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现代新闻传播学
现代新闻传播学

现代新闻传播学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程世寿,刘洁著
  • 出 版 社: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60922368
  • 页数:380 页
图书介绍:新闻传播学是以新闻传播为主要研究对象,提示其规律的科学。本书综合了新闻学与大众传播学的特色与优势,以更广阔的理论视野,研究信息时代新闻传播的特色与规律,使传统的新闻理论更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全书分为十一章,分别是绪论、新闻本体论、新闻传播论、新闻事业论、新闻记者论、新闻受众论、新闻舆论导向论、新闻自由论、新闻舆论监督论、新闻传播社会控制论、新闻媒介产业论。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新闻与传播及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供新闻从业人员、新闻工作管理者参考。
《现代新闻传播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新闻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2

一、什么是新闻学 2

二、新闻学的发展历史 3

三、新闻学研究的三个阶段 5

第二节 从新闻学到新闻传播学 6

一、“新闻传播学”概念的是是非非 6

二、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同与异 8

三、从新闻学到新闻传播学——现代新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9

第三节 如何学习新闻传播学 13

一、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14

二、正确处理新闻传播学与传播新闻学的关系 16

三、正确对待外国新闻理论与实践 17

第二章 新闻本体论 18

第一节 新闻 18

一、新闻的本源 18

二、“新闻”一词的辨义与历史沿革 19

三、新闻的“源”与“流” 21

四、新闻定义 22

五、新闻的特点 26

一、国内外新闻价值理论研究状况 31

第二节 新闻价值 31

二、新闻价值的构成 33

三、新闻价值是相对的 36

第三节 新闻信息 38

一、什么是信息 38

二、新闻信息的本质规定 41

三、新闻信息的特征 42

四、增大新闻信息量 43

第三章 新闻传播论 47

第一节 新闻传播的模式 47

一、核心要素 48

二、次级要素 50

三、边际因素(干扰因素) 55

第二节 新闻传播的原则 58

一、社会公益原则 58

二、集团利益原则 59

三、时效性原则 60

四、受众最大化原则 61

五、针对性原则 65

六、适量性原则 68

第三节 新闻传播的功能 70

一、新闻传播的基本功能 71

二、新闻传播的直动功能 75

三、新闻传播的连动功能——社会化功能 84

第四节 新闻传播效果 85

一、新闻传播的相对效果 86

二、新闻传播效果分类 88

三、新闻传播效果变量分析 90

第四章 新闻事业论 94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性质与特征 94

一、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95

二、新闻事业的性质 99

三、新闻事业的特征 102

四、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特征 104

第二节 新闻事业的媒介系统 105

一、口头—信号传播 106

二、手抄传播 108

三、三大媒介发展轨迹及特征 109

四、多媒体网络技术对新闻事业的影响 114

第三节 新闻事业体制 120

一、新闻事业体制的含义 120

二、中国新闻事业体制变革的历史轨迹 123

三、当今中国新闻事业体制的主要特点 129

四、中国新闻体制改革的目标 132

一、社会角色的基本含义 136

第一节 新闻记者的社会角色 136

第五章 新闻记者论 136

二、新闻记者社会角色的基本定位 139

三、两种不同的角色观 141

第二节 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 144

一、什么是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 144

二、新闻记者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 149

第三节 新闻记者的素质 154

一、关于新闻记者素质的概念 154

二、新闻记者的政治、思想素质 155

三、新闻记者的业务素质 158

一、新闻记者继社会化的必要性 161

第四节 新闻记者的继社会化 161

二、新闻记者继社会化的内容 165

三、新闻记者继社会化的途径 169

第六章 新闻受众论 173

第一节 有关新闻受众的基本理论 173

一、受众的含义和特征 173

二、受众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 175

三、有关受众研究的基本理论 180

第二节 受众需求和受众心理 183

一、新闻受众的需求 183

二、受众心理 186

三、新闻受众需求、受众心理的满足与中国当代新闻改革 189

第三节 受众权益 192

一、新闻受众有哪些权益 193

二、新闻受众权益的法律依据 195

三、切实保障新闻受众权益 197

第七章 新闻舆论导向论 200

第一节 新闻事业和舆论 200

一、舆论的含义 200

二、当代社会舆论的特征 202

三、新闻事业和舆论 206

一、新闻舆论的含义 208

第二节 新闻舆论 208

二、新闻舆论的价值 209

三、新闻舆论的特点 212

四、新闻舆论对社会舆论的作用 215

第三节 新闻传播的舆论导向 217

一、舆论导向的含义 217

二、舆论导向的方式 219

三、舆论导向的原则 221

四、新闻舆论导向的基本形式 225

五、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 229

一、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的兴起 233

第一节 新闻自由的发展过程 233

第八章 新闻自由论 233

二、社会责任论对新闻自由理论的修正 242

三、无产阶级争取新闻自由的历程及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自由观 246

四、社会主义新闻自由观的确立 252

第二节 两种不同的新闻自由观 252

一、两种新闻自由不同的根源 252

二、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的实质 253

三、无产阶级对于新闻自由的不同理解 255

第三节 新闻自由与新闻自律 257

一、新闻自律的内涵 257

二、新闻自律的历史与现状 258

三、进一步提高中国新闻工作者的自律水平 261

第四节 中国新闻自由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65

一、中国新闻自由的现状 265

二、我国新闻自由的基本理念 268

三、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基本发展趋势 270

第九章 新闻舆论监督论 273

第一节 新闻舆论监督概说 273

一、舆论监督与新闻舆论监督 274

二、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275

三、加强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意义 281

一、新闻舆论监督的定位 283

第二节 新闻舆论监督的主体与对象 283

二、新闻舆论监督的主体 285

三、新闻舆论监督的对象与范围 287

第三节 新闻舆论监督的基本原则 290

一、党性原则 290

二、真实原则 291

三、正面为主原则 292

四、平等原则 294

五、依法原则 295

第四节 新闻舆论监督的特点 296

一、新闻舆论监督的一般性特征 296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特点 299

第五节 新闻舆论监督的基本方法 302

一、在新闻媒介上进行公开批评 302

二、受众来信 303

三、内参 304

第六节 新闻舆论监督的选择性操作思路 305

一、新闻舆论监督的选择性操作思路的提出 305

二、放弃“最优”,追求“满意”:新闻舆论监督的选择性操作的基本原则 307

三、新闻舆论监督目标设定与选择性操作 308

四、新闻舆论监督中传播资源配置的选择性操作 312

第十章 新闻传播社会控制论 316

一、新闻传播社会控制的含义及其特点 317

第一节 新闻传播社会控制的本质及其必然性 317

二、新闻传播社会控制的必然性 322

第二节 新闻传播的社会控制因素及其控制方式 326

一、新闻传播的社会控制因素 326

二、新闻传播社会控制的内容 331

三、新闻传播社会控制的基本方式 334

第三节 新闻传播社会控制的效果 335

一、评价社会控制效果的标准 335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传播社会控制因素的新变化 336

三、新闻传播社会控制效果的优化 338

第一节 新闻媒介产业的含义 344

第十一章 新闻媒介产业论 344

一、媒介产业的含义 345

二、中国媒介产业化的进程与动因 349

三、新闻媒介产业化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影响 354

第二节 媒体产业化经营管理模式与组合模式 356

一、媒体经营管理模式 357

二、媒介组合模式 364

三、中国特色的媒介经营管理模式——政经综合模式 367

第三节 媒介产业的发展趋势 368

一、知识经济时代对中国新闻业的挑战 369

二、媒介产业的发展趋势 374

后记 37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