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中国禅学思想史纲
中国禅学思想史纲

中国禅学思想史纲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洪修平著
  • 出 版 社: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305026697
  • 页数:267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周易的智慧下一篇:冷血感情信箱
《中国禅学思想史纲》目录

第一章 中国禅学思想之源 1

第一节 印度禅及其初传 1

一、瑜伽与外道禅 1

二、佛教小乘禅 3

三、佛教大乘禅 5

四、禅、禅定与汉代禅经的初译 7

第二节 安世高所传的小乘禅数之学 8

一、禅数之学与《阴持入经》 8

二、《安般守意经》的禅法特点 10

三、安传禅法的义学色彩 11

第三节 支娄迦谶所传的大乘禅学 12

一、《首楞严三昧经》与神通 13

二、《般舟三昧经》与般若思想 14

第二章 禅学在中土的展开 17

第一节 依教修心与禅智双运 17

一、康僧会的“明心”说 18

二、支谦及其所传的禅法 19

三、鸠摩罗什与佛陀跋陀罗 21

四、中土禅学始盛 24

五、早期禅学的基本特点 26

第二节 禅观与空观 28

一、道安的禅学与般若思想 29

二、慧远的“反本求宗”与念佛禅 30

三、支道林的“游心禅苑” 32

四、罗什的般若禅观与僧肇的发挥 34

第三节 真空妙有与禅观 36

一、僧睿的禅智观与空有观 37

二、竺道生的佛性论及其对中国禅的影响 38

三、印度佛性论与中土心性论 41

第四节 中土禅风之初成 44

一、宝志的“即心即佛” 45

二、傅大士与中土禅风 49

三、教下诸宗与禅 52

1.天台宗与禅 53

2.三论宗与禅 54

3.法相唯识宗与禅 55

4.华严宗与禅 56

5.净土宗与禅 57

第三章 从禅学到禅宗 59

第一节 达摩祖师西来意 60

一、东土初祖菩提达摩 60

二、“二入四行”的安心禅法 62

第二节 达摩禅之渐传 65

一、二祖慧可与三祖僧璨 65

二、身佛不二与任性逍遥 67

第三节 禅学向禅宗的过渡 70

一、四祖道信与达摩禅 70

二、般若与楞伽的会通 71

三、修行观与五方便 73

第四节 东山法门与禅宗初创 75

一、五祖弘忍与《最上乘论》 76

二、“守本真心”论 78

三、禅宗的创立 80

第四章 禅宗的分化 83

第一节 四祖下旁出的牛头禅 84

一、旁出于四祖及六代传承 84

二、法融牛头禅的特点 86

第二节 五祖门下的分头弘化 89

一、十大弟子 89

二、法如系 90

三、老安系 93

四、玄赜系 94

五、智诜系 97

六、宣什宗 100

第三节 南北宗对立的形成 101

一、南能北秀与南北禅宗 101

二、诸系并存与法统之争 103

三、南北宗的对立与抗争 105

四、神会论南北宗之异 108

五、弘忍门下禅法综论 109

第五章 神秀北宗禅 112

第一节 神秀生平与北宗资料 112

第二节 神秀北宗的禅法 114

一、拂尘看净的观心论 114

二、会通经教的五方便门 117

第三节 北宗的传法世系 120

一、七代递相印属 121

二、神秀的众多弟子 122

三、北宗的法脉延续 125

第六章 惠能南宗禅 130

第一节 惠能与《坛经》 131

一、惠能行历与得法传衣 131

二、《坛经》略辨 133

第二节 融摄空有的禅学理论 138

一、佛陀精神与中国特色 138

二、空有相异与相通 140

三、融摄空有与“心”义种种 142

四、得法偈与“三无”论 145

第三节 顿悟心性的解脱修行观 149

一、即心即佛与自在解脱 149

二、识心与见性 151

三、唯心净土与顿悟成佛 153

四、心转《法华》与禅非坐卧 155

五、藉师自悟与祖师禅 157

第四节 惠能禅与传统思想文化 159

一、三教合一与农禅并作 159

二、传统思想发展的重要环节 162

第七章 曹溪门徒与超佛祖师禅 164

第一节 曹溪门徒 165

一、惠能门下概述 165

二、永嘉玄觉 166

三、南阳慧忠 168

四、惠能的其他弟子 169

第二节 荷泽神会系 170

一、神会的生平与思想资料 170

二、神会的禅学思想特色 173

三、神会的传承与宗密的判禅 174

第三节 南岳怀让系 177

一、南岳怀让与马祖道一 177

二、马祖门下三大士 180

三、大珠慧海与马祖门下的禅风 189

第四节 青原行思系 192

一、青原行思与石头希迁 192

二、天皇道悟及其法脉 195

三、药山惟俨与云严昙晟 199

第八章 越祖分灯与五家宗风 201

第一节 沩仰宗 202

一、沩山灵祐与仰山慧寂 202

二、禅学特色与接机方便 202

三、宗风与法脉 205

第二节 临济宗 205

一、义玄与临济宗 205

二、禅学思想与教学方法 206

三、宗风与法脉 209

第三节 曹洞宗 211

一、洞山良价与曹山本寂 211

二、禅学特色与五位君臣 212

三、宗风与法脉 213

第四节 云门宗 215

一、文偃与云门宗 215

二、禅学思想与云门三句 215

三、宗风与法脉 217

第五节 法眼宗 218

一、文益与法眼宗 218

二、禅教兼融的禅学特色 219

三、宗风与法脉 221

第九章 禅宗的演进与禅学的新特点 223

第一节 宋代禅学之特点 224

一、禅学与理学 224

二、禅净教融合的趋势 226

三、看话禅 228

四、默照禅 229

第二节 禅宗诸家之演进 231

一、宋代禅宗概述 231

二、方会和杨岐派 233

三、慧南和黄龙派 235

第三节 士大夫参禅与“文字禅” 237

一、士大夫参禅 238

二、禅学的文字化与“文字禅” 239

第十章 中国禅学思想的衰微 244

第一节 元明清帝王与禅 244

一、元代帝相与禅 244

二、明王朝与禅 246

三、清代帝王与禅 248

第二节 临济宗的持续发展 251

一、临济宗在元代的持续 251

二、临济宗在明清的发展 253

第三节 曹洞宗的勉强维持 258

一、万松行秀与天童如净 258

二、明清时期的曹洞宗 260

第四节 禅门的颓败与禅学的没落 264

一、禅门的颓败 264

二、禅学的没落 2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