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  上
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  上

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 上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2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辅成编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1964
  • ISBN:2017·122
  • 页数:858 页
图书介绍:
《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 上》目录

编者前言 1

第一部分 奴隶占有制时期 10

第一 最早的伦理思想 10

Ⅰ.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30-470) 10

(一)论命运对于人的意义 10

(二)论和谐与斗争 11

(三)善恶、公正的评价 12

(四)生死苦乐对于人的意义 13

(六)论新事物 14

Ⅱ.毕达哥拉学派 14

(五)论个人与群众 14

《金言》 15

Ⅲ.智者派 19

甲、普罗泰戈拉(公元前481-411) 19

乙、斯拉斯马寇 27

丙、加里克里斯 29

丁、安提芬 30

《真理论》残篇 30

附录:希腊奴隶主民主派所理想的生活 33

甲、梭伦关于理想的个人生活的叙述 34

乙、伯利克里对于雅典人所理想的社会生活的解释 38

Ⅳ.苏格拉底(公元前469-399) 46

第八章 论善和美 47

第三卷 47

第九章 论美德和丑恶 50

第四卷 54

第二章 论自知 54

第六章 苏格拉底的方法 64

第二 德谟克里特-伊璧鸠鲁路线 71

Ⅰ.德谟克里特(约公元前460-370) 71

Ⅱ.伊璧鸠鲁(公元前341-270) 92

一、格言 92

二、致希罗多德的信 98

三、致美诺寇的信 101

第二卷 哲学家的恬静 106

Ⅲ.卢克莱修(约公元前99-55) 106

第三卷 排除对于死亡的恐惧 114

第六卷 用知识来排除迷信与心中黑暗 135

第三 柏拉图-斯多噶派路线 142

Ⅰ.柏拉图(公元前427-347) 142

第一篇 论灵魂的职能 142

第四篇 理想国的组织及其中的四主德 146

第六篇 善的范型 163

第七篇 洞喻 173

论快乐与幸福 182

Ⅱ.斯多噶派的芝诺(公元前356-264) 213

第一章 论我们力所能及和力所不能及的事物 231

Ⅲ.埃皮克提特(60-140) 231

第一卷 231

第二十六章 什么是生活的规律 234

第二卷 236

第八章 善的本质 236

第十一章 哲学的开始 239

第三卷 242

第三章 贤者所最关心的事 242

Ⅳ.安顿尼诺(121-180) 244

第二卷 人类生活的调整 245

第十卷 合乎本性的生活 251

一、论德性 264

Ⅴ.柏罗丁(205-270) 264

十五、论善或一 271

第四 动摇于两条路线间的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 281

第一篇 善或目的 281

第二篇 道德的德性 291

第三篇 意志 305

第六篇 理智的德性 310

第五 早期基督教 320

一、狂怒的耶和华 320

二、静穆的耶和华 323

一、“穷人”中的耶稣 328

二、“善人”中的耶稣 333

三、论“道”的耶稣及其门徒 339

四、保罗所传的耶稣 342

五、其他 346

第二部分 封建主义时期--萌芽期与极盛期 350

第一 圣·奥古斯丁(354-430) 350

第十一卷 350

第五章 万有无不善论 350

第六章 罪的起源 351

第七章 恶是一种否定 353

第十四卷 354

第六章 人类意志的品性 354

第四章 至善和极恶的基督教义 355

第十九卷 355

第二 彼得·阿柏拉德(1079-1142) 362

序言 362

第一章 对德性有影响的心灵缺点 362

第二章 罪恶和倾向恶的恶习 363

第三章 恶习和罪恶的定义 364

第十章 善无多少之分 366

第十一章 善的意向使行动为善 366

第十二章 什么原因使意向可以称为善呢? 367

第三 托马斯·阿奎那(1225或1227-1274) 369

论题五十五 论德性之本质 369

论题五十七 论各种理智的德性 370

论题五十八 论实践德性和理智德性的区别 374

论题六十一 论基本德性(主德) 378

论题六十二 论神学的德性 381

论题六十三 论德性的原因 383

第四 一三八一年英国农民革命领袖波尔的演说辞 386

第三部分 资本主义关系形成时期 390

第一 390

Ⅰ.爱拉斯谟(1466-1536) 390

Ⅱ.拉伯雷(1515-1572) 401

Ⅲ.蒙田(1533-1592) 407

一、善恶的评价,大部分依赖我们的意见 407

二、论良心的自由 421

Ⅳ.布鲁诺(1548-1600) 426

第二 438

Ⅴ.马丁·路德(1483-1546) 438

一、《论基督教徒的自由》(1520) 438

二、《桌边谈话》(摘录) 480

1. 关于原罪 480

2. 关于自由意志 482

Ⅵ.卡尔文(1509-1564) 486

第二卷 487

第一章 第八至十节 论原罪 487

第二章 第一至八节 论自由意志 492

Ⅶ.托马斯·莫尔(1478-1535) 504

第三 504

Ⅷ.闵采尔(1490-1525) 520

第四部分 西欧各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548

第一 培根与格老秀斯 548

Ⅰ.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 548

Ⅱ.格老秀斯(1583-1645) 578

第一编 第一章 何谓权利 579

第二 笛卡儿(1596-1650) 588

第三章 几个道德规则 588

第六章 论身心关系与幸福 592

第一部 泛论各种感情,并问或论到人的整个本性 594

第二部 论感情的数目和次序,并说明六种原始感情 599

第三部 论各种特殊的感情 601

第三 斯宾诺莎(1632-1677) 604

第一部分 论神 604

第二部分 论心灵 613

第三部分 论情感 616

第四部分 论人的奴役 621

第五部分 论人的自由 645

第四 霍布士(1588-1679) 653

第一篇 论人 654

第六章 论自主的运动,即普通所谓情感 654

第十三章 论人类的自然状态 658

第十四章 论第一与第二自然法 664

第十五章 论其他自然法 665

第五 霍布士伦理学的反对者 673

Ⅰ.柯德华斯(1617-1688) 673

第一篇 673

第二章 善恶的永恒性 673

第三章 善恶的不变性 680

Ⅱ.亨利·莫尔(1614-1687) 685

第一章 何谓伦理学 685

第二章 论伦理学之分部、并论幸福 686

第三章 论一般品德及公理的理性 686

第四章 某些理则或理智的原则;几乎所有的道德学说皆可分解成为这些原则 687

第一章 论事物的本性 692

Ⅲ.昆布兰(1631-1718) 692

第六 洛克(1632-1704) 702

第一卷 702

第三章 没有天赋的实践原则 702

第二卷 717

第二十章 快乐和痛苦底各种样态 717

第二十一章 能力与意志 720

第二十八章 论道德的关系 734

第四卷 740

第三章 道德学可以解证 740

第四章 道德知识和数学一样准确 744

《道德起源论》 748

第七 曼德威尔(1670-1733) 748

第八 洛克和曼德威尔伦理思想的修正者和反对者 757

Ⅰ.沙甫慈伯利(1671-1713) 757

第一卷 758

第二章 758

第三节 何谓美德或功德 758

第二卷 763

第一章 763

第一节 对于美德的义务 763

第三节 情感或热情 765

第一节 天然情感 768

第二章 768

第二节 自我情感 774

第三节 非天然情感 778

Ⅱ.赫起逊(1694-1747) 783

第一节 我们借以知觉道德行为和罪恶的道德感 784

第二节 论道德行为的直接动机 791

第三节 道德感可作为一个普遍的基础 801

Ⅲ.拔特勒(1692-1752) 808

序言 809

第一 第一讲 论人的社会本性 810

第二 第三讲 论良心的天然优越性 819

人名索引 83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