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诗家论唐诗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孙德彪著
- 出 版 社:北京:民族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105078286
- 页数:292 页
第一章 绪论 1
1.1 关于论题的说明 2
1.2 本文研究方法 3
1.2.1 “知人论世”法 4
1.2.2 “以意逆志”法 4
1.2.3 “推源溯流”法 6
1.2.4 比较文学研究方法 7
1.3 中朝诗歌交流 7
1.3.1 中朝早期的社会交往 8
1.3.2 中朝诗歌交流的历史文化条件 11
1.3.3 中朝诗歌交流回顾 18
1.4 朝鲜朝对唐诗的接受 27
1.4.1 朝鲜历代唐诗风 28
1.4.2 前后七子的影响 33
1.4.3 清代文人的影响 35
第二章 唐诗总论 39
2.1 朝鲜朝诗家的唐诗批评指向 39
2.2 对诗选与诗论著作的选择 40
2.2.1 唐诗选本的选择 40
2.2.2 诗论著作的选择 42
2.3 对唐·宋诗的比较批评 43
2.3.1 格律是唐宋诗之区别 43
2.3.2 唐诗气格高于宋诗 44
2.3.3 意兴·用事是唐宋诗之区别 46
2.4 朝鲜诗家对唐诗的负面评价 48
2.4.1 狎昵 49
2.4.2 蹈袭 50
2.4.3 拘束 51
第三章 唐诗本质 53
3.1 朝鲜朝诗坛状况 53
3.2 唐诗的性情本质 55
3.2.1 对唐诗性情本质的认同 56
3.2.2 以唐诗性情为批评标准 58
3.2.3 诗歌创作本乎性情 60
3.2.4 诗是修养性情的手段 61
3.2.5 性情理论的发展 62
3.3 性情与载道的关联 64
3.3.1 关于“道”的理解 64
3.3.2 朝鲜朝诗论的载道观 66
3.3.3 性情与载道的统一 68
3.4 中朝诗家唐诗本质论的差异 71
第四章 唐诗体裁 75
4.1 诗体概论 75
4.1.1 诗歌各体至唐大备 75
4.1.2 诗歌各体的含义 76
4.1.3 诗体与意·声的关系 78
4.2 律诗专论 79
4.2.1 律诗各体至唐大备 80
4.2.2 律诗与古诗的关系 80
4.2.3 律诗当本乎性情 81
4.3 中朝诗家律诗论的异同 82
第五章 唐诗风格 85
5.1 诗风总论 85
5.1.1 唐诗总体风格 85
5.1.2 十种诗风楷模 87
5.1.3 唐诗含义隽永 88
5.2 诗风分论 90
5.2.1 唐诸诗人诗风 90
5.2.2 六种诗风状态 90
5.2.3 七种诗风的高低 91
5.3 中朝诗家诗风论的差异 92
第六章 唐诗正变 94
6.1 诗评理论观点 95
6.1.1 正变理论与吟咏性情 96
6.1.2 正变理论与温柔敦厚 96
6.1.3 吟咏情性与温柔敦厚 97
6.2 唐诗正变评价 98
6.2.1 唐诗之正 98
6.2.2 唐诗之变 100
6.3 中朝诗家唐诗正变论的差异 101
第七章 唐诗学法 106
7.1 学诗范本 106
7.1.1 正确选择学诗范本的重要性 108
7.1.2 以《诗经》与盛唐律诗为宗 109
7.1.3 《学诗准的》中的学诗标准 109
7.2 诗人修养 111
7.2.1 贵在养气 112
7.2.2 宗主经典 115
7.2.3 博学就才 116
7.2.4 感受外物 118
7.2.5 关怀民生 119
7.3 作诗方法 120
7.3.1 诗作法总 121
7.3.2 抒写真情 122
7.3.3 内容·形式 123
7.3.4 修辞手法 125
7.4 中朝诗家学诗论的差异 129
7.4.1 严羽与许筠诗论的关系 129
7.4.2 严羽与许筠诗论的差异 131
7.4.3 严羽与许筠诗论差异的原因 134
第八章 唐诗摘句 138
8.1 摘句批评方法的来历 139
8.1.1 摘句的渊源 139
8.1.2 摘句的形成 139
8.1.3 朝鲜摘句法 140
8.2 摘抄唐诗的具体诗句 143
8.3 关于摘句的美学分析 149
8.3.1 内容类别 150
8.3.2 形象特点 151
8.3.3 美学分析 151
第九章 唐诗评注 156
9.1 单独评注 156
9.2 比较评注 177
9.3 朝鲜诗家唐诗评注的价值 180
9.3.1 域外视角价值 181
9.3.2 诗歌赏析价值 181
9.3.3 诗歌注释价值 182
9.3.4 诗歌品评价值 184
第十章 结论 186
10.1 学术界唐诗研究的大体情况 186
10.2 朝鲜诗家唐诗论的总体特点 188
10.2.1 客观性 188
10.2.2 自主性 190
10.2.3 指导性 192
10.2.4 理气说 194
10.2.5 天机论 195
参考文献 197
附录:朝鲜古典诗学论文 201
崔滋的诗歌理论 203
朝鲜朝中期诗歌理论的发展 212
李晬光的诗歌理论 219
许筠诗论的独特价值及其影响 231
许筠对唐宋明及朝鲜诗歌的批评概观 242
柳梦寅的诗歌理论 248
洪万宗的诗歌理论 256
李瀷的诗歌理论 270
中韩诗论研究的设想 284
后记 291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中国少数民族唢呐教学曲选》胡美玲编 2019
- 《甘肃民族民间歌曲全集 第2卷 酒泉市卷》周永利主编;郑午副主编 2016
- 《民族舞初级教程》沈莹主编 2016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
- 《当代民族声乐与民族之声》曲鹭鹭著 2019
- 《丹砂古寨 贵州务川龙潭仡佬族村民族志研究》李劲松著 2019
-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舞蹈》葛树蓉,吴世平著 2018