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儒家美德与当代社会
儒家美德与当代社会

儒家美德与当代社会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康宇著
  • 出 版 社: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811291117
  • 页数:312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儒家传统美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出发来研究论述传统美德对现代人日常生活方式构建中的影响。书中有大量实证考察,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儒家美德与当代社会》目录
标签:美德 社会

绪论 1

第一章 理论分析:儒家美德思想的历史沿革 9

第一节 儒家美德的源与流 9

一、儒家美德思想的起源 10

二、先秦儒家美德思想的建构 11

三、汉唐时期的儒家美德思想 21

四、宋明时期儒家美德思想的重建 27

五、儒家美德思想在近代的命运 38

六、儒家美德思想在现代的新生 42

第二节 儒家美德的结构与特征 54

一、儒家美德的双旋结构与发展模型 56

二、场论与儒家美德动力学 65

三、儒家美德的特征 68

第三节 儒家美德的类型 70

一、德行道德、规范道德与修养道德 71

二、元典道德与衍生道德 72

三、正统儒家美德与非正统儒家美德 73

第四节 儒家美德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意义 75

一、儒家美德的主要内容 75

二、儒家美德的价值审视 78

第二章 实证研究:当代中国人的儒家道德观 80

第一节 当代国人儒家道德观基本状况 81

一、研究方法与样本构成 81

二、中国公民儒家道德观总体现状 83

三、同情接纳与隔阂疏离 91

第二节 不同类别群体儒家道德观比较 95

一、不同社会背景群体儒家道德观差异 95

二、性别视差中的儒家道德观 103

三、儒家道德的代际之维 108

第三节 对于国人儒家道德观状况的深度思考 115

一、中国社会“道德博弈”的社会学分析 115

二、儒家美德现代转化向度 119

三、从儒家道德观现状看国人道德前景 127

第三章 从传统到当代:儒家美德范畴的内涵转换 131

第一节 困境中的诚、中、谦、廉耻及忠恕之道 132

一、天上之“诚”与地上之“诚” 132

二、“中庸”中的两极 137

三、“谦”与现代的对话 139

四、儒家“廉耻”与国人道德文明 142

五、“忠恕之道”的价值整合 145

第二节 孝、勤、俭、悌、敬、慈与当代家庭美德 148

一、儒家孝道观的演变 149

二、勤俭持家与消费伦理变迁 153

三、现代视野下“悌”、“敬”、“慈”等家庭美德的双重价值取向 158

第三节 儒家“五常”观的解构与重建 163

一、儒家“五常”观的历史道德优势生成 168

二、当代社会对儒家“五常”观的解构 170

三、儒家“五常”观的重建 173

第四章 “德”-“得”相通:儒家美德的当代社会合理性探寻 177

第一节 文明的难题 178

一、“麦金太尔问题”与伦理-社会价值生态 179

二、“海因兹困境”与道德合理性问题的困难 183

三、儒家美德现代性批判与道理合理性基础论证 186

第二节 “德”-“得”互动与儒家美德合理性 193

一、儒家“德”的潜在与自在 193

二、传统儒家美德精神的价值原理 195

三、从“德”-“得”相通到“德、福一致” 200

第三节 美好生活与儒家美德 201

一、道德哲学与日常生活 203

二、“苏格拉底问题”的思考 205

三、儒家美德的生活智慧 207

第四节 文化人生的美德诉求 215

一、儒家美德中的人生哲学 216

二、文化人生与文化中国 219

三、反思与天地的齐一 223

第五节 自然律与道德律 225

一、“是”与“应当” 226

二、儒家美德与古代律法 228

三、儒家道德法思想——当代中国社会和谐的一个基础 232

第六节 道德失范与人之恶行 236

一、“恶”的来源与制恶机制 237

二、“康德悖论”与善恶因果律 240

三、儒家美德对“恶”的消解 246

第七节 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儒家美德 249

一、后现代主义与儒家美德之异 250

二、后现代主义与儒家美德之同 251

三、后现代主义与儒家美德的现代转化 254

第五章 全球化视阈:儒家美德与其他美德的比较研究 256

第一节 儒家美德与西方德行伦理比较 257

一、儒家美德的理论形态 258

二、儒家美德与西方德行伦理比较 269

第二节 东、西方各国儒家美德观比较 274

一、东、西方各国儒家美德的形成与展开 274

二、东、西方各国儒家美德的分与合 280

第三节 儒家美德成为普世美德的可能性 288

一、对儒家美德实用性的追问与反思 288

二、儒家美德与道、佛美德比较 292

三、儒家美德与基督教美德、伊斯兰教美德异同 298

四、儒家美德成为普世美德的因素 304

五、儒家普世美德的创建 308

结语 309

后记 31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