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中国伦理学说史  下
中国伦理学说史  下

中国伦理学说史 下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2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沈善洪,王凤贤著
  • 出 版 社: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213002155
  • 页数:940 页
图书介绍:
《中国伦理学说史 下》目录
标签:伦理学 伦理

第三十二章 宋元明时期的社会状况和伦理思想 1

第一节 社会状况 1

经济关系的变化 1

政治方面的特点 6

第二节 社会思潮的特点 10

士大夫群体意识的形成 10

民族意识的强化 12

保守倾向的增强 14

第三节 伦理思想概貌 17

伦理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 17

理学伦理思想的特色 21

第三十三章 周敦颐的道德哲学 29

第一节 周敦颐在理学中的地位 29

生平和在理学中的地位 29

思想体系 31

第二节 论“诚” 34

诚与思诚 34

周敦颐的“诚”论在伦理学说史上的意义 37

第三节 恪守“中道”的善恶观 40

“几,善恶” 41

“中道” 43

第四节 以“无欲”为目的的修养论 44

从“窒欲”到“无欲” 45

到达“无欲”的修养途径 47

第三十四章 张载的道德理想和道德理论 50

第一节 生平和思想 50

生平 50

气一元论 51

“天人合一”论 54

“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60

第二节 人性论 60

“变化气质” 63

“心统性情” 64

第三节 修养论 68

“合内外之道” 68

“自诚明” 69

“自明诚” 72

第四节 道德理想 75

《西铭》及其影响 75

对《西铭》的评价 76

第三十五章 程颢、程颐的伦理学说 82

第一节 为学宗旨 82

生平和学派 82

为学宗旨及其原因 84

作为宇宙精神本体的“天理” 88

第二节 天理论 88

作为道德本体的“天理” 90

宇宙本体与封建伦理的融合 92

第三节 人性论 97

“天命之性” 97

“气质之性” 99

性与心、情、欲的关系 102

关于“存在理、灭人欲” 105

第四节 修养论 105

“主敬”与“集义” 108

“克己”和“改过” 114

第三十六章 李觏、王安石的性情论和礼论 118

第一节 李、王的思想特点 118

生平与事功 118

学派特色 120

世界观 123

论利和义的统一 126

第二节 论利与义 126

公利和私利的关系 129

关于王霸之辨 132

第三节 论情与性 134

性说 134

论情及性情关系 136

命解 138

第四节 论礼与仁 139

李、王论礼的同和异 139

李觏论礼和仁义 141

王安石论礼与仁 145

第三十七章 朱熹的伦理学说 150

第一节 儒家伦理思想体系的完成者 150

生平、著述和为学宗旨 150

道德决定论 153

儒粗伦理思想体系的完成 157

第二节 “仁”说 160

关于“仁”的定义 160

关于“仁”的内容 163

关于《仁说图》 166

朱熹的“仁”说与二程的关系 168

第三节 “太极”说 169

“太极”的两种属性 169

“太极”与“仁” 177

“理一分殊” 181

第四节 “心统性情”说 186

关于“性”的解说 186

关于“性”与“情” 194

关于“心”和“性”、“情”的关系 196

第五节 “明天理,灭人欲” 201

“天理”和“人欲”的关系 201

“变化气质” 207

“克己复礼” 209

“届敬穷理” 211

第三十八章 陆九渊、杨简“发明本心”的道德观 218

第一节 生平和学派 218

生平 218

学派属性 221

朱陆之争 224

第二节 “良心”说 226

先天的“良心”说 227

“恶”的来源和内容 229

杨简的“意”即“恶”说 233

第三节 “简易功夫” 235

“存养”说 236

“力行”说 241

杨简“无思”、“无为”的修养论 246

第三十九章 陈亮、叶适的功利主义道德观 248

第一节 思想特点和学派属性 248

生平和政治主张 248

学派属性 252

和程朱理学的对立 256

第二节 论理与欲的统一 259

自然物欲论 259

物欲与道德 262

第三节 论功利与道德的统一 266

关于“道”与“事”的统一 266

关于修养与事功的统一 273

关于道德与刑法的统一 278

第四十章 许衡、吴澄的纲常论和心性说 281

第一节 时代和生平 281

时代特点 281

理学的演变 283

许、吴的生平 285

第二节 纲常论 288

道德论中蒙昧主义倾向的增长 288

对三纲五常的神化 292

专制主义倾向的加强 294

第三节 心性说 298

对理、性、心的解说 298

“正心”的内容 301

“正心”的方法 303

第四十一章 王守仁的主观实践道德论 306

第一节 王学的由来 306

王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306

从朱学到王学 308

王守仁生平 312

王学特点 315

第二节 以“良知”为主体道德意识 317

良知是“心之本体” 317

“知行合一” 323

第三节 “致良知”的道德修养论 327

“致良知”的含义 328

体认良知 329

实现良知 332

第四十二章 王畿、王艮初具异端倾向的伦理思想 337

第一节 王学的分化和王畿、王艮的思想特点 337

“四句教”和王学的分化 337

王畿的生平和思想特点 341

王艮的生平和思想特点 344

第二节 王畿“本心自然”的道德观和“直下承当”的修养论 346

“本心自然”的道德观 346

“直下承当”的修养论 350

第三节 王艮的“百姓日用之道”和“尊身”说 354

第一节 社会冲突和变化 366

资本主义萌芽因素的发展 366

第四十三章 明代中叶至清代前期的社会状况和伦理思想 366

错综复杂的政局 369

第二节 学术思想的变迁 373

发展分化时期 373

总结创新时期 375

续成时期 378

第三节 伦理思想的创新 381

对“三纲”的突破 381

理欲、义利关系的辨正 383

修养论中的新说 385

第一节 思想和品格 388

生平和品格 388

第四十四章 李贽反传统的道德观 388

学派和思想 391

第二节 童心说和私心说 395

童心说 395

私心说 397

童心说和私心说的社会作用 400

第三节 个性说和平等说 404

个性解放说 404

平等说 410

第四十五章 顾宪成、高攀龙“志在世道”的伦理学说 415

第一节 生平及学派特色 415

时代与身世 415

东林学派 420

第二节 性善说 425

“以性善为宗” 425

对“无善无恶是心之体”的批驳 427

第三节 修养论 433

本体与功夫合一 434

复性与修身 437

第四十六章 刘宗周的诚意观和慎独说 442

第一节 生平事迹与为学宗旨 442

身世与学业 442

仕途生活 443

学术活动 444

第二节 以“气质”为本的人性论 446

“气”与“性” 446

“人心”与“道心” 448

“气质之性”与“义理之性” 450

第三节 以“意”为本的诚意观 452

“意”与“念” 452

“诚”与“妄” 455

“诚意”与“致良知” 456

独体说 459

第四节 以“独”为体的慎独说 459

主敬说 462

改过说 463

生死观 465

第四十七章 黄宗羲、陈确的伦理思想 467

第一节 生平事迹与学术宗旨 467

家世与生平 467

学术渊源 469

黄宗羲与陈确 472

第二节 黄宗羲的心性论和道德观 473

“理气、心性”一元论 473

“自私自利”的人性论 475

“道理平铺”的道德观 478

“移风易俗”的风俗论 481

“性、情、才、气”皆善论 482

第三节 陈确的人性论和理欲观 482

“继善成性”论 486

“理寓于欲”论 488

第四十八章 顾炎武的道德观和风俗论 491

第一节 生平事迹和学术渊源 491

身世学业与抗清活动 491

邀游四方与著书立说 492

思想渊源与学术地位 494

第二节 “合私成公”的人性论 496

“相近即以性善而言” 496

“人之有私,情不能免” 497

“利民富民”、“均贫富”,“则财源通” 499

第三节 “行己有耻”的道德观 500

“行己有耻”与“博学于文” 500

“亡国”与“亡天下” 502

“重道德而厚风俗” 506

第四节 “拨乱反正”的风俗论 506

“天下无不变之风俗” 507

“明学术,正人心” 509

第四十九章 王夫之的理欲论和道德观 511

第一节 生平事迹和学术地位 511

身世学业与抗清活动 511

著述活动与学术渊源 512

清初思想界的一位大师 515

第二节 “继善成性”论和“理欲统一”说 517

“性者生理也” 517

“性日生而日成” 519

“天理与人欲同行” 521

“养性导欲于理” 523

第三节 “公天下”的道德观和“任天下”的人生观 528

“天下非一姓之私” 528

“知耻之功大” 530

“志不可夺” 532

“以身任天下” 534

第五十章 唐甄的道德观和功利论 537

第一节 唐甄和他的《潜书》 537

家世与生平 537

《潜书》及其他 538

学术渊源 539

第二节 “五伦平恕”的道德观 540

“五伦百姓,非恕不行” 540

“人无贵贱,天子皆人” 542

“父母一也,男女一也” 547

第三节 “志任天下”的功利论 550

“人性”与“才功” 550

“心智”与“五欲” 552

“功利”与“道德” 554

第五十一章 颜元、李塨的人性论和功利论 558

第一节 颜元、李塨及其学派 558

生平与学术倾向 558

颜李学派 561

第二节 “气质为善”的人性论 562

“理气统一” 562

“性、情、才皆善”说 564

“情欲合理”说 566

“引蔽习染”说 568

第三节 “义利合一”的功利论和“利济苍生”的人生观 570

“正谊谋利,明道计功” 570

“建功立业,利济苍生” 572

第四节 “主动力行”的修养论 574

“善于习动”的养身之道 574

“践履践迹”的涵养功夫 575

“立志用功”的入圣之功 577

第五十二章 戴震的人性论和理欲观 580

第一节 生平事迹和为学风格 580

生平和著述 580

“传信不传疑”的学风 581

戴学的积极影响 582

第二节 以“血气心知”为实体的人性论 584

“气化人物,分而成性” 584

“血气心知,性之实体” 586

“成性各殊,才质亦殊” 588

第三节 以“达情遂欲”为准则的理欲观 589

“理义在事,理存乎欲” 589

“欲之得遂,情之得达” 591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594

“人伦日用”与“仁义礼智” 596

第四节 以“人伦日用”为内容的道德观 596

“日进于智”与“修身为善” 598

第五十三章 近代中国社会和伦理观念的变革 601

第一节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近代社会 601

社会性质和结构的重大变化 601

民族危机的加深和社会思潮的变化 606

第二节 近代伦理思想的演变 610

发展的基本过程 610

对传统道德的继承 614

第三节 资产阶级伦理思想的形成及其特点 617

形成的历史条件 617

社会作用 621

历史特点 623

第五十四章 龚自珍、魏源的伦理思想 626

第一节 生平事迹和学术思想倾向 626

生平和著作 626

学术思想倾向 628

第二节 人性论和个性解放思想 630

龚自珍的“性无善无不善”论 631

龚自珍的“人情怀私”说 632

龚自珍的个性解放思想 634

魏源的“才智自雄,自造自化”说 637

第三节 廉耻说与义利观 639

“知耻振邦”说 639

“利民利国”和“见利思义”说 641

第五十五章 洪秀全、洪仁玕的宗教伦理思想 646

第一节 洪秀全、洪仁玕和太平天国 646

洪秀全和他对基督教教义的改造 646

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649

洪仁玕和后期太平天国事业 650

第二节 洪秀全的基本伦理观念 652

“无分贵贱”的平等观 653

“斩邪留正”的善恶观 656

“自知悔改”的忏悔说 657

第三节 洪仁玕的伦理思想 660

“教法兼行”论 660

“克敌诱惑”论 662

“罪净受福”论 664

第四节 宗教伦理和封建伦理的消极作用 666

尊卑等级关系愈来愈明显 666

禁欲主义愈来愈不得人心 669

对宗教教义愈来愈丧失信仰 671

第五十六章 曾国藩扶持纲常名教的实质 674

第一节 政治态度和学说倾向 674

家世与生平 674

程朱理学的末流 676

所谓“扶持名教” 678

第二节 维护清王朝统治的忠君思想 678

所谓“忠诚之道” 681

所谓“徐图自强” 685

第三节 卖国主义的伦理观念 686

宣扬“洋人仁义”论 687

散布“礼让为国”论 688

第四节 封建主义的治家伦理 690

“以孝立身,敬亲爱亲” 690

“三纲之道,世守礼仪” 692

“八本”、“三致祥”、“日课四条” 693

第五十七章 康有为的伦理观念和大同理想 695

第一节 生平事迹和政治态度 695

家世、生平和著述 695

领导变法维新运动 697

从事保皇复辟活动 700

第二节 “性无善恶”的自然人性论 702

“性是天生,未有善恶” 703

“人生有欲,必不能免” 704

“有性无学,人人相等” 708

第三节 “以仁为主”的博爱说 710

崇尚“博爱之德” 710

宣扬“人权天赋” 713

提倡“个性解放” 716

第四节 大同世界的理想境界 718

诉说封建社会之苦 719

描绘理想社会 722

一个资产阶级的理想王国 726

第五十八章 课嗣同以《仁学》为主的伦理思想 730

第一节 生平事迹和学说渊源 730

生平事迹 730

学说渊源 733

第二节 冲决封建纲常名教的网罗 735

“三纲五伦,惨祸烈毒” 736

“君臣一伦,黑暗否塞” 738

“俗学陋行,动盲名教” 741

第三节 阐发资产阶级的伦理观念 743

“通商之义,相仁之道” 743

“?奢崇俭,致贫之道” 746

“理财之道,不足盲均” 749

“性善之说,最为至精” 750

第五十九章 严复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的伦理思想 754

第一节 严复与严译名著 754

家世与生平 754

译著及其影响 757

第二节 以“开民智”为前提的“新民德”思想 760

提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纲领 760

批判“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的八股取士制度 763

提倡以“开民智”为“新民德”的前提 765

第三节 以感觉论为基础的善恶观念 767

善恶“乃天择以后之事” 767

人道“皆背苦而趋乐” 770

“欲为善必须自由” 771

第四节 以功利论为内容的道德观 773

“民盼利进,盖为常道” 774

“两利为利,开明自营” 776

“母财生利,为义自确” 777

“自由贸易,公平为竞” 779

第六十章 梁启超和他的《新民说》 781

第一节 生平事迹 781

身世与学历 781

政治活动与政治态度 782

教学实践与学术研究 785

“国民性”与“新民说” 788

第二节 “利群”“爱国”的道德标准 788

“公德论”与“私德论” 792

“独立”与“合群” 797

“利己”与“利他” 801

第三节 乐观主义的人生哲学 804

快乐哲学 804

趣味主义 806

死生观念 808

第六十一章 维护封建伦理纲常的《翼教丛编》 811

第一节 《翼教丛编》的由来和实质 811

作者与编者 811

背景与宗旨 812

第二节 形而上学的“纲常千古不易”论 815

以“天道不变”论对抗“历史进化”论 815

以“尊君忠君”观念对抗“民权之说” 817

以尊卑等级观念对抗“平等”之说 819

第三节 禁欲主义的道德修养论 821

所谓“五常之全理”说 821

所谓“性有善无恶”说 822

所谓“穷理尽性”说 823

第六十二章 章太炎的道德观念和处世哲学 825

第一节 一位“有学问的革命家” 825

身世与学业 825

政治生涯 826

学术研究 830

第二节 救亡图存的“革命道德”论 832

道德与革命 832

道德与职业 835

道德与宗教 837

第三节 虚无主义的“五无”、“四惑”论 839

“个体为真,团体为幻” 839

“人本独生,本无责任” 841

“我为依自,不依他力” 844

第四节 善恶并进的“俱分进化”论 846

近代“进化论”的信仰者 846

“俱分进化”论的创立者 847

“进化绝望”论的鼓吹者 849

第六十三章 孙中山的伦理学说和大同理想 852

第一节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的一生 852

家世与学历 852

投身于民主革命运动 853

革命理论的创立和发展 856

第二节 物质文明与道德文明 860

物质文明与心性文明相待而进 860

改造国家与改造心理同时并进 862

提倡新思想与改造旧道德密切结构 864

“人类以互助为原则” 869

第三节 博爱观与互助论 869

发扬“人类博爱之情” 870

理论来源及其实质 872

第四节 平等观与自由观 874

三民主义与平等自由 874

“天生的”不平等与“人为的”不平等 876

自由的涵义与无政府主义 879

第五节 大同理想与有志竟成 881

“公天下”与“家天下” 881

大同理想与“社会主义” 883

革命精神与国民志气 885

第六十四章 蔡元培的德育论和人生观 888

第一节 生平事迹 888

家世、学业和著述 888

从事革命活动 889

委身教育事业 891

“以公民道德为中坚” 892

第二节 以“道德为中坚”的教育思想 892

“健全之身体”与“健全之精神” 893

“扩充知识”与“纯洁品性” 895

“美育”与“人生” 896

第三节 以“自由、平等、博爱”为中心的德育大纲 899

“公民道德之要旨” 899

“行人道主义之教育” 901

“以互助为进化之公例” 902

第四节 以“合群利群”为己任的人生观 905

“为群伦不为小己” 905

“为将来不为现在” 907

“权利轻而义务重” 908

第一节 尊孔复古逆流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911

辛亥革命以后的形势 911

第六十五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封建旧道德的冲击 911

尊孔复古逆流及其实质 912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及其意义 915

第二节 提倡“道德革命”和“伦理觉悟” 918

关于“伦理觉悟”问题 918

关于“道德革命”问题 920

关于“开发新道德”问题 926

第三节 揭露封建伦常和专制制度的依存关系 930

“以大家族制度为基础” 930

“历代帝皇专制之护符” 932

“专制复活之先声” 933

第四节 批评“纲常不易”论和阐述“道德变迁”说 934

所谓“国体虽更而纲常未变” 934

“道德之自然进化” 935

“道德随经济的变动而变动” 937

后记 94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