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美术考古与艺术美学
美术考古与艺术美学

美术考古与艺术美学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宪章,朱存明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811183771
  • 页数:343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美术考古学丛书”之一,从美术考古学与艺术、美学关系的角度作了专项研究。
《美术考古与艺术美学》目录

上篇 历史研究 3

第一章 考古中的石、玉文化 3

一、石器的美术考古价值 3

二、石器的原始神圣价值 6

三、古代的玉文化 11

四、玉文化与礼文化 14

第二章 美术考古与图腾崇拜 21

一、人面鱼纹与鲧禹治水 22

二、神秘蛙纹与女娲神话 33

第三章 陶鬶、鸟图腾与太阳崇拜 39

一、考古中的陶鬶 39

二、陶鬶与鸟图腾 42

三、鬶、鸟、日与生殖崇拜 47

第四章 人形器及其文化意义 53

一、人肖像的出现 53

二、石刻与陶雕人面像 55

三、玉雕人面像 59

四、神格人面造像的文化意义 62

第五章 中国古代的青铜文化 68

一、青铜时代 68

二、铸鼎象物 71

三、典型纹饰 74

第六章 动植物杂糅与龙凤文化 78

一、动物与植物的杂糅 78

二、来自《金枝》的启示 83

三、怪龙面面观 85

四、说怪凤 93

第七章 拆半表现与审美 96

一、何为拆半表现 96

二、拆半表现的类型 101

三、拆半表现起源 110

四、拆半表现的审美特征 117

第八章 汉画像宇宙象征主义图式及其美学意义 122

一、宇宙象征论 122

二、天地图像论 125

三、天圆地方论 126

四、宇宙生成论 130

五、人的生死论 132

六、宇宙象征的美学意义 135

第九章 汉代墓室画像研究 137

一、法天则地 137

二、漫漫升仙路 139

三、图画天地 141

四、汉画像石 144

五、徐州汉画像 146

六、汉画图式 148

七、汉墓画像的结构模式 150

第十章 论汉阙及其画像的象征意义 152

一、阙的类型及功能 152

二、现存的汉代画像石阙 155

三、汉画像中的阙 160

四、汉阙的象征意义及其审美价值 161

第十一章 饕餮源流考辨 170

第十二章 徐州出土汉兵马俑的审美价值 180

一、从俑看汉人的审美态度 181

二、从俑看汉代的艺术风格 183

三、从俑说到中西雕塑的异同 185

下篇 理论研究 191

第十三章 形式与道:中西美学的元概念 191

第十四章 《乐记》与《诗学》比较 199

一、《乐记》的文本逻辑 200

二、《乐记》与《诗学》比较 204

第十五章 “龙学”及其“现代转换”质疑 209

一、刘勰与黑格尔的文体分类 211

二、神思与形象思维 216

第十六章 形式概念之滥觞 220

一、数理形式及其伦理转型 221

二、理式即FORM 224

三、质料与形式 230

四、合理与合式 234

第十七章 审美二元论和艺术两分法 237

一、“希腊化”与“化希腊”的冲突 237

二、审美二元论 241

三、艺术两分法 248

第十八章 康德美学之二律背反 253

一、美和崇高 254

二、纯粹美与附庸美 260

三、自然美与艺术美 264

第十九章 丹纳和文艺社会学的确立 269

一、“三总体”观念 269

二、“三动因”公式 271

三、艺术价值判断“三标准” 275

四、丹纳的影响及功过 277

第二十章 弗洛伊德的文艺心理学方法 279

一、心理(人格)结构与潜意识的发现 281

二、梦与梦的解析:文艺学的参照系 287

三、文艺学原本思维定式 294

第二十一章 阿恩海姆与文艺学的格式塔方法 301

一、整体性思维原则 302

二、文学艺术作为“形” 306

三、在主客体关系中探讨形的结构 310

第二十二章 超文性戏仿文体解读 317

一、复合文本及其超文性 318

二、“图一底”戏仿机制 322

三、语言狂欢及其卡通格式 329

第二十三章 传媒时代的“语—图”互文研究 336

后记 34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