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列毛邓
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文库
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文库

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文库PDF电子书下载

马列毛邓

  • 电子书积分:2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文库》编委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501741999
  • 页数:823 页
图书介绍:暂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文库》简介
《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文库》目录

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1

(代序言) 邓小平 1

目 录 1

第一部分关于实事求是的论述 3

一、实事求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3

(一)实事求是,就是要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3

(二)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而不是教条。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4

(三)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观点、方法的,不能把马列主义书本上的某些个别字句看作包医百病的现成的灵丹圣药 6

(四)党的领导机关的基本任务就在于了解情况和掌握政策两件大事。反对不了解人民群众的痛苦、不了解下情的官僚主义 7

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 9

主义的活的灵魂 9

(一)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真正的理论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证明的理论 9

二、对于具体情况作具体的分析,是马 9

(五)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要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 9

(二)人们的思想必须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矛盾和变化 11

(三)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事实出发,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 13

(四)一切工作必须切合实际,戒“左”戒右 13

(五)研究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 14

(六)辩证的方法就是对一切加以分析。缺乏分析头脑的人,对于复杂的事物,不愿作深入的分析研究,而爱作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简单结论 16

(七)社会实践及其效果是检验主观愿望和动机的标准 18

(八)发扬自觉的能动性。坐着不动,不能达到目的 18

三、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19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无产阶级的最尖锐最有效的武器只有一个,那就是严肃的战斗的科学的态度 19

(二)要造就大批有知识,有能力,不务空名,会干实事的干部 19

(三)共产党人认为隐秘自己的观点与意图是可耻的事 20

(四)应该老老实实办事,在世界上要办成几件事,没有老实态度是根本不行的。一切不老实的人,不照科学态度办事的人,自以为得计,都是没有好结果的 20

(五)对外宣传不要夸大,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谦虚谨慎 20

(一)主观主义就是不从客观实际出发,不从现实可能性出发,而是从主观愿望出发。现在我们所反对的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观主义 21

(三)进一步促进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使我国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进入 21

四、反对主观主义 21

(二)党内的主观主义有两种: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教条主义更为危险,因为它容易装出马克思主义的面孔吓人 22

(四)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是不是真老虎的问题 23

(三)反对主观主义就要宣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23

(五)加强相互学习,克服固步自封、骄傲自满 24

一、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 29

(一)《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1963年) 29

(二)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 29

情况相结合 29

第二部分关于调查研究的论述 29

(三)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 32

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32

(四)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 34

最本质的东西 34

(五)调查研究是由实践到认识由感性 38

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 38

二、调查研究的原理原则和方法 39

(一)《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 39

(1941年) 43

(二)《总政治部关于调查人口和土 43

地状况的通知》(1931年) 43

(三)《〈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序 43

附录:《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 44

定》(1941年) 44

1.调查研究是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 46

是克服主观主义的锐利武器 46

2.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51

3.阶级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52

4.从研究典型着手是最切实的办法 53

5.开调查会是最简单易行又最忠实可靠 54

的方法 54

6.走马看花与下马看花 55

7.胸中有数 57

8.数量对比分析 59

决定历史发展方向的力量是劳动 73

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 73

人民,是无产阶级 73

第三部分关于群众路线的论述 73

的动力 73

(一)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决定大局、 73

(二)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民众眼 74

中自己的军队无敌于天下。紧紧 74

依靠群众,就能克服一切困难, 74

取得胜利 74

(三)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提高群众 75

的政治觉悟 75

(四)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因为他 76

们脱离人民;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 76

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 76

怀疑这两条原理,那就什么事情也 77

的工作都要大搞群众运动 77

做不成了 77

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如果 77

(一)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 77

二、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一切与群众有关 77

(二)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依靠 78

贫下中农 78

(三)相信群众的大多数,照顾和团结 79

群众的大多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79

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79

(四)群众中蕴藏了极大的社会主义积 81

极性,要善于发现和发动群众的积 81

极性,爱惜群众和干部任何一点微 81

小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而不应当去挫 81

折它。反对包办代替和恩赐观点 81

策交给群众 82

(五)把实际情况告诉群众,把党的政 82

(六)正确对待群众运动 83

三、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是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 84

(一)和广大的工农群众关系如何, 84

是区别真假马克思主义者的标准 84

(二)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作风。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无论在什么问题上,一定要能够同群众相结合,任何时候都应以个人利益服从党和群众的利益,关心党和群众比关心个人为重,巩固党和群众的关系 85

(三)尊重士兵,尊重人民,不是高踞于群众之上,而是深入于群众之中,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87

(四)善于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 88

四、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89

(一)政治是阶级的政治,群众的政治。无产阶级政治家是千千万万群众政治家的领袖,他们的任务在于把群众政治家的意见集中起来,加以提炼,再使之回到群众中去,为群众所接受,所实践 89

(二)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 90

(三)在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凡属正确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相适合,都是联系群众的 90

(二)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91

(一)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搞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 91

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91

(三)关心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关心人民的经济困难,就会获得人民的真心拥护 92

(四)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见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听之任之,是自由主义的表现 94

六、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尾巴主义 95

(一)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走群众路线,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95

(二)一般和个别相结合、领导和群众相结合,是进行任何工作必须采用的方法 97

(三)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 98

(四)官僚主义倾向就是脱离群众。反对不了解群众的要求和情绪、不关心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总是不改,群众就有理由把他革掉 98

(五)一切为群众的工作都要按照群众的需要和自愿;反对冒险主义、命令主义和尾巴主义 99

第四部分关于精神文明的论述 103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 103

(一)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要 103

一起抓 103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 104

务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104

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104

建设的领导 105

(三)各级党组织必须加强对精神文明 105

二、世界观、人生观 107

(一)共产主义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 107

同时又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 107

(二)世界观的转变是根本的转变 107

(三)加强思想锻炼,逐步树立共产主 110

义人生观 110

(四)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 111

共苦 112

(五)提倡艰苦朴素,与群众同甘 112

三、理想、信念 116

(一)理想问题实质上是世界观问题 116

(二)共产主义信念是我们力量的源 117

泉和精神支柱 117

(三)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必须与现实 117

斗争紧密结合 117

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120

四、道德 120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120

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 120

(二)克服个人主义,树立集体主义 121

(三)尊老敬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126

美德 126

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127

(四)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进行爱 127

(五)我们的爱国主义是和国际主 127

国主义教育 127

五、情操 128

(一)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128

(二)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品 130

德和革命精神 130

(三)学习英雄模范人物的优秀品质 130

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保证 132

(一)纪律对于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 132

六、纪律 132

(二)我们的目标是造成一个又有集中 134

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 134

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 134

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134

(三)坚决反对一切不遵守纪律 138

的现象 138

七、思想政治工作 140

共产主义接班人 140

(二)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培育 140

的政治优势 140

(一)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 140

(三)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 141

活动 141

第五部分关于党的建设的论述 145

一、党的政治建设 145

(一)中国共产党人要把自己的党建设好,为全面提高党的战斗力而斗争 145

(二)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147

(三)中国共产党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纲领 148

锋队 150

(四)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 150

核心 152

(五)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 152

(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155

(七)要有一条坚定不移的、贯彻始终的政治路线 155

(八)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156

(九)党的团结是党领导革命走向胜利的基本保证 159

(十)加强党内团结与坚持党内斗争是辩证的统一 161

(十一)无产阶级政党要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165

首位 166

(一)切实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 166

二、党的思想建设 166

(二)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68

(三)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70

(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 172

(五)必须完整准确地领会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174

(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77

(七)用整风等形式进行马克思主义自我教育 177

(八)加强党性修养,解决从思想上入党的问题 179

(九)克服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 184

三、党的组织建设 198

(一)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 198

中制 198

制度 199

(二)必须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基本 199

之一 205

(三)集体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 205

(四)加强党组织和群众对党的领导干部和党员的监督 207

(五)坚持党的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 208

(六)培养锻炼干部,提高干部素质 210

(七)发展党员要坚持条件,重视 213

质量 213

(八)各级党组织必须切实保障党员的各项权利 214

(九)党员必须以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群众中起模范作用 214

(十)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坚强战斗堡垒 223

(十一)党的纪律是铁的纪律,又是自觉的纪律 224

纪律 225

(十二)坚持从严治党,严肃党的 225

(十三)坚持在党纪国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225

(十四)全党服从中央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首要条件,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保证 226

(十五)对于犯错误的同志采取“惩前毙后,治病救人”的方针 227

(十六)搞好纪检机关的自身建设,发挥纪检机关的职能作用 229

四、党的作风建设 233

(一)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233

(二)坚持和发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 234

作风 234

(三)坚持和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 237

作风 237

(四)坚持和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 240

风 240

(五)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 243

(六)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246

(七)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250

(八)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 251

第六部分关于统一战线的论述 259

一、总论 259

(一)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 259

最后解放自己 259

(二)无产阶级政党的战略策略原则 261

(三)认清中国国情,是建立统一战线 266

的基本依据 266

(四)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 272

大法宝 272

(一)五四运动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273

时期的统一战线 273

二、统一战线的历史发展 273

(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统一 275

战线 275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 279

(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统一 283

战线 283

政策 287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 287

一战线 288

(六)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统 288

三、中国特色的统一战线 292

(一)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 292

领导权 292

(二)两种统一战线,两种联盟 302

(三)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 303

(四)在同资产阶级的联盟中实行又 307

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307

(五)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 313

(六)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 319

(七)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 327

监督” 327

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331

(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 331

(九)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332

(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强大 336

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 336

(十一)统一战线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338

四、统一战线中的几项重要政策 341

(一)正确政策是巩固和扩大统一战 341

线的保证 341

(二)政权政策 343

(三)经济政策 350

(四)民族工商业政策 354

(五)民主党派政策 358

(六)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359

(七)文化政策 361

(八)知识分子政策 366

(九)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371

(十)民族政策 373

(十一)宗教政策 377

(十二)侨务政策 378

国人民共同奋斗 379

五、国际统一战线 379

(一)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和各 379

(二)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380

(三)全世界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需要 383

互相团结,互相支持 383

(四)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一致性 387

(五)联合世界和平民主力量,反对帝 389

国主义侵略 389

(六)团结一切愿意和我们和平相处的 391

国家 391

(七)消灭大国主义,学习别国长处 392

(八)国际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 394

取得胜利的必要条件 394

(三)资产阶级宪法的反动性和欺 399

骗性 399

第七部分关于宪法的论述 399

(二)无产阶级革命在打碎旧国家机器的同时,必须废除资产阶级宪法 399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399

一、宪法的概念和本质 399

二、我国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00

(一)我国宪法是中国近百年来革命历 400

史经验的总结 400

(二)我国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 401

宪法 401

(四)我国宪法是支持和团结第三世界、争取第二世界、反对第一世界霸权主义、保卫世界和平的宪法 402

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宪法 402

(三)我国宪法是实现党在整个社会主 402

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403

(一)我国国家的性质 403

(二)无产阶级的领导作用,就是通过 403

共产党领导来实现的 403

(三)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础主要是工人 403

和农民的联盟 403

(四)巩固和发展革命的统一战线 403

(五)无产阶级专政对人民内部实行民 403

主,对敌人实行专政 403

三、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 403

四、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政治制度 405

五、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406

六、我国的经济制度 407

(一)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两种形式 407

(二)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我国社会主 407

义经济 407

(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积累、消费 408

和分配问题 408

七、发展我国科学、文化和教育的方针 409

政府 410

(二)中央人民政府及地方各级人民 410

民代表大会 410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 410

八、我国的国家机器 410

(三)民族地方的自治机关 412

(四)要强化人民的国家机器 412

(五)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13

九、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414

第八部分关于政治的论述 419

一、阶级与阶级斗争 419

(一)要分辨真正的敌友,必须分析中 419

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 419

革命的态度 419

(二)在阶级社会中,革命和革命战争 428

是不可避免的 428

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 429

存在 429

(三)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 429

(四)四项基本原则同资产阶级自由化 431

的斗争是一场严重的政治斗争 431

(五)经济和政治文化领域的严重犯罪 431

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在新的历史 431

条件下阶级斗争的重要表现 431

会长期存在 432

的思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还 432

(六)在我国,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 432

(七)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 433

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是 433

长期的 433

二、国家与革命 434

(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推 434

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 434

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434

(二)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无产 438

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 438

族资产阶级 438

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442

(三)我国国家政权的性质是工人阶级(经 442

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 442

(四)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和爱国 448

统一战线的基础 448

(五)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 450

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 450

本政治制度 450

(六)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 451

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451

不同的过程 455

和社会主义革命这两个性质 455

(七)中国革命运动包括民主主义革命 455

适合中国国情 460

(八)社会主义制度终究要代替资本主 460

义制度 460

(九)中国共产党指引的社会主义道路 460

(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场伟大 461

革命 461

(十一)社会主义时期的人民民主专政 462

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462

(十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正确处理 466

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466

要不冤枉一个好人 471

(十三)既要肃清一切反革命分子,又 471

(十四)加强民主和法制的建设 472

(十五)加强政权建设,把反腐败斗争 474

进行到底 474

第九部分关于经济的论述 479

一、所有制变革 479

(一)新民主主义五种经济构成中,国 479

营经济是领导的成分 479

(二)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的土地制 479

度,实行耕者有其田 479

(三)没收官僚资本,保护民族工商业 484

限制和改造的方针 486

(四)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 486

(五)坚持自愿互利原则,积极稳步 488

地发展农业互助合作 488

(六)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 489

务,是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 489

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 489

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89

(七)对于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90

一般地是采取合作化的形式 490

(八)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 492

主义工商业的必由之路 492

济成分 494

(九)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经 494

二、经济建设 495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 495

生产力 495

(二)要使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互相 495

适应、互相促进地向前发展 495

(三)切实增强中央宏观调控的能力, 495

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495

并适当扩大地方政府运用经济杠 495

杆的权限 495

自己艰苦奋斗 498

必须立足于自力更生,主要靠 498

(四)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98

的分配原则 499

(五)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 499

(六)做好计划工作,必须注意综合 500

平衡 500

(七)建设规模的大小必须和国家的财 502

力物力相适应 502

(八)在生产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 502

民的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生 502

产的目的 502

(九)要保证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生 504

产相互协调地向前发展 504

(十)要加强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 507

建设 507

(十一)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方针 510

是客观经济规律的正确体现 510

三、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 512

(一)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有效利用外 512

国资金 512

(二)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的新体制 513

世纪 514

(二)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519

(一)战争是私有财产和阶级的产物 519

一、战争观 519

第十部分关于军事的论述 519

(三)经济是战争的物质基础 520

(四)地理环境与自然条件对战争有着重要影响 523

(五)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 524

(六)和平力量的增长是制止战争的重要因素 525

(七)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 528

战争 528

二、研究和指导战争的基本方法 529

(一)研究和指导战争要依据客观 529

规律 529

发展 530

(二)研究和指导战争要着眼特点着眼 530

(三)研究和指导战争要立足于全局 533

(四)研究和指导战争要坚持主客观相 536

一致 536

三、人民军队的伟大作用 539

(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539

(二)军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柱石 541

(三)建设一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人民军队 542

四、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任务 543

(一)军队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 543

集团 543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军的唯一宗旨 544

(三)我军永远是一个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生产队 545

五、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 547

(一)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547

(二)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 548

(三)大力加强党委和基层支部建设 553

(四)坚持正确的干部路线与政策 553

(五)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军地两用人才 554

六、人民军队的军事建设 554

(一)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 554

军队 554

(二)军队要严格训练、严格要求 555

(三)院校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558

(四)兵要精,武器要好 559

(五)要建立适应现代战争的科学的体制编制 559

(六)司令部在我军建设与作战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560

(七)深化后勤改革、加强后勤建设、提高后勤保障能力 560

(八)继承毛泽东军事思想,发展我国军事科学 561

七、人民军队的治理和整顿 562

(一)坚持从严治军,实行科学管理 562

(二)军队要整顿 563

(三)继承和发扬我军的优良作风 564

源泉 566

(一)人民群众是革命战争的力量 566

八、人民群众在革命战争中的作用 566

(二)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567

(三)兵民是胜利之本 568

九、实行人民战争的基本方法 568

(一)党的领导是进行革命战争的根本 568

保证 568

(二)武装夺取政权 569

(三)建立革命根据地 571

(四)广泛动员群众是进行人民战争的重要前提 573

(五)坚持“三结合、一配合”的组织、斗争形式 575

敌人 578

(一)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 578

十、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578

(二)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579

(三)坚持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580

(四)运动战、阵地战和游击战相 583

结合 583

(五)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587

十一、军事指挥艺术和原则 591

(一)力争主动,力避被动 591

(二)充分准备,慎重初战 592

(三)审时度势,因势利导 593

(四)活用原则,巧用兵力 594

(五)进行有利决战,避免不利决战 596

(六)积极配合,密切协同 597

十二、国防建设的方针原则 598

(一)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国防力量 598

(二)适时进行战略转变 599

(三)从国情实际出发,以综合国力为 599

后盾 599

(四)国防建设必须以现代化为中心 600

(五)坚持军民兼容、平战结合 600

十三、国防建设的主要内容 601

(一)要建设一支与我们国家地位相称的强大军队 601

(二)加强国防科技工业建设 601

观念 602

(三)加强国防教育,提高人民的国防 602

第十一部分关于国际关系的论述 605

一、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原则 605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605

(二)不论大国小国应该一律平等,坚决反对大国沙文主义 607

(三)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国际争端 608

(四)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 609

(五)中国一贯重视同周边国家保持和发展睦邻关系 610

(六)中日两国人民应该世世代代友好 611

下去 611

展中美关系 612

愿望,必须在中美公报的基础上发 612

(八)中美关系正常化符合两国人民的 612

(七)同西欧各国和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友好合作,是我国外交工作的一项长期方针 612

二、处理党与党关系的原则 614

(一)各国共产党之间如果发生争执和 614

分歧,应在国际主义原则下,平等 614

协商加以解决 614

三、世界格局与当今世界的主题 614

(一)现在的世界实际上存在着互相联 614

系又互相矛盾着的三个方面、三个 614

世界 614

(三)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 615

主题 615

和平是可以维护的,争取一个较长 615

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是可能的 615

(二)在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世界 615

四、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 616

(一)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 616

不是沙文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 616

(二)胜利了的中国人民给兄弟国家和 617

民族主义国家以援助,这是我们不 617

可推卸的国际主义义务 617

(三)支持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 617

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 620

(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 620

五、反帝、反殖、反霸,维护世界和平 620

(二)建立反帝反霸的国际统一战线 621

(三)反对新老殖民主义,仍然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的头等重要的迫切任务 622

(四)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反帝反殖反霸的主要力量 622

(五)中国赞成裁军,反对军备竞赛 622

(六)争取一个长期稳定的和平国际 623

环境 623

六、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625

(一)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625

(二)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626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631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总论 631

第十二部分关于哲学的论述 631

(二)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要精通、应用,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632

(三)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要同本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634

(四)毛泽东思想,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 636

(五)现代化建设时期,要继续学习 638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马克思 638

主义哲学 638

二、唯物主义思想 638

(一)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 638

(二)我们的一切工作必须从客观实际 639

出发 639

(三)必须在客观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640

三、唯物主义辩证法 643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 643

(二)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646

(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648

(四)要全力抓主要矛盾 650

(五)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抵抗的规律 652

(六)坚持辩证法,克服形而上学 653

四、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657

(一)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 657

来 657

(二)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 658

(三)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661

(四)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社会的实践 662

(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665

五、唯物辩证的历史观 668

(一)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668

(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没有生产力一定程度的发展,生产关系是不能任意变更的 668

(三)经济是基础,上层建设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 669

(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670

(五)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670

(六)社会主义优越性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日益发挥 672

(七)阶级和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672

(二)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 677

(一)文艺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 677

第十三部分关于文化的论述 677

一、文学艺术 677

(三)文艺创作要反映时代精神 678

(四)尊重艺术生产的特殊规律 679

(五)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 682

(六)文艺必须民族化、大众化 683

(七)批判地继承和借鉴古代和外国 685

文艺 685

(八)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689

(九)文艺的认识、教育、审美、娱乐功能是统一的 689

(十)要实事求是地开展文艺批评 691

服务 693

(十一)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 693

(十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694

(十三)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 696

(十四)作家艺术家要加强理论修养 697

(十五)建设一支有觉悟有水平的文艺 700

大军 700

(十六)逐步深化文艺改革 701

(十七)加强和改善党对文艺工作的 703

领导 703

(三)提高节目质量,满足人民需要 707

(二)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的作用 707

(一)努力办好广播,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 707

二、广播电视 707

(四)防止广播电视宣传的片面性 708

(五)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 708

(六)加强广播电视队伍的建设 708

三、新闻出版 708

(一)办好新闻事业,发挥党的喉舌 708

作用 708

(二)新闻事业是组织群众、教育群众、指导工作的武器 709

方针 712

(五)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 712

工作 712

(四)围绕生产建设中心开展宣传 712

(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712

(六)新闻的真实性,就是要在新闻工作中坚持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713

(七)提倡有原则、有建设性的批评 715

(八)注意新闻工作特点,讲求宣传工作艺术 716

(九)遵守党的宣传纪律 717

(十)加强理论学习,深入生活实际,提高科学分析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新闻作风 718

(十一)加强党的领导,改进新闻宣传 719

工作 719

(十二)认真作好出版工作 720

版体制 723

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出 723

(十三)出版社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建立 723

(十四)要认真加强对刊物的领导,经 724

常关心刊物的政治方向和编辑 724

方针 724

(十五)做好图书发行工作,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726

(十六)深入持久抓“扫黄” 727

四、体育运动 728

(一)发展体育,振兴中华 728

(二)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728

(三)普及人民体育运动,为生产和国防服务 729

提高 730

(四)体育工作要一手抓普及一手抓 730

(五)为使德智体得到全面发展,学校必须重视体育教育 731

五、卫生与计划生育 732

(一)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 732

主义 732

(二)防治地方病,为人民造福 734

(三)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 734

(四)团结中西医,发掘医学宝库 735

(五)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736

第十四部分关于教育的论述 743

一、社会主义教育的指导思想 743

(一)社会主义教育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743

(二)教育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要依靠教育 745

(四)社会主义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从实际出发 746

(三)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746

二、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 751

(一)人民教育人民办,人民教育为 751

人民 751

(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752

(三)教育要改革 757

(四)社会主义教育要把德育放在重要 758

位置 758

(五)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760

(六)勤工俭学,勤俭办学 760

三、努力办好各类教育 762

(一)加强基础教育,普及义务教育 762

(七)多渠道增加教育投资,努力改善 762

办学条件,合理使用教育经费 762

(二)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763

(三)办好高等教育,加强科学研究 764

(四)办好成人教育 766

(五)要重视干部教育 768

四、教育的管理与教师 770

(一)尊重教师,关心教师,爱护 770

教师 770

(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770

(一)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773

第十五部分关于科学技术的论述 773

一、科学技术的社会地位 773

(二)科学技术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 774

关键 774

二、科学技术的方针政策 774

(一)尽量采用先进技术,赶超世界先 774

进水平 774

(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科技进步创造良好的环境 776

(三)团结、教育、关心知识分子, 777

同知识分子广交朋友 777

(五)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779

胆使用、严格要求、积极引导 779

(四)对青年知识分子要热情关怀、大 779

(六)把发展高技术作为国家战略的重 780

要组成部分 780

(七)学习外国技术必须同独创精神相 780

结合 780

(八)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781

三、科学技术体制改革 782

(一)调整科学技术系统的组织结构, 782

扩大研究机构的自主权,改善宏 782

观管理 782

(二)改革拨款制度,引入竞争机制,促进技术成果商品化 785

(三)改革科技人员的管理制度,造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 788

四、科学技术与人才 789

(一)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工人阶级必须有自己的技术干部队伍 789

(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奖励科学技术进步 791

(三)知识分子要又红又专 791

(四)科技人员应树立严肃认真、实事求是、戒骄戒躁的优良作风 792

第十六部分关于妇女的论述 801

第十七部分 801

关于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的论述 801

一、认真地研究中国的历史 801

二、历史是人民创造的 802

三、中华民族的发展 803

四、中国的封建社会 804

五、古代的农民战争 806

六、古代的军事 806

七、古代的人物 808

八、古代的文化 810

九、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的矛盾 812

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813

十一、近代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815

十二、近代中国的政治 819

十三、近代中国的文化 820

十四、中国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才能 822

胜利 82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