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原理新编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杜志新,兆顺良主编
- 出 版 社: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305002259
- 页数:492 页
第一编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 3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产生是历史的必然 3
第一节 人类实践和精神发展的历史趋势 3
一、人类实践和社会发展的三大形态 3
二、人类精神发展的三大阶段 6
三、人类历史根本转折的伟大时代 9
第二节 19世纪中叶社会实践的产物 11
一、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加深 11
二、英、法、德三国的工人运动 12
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阶级基础 14
第三节 19世纪中叶时代精神的升华 15
一、科学潮流和社会主义潮流的兴起 15
二、英、法、德三国的主要理论成果 20
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前提 23
结论:马克思主义是历史根本转折时代的产物,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结晶 25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在批判旧世界中诞生 27
第一节 在对资本主义的政治批判中转向人本学唯物主义和哲学共产主义 27
一、“哲学世界化”和“世界哲学化”的要求 27
二、“精神”、“理性”决定论的破产 29
三、“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区分 30
第二节 在对资本主义的经济批判中实践唯物主义的确立 31
一、从国家、法的批判到市民社会的解剖 32
二、从经济异化到劳动异化 33
三、从人本主义到实践唯物主义 35
第三节 从新世界观的萌芽到科学共产主义体系的形成 37
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首次系统论证 37
二、剩余价值秘密的初步提示 39
三、科学共产主义纲领的诞生 40
结论: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43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45
第一节 19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完备化和系统化 45
一、在总结两次革命经验和批判机会主义过程中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45
二、在创作《资本论》过程中制定了完备的剩余价值理论 48
三、在自然科学和社会历史问题的研究中马克思主义的系统化和多方面展开 50
第二节 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53
一、帝国主义的垄断阶段和马克思主义的列宁主义阶段 53
二、列宁关于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 55
三、列宁斯大林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理论 57
四、斯大林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初步总结 58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 61
一、毛泽东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形成和发展 61
二、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曲折发展 63
结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 67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我们时代的伟大旗帜 69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和当代现实 69
一、当代科学和社会发展的现实 69
二、当代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71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和现代西方思潮 74
一、现代西方思潮的产生和演化 74
二、马克思主义是当代最强大的社会思潮 76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自我反思和自我完善 79
一、马克思主义的自我反思 79
二、马克思主义的自我完善 81
结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责任 82
第二编 实践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86
第五章 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 86
第一节 一般唯物主义与实践唯物主义 86
一、实践的基本矛盾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86
二、马克思以前唯物论、辩证法的发展及其局限 89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 92
第二节 实践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95
一、实践的本质 95
二、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96
三、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100
第六章 自然--实践的基础 104
第一节 自然界的系统结构 104
一、自然系统的多样性 104
二、自然系统的层次性 106
三、自然系统的整体性 107
第二节 自然界的演化过程 108
一、宇宙及天体的演化 109
二、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111
三、从猿到人的转化 113
第三节 外部自然与人本身自然 114
一、人与自然的分化 115
二、人本身自然与外部自然的对立统一 116
三、社会实践的自然前提 117
第七章 实践--社会生活的本质 119
第一节 社会生活的一般条件和实践本质 119
一、社会物质生活的一般条件 119
二、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 121
三、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123
第二节 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125
一、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125
二、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上上层建筑的统一 128
三、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132
第三节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133
一、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133
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136
三、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37
第四节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39
一、阶级的实质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 139
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143
三、社会革命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 145
第八章 意识--实践的产物和要素 147
第一节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147
一、意识产生的自然前提和生理基础 147
二、意识的实践本质和内在结构 149
三、意识的发展阶段和能动作用 152
第二节 直观猜测和科学真理 155
一、认识的运动过程 156
二、真理的发展规律 162
第三节 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 166
一、社会意识的构成及其一般特征 166
二、社会心理及其社会作用 168
三、社会意识形态及其形式 170
第九章 实践唯物主义的一般世界观方法论 173
第一节 世界的本质及其存在 174
一、物质是世界的本质 174
二、联系和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179
三、空间和时间是物质联系和运动的基本形式 184
第二节 物质联系和运动的基本规律 188
一、规律是物质联系和运动的机制 188
二、对立统一是物质联系的实质和物质运动的根源 190
三、质量互变是物质联系的形式和物质运动的阶段 194
四、否定之否定是物质联系的总体和物质运动的趋势 196
第三节 物质联系和运动的基本范畴 200
一、唯物辩证法范畴是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具体化 200
二、物质本体范畴:本质与现象、存在与意义 202
三、联系和运动范畴:内容与形式、结构与功能;原因与结果、目的与手段 205
四、现实活动范畴: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 208
第三编 批判资本主义的理论 212
第十章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和基础 212
第一节 批判资本主义的出发点 212
一、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 212
二、批判资本主义必须从经济关系入手 214
三、商品是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出发点 215
第二节 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 216
一、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216
二、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217
三、商品的价值量 218
第三节 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219
一、价值形态的发展 219
二、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223
三、对资产阶级价值和货币理论的批判 227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 230
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230
二、商品拜物教是商品经济基本矛盾的产物和表现 231
三、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232
第十一章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 235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235
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前提 235
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 238
三、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 241
四、资本主义工资 242
第二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 243
一、生产成本和利润的本质 243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245
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247
四、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的革命意义 248
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分割 249
一、产业利润 249
二、商业利润 249
三、利息 250
四、银行利润 251
五、地租 252
六、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 254
第十二章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和发展趋势 255
第一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是资本本身的再生产 255
一、个别资本的再生产 255
二、资本的循环 258
三、资本的周转 260
第二节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263
一、社会总产品的构成 263
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 264
三、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矛盾 267
第三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的尖锐化 268
一、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268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270
三、经济危机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271
四、对资产阶级危机理论的批判 272
第四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274
一、资本的原始积累 274
二、资本的积累 274
三、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275
四、资本主义阶级矛盾的加深 276
五、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277
第十三章 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 279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 279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 279
二、资本主义的法制 281
三、资产阶级民主 286
第二节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289
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形成 289
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和特点 291
三、资产阶级的道德和宗教观念 292
第十四章 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295
第一节 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95
一、国内垄断的形成和发展 295
二、国际垄断的形成和发展 300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04
第二节 帝国主义的腐朽性和过渡性 306
一、帝国主义的腐朽性 307
二、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 308
第三节 资本主义无可挽救的历史命运 311
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一度“繁荣” 311
二、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的新危机 314
三、对资产阶级帝国主义理论观点的批判 316
第四编 建设社会主义的纲领 324
第十五章 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 324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和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324
一、无产阶级的阶级特点及其历史使命 324
二、无产阶级构成的变化和“新主体”论批判 330
第二节 无产阶级从自在到自为的发展 333
一、无产阶级从自发斗争到自觉斗争 333
二、无产阶级的国内同盟军和国际团结 334
三、无产阶级政党及其历史作用 337
第十六章 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341
第一节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必须经过无产阶级革命 341
一、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和特点 341
二、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和道路 344
第二节 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必须有一个过渡时期 347
一、“过渡时期”的科学含义和基本特点 347
二、过渡时期的基本任务 349
三、过渡时期的阶级斗争 351
第三节 过渡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专政 352
一、过渡时期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 352
二、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和形式 353
三、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 357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 361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 361
一、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 361
二、劳动者之间互助互利的关系 363
三、个人消费品的按劳分配 364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 367
一、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手段 367
二、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369
三、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基础 372
第三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74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 374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375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 377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 379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与两类矛盾 379
一、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状况 379
二、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新特点 381
三、社会主义时期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385
第二节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387
一、民主建设是健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根本任务 387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仍然需要无产阶级专政 390
三、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 391
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多样性和阶段性 395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 395
一、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特征的认识过程 395
二、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共同规律 39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具体体制的多样性 400
一、影响社会主义具体体制的主要因素 400
二、现实社会主义体制的三种模式 402
第三节 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阶段性 405
一、社会主义是一个包含多阶段的长期历史过程 405
二、社会主义各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 407
三、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 409
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11
第五编 人类解放的学说 418
第二十章 人类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 418
第一节 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 418
一、人类解放是社会进步的主体内容 418
二、阶级解放是人类解放的历史形式 422
三、人类彻底解放是现代社会进步和无产阶级解放的必然结果 424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 426
一、人道主义是人类自我意识和自身解放要求的理论表现 426
二、马克思主义对古典人道主义合理因素的批判继承 428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解放的理论和实践是科学的革命的人道主义 431
第二十一章 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435
第一节 人性的内在结构和历史发展 435
一、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观的演化 435
二、人性和人性的构成要素 438
三、人性的历史发展 440
第二节 人的本质的科学规定 441
一、人的存在和人的本质 441
二、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44
三、阶级性是人的本质的特殊表现 446
第三节 人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447
一、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 447
二、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 450
三、人的自我价值和人生的目的意义 452
第二十二章 人类在对抗形式中的进步--人的“异化” 455
第一节 青年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成熟马克思的异化范畴 455
一、“异化”的历史源流和抽象含义 455
二、青年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其人本主义实质 459
三、成熟马克思对“异化”范畴的根本改造 461
第二节 异化表明资本主义是人类进步的对抗形式和过渡环节 463
一、马克思主义异化范畴的科学性质和价值功能 463
二、异化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全面对抗性 465
三、异化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 468
第二十三章 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人的解放 472
第一节 马克思的自由观 472
一、实践是人类自由的基础 472
二、社会历史是人类自由的存在方式 476
三“自由时间”和“发展空间”是人类自由存在的基本形式 481
第二节 共产主义是人的彻底解放 484
一、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484
二、共产主义社会是“真正的自由王国” 486
三、共产主义运动是通向“自由王国”的必由之路 487
后记 491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新编历史小丛书 祖逖北伐》何兹全著 2019
- 《第一性原理方法及应用》李青坤著 2019
- 《计算机组成原理解题参考 第7版》张基温 2017
- 《新编高中物理竞赛教程习题全解》钟小平主编;钟小平,倪国富,曹海奇编写 2019
- 《高等院校保险学专业系列教材 保险学原理与实务》林佳依责任编辑;(中国)牟晓伟,李彤宇 2019
- 《新编中草药全图鉴 2》林余霖,李葆莉主编 2020
- 《刑法归责原理的规范化展开》陈璇著 2019
- 《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第2版 视频版》郑红,倪嘉波,刘亨荣编;陈冬梅责编 2020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庄友谊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