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有机理论与药物分析
有机理论与药物分析

有机理论与药物分析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立群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4
  • ISBN:14048·4639
  • 页数:450 页
图书介绍:
《有机理论与药物分析》目录

第一章 有机药物分子结构的基本理论 1

第一节 原子结构 1

一、原子结构的基本理论 1

二、元素电子结构周期表 3

三、电负性 6

第二节 分子结构 8

一、化学键 8

二、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15

三、离子和分子的极化 16

四、分子间的力 17

五、分子轨道理论简介 18

第三节 有机药物分子结构中原子间相互影响和作用 26

一、诱导效应 27

二、共轭效应 30

第四节 有机药物的酸、碱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34

一、分子结构与酸、碱性质 35

二、酸、碱性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38

三、酸、碱理论最近的进展 45

第二章 药物颜色反应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53

第一节 概述 53

第二节 颜色反应的基本理论 53

一、共轭体系与颜色的变化 54

二、共轭体系两端引入供电子基或吸电子基时颜色的变化 65

三、共轭体系分子的离子化引起的颜色变化 67

四、形成内络合物时引起颜色的变化 74

第三节 有机药物的结构和颜色的关系与几种不同学说的进展 90

第一节 金属离子与药物生成盐的反应 97

第三章 成盐反应 97

一、成盐反应的决定性因素--分子的电离 99

二、成盐反应过程中溶剂的作用 101

三、金属离子的性质对成盐反应的影响 107

第二节 有机酸、碱试剂与药物生成盐的反应 113

一、溶解度的改变 114

二、溶解度的降低、沉淀的形成 116

三、应用有机试剂测定含氮碱性药物含量 124

四、有机成盐试剂萃取测定原理 125

五、其他成盐试剂展望 127

第四章 络合反应 134

第一节 生成内络合物的反应 134

一、络合物的结构类型及其性能 134

二、金属离子与络合物结构类型的关系 137

第二节 生成络合物的反应 141

一、络合物概论 141

二、影响混合络合物形成的若干因素 144

第三节 络合物反应在药物鉴别上的应用 146

第五章 氧化-还原反应 159

第一节 概述 159

一、氧化-还原电位 161

二、标准氧化电位 161

三、标准氧化电位的应用 165

四、标准氧化电位的测定 166

五、氧化-还原平衡常数 168

第二节 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因素 170

一、氢离子浓度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170

二、改变平衡常数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172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在药物分析上的应用 173

一、药物分子结构与氧化-还原性能 173

二、氧化-还原滴定过程中指示剂的选择 185

三、有机药物氧化-还原反应式的配平法 187

第六章 有机药物分析过程中合成、分解反应 189

第一节 化学活动性 189

第二节 有机药物的化学反应与活化能 189

第三节 有机反应的类型 192

第四节 反应级数 194

一、一级反应 195

二、二级反应 196

三、不同级数反应的比较 199

一、亲电反应 200

第五节 亲电反应与亲核反应 200

四、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200

二、亲核反应 202

三、硬软酸碱原理与化合物的化学活性 203

四、试剂对分子性质的影响 204

第七章 合成、分解反应 206

第一节 取代反应 206

一、脂肪族化合物取代反应 206

二、芳香族化合物取代反应 211

第二节 缩合反应 222

第三节 酯化反应及酰化反应 228

一、酸与醇发生的酯化反应 230

二、醇与醋酐发生的酰化反应 230

第四节 水解反应 231

三、酰氯与环己胺发生的酰化反应 231

一、酯类化合物的水解 232

二、酰胺类化合物的水解 233

三、环酰胺类化合物的水解 234

四、内酯环类化合物的水解 235

五、缩氨脲类化合物的水解 235

第五节 裂解反应 236

一、酸、碱试剂引起的裂解反应 237

二、氧化试剂或还原试剂引起的裂解反应 238

第六节 热分解反应 239

一、氧化裂解反应 239

二、还原裂解反应 241

四、热裂解反应 242

三、碱熔融法 242

第八章 含氮官能团药物分析法 246

第一节 硝基和亚硝基类药物 246

第二节 脂肪族、芳香族胺类药物 250

一、脂肪族、芳香族伯胺盐 252

二、脂肪族、芳香族仲胺盐 255

三、脂肪族、芳香族伯、仲胺盐 257

四、有机胺盐类 259

五、伯、仲、叔胺盐的区别试验 263

六、伯、仲、叔脂肪胺混合物分别测定 264

第三节 取代氨基类药物 265

一、二甲基氨、甲基氨类药物 265

二、亚甲基氨类药物 266

一、哌嗪类药物 267

三、二乙基氨类药物 267

第四节 含氦杂环类药物 267

二、吡啶及其衍生物类药物 268

三、吲哚类及四氢化-β-咔卟啉类药物 272

四、喹啉及异喹啉类药物 274

五、苯基吡唑酮类药物 276

六、环六亚甲基四胺类药物 278

七、嘌呤类药物 279

八、托烷衍生物类药物 280

第五节 其他含氮类药物 283

一、乙基氨类药物 283

二、胍基类药物 283

三、α-氨基乙酸类药物 284

四、氨基甲酸酯类药物 285

第六节 未知含氮类药物鉴别法 288

一、氮元素的鉴定 288

二、未知含氮类药物官能团鉴别法 288

第九章 含硫官能团药物分析法 290

第一节 含硫药物的结构基团与分类 290

第二节 硫醇类药物 294

第三节 硫醚和二硫化合物类药物 297

第四节 砜和磺酸类药物 301

第五节 磺酰胺类药物 305

第六节 硫脲类药物 307

第七节 吩噻嗪类药物 309

第八节 含硫官能团药物的鉴别和测定 312

第一节 含羰基类的药物 317

第十章 含氧官能团药物分析法 317

一、含羰基的药物 319

二、不饱和的环二酮类药物 322

三、羧酸及羧酸酯类药物 325

第二节 含甲氧基和乙氧基类药物 326

一、含甲氧基类药物 326

二、含乙氧基类药物 326

第三节 含醇、酚羟基类药物 326

一、多羟基苯酚类药物 329

二、酚类激素新的分光光度法 331

三、含酚羟基的生物碱和肾上腺素荧光测定法 331

四、含羟基类药物经乙酰化后呈色测定法 331

五、醇、羟基类药物酯化后碱滴定法 332

二、醇、酮基甾体激素类药物 334

第四节 醇酮类药物 334

一、烯醇酮类药物 334

三、糖类--多醇羟基醛酮 337

第五节 含氧杂环类药物 340

一、环氧乙烷类药物 340

二、黄酮类药物 342

三、内酯类药物 345

四、强心甙类药物 348

第十一章 吸收光谱与有机药物结构的关系 355

第一节 光的一般性质 355

第二节 物质的吸收光谱 356

第三节 分子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356

二、振动光谱 357

一、电子光谱 357

第十二章 紫外吸收光谱 358

第一节 概述 358

第二节 分子结构与紫外吸收光谱的关系 359

一、环状共轭多烯化合物 360

二、含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 362

三、含α、β不饱和酸、酯类化合物 363

四、芳香族化合物 363

五、芳香醛、酮、酸、酯化合物 364

六、骈环芳香化合物 365

第三节 紫外吸收光谱在药物分析上的应用 371

第四节 立体结构与紫外吸收光谱的关系 375

第五节 常用溶剂对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 377

一、伸缩振动 378

二、变角振动 378

第十三章 红外吸收光谱 378

第一节 概述 378

第二节 红外吸收谱带与分子振动能级的关系 379

第三节 振动理论(Hooke定律) 379

第四节 分子结构与基团频率的关系 381

一、基团振动波数所属的区域 381

二、各种基团的主要红外特征吸收峰 382

三、各种基团红外特征吸收谱带图 385

四、各种基团的红外特征吸收谱带(补充资料) 385

第五节 影响红外特征谱带的因素 410

一、外部因素 410

二、内部因素 411

第六节 红外吸收光谱的解析 412

第七节 定量分析及杂质检查 417

第十四章 核磁共振谱 420

第一节 基本原理 420

一、核的自旋和旋进 420

二、核的共振和驰豫 421

第二节 化学位移 423

第三节 偶合常数 428

第四节 核磁共振谱在药物定量分析上的应用 430

一、绝对测量法(内标法) 430

二、相对测量法 431

三、外标法 431

四、峰高或峰位测量法 432

一、基本原理 434

第一节 概述 434

第十五章 质谱 434

二、离子源和离子流强度 436

三、分辨率 436

第二节 质谱峰 437

一、分子离子峰 437

二、碎片离子峰 438

三、同位素峰 444

四、亚稳峰 446

第三节 质谱法在药物分析上的应用 447

一、药品鉴别法 447

二、混合药品分析法 448

三、药品纯度检测 449

四、药品定量分析 44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