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证指南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寿山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800891690
- 页数:392 页
上篇 临证辨治心法 1
第一章 医理探源 1
一、百病之因皆由内伤外感 1
二、辩证大法当从四诊八纲 2
三、外感伤表六淫四疾 10
四、内伤脏腑七情六因 11
五、论伤寒 有六经辨证 更审传变直中 14
六、辨温病 分卫气营血 再察新感伏邪 23
七、四时感冒 首辨寒热 或有兼湿兼暑 25
八、时毒瘟疫 先分阴阳 邪有在浅在深 28
第二章 辨治要诀 28
九、咳嗽分内伤外感 28
十、哮喘辨虚实热寒 30
十一、咯血出于肺 32
十二、呕血胃与肝 34
十三、衄血者乃肺胃之热迫 35
十五、尿血者膀胱湿热 有虚实之辨 37
十四、唾血者乃脾肾之阴伤 37
十六、便血者胃肠络伤 有远近之分 38
十七、肺痿肺痈虚实不同 40
十八、噎膈反胃寒热有别 41
十九、呕吐者胃气逆而不降 43
二十、泄泻者脾气伤而不升 44
二十一、胃痛者肝气犯胃 或由虫痛脾胃虚寒 47
二十二、腹痛者阳虚中寒 再辨积滞或肠痈 49
二十三、痞满臌胀者总因脾虚不运 52
二十四、吐酸嘈杂者证有寒热之分 55
二十五、疟疾不离乎少阳 56
二十六、呃逆乃胃气不顺 57
二十七、诸虚劳损者不外阴阳气血不足 58
二十八、癫瘕积聚者皆由痰食气滞血凝 62
二十九、水肿病责之肺脾肾 有阴水阳水之辨 63
三十、黄疸病湿热郁蒸 有阴黄阳黄之分 65
三十一、头痛者分外感而或内伤 67
三十二、眩晕者辨痰火而或虚风 70
三十三、中风有经络脏腑之辨闭脱之分 72
三十四、痉病有伤感之别虚实之异 75
三十五、痹症总因风寒湿 76
三十六、痿证不足与湿热 78
三十七、腰痛者肾虚湿寒而或瘀血 80
三十八、胁痛者 肝郁血虚而或血瘀 81
三十九、胸痹者阳虚痰浊瘀阻 83
四十、不寐者阴虚惊悸怔忡 84
四十一、厥有四证首辨虚实 85
四十二、郁有六因气郁为先 87
四十三、梅核气咽中如物梗塞 88
四十四、脏躁病欲哭时悲伤 89
四十五、狂属阳疾躁狂而欲杀 89
四十六、癫属阴证神呆而语乱 90
四十七、痫因痰火结有深浅 发则昏仆醒如平人 91
四十八、痰饮有四 93
四十九、疝气有七 94
五十、遗精者心肾不交 96
五十一、消渴者无火不生 97
五十二、痢疾当分新久 98
五十三、脚气乃辨湿干 100
五十四、便秘者分虚实 皆由津液不运 101
五十五、癃闭者辨寒热 总因气化不行 102
五十六、淋浊有亦白之辨 104
五十七、汗出有自盗之分 105
五十八、目赤内障者因肝虚而或风火 106
五十九、耳鸣耳聋者因肾虚而或肝风 112
六十、牙痛者因风火虫虚 113
六十一、喉痹者由风热痰生 115
六十二、鼻渊者风热在肺 116
六十三、口疮者心脾火盛 118
六十四、痈疽疮疡皆属风火 120
六十五、阴疽流?寒湿阴凝 126
六十六、浸淫丹毒湿热为患 129
六十七、疥癣隐疹风热所成 131
六十八、瘿瘰乳痈肝胆郁结 134
六十九、脚湿鹅掌湿热燥风 136
七十、妇人经带胎产诸病不外损伤冲任奇经 137
七十一、月经不调者有先后多少色质之辨 138
七十二、经闭崩漏皆有虚实缓急之分 141
七十三、痛经者辨气血有余不足 144
七十四、带下者察赤白湿兼热寒 145
七十七、胞阻者腹痛气滞虚寒 146
七十五、胎前用药有三禁三宜之说 更有母病子病之分 147
七十六、恶阻者呕吐胎气上逆 147
七十八、小产滑胎者冲任不固 149
七十九、妊娠子痫者阴虚肝风 150
八十、子肿子满水气为患 151
八十一、子淋子悬湿热气冲 152
八十二、产后各病有三伤三审之辨 更审三急三冲三病之因 153
八十三、腹痛有四证 154
八十四、发热有五因 155
八十五、血晕因血虚而或血瘀 157
八十六、恶露分不绝而或不行 158
八十七、乳少者因血亏而或气滞 160
八十八、阴挺者因气陷而或胞伤 161
八十九、小儿痘疹惊疳杂病 不外风热痰食虫惊 162
九十、痘宜温疹宜清 162
九十一、疳从五脏论治 164
九十二、惊有急慢之分 166
第三章 治则举要 169
九十三、病已明而辨证更分初中末 169
九十四、法已定而施治应当持重与应变 170
九十五、医者审因辨证处方选药乃精 171
九十六、八法运用得当 171
九十八、逆者正治从者反用 175
九十七、标本缓急而行 175
九十九、方必合法药必适中 176
一○○、学古法而不泥于古意在古为今用 用时方而不杂投贵在因证变通 177
下篇 临证用药心法 179
第一章 药性药理 179
一、欲明药性之理先辨性味 次则归经升降沉浮 179
二、四气者乃药物之本性 能制其阴阳之偏盛 179
三、五味者乃药物之本质 能调其脏腑之盛衰 180
四、性有寒热温凉而平 味分酸苦甘辛咸而淡 181
五、寒与凉乃强弱之分有清热或益阴之效 温与热乃缓急之别有祛寒或扶阳之功 182
六、辛味散之入肺而理气 甘味缓之入脾而补益 酸收入肝而主敛涩苦坚入心而厚肠胃咸入肾具有软竖润下之效 淡渗湿而有利水之功 183
七、味薄者升 气薄者降 气厚则浮 味厚则沉 升浮者能上行而外散 沉降者能下行而内趋 184
八、药物归经因气味功能不同而归其所属之脏腑 187
九、更有七情合和亦当明辨其义 188
十、总之药理虽繁不外阴阳两类 辛甘淡温热升浮为阳酸苦咸寒凉沉降为阴 190
十一、欲明用药之法不外十类之分 191
十二、一日发散 发散者散邪而解表 191
第二章 用药要诀 191
十三、二日涌吐 涌吐者吐其顽痰与食毒 另有止吐药可降胃气逆 不可不备 208
十四、三日攻下 攻下者泻也泻可去闭而除壅滞 有峻下缓下之别 另有逐水药亦属此类 213
十五、四日镇静 镇静者镇惊而安神 221
十六、五日温热 温热者热也热能胜寒祛寒而回阳 233
十七、六日清凉 清凉者寒也寒能胜热以清诸经之火 240
十八、七日补益 补益者补其不足而益其虚损 有补气养血滋阴助阳之分 264
十九、八日消伐 消伐者有消食破积化痰之义 288
二十、九日通利 通利者行也行其所滞而除其所病 通窍利水行气活血等皆通利之类 307
二十一、十日固涩涩者止也 涩其所脱而止其所遗有止汗止泻止遗止血 皆固涩之类也 337
二十二、另有外用诸药略举几例 水银硫黄与轻粉能杀虫驱梅而治疥癣 硼砂明矾与蟾酥消痈肿而化痰涎 冰片炉甘石退翳明目而开窍收敛蛇床子大枫子杀虫止痒而别有功绩 352
二十三、以上诸药 略举其要 欲要深究 再研本草 358
附录 359
一、脏腑用药法 359
二、常见病证用药法 371
三、相反相成用药法 382
四、相须相使用药法 386
后记 392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二编 16》王强主编 2017
- 《全国高等中医药行业“十三五”创新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翟华强 2019
- 《甘肃省档案馆指南》甘肃省档案馆编 2018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 31》王强主编 2014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二编 10》王强主编 2017
- 《手工咖啡 咖啡爱好者的完美冲煮指南》(美国)杰茜卡·伊斯托,安德烈亚斯·威尔霍夫 2019
- 《中医女科十大名著 济阴纲目 大字本》(明)武之望著 2012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 13》王强主编 2014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 28》王强主编 2014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 23》王强主编 2014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全国高等中医药行业“十三五”创新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翟华强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国陈设艺术史》赵囡囡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清至民国中国西北戏剧经典唱段汇辑 第8卷》孔令纪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