、适应症与禁忌 508

四、注意事项 508

第三节 耳针疗法 509

一、耳廓的表面解剖 509

三、耳穴的定位和主治 510

二、耳穴的分布 510

四、耳穴的应用 514

第四节 针刺麻醉 514

一、针麻的方法 515

二、辅助用药 516

三、针麻的要求 516

第四章 针灸治疗 517

第一节 概述 517

一、脏腑经络辨证 517

三、配穴处方原则 518

二、针灸的治疗原则 518

第二节 特定穴的应用 519

一、背俞穴和募穴 519

二、原穴与络穴 519

三、郄穴 520

四、五输穴 520

五、下合穴 521

第三节 常见病证的治疗 521

感冒 521

头痛 522

中风 522

失眠 523

咳嗽 523

哮喘 524

疟疾 524

胃脘痛 524

呕吐 525

腹痛 525

泄泻 526

痢疾 526

中暑 527

胁痛 527

水肿 528

癃闭 528

淋证 528

遗精 529

阳痿 529

腰痛 530

痹证 530

坐骨神经痛 530

面瘫 531

落枕 531

乳痈 532

阑尾炎 532

肠梗阻 532

食物中毒 532

胆道蛔虫 533

癲狂 533

风疹 534

丹毒 534

闭经 534

带下 535

痛经 535

崩漏 535

妊娠反应 536

滞产 536

缺乳 536

子宫脱垂 537

急惊风 537

慢惊风 537

小儿麻痹后遣症 537

疳积 538

遗尿 538

腮腺炎 538

耳聋、耳鸣 539

目赤肿痛 539

鼻渊 539

异衄 540

牙痛 540

咽喉肿痛 540

(附)方剂索引 542

拉丁学名索引 55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