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医学
中医学

中医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洪儒,郭少全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117026855
  • 页数:406 页
图书介绍:
《中医学》目录

绪论 1

一、中医学的发展概况 1

(一)中医学的起源 1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

二、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2

(一)整体观念 2

(二)辨证论治 4

三、中医学的发展与展望 5

上篇 中医基础理论 7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7

第一节 阴阳学说 7

一、阴阳的基本含义 7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8

(一)阴阳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8

(二)阴阳的相互对立 9

(三)阴阳的依存互根 9

(四)阴阳的相互消长 9

(五)阴阳的相互转化 10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0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10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11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1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12

(五)用于疾病的治疗 12

第二节 五行学说 12

一、五行的基本含义 12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3

(一)五行的特性 13

(二)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和归类 13

(三)五行的生克关系 14

(四)五行的乘侮关系 15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5

(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16

(二)说明脏腑之间的病理传变 16

(三)用于诊断和治疗 16

(附)五行学说的局局限性 17

第二章 藏象 19

第一节 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19

第二节 脏腑 20

一、五脏 20

(一)心 20

〔附〕心包络 22

(二)肺 22

(三)脾 24

(四)肝 25

(五)肾 28

〔附〕命门 28

二、六腑 31

(一)胆 31

(二)胃 31

(三)小肠 32

(四)大肠 32

(五)膀胱 33

(六)三焦 33

三、奇恒之府 33

(一)脑 34

(二)女子胞 34

四、脏腑之间的关系 34

(一)五脏之间的关系 34

(二)六腑之间的关系 37

(三)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 37

第三节 气、血、津液 38

一、气 38

(一)气的基本概念 38

(二)气的生成 38

(三)气的生理功能 39

(四)气的运动和运动形式 40

(五)气的分布与分类 40

二、血 41

(一)血的基本概念 41

(二)血的生成 42

(三)血的功能 42

(四)血的运行 42

三、津液 43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43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43

(三)津液的功能 44

(四)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44

第三章 经络 46

第一节 经络的形成、意义和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 46

一、经络学说的形成 46

(一)“针感”等传导的观察 46

(二)腧穴疗效的总结 46

(三)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 46

(四)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 46

二、经络的含义 47

三、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 47

第二节 经络的功能与作用 48

一、生理功能 48

二、病理反应 48

三、经络在诊断上的作用 49

(一)辨证归经 49

(二)经络、腧穴诊断 49

(三)切脉诊断 49

四、经络在治疗上的作用 49

五、经络在预防疾病上的作用 50

第三节 十二经脉 50

一、十二经脉的命名 50

二、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50

三、十二经脉的走向和相接规律 51

四、十二经脉的表里络属规律 51

第四节 奇经八脉 52

第五节 十五络 52

第四章 病因与发病 54

第一节 病因 54

一、六淫 54

(一)风 55

(二)寒 56

(三)暑 57

(四)湿 57

(五)燥 58

(六)火(热) 58

二、疠气 59

三、七情内伤 59

(一)七情与内脏气血的关系 59

(二)七情致病的特点 59

四、饮食、劳逸 60

(一)饮食不节 60

(二)劳逸损伤 61

五、外伤 61

六、痰饮、瘀血 62

(一)痰饮 62

(二)瘀血 63

第二节 发病原理 63

一、邪正与发病 63

(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 64

(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64

(三)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64

二、内外环境与发病 65

(一)外环境与发病 65

(二)内环境与发病 65

第五章 诊法 67

第一节 望诊 67

一、望神 67

二、望色 68

(一)常色 68

(二)病色 68

三、望形态 69

四、望头颈、五官 69

(一)望头颈、头发 69

(二)望五官 70

五、望皮肤 71

(一)色泽变化 71

(二)润枯肿胀 71

(三)痘疮 71

(四)斑疹 71

六、望络脉 72

七、望排出物 72

(一)望痰涕 72

(二)望呕吐物 73

(三)望大便 73

八、望舌 73

(一)舌诊的临床意义 73

(二)舌与脏腑的关系 74

(三)脏腑在舌面上的分布 74

(四)望舌的注意事项 74

(五)舌诊的内容 74

(附)舌诊的现代研究 78

第二节 闻诊 78

一、听声音 79

(一)语声 79

(二)呼吸 79

(三)咳嗽 80

(四)呃逆、嗳气 80

二、嗅气味 80

第三节 问诊 80

一、问寒热 81

二、问汗 82

三、问疼痛 83

四、问饮食、口味 84

五、问睡眠 85

六、问二便 85

七、问经带 86

(一)月经 86

(二)带下 86

八、问小儿 86

第四节 切诊 87

一、脉诊 87

(一)诊脉的部位和方法 87

(二)正常脉象 88

(三)病脉与主病 88

(四)相兼脉与主病 91

二、按诊 92

(一)按肌肤 92

(二)按手足 92

(三)按脘腹 92

第六章 辨证 93

第一节 八纲辨证 93

一、表、里 94

(一)表证 94

(二)里证 94

(三)表证和里证的鉴别 94

(四)表证与里证的关系 94

二、寒、热 95

(一)寒证 95

(二)热证 95

(三)寒证与热证的鉴别 95

(四)寒证与热证的关系 95

三、虚、实 96

(一)虚证 96

(二)实证 96

(三)虚证与实证的鉴别 96

(四)虚证与实证的关系 97

四、阴、阳 97

(一)阴证与阳证 97

(二)亡阴证与亡阳证 98

五、八纲之间的关系 98

第二节 脏腑辨证 99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99

(一)心气虚、心阳虚及心阳暴脱 99

(二)心血虚心阴虚 100

(三)心火炽盛 100

(四)心血瘀阻 100

(五)痰迷心窍 101

(六)痰火扰心 101

(七)心肠实热 101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101

(一)肺气虚 102

(二)肺阴虚 102

(三)风寒束肺 102

(四)风热犯肺 102

(五)燥邪犯肺 103

(六)痰热壅肺 103

(七)痰湿阻肺 103

(八)大肠湿热 104

(九)大肠津亏 104

三、脾与胃病辨证 104

(一)脾气虚 104

(二)脾阳虚 104

(三)中气下陷 105

(四)脾不统血 105

(五)寒湿困脾 105

(六)脾胃湿热 106

(七)胃阴虚 106

(八)寒凝胃脘 106

(九)胃火炽盛 107

(十)食滞胃脘 107

四、肝与胆病辨证 107

(一)肝气郁结 107

(二)肝火上炎 108

(三)肝血虚 108

(四)肝阴虚 108

(五)肝阳上亢 108

(六)肝风内动 109

(七)肝胆湿热 109

(八)寒凝肝脉 110

(九)胆郁痰扰 110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110

(一)肾阳虚 110

(二)肾气不固 111

(三)肾不纳气 111

(四)肾阴虚 111

(五)肾精不足 112

(六)膀胱湿热 112

六、脏腑兼病辨证 112

(一)心肺气虚 112

(二)心脾两虚 113

(三)心肾不交 113

(四)心肾阳虚 113

(五)脾肺气虚 114

(六)肺肾阴虚 114

(七)肝火犯肺 115

(八)肝脾不调 115

(九)肝胃不和 115

(十)肝肾阴虚 116

(十一)脾肾阳虚 116

第三节 六经辨证 116

一、太阳病证 117

(一)太阳中风证 117

(二)太阳伤寒证 117

二、阳明病证 118

(一)阳明经证 118

(二)阳明腑证 118

三、少阳病证 118

四、太阴病证 118

五、少阴病证 119

(一)少阴寒化证 119

(二)少阴热化证 119

六、厥阴病证 119

第四节 卫气营血辨证 120

一、卫分证 120

二、气分证 120

(一)热壅于肺 120

(二)热扰胸隔 120

(三)热入于胃 121

(四)热结肠道 121

三、营分证 121

(一)热伤营阴 121

(二)热入心包 121

四、血分证 121

(一)血热妄行 122

(二)肝热动风 122

第五节 三焦辨证 122

第七章 治则与治法 123

第一节 治则 123

一、预防为主 123

二、治病求本 123

三、正治反治 123

(一)正治法 123

(二)反治法 124

四、标本缓急 124

(一)急则治标 124

(二)缓则治本 125

(三)标本同治 125

五、扶正祛邪 125

六、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126

(一)同病异治 126

(二)异病同治 126

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126

(一)因时制宜 126

(二)因地制宜 126

(三)因人制宜 127

第二节 治法 127

一、汗法 127

二、吐法 127

三、下法 128

四、和法 128

五、温法 128

六、清法 128

七、消法 129

八、补法 129

第八章 中药 130

第一节 中药的基本知识 130

一、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130

(一)产地 130

(二)采集 130

二、中药的炮制 130

(一)炮制的目的 131

(二)炮制的方法 131

三、中药的性能 132

(一)四气五味 132

(二)升降浮沉 132

(三)归经 133

四、中药的用法 133

(一)配伍 133

(二)禁忌 134

(三)用量 135

(四)煎服法 135

第二节 常用中药 135

一、解表药 135

(一)辛温解表药 135

(二)辛凉解表药 137

二、清热药 139

(一)清热泻火药 139

(二)清热燥湿药 140

(三)清热凉血药 142

(四)清热解毒药 143

(五)清虚热药 144

三、泻下药 145

(一)攻下药 146

(二)润下药 147

(三)峻下逐水药 147

四、祛风湿药 148

五、祛湿药 149

(一)化湿燥湿药 149

(二)淡渗利水药 151

(三)清热利湿药 152

六、温里药 153

七、理气药 155

八、理血药 156

(一)止血药 156

(二)活血药 158

九、消食药 160

十、祛痰止咳平喘药 161

(一)清化热痰药 161

(二)温化寒痰药 162

(三)止咳平喘药 164

十一、补益药 165

(一)补气药 165

(二)补血药 168

(三)补阴药 169

(四)补阳药 170

十二、平肝熄风药 171

十三、安神药 173

十四、固涩药 174

十五、开窍药、驱虫药、催吐药、外用药 175

第九章 方剂 177

第一节 方剂的基本知识 177

一、方剂的组成及其变化 177

二、方剂的剂型 178

第二节 常用方剂 179

一、解表剂 179

二、泻下剂 180

三、清热剂 181

四、和解剂 183

五、温里剂 184

六、理气剂 185

七、理血剂 186

八、祛湿剂 188

九、祛痰止咳剂 189

十、治风剂 191

十一、补益剂 192

十二、安神剂 195

十三、固涩剂 195

十四、治燥剂、开窍剂、消导化积剂、驱虫剂、痈疡剂 197

中篇 常见证的辨证论治 201

感冒 201

咳嗽 203

喘证 206

痰饮 209

自汗、盗汗 211

血证 213

心悸 218

胸痹 221

失眠〔附〕多寐 223

厥证 225

郁证 227

癫狂 230

痫证 232

胃痛〔附〕吐酸 嘈杂 233

呕吐 237

呃逆 239

泄泻 241

痢疾 243

腹痛 246

便秘 248

胁痛 250

黄疸 252

鼓胀 254

头痛 257

眩晕 260

中风 262

水肿 265

淋证 268

腰痛 271

消渴 273

遗精〔附〕阳痿 275

耳鸣、耳聋 277

痹证 280

内伤发热 282

下篇 针灸学 285

第一章 刺灸方法 285

第一节 针法 285

一、针具与练针法 285

(一)针具 285

(二)练针法 286

二、针刺前准备 287

(一)做好解释工作 287

(二)检查针具与选针 287

(三)注意消毒 287

(四)体位 287

三、毫针刺法 288

(一)指切进针法 289

(二)夹持进针法 289

(三)提捏进针法 289

(四)舒张进针法 289

(五)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290

(六)行针与得气 290

(七)常用行针手法 291

(八)针刺的补泻手法 291

(九)留针与温针 292

(十)出针 292

四、针刺意外的处理和预防 292

五、针刺注意事项 293

第二节 灸法 294

一、常用灸法 294

(一)艾炷灸 294

(二)艾条灸 295

(三)温针灸 295

二、灸法的适应证和禁忌 295

三、灸治注意事项 295

第二章 经络与腧穴 297

第一节 概述 297

一、十四经分布概况 297

二、腧穴的分类 298

(一)十四经穴 298

(二)经外奇穴 298

(三)阿是穴 298

三、腧穴的主治规律 298

(一)近治作用 298

(二)远治作用 298

(三)特殊作用 298

第二节 腧穴定位 299

一、解剖标志取穴法 299

(一)定型标志 299

(二)动态标志 299

二、骨度法 299

三、指量法 300

(一)中指同身寸 301

(二)拇指同身寸 301

(三)横指同身寸 301

第三节 十四经穴 301

一、手太阴肺经 301

中府 301

列缺 302

太渊 302

少商 303

二、手阳明大肠经 304

商阳 304

合谷 304

手三里 304

曲池 304

肩髃 305

迎香 305

三、足阳明胃经 306

承泣 307

地仓 307

颊车 307

下关 307

天枢 307

犊鼻 308

足三里 308

丰隆 308

厉兑 308

四、足太阴脾经 311

隐白 311

三阴交 311

阴陵泉 311

血海 311

大包 311

五、手少阴心经 313

极泉 313

通里 314

神门 314

少冲 314

六、手太阳小肠经 315

少泽 315

后溪 316

养老 316

小海 316

听宫 316

七、足太阳膀胱经 317

睛明 318

攒竹 319

天柱 319

风门 319

肺俞 319

心俞 319

膈俞 320

肝俞 320

脾俞 320

胃俞 320

肾俞 320

大肠俞 321

承扶 321

殷门 321

委中 321

膏肓俞 321

秩边 321

承山 322

昆仑 322

至阴 322

八、足少阴肾经 325

涌泉 325

太溪 326

照海 326

复溜 326

俞府 326

九、手厥阴心包经 327

天池 328

间使 328

内关 328

中冲 329

十、手少阳三焦经 329

关冲 329

中渚 329

阳池 330

外关 330

支沟 330

臑会 331

肩髎 331

翳风 331

耳门 331

丝竹空 331

十一、足少阳胆经 332

瞳子髎 332

听会 332

阳白 333

风池 333

肩井 333

带脉 333

居髎 333

环跳 333

阳陵泉 334

光明 334

悬钟 335

丘墟 335

足临泣 335

侠溪 335

足窍阴 336

十二、足厥阴肝经 337

大敦 337

行间 338

太冲 338

曲泉 338

期门 338

十三、督脉 339

长强 340

腰阳关 340

命门 340

至阳 340

陶道 341

大椎 341

哑门 341

风府 341

百会 341

上星 342

素髎 342

水沟(人中) 342

龈交 342

十四、任脉 343

会阴 344

中极 344

关元 344

气海 344

神阙 344

中脘 344

膻中 345

天突 345

廉泉 345

承浆 345

第四节 经外穴 346

一、头颈部 346

印堂 346

太阳 346

球后 347

翳明 347

二、胸背部 347

定喘 347

夹脊 347

腰眼 347

十七椎 347

三、上肢部 348

十宣 348

四缝 348

八邪 348

落枕 349

四、下肢部 349

八风 349

阑尾穴 349

第三章 其它疗法 350

第一节 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 350

一、三棱针 350

二、皮肤针 350

三、皮内针 351

第二节 火罐疗法 351

一、火罐的种类 351

二、操作过程 351

三、适应证与禁忌 352

四、注意事项 352

第四章 针灸治疗 353

第一节 概述 353

一、脏腑经络辨证 353

(一)肺与大肠 353

(二)脾与胃 353

(三)心与小肠 353

(四)肾与膀胱 353

(五)心包与三焦 354

(六)肝与胆 354

二、针灸的治疗原则 354

三、配穴处方原则 354

第二节 特定穴的应用 355

一、背俞穴和募穴 355

二、原穴和络穴 355

三、郄穴 356

四、五输穴 356

五、下合穴 357

第三节 常见病证的针灸治疗 357

感冒 357

中风 358

眩晕〔附〕高血压 359

头痛 361

不寐 362

咳嗽 362

胃脘痛 364

泄泻 364

痢疾 365

便秘 366

癃闭 366

面瘫 367

痹证〔附〕坐骨神经痛 368

腰痛 370

月经不调 371

痛经 371

崩漏 372

胎位不正 373

乳少 373

遗尿 374

扭伤 374

落枕 375

蛇丹 375

目赤肿痛 376

麦粒肿 376

耳鸣、耳聋 377

牙痛 377

咽喉肿痛 378

附录 380

一、濒湖脉学主病诗 380

二、常用方剂歌诀 382

(一)解表剂 382

(二)泻下剂 382

(三)清热剂 383

(四)和解剂 383

(五)温里剂 384

(六)理气剂 384

(七)理血剂 385

(八)祛湿剂 385

(九)祛痰止咳剂 386

(十)治风剂 386

(十一)补益剂 387

(十二)安神剂 388

(十三)固涩剂 388

(十四)治燥剂 389

(十五)开窍剂 389

(十六)消导化积剂 389

(十七)驱虫剂 390

(十八)痈疡剂 390

三、方剂索引 39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