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学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国明著
- 出 版 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61768884
- 页数:283 页
第一篇 基础篇 3
第一章 跨文化交际学一绪论 3
第一节 跨文化交际学的需求 3
科技的发展(Development of the Technology) 4
经济的全球化(Globalization of Economy) 4
广泛的移民潮(Widespread lmmigration) 5
多元文化的发展(Development of Multiculturalism) 5
邦国概念的模糊化(Deemphasis of Nation-State) 5
第二节 跨文化交际学发展简史 6
草创期(1959年之前) 6
基础期(1960—1969) 7
巩固期(1970—1979) 7
开花期(1980一现今) 8
第三节 跨文化交际学的内涵 10
第四节 跨文化交际的伦理依据 13
跨文化交际学的伦理原则 13
跨文化交际学的伦理准则 14
本书结构 15
结论 15
第二章 沟通(交际)与文化 18
第一节 沟通(交际)的本质与模式 18
沟通的定义 18
沟通的特征 19
沟通的要素 21
沟通的模式 23
第二节 文化的本质与特征 24
文化的定义 24
文化的功能 25
文化的特征 26
第三节 跨文化沟通的意义与特征 29
跨文化沟通的特征 30
结论 34
第三章 文化认知 35
第一节 认知的本质与过程 35
认知的定义 36
认知的过程 36
认知的特性 38
第二节 影响认知的因素 39
生理因素(Physiological Factors) 39
社会角色(Social Roles) 41
自我观念(Self-Concept) 43
第三节 文化与认知的关系 45
饮食(Foods) 45
颜色(Colors) 47
社交问候(Social Greetings) 48
价值取向(Value Orienations) 49
宗教信仰(Religious Beliefs) 49
其他影响 49
第四节 刻板印象 50
刻板印象(Stereotype) 50
刻板印象与信仰 51
刻板印象与事实的扭曲 52
刻板印象的多样性 53
第五节 偏见 55
态度(Attitude) 55
偏见(Prejudice) 55
偏见的多样性 56
第六节 媒体与认知的发展 58
结论 59
第四章 文化价值与沟通 60
第一节 文化价值的本质 60
世界观(WorldView) 60
文化价值(Cultural Values) 61
文化价值的种类 62
文化价值的比较 63
第二节 文化价值与沟通 65
价值观与符号行为 65
沟通行为受制于价值观 71
第三节 文化价值取向 72
第四节 文化价值取向的模式 73
Kluckhohn & Strodbeck模式 74
Condon&Yousef模式 75
Hall模式 79
Hofstede模式 79
Schwartz模式 81
第五节 文化价值取向模式的应用与局限性 82
文化价值取向模式的应用 82
文化价值取向模式的局限性 83
结论 84
第二篇 脉络篇 89
第五章 语言与文化 89
第一节 语言的本质与结构 89
语言学(Linguistics) 90
语言的结构 91
第二节 语言的特征 93
符号表征性(Symbolic) 93
规则性(Rule-Governed) 93
意义出自言说者(Meanings Are in People Not in Words) 93
变化性(Change and Variation) 94
第三节 语言的变异与种类 95
方言(Dialect) 95
混合语(Lingua Franca) 98
洋泾浜语(Pidgins) 98
克里奥语(Creole) 99
术语(Jargon) 100
隐语(Argot) 100
第四节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101
语言决定论(Language Determinism) 103
语言相对论(Language Relativism) 104
第五节 语言表达与文化价值取向 105
家庭内的层级关系系统 107
亲族系统 107
其他例子 109
第六节 语言表达与文化价值取向的变迁 110
第七节 语言与翻译 112
结论 114
第六章 非语言沟通与文化 116
第一节 非语言沟通的本质 116
非语言与语言沟通的异同 117
非语言沟通的特征 118
第二节 非语言沟通的功能 120
支援口语(Supporting Verbal Messages) 120
表示亲近性(Expressing lmmediacy) 121
第三节 非语言沟通的种类 122
举止动态学(Kinesics) 122
间距学(Proxemics) 130
声调学(Paralanguage) 134
时间学(Chronemics) 137
第四节 非语言沟通与文化的关系 140
第五节 风水与非语言沟通的关系 140
风水是什么 141
风水的特色 141
风水学的中华文化与哲学基础 142
风水对华人社交与沟通行为的影响 146
结语 149
结论 150
第三篇 互动篇 155
第七章 跨文化适应、认同与训练 155
第一节 跨文化适应的本质与意义 156
文化震荡(文化冲击)的意义 156
文化震荡的起因 157
第二节 文化震荡的症状与面向 158
文化震荡的症状 158
文化震荡的方面 159
第三节 文化震荡的种类与影响 160
文化震荡的种类 160
文化震荡的影响 162
第四节 跨文化适应研究的理论与模式 163
跨文化适应阶段论 164
跨文化适应的心理失衡论 169
跨文化适应技巧论 170
第五节 文化认同 171
认同的种类 171
文化认同的形成 171
文化认同的特征 173
第六节 跨文化训练 174
跨文化训练的目的 175
跨文化训练的方法 176
结论 182
第八章 跨文化关系、冲突经营与谈判 184
第一节 跨文化关系 184
跨文化关系的性质与特征 184
跨文化关系研究的理论模式 187
一个中华文化的关系模式 191
第二节 跨文化冲突之经营 194
冲突的本质 194
文化对冲突的影响 195
华人与冲突经营 202
跨文化冲突解决方法 208
第三节 跨文化谈判 209
谈判的定义与本质 209
跨文化谈判 210
跨文化谈判的过程 213
华人的谈判形态 214
结论 217
第九章 跨文化沟通能力 219
第一节 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本质 219
沟通能力 219
跨文化沟通能力 220
沟通能力的种类 220
第二节 跨文化沟通能力研究的方法 221
Dinges的方法归类 221
Collier的方法归类 222
第三节 跨文化沟通能力模式 223
跨文化理解力(Intercultural Awareness) 224
跨文化敏觉力(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230
跨文化效力(Intercultural Effectiveness) 235
第四节 跨文化沟通能力研究的展望 241
概念层次(Conceptual Level) 242
操作层次(Operational Level) 243
结论 244
第四篇 未来篇 249
第十章 跨文化交际学未来的展望 249
第一节 全球化的意义与特性 249
全球化的意义与本质 250
全球化的特征 251
全球化的层次 252
第二节 全球化下的跨文化交际学研究 253
新社区意识的建立 253
文化认同和文化多元的辩证关系 254
全球化媒体的冲击 255
全球化社会市民身份的建立 256
第三节 全球沟通能力 256
全球性心态(Global Mindset) 257
结论 259
参考文献 260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任永进,贺志涛著 2019
- 《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机制研究》阮晓莺著 2019
-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指南》苏玉主编 2017
- 《白纻舞及其歌辞的文化解读》王俊,曹化根著 2019
- 《社会文化系统中的翻译》姜秋霞,杨正军 2019
- 《中国经典文化走向世界丛书 学术卷 2》龚海燕译 2019
- 《新世纪的文化思考》方克立著 2019
-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红色文化大众化研究》张文 2019
- 《中风偏瘫 脑萎缩 痴呆 最新治疗原则与方法》孙作东著 2004
- 《水面舰艇编队作战运筹分析》谭安胜著 2009
- 《王蒙文集 新版 35 评点《红楼梦》 上》王蒙著 2020
- 《TED说话的力量 世界优秀演讲者的口才秘诀》(坦桑)阿卡什·P.卡里亚著 2019
- 《燕堂夜话》蒋忠和著 2019
- 《经久》静水边著 2019
- 《魔法销售台词》(美)埃尔默·惠勒著 2019
- 《微表情密码》(波)卡西亚·韦佐夫斯基,(波)帕特里克·韦佐夫斯基著 2019
- 《看书琐记与作文秘诀》鲁迅著 2019
- 《酒国》莫言著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