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础化学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祁嘉义主编
- 出 版 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81050701X
- 页数:299 页
1 绪论 1
1.1 化学的研究内容和发展简史 1
1.2 医学专业化学教育的意义和目标 2
1.3 基础化学课程的内容和学习建议 3
2 稀溶液的依数性 5
2.1 溶液组成标度的表示方法 5
2.1.1 物质的量浓度 5
2.1.2 质量摩尔浓度 6
2.1.3 质量浓度 6
2.1.4 质量分数 6
2.1.5 体积分数 7
2.1.6 物质的量分数 7
2.2 稀溶液的依数性 8
2.2.1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8
2.2.2 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 9
2.2.3 溶液的渗透压力 11
2.2.4 稀溶液定律 15
3 电解质溶液 18
3.1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18
3.1.1 离子相互作用理论 18
3.1.2 活度和活度系数 19
3.1.3 离子强度和活度系数 19
3.2 酸碱理论 20
3.2.1 酸碱理论的发展 20
3.2.2 酸碱质子理论 21
3.2.3 酸碱电子理论 23
3.3 水溶液中的质子转移平衡 24
3.3.1 水的质子自递作用和pH值 24
3.3.2 酸碱水溶液中的质子转移平衡 25
3.4 酸碱水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的计算 27
3.4.1 一元弱酸溶液 27
3.4.2 一元弱碱溶液 28
3.4.3 多元酸(碱)溶液 28
3.4.4 两性物质溶液 29
4 沉淀溶解平衡 32
4.1 溶度积 32
4.1.1 沉淀溶解平衡常数—溶度积. 32
4.1.2 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 33
4.2 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34
4.2.1 溶度积规则 34
4.2.2 沉淀的生成 35
4.2.3 同离子效应与盐效应 35
4.2.4 分步沉淀 36
4.2.5 沉淀的溶解 37
4.3 沉淀反应的某些应用 38
4.3.1 在药物生产上的应用 38
4.3.2 在药物质量控制上的应用 38
5 缓冲溶液 41
5.1 缓冲溶液的作用及组成 41
5.1.1 缓冲溶液的概念 41
5.1.2 缓冲溶液的组成 41
5.1.3 缓冲溶液的作用机制 42
5.2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42
5.2.1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公式 42
5.2.2 缓冲溶液pH值计算公式的校正 45
5.3 缓冲容量 46
5.3.1 缓冲容量 46
5.3.2 影响缓冲容量的因素 46
5.4 缓冲溶液的配制 48
5.4.1 缓冲溶液的配制原则及方法 48
5.4.2 常用缓冲溶液 49
5.5 缓冲溶液在医学上的意义 50
6 误差及数据处理 53
6.1 误差的产生与分类 53
6.1.1 系统误差 53
6.1.2 随机误差 54
6.1.3 过失误差 54
6.2 误差的表示 54
6.2.1 准确度与误差 54
6.2.2 精密度与偏差 55
6.2.3 准确度与精密度 57
6.3 实验数据的处理 57
6.3.1 一般分析结果的处理 58
6.3.2 有限次实验数据的处理 58
6.3.3 可疑测定结果的取舍 59
6.4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61
6.4.1 减小测量误差 62
6.4.2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减小随机误差 62
6.4.3 消除测量过程中的系统误差 62
6.5 有效数字及计算规则 62
6.5.1 有效数字 63
6.5.2 数字的修约 63
6.5.3 有效数字的计算规则 64
6.5.4 有效数字的运算在分析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64
6.6 数据处理中的数学方法和计算机的应用 65
6.6.1 直线回归与最小二乘法 65
6.6.2 常用数据处理软件介绍 66
7 酸碱滴定法 69
7.1 概述 69
7.2 酸碱指示剂 70
7.3 酸碱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 72
7.3.1 强碱滴定强酸 72
7.3.2 强碱滴定弱酸 74
7.3.3 强酸滴定弱碱 77
7.3.4 强碱滴定多元酸 78
7.3.5 强酸滴定多元碱 79
7.4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80
7.4.1 酸标准溶液 81
7.4.2 碱标准溶液 82
7.5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实例 83
7.5.1 乳酸含量的测定 83
7.5.2 磺胺嘧啶的含量测定 84
8 化学热力学基础 86
8.1 热力学几个基本概念和术语 86
8.1.1 系统和环境 86
8.1.2 系统的性质、状态和状态函数 87
8.1.3 过程和途径 87
8.1.4 热和功 88
8.2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88
8.2.1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内能 88
8.2.2 化学反应热效应和焓变 89
8.2.3 热化学方程式 91
8.2.4 盖斯定律 91
8.2.5 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计算 92
8.2.6 食物热值的计算 95
8.3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95
8.3.1 自发过程与热力学第二定律 96
8.3.2 熵 96
8.3.3 吉布斯自由能与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97
8.3.4 吉布斯自由能变与化学平衡常数 101
9 化学反应速率 105
9.1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105
9.1.1 平均速率和瞬时速率 105
9.1.2 反应进度表示法 106
9.2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107
9.2.1 有效碰撞理论 108
9.2.2 过渡状态理论简介 109
9.3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11
9.3.1 基元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关系—质量作用定律. 111
9.3.2 非基元反应的速率方程式 111
9.3.3 反应级数 113
9.3.4 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114
9.4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17
9.5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20
9.5.1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120
9.5.2 催化作用理论简介 121
9.5.3 生物催化剂—酶 123
10 电极电势及其应用 125
10.1 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 125
10.1.1 氧化数 125
10.1.2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126
10.2 原电池 127
10.2.1 原电池的概念 127
10.2.2 原电池的组成及其表示 127
10.2.3 电池组成式与电池反应的“互译” 129
10.2.4 化学电源 130
10.3 电池电动势和电极电势 131
10.3.1 电池电动势 131
10.3.2 电极电势的产生 132
10.3.3 电极电势的测量 133
10.3.4 标准电极电势表 133
10.4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134
10.4.1 能斯特方程 134
10.4.2 能斯特方程计算示例 136
10.5 电极电势及电池电动势的应用 137
10.5.1 比较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强弱 138
10.5.2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 138
10.5.3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次序 140
10.5.4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限度—计算标准平衡常数 141
10.5.5 计算一些非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142
10.6 电势分析的应用 143
10.6.1 电势法测定溶液的pH值 143
10.6.2 离子选择电极 146
10.6.3 生物传感器简介 146
10.6.4 电势滴定法 147
11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150
11.1 原子结构的认识史 150
11.2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现代概念 151
11.2.1 电子的波粒二象性 151
11.2.2 测不准原理 153
11.2.3 薛定谔波动方程 153
11.3 氢原子的波函数 154
11.3.1 氢原子的波函数 154
11.3.2 量子数 155
11.4 原子轨道的图形表示 156
11.4.1 氢原子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 156
11.4.2 氢原子电子云图和电子云角度分布图 158
11.4.3 径向分布函数图—概率分布的表示方法. 158
11.5 多电子原子结构和周期表 160
11.5.1 鲍林多电子原子能级和徐光宪规则 160
11.5.2 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161
11.5.3 原子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163
11.5.4 元素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和规律 165
12 元素与健康 167
12.1 人体中生命元素的分类 167
12.1.1 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167
12.1.2 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 168
12.2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存在形式和化学反应 168
12.2.1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存在形式 168
12.2.2 人体内微量元素的化学反应 170
12.3 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 171
12.4 有害微量元素 176
13 共价键和分子间力 179
13.1 价键理论 179
13.1.1 经典Lewis学说 179
13.1.2 现代价键理论 180
13.2 轨道杂化理论 183
13.2.1 轨道杂化理论的要点 183
13.2.2 杂化轨道类型 184
13.2.3 等性杂化和不等性杂化 186
13.3 分子轨道理论简介 187
13.4 自由基和疾病 190
13.4.1 自由基的定义 190
13.4.2 自由基与肿瘤 191
13.5 分子间力和氢键 192
13.5.1 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192
13.5.2 分子间力 193
13.5.3 氢键 196
14 配位化合物 201
14.1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201
14.1.1 配位化合物的定义 201
14.1.2 配位化合物的组成 202
14.1.3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 203
14.1.4 配位化合物的类型 204
14.1.5 配位化合物的几何异构现象. 205
14.2 配位化合物化学键理论 206
14.2.1 价键理论 206
14.2.2 晶体场理论 209
14.3 溶液中配合物的稳定性 213
14.3.1 配离子的配位平衡 213
14.3.2 配位平衡的移动 215
14.4 配合物在医学方面的应用 218
14.4.1 金属配合物作为药物 218
14.4.2 ?合剂—解毒剂 218
14.4.3 配合物用作抗凝血剂和抑菌剂 218
14.4.4 配合物在临床检验和生化实验中的应用 219
15 胶体 221
15.1 表面现象 222
15.1.1 表面能与表面张力 222
15.1.2 吸附现象 223
15.1.3 表面活性物质与乳状液 224
15.2 溶胶 226
15.2.1 溶胶的光学性质 226
15.2.2 溶胶的动力学性质 227
15.2.3 溶胶的电学性质 228
15.2.4 胶团的结构 229
15.2.5 溶胶的相对稳定性 231
15.2.6 溶胶的聚沉 231
15.3 高分子溶液 232
15.3.1 高分子溶液 232
15.3.2 高分子溶液的稳定性 233
15.3.3 高分子溶液对溶胶的保护作用 234
15.4 凝胶 234
15.4.1 凝胶与胶凝 234
15.4.2 弹性凝胶与脆性凝胶 235
15.4.3 凝胶的性质 235
16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 237
16.1 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237
16.1.1 光的本质 237
16.1.2 物质的颜色与光的关系 238
16.1.3 光的吸收定律—朗伯-比耳定律 239
16.2 可见分光光度法 240
16.2.1 可见分光光度计结构 240
16.2.2 分光光度法的测定方法 241
16.2.3 分光光度法的误差 243
16.2.4 分光光度法的测量条件选择 244
16.3 显色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244
16.3.1 显色反应及显色剂 244
16.3.2 显色反应的条件 245
16.4 分光光度法应用实例 246
16.4.1 组分含量测定 246
16.4.2 配合物组成的测定 247
16.5 紫外分光光度法 248
16.5.1 定性鉴别 248
16.5.2 定量测定 249
16.5.3 推断有机化合物结构 250
17 色谱法 252
17.1 色谱法的分类和基本原理 252
17.1.1 色谱法分类 252
17.1.2 色谱法基本原理 253
17.1.3 色谱法的发展趋势 254
17.2 薄层色谱法(TLC) 254
17.2.1 薄层色谱法的原理 255
17.2.2 薄层色谱法的定性和定量 255
17.2.3 薄层色谱法应用与示例 256
17.3 气相色谱法(GC) 256
17.3.1 气相色谱法的原理 256
17.3.2 气相色谱法的应用与示例 257
17.4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258
17.4.1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258
17.4.2 高效液相色谱仪 258
17.4.3 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与示例 259
17.5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简介 259
18 环境化学基础 262
18.1 环境化学基本概念 262
18.2 全球环境问题 263
18.3 酸雨 265
18.3.1 酸雨定义及我国现状 265
18.3.2 酸雨的来源与形成 266
18.3.3 酸雨的危害 267
18.3.4 酸雨的防治 267
18.4 温室效应 267
18.4.1 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 267
18.4.2 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影响 268
18.4.3 控制全球变暖的综合对策 268
18.5 臭氧层损耗 268
18.5.1 臭氧层 268
18.5.2 臭氧空洞 269
18.5.3 臭氧层损耗对生态的影响 270
18.5.4 拯救臭氧层 270
18.6 水体污染 270
18.6.1 我国的水资源及水体污染 270
18.6.2 水体的污染源和污水的水质指标. 271
18.6.3 污水处理 271
18.6.4 水体富营养化—水华和赤潮 271
18.7 机动车尾气和光化学烟雾 272
18.7.1 机动车尾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72
18.7.2 光化学烟雾 273
18.7.3 防治光化学污染的措施 273
18.8 二噁英 273
18.9 核威胁和放射性污染 274
18.9.1 放射性核素和放射性 274
18.9.2 核威胁 274
18.9.3 核电站的安全问题 275
18.9.4 放射性污染的危害 275
附录1 中英文关键词 277
附录2 习题参考答案 282
附录3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288
3.1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288
3.2 人类健康防护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 288
3.3 国家选定的非法定计量单位 289
3.4 用于构成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的词头 289
附录4 一些基本物理常数和单位换算 290
4.1 一些基本物理常数 290
4.2 单位的换算 290
附录5 一些物质的基本热力学数据 291
5.1 一些物质的标准生成焓、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和标准熵的数据(298.15K) 291
5.2 一些有机化合物的标准燃烧焓(298.15K) 292
附录6 标准平衡常数 293
6.1 弱电解质在水中的解离常数 293
6.2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 294
6.3 一些常见配离子的稳定常数 295
附录7 标准电极电势(298.15K) 296
附录8 希腊字母表 298
- 《市政工程基础》杨岚编著 2009
- 《零基础学会素描》王金著 2019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基础》谢雨飞,田启川编著 2019
- 《生物质甘油共气化制氢基础研究》赵丽霞 2019
- 《分析化学》陈怀侠主编 2019
- 《花时间 我的第一堂花艺课 插花基础技法篇》(日)花时间编辑部编;陈洁责编;冯莹莹译 2020
- 《Photoshop CC 2018基础教程》温培利,付华编著 2019
- 《看视频零基础学英语口语》宋德伟 2019
- 《化学反应工程》许志美主编 2019
- 《胃癌基础病理》(日)塚本彻哉编者;宫健,刘石译者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